Re: [請益] 關於電源供應器測試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港都狼仔)時間11年前 (2012/10/15 00:53), 編輯推噓28(28017)
留言45則, 3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justhappily (尋找自我)》之銘言: : 請問一下 板上狼大所做的電源供應器測試 : 通常都有三部份 : 第一是電壓值與穩定度的波形 : 第二是效率與opp等的測試 : 第三是電壓暫態響應的波形 : 請問一下 第三項暫態響應的波形峰對峰值如果太大 是會有什麼影響與問題? : 如果是和電壓穩定度有關 那麼 第一項的電壓值很穩定 第三項的波形卻很不穩 : 和第一項的電壓值很不穩 第三項的波形很穩 有什麼不同? : 另外 暫態響應的波形回穩速度慢 又有什麼影響呢? : 謝謝回答囉 其實很久以前就想寫一篇在下的測試主要是在測啥的,不過可能會太過生硬,且大部分 閱讀者都希望在下直接評斷好壞,所以趁這次發問回覆中在這裡跟各位分享, 內容可能會比較無味,還請多多見諒(。-_-。) 第一項主要是看負載不規則變動時(CPU、顯卡、HDD一直動作中)各電壓的變動程度與 互相牽制的關係,互相牽制嚴重與否看電源供應器的CROSS REGULATION(交叉調整率) 好不好,例如單磁性放大的機種在12V吃重,5V吃不多的狀況下會被5V牽制住, 造成5V不降反升、12V降幅嚴重,而在雙磁性放大或是採用DC-DC的結構,這影響就會很小 而壓降的幅度,其實限制在電源回授電路的設計,傳統設計的回授有時 會因溫度而產生漂移造成壓降幅度會逐漸改變,加上大部分的電源在大電流輸出下, 其實會有類似CPU VRM LOADLINE CALIBRATION一樣,略降輸出電壓以保護負載 這時就會看到壓降幅度也會比較大,但對於超頻來說壓降可能會礙事,所以第一個測試 也是要用來測電源在有負載下的壓降情形 第二項就是看轉換效率,80PLUS就是在檢驗電源在20%/50%/100%輸出下的轉換效率, 所以測試二可以檢驗市售版本加上輸出線組後的效率是否有達到其認證,不過同時也檢驗 一點,就是20%下輸出,因為有時電源是在20%下的輕載範圍運作,這時的效率也可以列入 採購的參考,另外表格最前端還有一個空載開機,是檢視電源是否可以空載開機,且空載 開機時消耗多少瓦數,通常瓦數大以及結構比較傳統的空載開機下瓦數都會比較高 有時在最末端會加上單獨12V輸出的效率,這時通常會比同輸出下3.3V/5V/12V一起輸出時 效率要高 第三項是動態反應測試,因為各主要單元的電源電路,例如CPU、GPU、晶片組、RAM等, 對電源供應器抽取電流時其實是一直在高高低低變動,這是交換電路的特性,且隨負載 變動其輸入電流的變動頻率也會跟著變化,用一般儀表只能看到方均根(RMS)變化量, 一般觀測此電流脈動都需要使用示波器搭配電流探棒/電流鉤,所以電源輸出其實是處於 動態變化的情形,所以測試設定了最高/最低電流、上升/下降斜率、高/低電流維持時間 電源供應器當整體電路結構設計良好時,會在負載變動時讓電壓迅速跟上並維持穩定, 而不會有大幅下降/上升或是產生來回振盪情形,如果電壓能維持穩定,對於電源電路 以及連接在其後的負載裝置也會比較好,如果變動程度大又會振盪,電源電路為穩定輸出 也必須要跟著調整,如果來不及調整,就可能會影響到供應給負載電壓的穩定性 同樣電源結構也會影響,例如最近高效率機種採用的半橋諧振轉換器,在不同輸出區間下 為維持諧振點,開關晶體會在FM/PWM模式中切換,也會導致電壓跟隨速度比較慢 第三項測試雖不會明顯且立即造成運作上及壽命的問題,但是對於設備在超頻狀況下, "有可能"會影響其穩定性,不過這點同樣也無法獲得明確的證實 對於第三項不錯但第一項很爛的範例,最明顯就是金鈦極,金鈦極使用主動箝位功率級 外加變壓器12V/5V共用+同步整流輸出、3.3V採AC-DC自5V繞組轉換,不若大部分採用的 12V功率級+DC-DC轉換,功率級+12V/5V共用變壓器+5V採AC-DC轉3.3V,動態負載輸出狀況 良好,但是此類結構設計卻有如傳統單磁性放大的高效率版,所以5V/12V互相牽制嚴重 而造成壓降大 第一項不錯但第三項很差的,對於高效率機種來說DC-DC設計不好,功率級諧振點轉換不佳 也會導致動態負載下變動明顯,但實際上機下,電表只能每秒抓兩次電壓,有時仍無法 確實反映電壓變動而會有電壓"看起來沒什麼變動"的感覺,當然假如有等級更高的電壓 紀錄裝置能提高每秒擷取次數的,可能結果又會是不一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35.223

