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停車證分配的建議

看板NTUbus作者 (goddamned)時間17年前 (2006/09/29 00:02),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關於學校學生停車位的分配問題,個人有以下建議:(本文以公館停車場為例) 學校的停車位問題其實就是經濟學中所謂的供需問題,學校所能提供的公館車位有限P*, 但是希望能抽到公館停車位的學生人數P>P*,而有供不應求的情形發生。在經濟學中,對 某項產品需求愈大的人,他所願付的取得價格便會愈高,所以當「供不應求」的情形發生 時,往往會造成市場價格的上升,使得需求不高的人放棄,而使市場達到供需均衡。 而在學校的停車位問題中,由於這是一項學校給學生的優惠福利,故不能藉由價格機制來 調整需求。但我們可以將價格轉變成「願意排隊的時間」。當學校宣布提供公館停車場的 車位數是P*時,每個需要停車位的學生便會衡量自己到底有多需要那一個車位,需求程度 愈高的同學,例如住在基隆不開車必需改搭火車,需要多花一小時來上學的學生,他便會 願意花費較多的時間來排隊辦理停車証,所以他可能清晨三~四點就來排隊了。而對於住 得離學校較近或是可開車來可不開車的學生,對停車位的需求程度自然較低,所願意花費 在排隊辦理停車證的時間自然也較少,所以他可能九點或十點來上學時順便再辦。由此, 每個學生在衡量自己對於停車位的需求程度之後,決定出他願意花費在排隊辦證的時間, 願意花費排隊時間較長的學生,便能辦理到停車証。 如此一來,對車位需求愈強烈的學生,以愈長的排隊時間作為代價來取得停車位,需求較 不強烈的學生因為願意花費的排隊時間較少,所以無法取得停車位。然後對照現有之停車 位取得方法,無論需求的強弱都一起參加電腦抽籤,導致真正需要停車位的學生可能無法 取得,而需求程度並不高的學生卻抽到了,常常又考慮過戶保費太貴等等因素,放棄抽到 的車位。而學校又不肯讓沒抽中的學生補位,造成公共資源的一項浪費。 或許有人會建議以住家距離學校的遠近來將學生加以分類,住得愈遠的有優先權,但是住 家離學校的遠近與到達學校的難易度並不能畫上等好,有人可能住在新店安坑,但是家附 近便有捷運站,可以直達學校。有人可能住得離學校不算遠,卻沒有捷運也沒有公車可以 到達。因此若以距離之遠近來分配,仍然是相當的不公平。 經由以上論述,個人認為,取消電腦抽籤方式,改由公布指定日期辦理停車證,讓需要的 同學以「排隊」的方式來表現出每位同學需求的程度,讓最需要的學生得到停車位,如此 一來方能使學校資源充份被利用而不至於浪費。至於學校可能會考慮學生半夜來排隊會不 會發生危險等,針對這點,本人認為發生機率不大,如果一口氣開放公館300個車位都用 排隊的方式,大家應該會認為300個車位為數眾多,而且不會有300個瘋子半夜就去排隊了 ,所以頂多是提早到當日的七、八點來排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33.207

09/29 15:21, , 1F
我只能說 營利事業~~~~ 哈
09/29 15:21, 1F

09/29 20:21, , 2F
贊成+1
09/29 20:21, 2F

10/01 10:14, , 3F
也是一種可以討論的方法...
10/01 10:14, 3F
文章代碼(AID): #156_8Wie (NTUbus)
文章代碼(AID): #156_8Wie (NTU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