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ook] 解離的真實

看板NewAge作者 ( )時間10年前 (2014/07/15 19:55), 編輯推噓5(508)
留言1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沒看過任何關於唐望的書, 不過光看這邊提到的兩種知覺方式相當的有趣 因為我在幾個月前於Jed Mackenna(傑德 麥坎納)的論壇中有細寫兩種知覺, 因為 我沒有從任何的書裡看到有人提過這個 但從我自己的經驗中的確很清楚的有發現 兩種知覺的存在. 於是那時候就寫下了一連串相關的文章, 直到今天我仍然在那寫 著另一種不為人知的知覺相關文章. 今天看到這邊提到的兩種知覺也相當有趣, 但可惜 這裡我沒有看到有兩種知覺的內容, 所以我乾脆把我的文章翻譯成中文, 來做著對照 也許這本書寫的兩種知覺跟我所體驗到的完全不同, 不過至少我可以把我個人所體驗到的 來分享. 以下是盡我所能, 把我自己在論壇上的其中之一的文章從英文翻譯成中文. 如果有人看過 那篇文章,也請以中文來做主要參考, 畢竟是我自己寫的, 用中文比較可以精準表達我自 己真正的意思. intro: 這篇文章是我當初回覆論壇上一個叫波奇(bucky)的人寫的東西, 他的標題也許 是回覆在這之前我提到的兩種知覺方式, 他詳細了說明"純覺知"的東西. 但在此不多做 贅述, 以下是我的回覆: 波奇, 我不知道什麼非二元覺知, 也許我是個內心很狹隘的人(使用/創造我的獨有字彙, 很難 理解別人講的概念). 如果我正確理解你寫的東西的話, 我會猜想你在這用的詞"模式"就 正好是我先前在這論壇所提到的"知覺" 事實上這兩種模式是同時存在的, 但是我們太習慣於"集中"式的知覺了, 於是"放射"式的 知覺就容易被忽略未被查覺. 我不知道你講的"狀態"真正含意是什麼, 我猜你是在說有關某種...體驗? 但知覺是 無關乎任何體驗的, 知覺是另一種覺知的方式. 我會認為很多人, 甚至包括那些覺醒的人, 都會認為知覺只有一種方式, 因此這也是 為什麼他們宣稱覺醒是"超越大腦"的. 這也因此這種宣稱為什麼會讓我們昏頭轉向搞也 搞不懂. 這些傢伙到底是在公三小呢? 但我會說這相當的正常, 因為如果你沒有胡扯 的話, 那麼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 並且在這之後加上一些些你的舊有的胡 扯知識. 從整體上來看我們最後會看到的是沒有二元的存在, 並且驚訝很多人卡在二元狀態之下. 在二元狀態下的人完全無法理解所謂的"合一"究竟是什麼. 而各自處於不同知覺的人 會對另一個知覺的人互相指責對方有病. 要從一般的二元覺知(集中,夢境模式)方式轉成"放射"知覺是相當容易的, 尤其是當你 可以把能量從你正處於的夢境中汲取出來的時候. 讓我在一次的廣告"集中狀態"這個辭彙吧, 因為我發現"集中"是一個很好用的字, 因為 它可以描述究竟在二元狀態之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集中(注意)是把所有的能量放在一個表象並且忽略其它的表象. 因此在現代的詞彙中, "潛意識"正巧是相對於集中狀態的. 所以這兩種狀態同時存在, 而且, "你", 在二元 狀態下, 是無法覺知到夢境之外的東西, 也包括情緒. 因此真正的二元便產生了:其中 一種知覺覺知到情緒但那個夢境知覺卻沒有. 這也是 "為什麼你總是在受折磨因為這 兩種知覺同時存在"的機制. 兩種知覺方式互相不認識對方,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開悟" 這個詞是難以解釋的.我沒有在任何的書或演說上提到這一點, 這只是個在幾分鐘之前 從我腦海中迸發出來的理論而已. 一個理論也許是錯的,不是嗎? 哈, 我覺得我搞砸了,因為我用了太多我自創的詞彙去描繪這兩種狀態(你稱之的"模式") 歹勢喔. ----- 波奇不太懂我最後一段是在講什麼, 所以我舉例解釋: 我所說的意思就是這兩種知覺是同時存在的, 並且我是在宣稱所謂的二元並非是從思想 上來, 而是這兩種知覺方式存在的結果. 舉例來說:一個學生在圖書館念書, 而圖書館旁有很吵的施工聲音. 集中式的知覺讓它試著去屏除純覺知(也就是放射式的知覺方式)所覺知到的雜音,為了 讓它能夠好好的集中注意力在書上或思想上. 但事實上純覺知是無法被屏除的, 因為 覺知是全然地. 所以二元狀態的幻象其實是從這兩種知覺方式同時存在的結果,也就 是排它(集中)與全然. 所以二元覺知事實上不是種覺知, 它其實只是集中式的覺知和純覺知共存的結果. ps. 後來的幾個月後我在奧修的"譚崔經典一"第142頁有發現他也有提到兩種知覺方式 "注意"與"覺知", 可以當參考與對應 ps2. 在此我沒提到如何從二元覺知(集中是知覺)轉成非二元覺知(放射性知覺)的方法, 但我在那論壇有寫了一堆文章提到如何轉換. 其實我在這個NEWAGE板寫了一堆比較淺顯, 屏棄了一堆理論的文章, 其實都是相關的(只是沒有寫那麼明而已). ※ 引述《fairy (稜鏡)》之銘言: : 1961年卡羅斯‧卡斯塔尼達成為唐望門徒, : 到1965年受到太多驚嚇而離開,離開後把收集的資料寫成書(論文?) : 並在1968年出版,就是《巫士唐望的教誨》。 : 卡羅斯並不是想要尋道所以才去找個智者學習什麼知識, : 僅僅為了學術上的興趣,想找個田野調查的資料提供者, : 碰巧深入這些不同尋常的領域,最後還是因為太奇怪了而想離開。 : 出版書後帶著書去給唐望看。 : 便就有了這本《解離的真實》(A Separate Reality)的故事了。 : 卡羅斯說: : 「唐望在這門徒生涯的第二階段的主要興趣是教導我看見。 : 在他的知識系統中,顯然存在著一種可能性,能把看見(seeing)與觀望(looking) : 區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知覺方式。」 : 所以,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所有的看見都用粗體字表示。 : 並且,雖然看見是主題,但在這本書裡卡羅斯並沒有成功的看見, : 本書也無法讓讀者領悟如何看見,或者看見是什麼,請不用期待。 : 那麼來談談別的吧。 : 第1章有段印象深刻的對話。 : 開頭是卡羅斯跟唐望閒聊到對一群流浪小孩的同情憐憫。 : 唐望表示這些小孩也是能成為智者,唐望認識的智者小時候都像是這樣處境。 : 卡羅斯覺得即使這樣內心還是會想幫助跟改變他們的處境。 : 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 「你認為要如何幫助他們呢?」 : 「解除他們的束縛。至少試著改變他們。你自己就是這麼做的,不是嗎?」 : 「不,我不是,我不知道要改變什麼,或為什麼要試著改變我的同胞。」 : 「我呢?唐望?你不是在教導我,好改變我嗎?」 : 「不是,我沒有要改變你。也許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智者,沒有人能預知, : 但這不會改變你。有一天也許你能夠以另一種方式看見人,那時你便會明白, : 根本沒有東西能被改變。」 : (中略) : 「所以,有一天也許你會看見,不管是乞丐或國王,人人都是一個明亮的蛋, :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改變。或者說,一個明亮的蛋又有什麼好被改變的?你說呢?」 : 另外有段對話蠻歡樂的: : 「你告訴過我同盟是在植物中,」我說,「在金生草與蘑菇之中。」 : 「我從來沒有這麼說過,」他極肯定地說,「你總是自己亂下結論。」 : 「但是我在書裡已經這麼寫了,唐望。」 : 「你可以寫任何你要寫的,但別說是我告訴你的。」 : ..... : 比起上一本書,卡羅斯與唐望之間交往的對話變多了, : 有更多有趣的、引人深思的片段,實在無法簡述。 : 鑑於卡羅斯常常弄錯又亂下結論, : 建議閱讀唐望系列,最好能一本接一本把全套看完。 : 不過如果能真心把它們當成小說別認真看待,那就沒有關係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64.7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NewAge/M.1405425316.A.9D6.html

