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2-1 藍佩嘉 社會心理學

看板NTUcourse作者 (R1)時間10年前 (2014/01/11 18:47),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2-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藍佩嘉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社會系大二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前面四週以介紹社會心理學有關的學派的基礎理論為主,包含社會認知論、符 號互動論,還有兩週的高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展演、污名),接續的週數就會 分別從不同的主題去探討這些理論如何解釋裡頭社會心理現象。 課綱: 自我與認同 認知與界線 角色與互動 偏見與污名 種族與歧視 性別與身體 權威與從眾 情緒與情感 親密關係 階級與慣習 親職與童年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既然是私心....我給無限顆★★★★★★★★★★.....   沒有習慣閱讀文本的人可能會很痛苦...因為大約有五次的個人小報告是需要 先讀過文本才能寫的。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沒有特別一本課本,是老師自己選文章組成的讀本,不過這學期會需要讀的兩 本書有《汙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Goffman)和《不平等的童年》(Lareau) ,前者要讀整本書,後者讀其中的四章以撰寫個人期末報告。 其他讀本中選的材料有: <自我與認同> ˙Mead, George H.著,趙月瑟譯,2008 ,《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譯文,  頁156-193。 ˙Nisbett, Richard著,劉世南譯,2007,《思維的疆域:東方人與西方人      的思考方式為何不同?》,台北:聯經出版社,Ch. 3, 4。 <角色與互動> ˙Goffman, Erving著,徐江敏譯,199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      桂冠,頁19-61, 115-149.      ˙藍佩嘉,2002,<穿越國界的生命地圖: 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頁11-59。 <種族與歧視> ˙Winant, Howard. 2000. “The Theoretical Status of the Concept of Race” in Theories of Race and Racism: A Reader, edited by Les Back and John Solomos, Routledge, pp. 181-190. ˙蔡友月,2006,〈遷移、挫折與現代性: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 〉,《台灣社會學》13:1-69。 <性別與身體> ˙Judith Lorber, 1994, “Night to His Da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excerpts from Paradox of Gender,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何春蕤,2002,〈認同的「體」現:打造跨性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 6:1-44。      <權威與從眾> ˙Philip Zimbardo著,孫佩妏、陳雅馨譯,2008,《路西法效應》,台北:商  周出版。 Ch. 10, 12, 13. ˙Zerubavel, Eviatar著,黃佳瑜譯,2008,《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  與縱容》,台北:早安財經出版社,Ch. 2-4。 <情緒與情感> ˙Hochschild, Arlie. 1983. 徐瑞珠譯,《情緒管理的探索》,原名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台北: 桂冠。Ch.3, 6, 8。 <親密關係> ˙Beck, U. & E. Beck-Gernsheim著,蘇峰山等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台北:立緒。第2、3章。 ˙Liebow, Elliot,黃克先譯,2009,《泰利的街角》,Ch. 4, 5。群學出版。 <階級與慣習> ˙Fiske, Susan T. and Hazel Rose Markus. 2012. Facing Social Class: How Societal Rank Influences Interaction.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h 5.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佩嘉老師上課會以投影片為主,有時會因為這門課與心理學有一些對話,而播放 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做實驗的影片,然後再讓大家討論,這學期放過一次<<浪潮>> ,用此來作服從權威的討論。老師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她能夠把讀本裡的理論 轉換為很流暢的中文字,用很多例子來做說明,不會像有些老師教理論時,會使 用生硬的文字,佩嘉老師的教學讓人感受到老師已經和這些理論融合在一起,每 次上老師的課,都覺得非常精彩。老師也會不時的停下來問同學的想法,這學期 跟先前評價文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大家都還滿踴躍地發言的,老師也都會讓有 舉手的同學都講到話,如果有對老師的問題動腦思考,收穫會很多。 由於上課的東西會呼應文本,跟文本對話,而不是導讀文本,所以事先讀文本是 很重要的事情,否則就沒辦法體會到老師想與文本的內容做什麼樣的回應或反駁 ,抑或是補充不足,這學期共設計五次的個人小作業,也就是要閱讀文本然後做 的課前報告,有設計課前報告的週次,會在第三節課時讓大家討論彼此的作業內 容,因為作業內容都是要從文本去回答某個問題,所以也就是讓大家彼此審視彼 此的想法。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五份的個人小作業基本上要達到與文本對話的要求,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來回答 老師給的問題,能夠將自己的論點說的清楚,基本上分數都不難看,原po都有讀 完指定閱讀再寫作業,分數都在A-到A+間。 期中考也是要把老師教的社會認知論、符號互動論、社會結構論的核心觀點搞清 楚,作答時用對理論,舉對例子,分數也不難看,90分以上有10個左右。 兩分團體報告的重點在於分析,只要能用對理論,我想分數也不會太難看。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期中考都是申論題。 個人小作業前面也講得很多,以第一次的小作業題目提供給大家參考: " 課前小作業(1):自我(self)是一個普同的概念嗎?米德對於自我的分析如何 可能加入文化脈絡與社會差異的考量?Nisbett對於東西方的自我觀的差異分析 ,你有什麼同意與不同意的地方? " 團體報告有兩分,期中是要利用高夫曼的污名那本書的概念,來分析一個社會 中受污名的群體;期末報告是要用影片的方式,呈現一個群眾動員的社會心理 分析。 最後的個人期末報告則是到寒假第一週交,要對自己的童年分析階級的影響, 並與Lareau的書對話。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若有討論課的話會有小組簽到表,平常不會特別點名。我自己不是社會系的, 修過心理系梁庚陳老師的普心,和花老師的變態心理學,沒修過社甲,但是平 常自己有在讀相關的人社書籍,修起來覺得沒有什麼障礙。 老師的個性就是,非常好!!!!!!!!!!!!!完全沒有架子,即便老師是暢銷學術書 籍的作者,也沒有學者的架子>//////< 就是女神啊!!!~~~~ 加簽的話第一週以雙主修、輔系的高年級學生優先,選課網上會寫加簽順序。 Ψ 總結 這真的是我這學期最愛,最期待的課,每個禮拜想到要去社101聽老師的課,就 覺得非常幸福,社會系的社心跟心理系的社心很不一樣,很強調不對等的權力 關係,或者是我們的認知基模怎麼被建構出來的,如果平常對於自己所思所想 比較沒特別想過為什麼的人,很推薦來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01

01/12 15:19, , 1F
大推老師!!!
01/12 15:19, 1F

01/13 20:42, , 2F
推女神~~~~社心算社會系讀本量比較親民的必修了
01/13 20:42, 2F

01/16 04:03, , 3F
喜歡這堂課(*^o^*)
01/16 04:03, 3F

01/17 14:40, , 4F
推讀本量親民XDDDDDDDD
01/17 14:40, 4F

08/28 03:00, , 5F
推藍老師,理論和日常語言融貫,舉例好懂
08/28 03:00, 5F

01/19 09:36, , 6F
想請教,如果是外系研究所可能修到嗎?開放旁聽嗎?
01/19 09:36, 6F
文章代碼(AID): #1IqI4_uT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