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現在來看年邁白鬍子是不是有料多了

看板ONE_PIECE作者 (jimmy113)時間2年前 (2022/02/09 21:56), 2年前編輯推噓8(8010)
留言18則, 8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有人說前面把凱多跟大媽描寫的太強, 白鬍子描寫的太爛, 後面反過來。 其實凱多與大媽所描寫出來的強度, 一直都是從超新星及超新星之下的戰力去比較出來的, 凱多秒殺霍基普同盟 魯夫被凱多秒殺 前將星打退怪僧 卡二碾壓魯夫 培基魯夫無法對大媽造成傷害...等 白鬍子兩年前的對手是三大將及海軍各路好手甚至還要加上七武海, 當時並沒有從主角團的視角去描寫過白鬍子, 例如兩年前的魯夫如果跟白鬍子正面肛會怎麼樣? 我看是被秒殺 初登和之國的魯夫呢? 如果白鬍子認真想殺我看也是秒殺。 兩年後的魯夫看起來變強了許多, 但是一直到德島結束時, 讓讀者發現現在的魯夫雖然學會更多更強的招式, 打的贏更強的敵人, 卻還是敵不過一個大將, 頂多到不會被大將秒殺的程度, 既然連大將都打不贏就更不用說馬上到來的四皇篇。 海賊一直都是一部每過一座島大家實力會默默變強的一部作品, 作者自己也這樣講過, 所以蛋糕島篇打不動的大媽, 在和之國篇不需要太長時間的修煉, 就可以有修煉的經驗值+蛋糕島的經驗值疊加, 而當主角團的經驗值上升時, 那些沒出場的人物也會跟著吸到經驗(例如基德.羅.馬可..)(為了不讓過去的強者成為 路人陪襯) 甚至連敵人都會跟著變強, 大媽也是增加了不少新招式, 但變強幅度就是不會比主角團大。 所以並不是大媽凱多前面描寫太強, 而是超新星們成長的速度太快了, 至於你說現在的魯基羅, 白鬍子來打會不會輸? 沒有實際畫到實在很難說, 但就算能贏肯定也不輕鬆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76.2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NE_PIECE/M.1644414962.A.45A.html ※ 編輯: gmbad (223.136.76.207 臺灣), 02/09/2022 21:58:35

02/09 22:14, 2年前 , 1F
年輕的主角不斷變強本就是王道漫畫的常理,要比真的不能
02/09 22:14, 1F

02/09 22:14, 2年前 , 2F
拿超新星當標準
02/09 22:14, 2F

02/09 22:32, 2年前 , 3F
發現大媽根本智能不足
02/09 22:32, 3F

02/09 22:33, 2年前 , 4F
跟冥狗修敢不知道要被燒幾個洞
02/09 22:33, 4F

02/09 22:34, 2年前 , 5F
超新星成長的速度是快,但四皇蠻多招沒用,而且大媽直
02/09 22:34, 5F

02/09 22:34, 2年前 , 6F
接變弱智在打,前面還知道要躲招啥的
02/09 22:34, 6F

02/09 22:35, 2年前 , 7F
不知道一堆人還在超什麼新星 都打到果實覺醒和覇氣纏
02/09 22:35, 7F

02/09 22:35, 2年前 , 8F
繞了 早就不再是超新星的等級
02/09 22:35, 8F

02/10 04:46, 2年前 , 9F
天才肌
02/10 04:46, 9F

02/10 14:54, 2年前 , 10F
現實世界,頂尖天才運動員成長曲線很快的
02/10 14:54, 10F

02/10 14:55, 2年前 , 11F
大家可能被武俠、漫畫制約了
02/10 14:55, 11F

02/10 14:55, 2年前 , 12F
覺得越老越猛
02/10 14:55, 12F

02/11 00:11, 2年前 , 13F
現實世界,頂尖運動員都是一點一點努力加天份累積,沒有在
02/11 00:11, 13F

02/11 00:11, 2年前 , 14F
幾場比賽中領悟到必殺技變突然爆幹強
02/11 00:11, 14F

02/11 15:53, 2年前 , 15F
白鬍子團如果對上草帽大船團加上武士 也很有得打吧
02/11 15:53, 15F

02/11 15:55, 2年前 , 16F
馬可打山治 吉貝爾打鑽石 索隆打劍花 其他再亂數配
02/11 15:55, 16F

02/11 15:57, 2年前 , 17F
白鬍子震動對魯夫完全沒克制 腦殘粉跟青椒也能扛隊長
02/11 15:57, 17F

02/11 15:58, 2年前 , 18F
加上羅是盟友 白鬍子麾下50個海賊團羅至少可以扛10個
02/11 15:58, 18F
文章代碼(AID): #1Y0yVoHQ (ONE_PIECE)
文章代碼(AID): #1Y0yVoHQ (ONE_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