10/15 00:54, , 1F
頭推
10/15 00:54, 1F

10/15 00:54, , 2F
頭推~
10/15 00:54, 2F

10/15 00:54, , 3F
............................
10/15 00:54, 3F

10/15 00:54, , 4F
muhahaha song
10/15 00:54, 4F

10/15 00:55, , 5F
來困
10/15 00:55, 5F

10/15 00:58, , 6F
狼大推
10/15 00:58, 6F

10/15 01:04, , 7F
快推! 免得人家(被打 狼大辛苦了
10/15 01:04, 7F

10/15 01:11, , 8F
推!!這文章真的該M
10/15 01:11, 8F

10/15 01:17, , 9F
其實我比較喜歡這種,直接問好壞,永遠學不會自己看
10/15 01:17, 9F

10/15 01:17, , 10F
別人的測試文。而且要測試者直接給每個零件打分數的
10/15 01:17, 10F

10/15 01:18, , 11F
話,以後哪有廠商敢借測...
10/15 01:18, 11F

10/15 01:52, , 12F
所以第三項跟觀測儀器的取樣率也會影響準確度囉
10/15 01:52, 12F

10/15 02:09, , 13F
狼大專業解說!
10/15 02:09, 13F

10/15 04:33, , 14F
推一個,感謝狼大~
10/15 04:33, 14F

10/15 05:40, , 15F
只能推了
10/15 05:40, 15F

10/15 07:09, , 16F
會影響數據更新速率而影響圖表的精細度
10/15 07:09, 16F

10/15 09:41, , 17F
有神快推
10/15 09:41, 17F

10/15 10:07, , 18F
狼推
10/15 10:07, 18F

10/15 10:25, , 19F
10/15 10:25, 19F

10/15 10:30, , 20F
原來金鈦極,,,,
10/15 10:30, 20F

10/15 10:34, , 21F
專業推
10/15 10:34, 21F

10/15 11:13, , 22F
目前1線跟1.5線品牌各有強項 專業推
10/15 11:13, 22F

10/15 12:25, , 23F
看設計規格書寫的一堆理論及結果,不如看這個白話文快
10/15 12:25, 23F

10/15 13:53, , 24F
推推~~~~~ 長知識 YA
10/15 13:53, 24F

10/15 14:03, , 25F
10/15 14:03, 25F

10/15 14:04, , 26F
所以不是超頻狂熱者,金太極是個很好的選擇嚕
10/15 14:04, 26F

10/15 14:06, , 27F
10/15 14:06, 27F

10/15 14:18, , 28F
電供界的第一把交椅 <3
10/15 14:18, 28F

10/15 14:24, , 29F
你是比狼大專業喔? 咦? 是本人!!!
10/15 14:24, 29F

10/15 16:08, , 30F
看不懂orz
10/15 16:08, 30F

10/15 17:20, , 31F
不推不行!~
10/15 17:20, 31F

10/15 17:25, , 32F
難得有人跟狼大一樣專業。
10/15 17:25, 32F

10/15 17:26, , 33F
這篇就是狼大阿
10/15 17:26, 33F

10/15 17:26, , 34F
狼大就推
10/15 17:26, 34F

10/15 19:38, , 35F
快推啊~不然會被人家說不懂~
10/15 19:38, 35F

10/15 19:47, , 36F
不應該拿金鈦極出來說..又或者說 拿誰出來說都不好..
10/15 19:47, 36F

10/15 21:36, , 37F
已經很政治正確了,拿一個受歡迎的產品說瑕疵
10/15 21:36, 37F

10/15 21:50, , 38F
金鈦極本來就存在那個瑕疵,硬體上天生就是那樣了。
10/15 21:50, 38F

10/15 23:11, , 39F
我就是要給箭頭~
10/15 23:11, 39F

10/16 00:23, , 40F
難怪估價單海韻比較多單
10/16 00:23, 40F

10/16 11:47, , 41F
樓上 海韻比較多單是因為便宜 實際上..
10/16 11:47, 41F
其實也不是說金鈦極不好,內部設計完全跟常見主流用CHAMPION兜出的高效率結構不同 能用這種結構做出效率很高的機種其實也不簡單,但可能也是為了榨出效率,而採用 12V/5V共用變壓器+同步整流、3.3V透過AC-DC(其實也是磁性放大電路的效率進化版) 透過這兩點就可以減少DC-DC從12V轉換的損失,加上壓降範圍也還在正負5%範圍內 所以對於泛用配備的中低瓦數應用,其實可以說是沒有影響,但如果要選用很偏重於 CPU/GPU應用的高瓦數需求,就明顯處於弱勢,不過因為沒有摸過更高階的金鈦極系列 ,例如AURUM PRO等高瓦機種,是否會有一樣的問題就不得而知 ※ 編輯: wolflsi 來自: 211.74.135.223 (10/16 22:52)

10/16 22:49, , 42F
乾快推 免得被人發現看不懂
10/16 22:49, 42F

10/16 23:37, , 43F
快推
10/16 23:37, 43F

10/17 01:14, , 44F
所以我搭7770應該是沒啥問題的 插560Ti之類就..
10/17 01:14, 44F

10/17 22:59, , 45F
只要耗電量在最大輸出內,使用上應該都是正常
10/17 22:59, 45F
文章代碼(AID): #1GUku9J7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GUku9J7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