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探索] 吸引力法則與佛教的妄想

看板NewAge作者 (Boy_Lin)時間11年前 (2013/05/27 23:5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 引述《icesupply (思念,向秋天的樹葉~)》之銘言: : 佛教裏頭有教我們心無雜念,不生妄想 : 吸引力法則裏說要心想好事的感覺 : 請問這二者有無衝突? : 感恩~ 每個人看法都不同 看你怎麼解讀 我也分享我的看法 我對吸引力法則的看法是宇宙運行的原理 就像地心引力那樣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 無論我們有無意識到 但是 教我們要想著好事的感覺不是吸引力法則本身 而是寫書的作者 因為他利用了吸引力法則 得到了他認為很棒的事情 所以藉此分享並告訴大家這個方法 說穿了就是讓大家意識到我們原本就在使用的定律 因為大家都有所想望 不要說慾望好了 人也必須生存 總得吃喝拉撒睡吧.. 當然也可以延伸到我們認知的慾望 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想要得到什麼結果 而淨空老和尚也有強調過 佛教的放下 是指心上的放下 不是事上的放下 如果事上的放下 那所有人每天都無所事事就好了 每個人都成佛了 但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覺得佛強調的心無妄念就是指專一的意思 如果一下要往左一下要往右 會衝突 明明決定好要往左 內心卻又忐忑想往右 是雜念 其實摩菲在心想事成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只是字裡行間看讀者能不能體會出來 很簡單的概念就是 把注意力都放在你想完成的事情上面 不必去擔憂或者焦慮 因為那些對於你想完成某件事情來說 並無太大意義 不僅影響你的思緒跟情緒 甚至因此壞了原本的節奏 所以摩菲也強調交給潛意識 讓它去執行 順應它 總會如你所願 但是反過來說 干擾本身也會對潛意識產生影響 所以才告訴讀者不要去擔心焦慮 負面的幻想對於你想要完成的結果來說 是反方向的道路 也是一種妄念 無法專一 吸引力法則其實是中庸的 不偏不倚 是寫書人強調利用這個玩意兒來發生好事 當然 也可能靠寫書分享了這個觀念而賺進大把的鈔票 或許這是作者對於自己的部分真正的想望 而對於讀者來說 也是有所得的 就是得到了我們以為我們不知道但卻每天都在使用的觀念 所以 從二元觀來看 我們想利用吸引力法則來得到好事 但從一元觀來看 就算我們不知道 我們也在透過吸引力法則實現了好或不好的事情 而佛強調的心無妄念 我的解讀就是專一 專注在你想完成的事情上面 放下憂心順其自然 我覺得順其自然本身就是一種不生妄想的方式 零極限也是屬於此其中的一種方法 反正 回歸最前面那句 每個人的認知不同 解讀就不同囉.. -- http://mypaper.pchome.com.tw/loveline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39.229

05/28 00:17, , 1F
我喜歡你的說法!!
05/28 00:17, 1F
文章代碼(AID): #1Heu6drF (New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eu6drF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