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虛情假意推再生能源(徐光蓉)

看板NTUniNews作者 (名不見經傳)時間13年前 (2010/10/14 14:2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83995/IssueID/20101014 2010年10月14日蘋果日報 8月16日行政院討論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與配比問題,認為太陽能發電裝置申請已達5.3萬千 瓦,有興趣者更多,為避免缺乏經費補貼,甚至衝擊電價,行政院除研擬方案調降躉購價 格外,並於修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辦法」添加許多光電申請程序、各類施工及測試 報告等。 似乎臺灣再生能源發展已然過多,而太陽能發電貴到難以負擔?設置地點、材質與保養等 因素使得太陽能、風或水力的裝置容量未必代表可發電量。2009年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佔 總發電裝置容量的百萬分之198(0.95萬千瓦);發電量800萬度,僅為總發電量的百萬分 之35。如果躉購價是平均發電成本的10倍,最多影響電價百萬分之350,即千分之0.35; 如果太陽光電擴張10倍,躉購價格也是10倍,對電價影響也僅百分之0.35,更何況官員說 平均發電成本為每度2.1元,太陽能每度躉購價為13元。要如政務委員所說影響電價2.26% ,太陽能發電量要突然增加為現有的125倍!行政院能源專家不至於不清楚裝置容量與發電 量的不同吧! 發電裝置備載率過高 即使發電量增加迅速,政府會沒有能力負擔?日前政府才宣布要花32億慶祝中華民國「精 采」一百年。32億經費可以補貼約3億度太陽光電,相當於2009年發電量的37.5倍;即使 太陽光電增加10倍,32億也夠補貼近4年!別忘了還有經費已然是32億的5、6倍的花卉博 覽會! 3億度太陽光電可減少20至30萬噸CO2排放。環保署所提出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規劃部分 CO2減量要向國外購買碳排放額度,若以每公噸20美元計算,用太陽光電就至少可節省1.3 億元支出。政府不是付不起,應該是不想做。 發電裝置的備載率過高,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備載率是比夏日尖峰用電量還多出的裝置 容量比率;臺灣發電備載容量由2000年12.6%增加到2009年28.1%,也就是有28.1%的發電 設備完全閒置,沒有開機需要;如果核四廠運轉,加上台電公司不斷擴建、更新大型燃煤 電廠:林口、大林、彰工、深澳……等,備載率將上升至約40%,閒置的發電設備更多, 哪裡容得下再生能源? 臺灣能源99%以上仰賴進口,2008年花費15.3%GDP購買能源,提高自主能源比率不僅保護 環境,促進本土再生能源發展,也可以降低國際局勢對臺灣的影響,比例高有何不好?更 何況目前比率近乎零,哪有過熱問題?政府早先鼓勵再生能源可能只是說說,沒料到民眾 竟然當真開始積極發展,政府只好趕緊踩煞車。 一個具「國際觀」,口口聲聲「節能減碳」、「環保救國」的政府,言、行完全背道而馳 。政策反覆,才是真正的亂源啊! 作者為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會召集人、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5.13

10/14 17:04, , 1F
排版不好很難閱讀欸
10/14 17:04, 1F
文章代碼(AID): #1CjgBSO5 (NTUniNews)
文章代碼(AID): #1CjgBSO5 (NTUn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