07/15 20:11, , 1F
我覺得你提到的事情很棒~還是自己的經驗..先想想領悟一下
07/15 20:11, 1F

07/15 20:11, , 2F
對了,後面那個很長的引言可以用ctrl+y刪除喔
07/15 20:11, 2F

07/15 20:43, , 3F
唐望說的是相同的,詳細可能要等到fairy筆記到第四本
07/15 20:43, 3F

07/15 20:43, , 4F
談論tonal/nagal才會被帶出
07/15 20:43, 4F

07/15 20:43, , 5F
BTW,布伯《我與你》所談的兩種關係也是同樣的東西
07/15 20:43, 5F

07/15 21:47, , 6F
禮義廉恥總在酒足飯飽之餘
07/15 21:47, 6F

07/15 21:49, , 7F
從來只有在餐桌前的禱告及感恩 沒見過感謝床伴的驚艷
07/15 21:49, 7F

07/15 21:49, , 8F
天天可以吃不同的 就是異性不行 書也一樣啊..
07/15 21:49, 8F

07/15 21:50, , 9F
真實如飯 虛幻如書 飯飽之餘
07/15 21:50, 9F

07/16 10:24, , 10F
哈哈,講的很詳細,但太複雜了…其實之前電影屏幕,天空白
07/16 10:24, 10F

07/16 10:24, , 11F
雲和河流漣漪的比喻就很明顯貼切了。不過這本來就很難言語
07/16 10:24, 11F

07/17 21:10, , 12F
唐望的看見,線索就是把人看見為明亮的蛋
07/17 21:10, 12F

07/17 21:11, , 13F
更複雜的解釋想隨著卡羅斯的進度再說
07/17 21:11, 13F
文章代碼(AID): #1JnHQadM (NewAge)
文章代碼(AID): #1JnHQadM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