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蘇花改創環評首例 審兩次就過

看板NTUniNews作者 (Lu)時間13年前 (2010/11/01 23: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pnn.pts.org.tw/main/?p=13669 蘇花改創環評首例 審兩次就過 2010.11.01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蘇花高因與東部發展上位計畫衝突,在經建會主導下,環署2008年 退回交通部研議、最後提出「蘇花改」;但一直想建「蘇花高」的花蓮 縣長傅崑萁,因梅姬颱風重創蘇花公路的民氣可用,率4千名民眾北上 並坐鎮環評,抨擊「都是環保團體阻開發」。即便公路總局報告對地質 與地下湧水隻字未提,但花蓮民眾仍相信「這是安全的路」、花蓮蔬菜 運輸合作社經理林連明更威脅:「今天沒過、每人臉孔我都認了,會去 家裡找你!」最後此案創下有史以來重大爭議環評開發案在專案小組 第二次初審就通過的案例。 蘇花高的真相 「還我蘇花高、動工蘇花改!」是傅崑萁與花蓮居民從中正紀念堂 一路走到行政院的口號,為呈現花蓮與首都台北的距離,傅特地帶領鄉親 從南繞到台北、長達14個小時。鳳林居民洪春枝說,每次從台北開車回 鳳林都得耗上7、8小時,雖坐火車只需5小時,但買票不便、也不夠自由, 「所以還是希望興建蘇花高。」洪春枝也贊同,鐵路運能應該多改善、 多數遊行居民也有同樣心聲,但全場遊行口號仍只有主持人與部分利益 共同體的「我要蘇花高」。 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郭汝銘指出,雖環團提出多元運具方案, 「但那不能帶來發展!」他認為道路才能帶動繁榮、把觀光客載進花蓮, 就能引進投資,「這樣房地產才會漲!」郭汝銘憤怒地說:「花蓮房地產 15年來沒漲過!一坪6萬還沒人買,就是因為沒有蘇花高!」 建築公會理事長鐘換仁痛批,環團或反對人士根本不住在花蓮, 「以花蓮後花園的心態看我們!」但傅崑萁卻又在遊行時對媒體喊話 「我們要保護美好的後花園」、強調從東京飛台北,都比花蓮到台北近! 傅更怒斥:「搭太魯閣號的都是有錢人、權貴!花蓮鄉親只能開車!」 綜觀仲介與建築業者的發言,讓人難以理解:從後花園到安全回家, 花蓮縣府到底爭取的是花蓮鄉親「回家的路」還是「外人來發展的路」? 地球公民協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花蓮青年黃斐悅痛心地說,自蘇花高 被退回後,她在花蓮做了2年的訪調,發現花東居民要的不只是「一條路」, 更在意就業機會、醫療需求與社會福利問題,「這並不是一條路可解決的! 更何況這條路的調查並不完整,以安全當做爭取興建道路的理由,卻又 不能真的安全,這樣對嗎?」 地質未掌握 交通部同意「邊做邊修」 立委田秋堇轉述台大地質系陳宏宇對蘇花改環評報告中的地質問題 意見,陳宏宇指出,雖花蓮人認為雪隧已通過、蘇花改(高)一定沒問題, 但兩地地質不同,雪隧是規責摺皺,蘇澳到南澳卻非常破碎且不規則, 交通單位並未針對地質做縝密調查,完全引用北迴舊鐵路的數據。田秋菫 比喻「這是用2、30年前的病歷來動手術!」 田秋堇憂心,雪隧開通時,國工局保證沒問題,但因地質掌握不精確, 造成崩坍超過25次;英法海峽海底隧道全長27.9公里,地質調查經費佔 總工程7%,但蘇花改不到1%,宜蘭白米社區理事長林瑞木、前交通部次長 賀陳旦說,宜蘭這次的災害平時無事,可見極端氣候的影響,公路總局並未 綜合評估地質與極端氣候的影響。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也說,蘇花改以北迴鐵路資料推估,但北迴鐵路 工程遇到的地質問題不但未評估,也沒有改善計畫;蘇花改通過的斷層多達 13個、鑽探調查也不足,其中東澳隧道離斷層和永春隧道只有幾百公尺, 「永春隧道開挖遇到湧水,蘇花改有評估嗎?」 就連地調所也認為部分地形有崩坍疑慮、應該調整;但針對地質疑問, 交通部次長陳威仁說「應該沒問題」,但坦承「地質調查只是符合環說書的 標準,細部設計等較精確的內容還沒掌握,但施工中若有問題可再修改。」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痛批這是邊挖邊調查,「我們沒有反對 蘇花改,只是要它改得更好,都沒有調查資料就施工,根本是急救章!」 環委李素馨也認為地質資料應再補充、環委劉益昌也認為,地質掌握不該 「只符合環評需求,蘇花路段極複雜,建議針對地質問題召開專家會議釐清 爭議。」 環委游繁結建議公路總局比較不同路線的地質資料,「若蘇花高的路線 較好,也可以採用啊!」他表示,若以目前路線來看,隧道口有順向坡問題, 進出口的崩塌也會影響安全,應該多考量。但公路總局並未正面回應。 不只地質 蘇花改問題多 除地質問題,游繁結也質疑公路總局未評估開挖隧道的湧水問題,且 蘇花改就算通過,蘇花公路也仍會利用,颱風時仍會中斷,遊客安全也 無法保障。 生態學者、環委李培芬也質疑,蘇花改衝擊觀音海岸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跟崇德段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其生態調查報告完全沒納入環評報告,「生態 品質不可恭維」,但出人意表的是,他建議公路總局做「環境開發過程中的 實驗」,希望公路總局若順利開發,應設停工標準、再確實執行生態監測, 「看看這案會不會破壞生態?」 而有環委也質疑地質災害未掌握前、極端氣候造成的問題公路總局該 如何掌握、皆無說明;公路總局卻說「我們有資料,但因『報告部分太專業』 ,所以沒列進環評報告裡」,但環委正是「審查專業資料的專家」,公路 總局的回覆讓人難以置信。 蘇花改升級蘇花高?有待觀察 蘇花改問題如此多,但在環署閉門會議中,主席李育明詢問「環委是否 認為此案有重大影響之虞」,卻一片沉默。雖有環委認為地質部分仍需釐清、 不須急著通過,但李育明卻直接建議「有條件通過」,公路總局針對諸多 問題,只須補充修訂意見送專案小組委員確認即可動工。 值得注意的是,有條件通過結論中,採納環委陳莉建議的東澳、中仁 兩隧道改為「雙孔隧道」,意即對生態破壞更大,加上路線與蘇花高幾乎 相同、只比蘇花高少一個隧道,環團擔心,依傅崑萁堅持要蘇花高的強硬 態度,蘇花改未來很可能以較「環境差異分析」的手段升級為蘇花高。 不過陳威仁表示:「交通部『目前沒有』升級蘇花高的打算。」若 未來蘇花改要升級蘇花高,仍須評估。傅崑萁對於環評通過一事「表示 感謝」,由於1日中午會見行政院長吳敦義時,吳敦義表示「近日內就將有 結果」,傅也意有所指地說:「謝謝吳院長亡羊補牢」。環署表示,確認 資料完後,會盡快舉行環評大會。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4.143
文章代碼(AID): #1CpjtWXR (NTUniNews)
文章代碼(AID): #1CpjtWXR (NTUn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