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關檢討

看板NTUWindBand作者 (在風的另一端)時間22年前 (2002/03/27 05: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 (看更多)
先說一說我的意見好了... 在管樂觀摩會中...我們做的最好的...應該是「看指揮」這件事情吧 在大家所有人目光集中在郭老大身上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一股凝聚力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所有人的聲音才會在一起.... 因為在一起...我們才會有所謂「嚇死人的整齊度」或者是「溫暖的聲音」 大家的表現真的比平常好太多了....從寒訓一直練到今天.... 終於走出了成果....謝謝大家.... 但是...除了這些之外...我們還有很多要繼續努力的 1.音頭 大家對於自己什麼時候要進來..都不太確定...往往是等有人不怕死進來了 自己才慢慢跟進來....在平時練3D時這個問題就很明顯了 關於要在什麼時候進來...雖然是種樂團默契...要吹upbeat... 但是現在感覺不出來大家是在吹複拍子 而是沒有自信...不確定...因此該有的樂曲感覺...輕巧也好..莊嚴也罷 就被大家怕怕的帶過去了....請大家「不要怕」...注意去看指揮的手... 在指揮棒向上彈起的那一瞬間吹...就會和指揮上揚的拍點一起出去了... 一次兩次沒跟到沒關係...久了就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了 最忌諱的就是你等我..我等你...看誰先死...:p 更重要的是音尾巴...音頭要吹在一起...音尾更要吹在一起 長音要吹滿...一起結束...不要趁機換一大口氣.... 這次的場地沒有殘響...大家都知道了...音尾的處理要更謹慎 大家要一起收...話才會說完...句子才完整...這是個很好的經驗... 其實..不管場地狀況如何...有頭有尾...才算是負責的表現..:p 2.dynamic range 就是音量的變化啦...之前在團版上hornkid學長曾經po過一篇 關於range的討論...一個player在團上演出的時候...要知道六件事情 1.我能吹到的最大聲是多大聲(是指有共鳴溫暖有彈性的聲音) 2.我能吹到的最小聲是多小聲(是指穩定度高有support的小聲) 3.樂團的最大聲要多大聲(我在金字塔裡面的位置在哪裡) 4.樂團的最小聲要多小聲 5.這首曲子的最大聲要多大聲(最高點在哪裡..不是ff就一定是最高點) 6.這首曲子的最小聲要多小聲(最低點在哪裡...不是寫pp就一定是最低點) 當你知道了這六件事情之後...再去將你的音量劃分清楚...而不是看到f就吹大聲一點 看到p就吹小聲一點...在我們這次吹的很多曲子中...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音量上的 不同...大聲小聲...常常只是因為作曲家把樂器編少了...聲音就自然小下來.. 等到tutti之後...聲音就起來了....:p 請將樂譜「確實看清楚」 該什麼音量變化只要大家一起做...一定會感受到不同.... 3.音準 張穎中學長說過:「練音準的投資報酬率是最高的」....:) 這次還是有些段落音準非常嚇人....大家聽到錄音的時候就知道...:p 陳宣毅學長曾經po過一篇文章....說過管樂越吹音準會越來越高..絃樂器容易 越來越低...所以在吹的過程中自己要不斷調整...要相信自己的耳朵... 打開耳朵去聽自己和別人的聲音...而在平時的訓練之中...要自己去多聽 感受到音程之間的差別和各個音應該有的感覺...音準應該是「自己要負責的事情」 而不是指揮或是首席拿個442調音器告訴你高10低5的....而大家在吹音量變化的時候 音準特別容易跑掉...最常出現的情況是...ff過高...pp過低.... 練習的方法是...練習一個音吹八拍漸強....八拍漸弱....把調音器擺在眼前 不是對著調音器吹...而是看著調音器知道自己擺動的幅度有多大.... 一個一個音慢慢練...來穩定自己的嘴型..... 4.articulation 什麼是accent 什麼是tenuto 什麼是staccato 什麼是legato 音樂家除了把音符填上去之外...這些東西寫上去就是要表達他的音樂個性 不然浪費那麼多墨水幹什麼..:p 而這些東西的吹法...平時棟棟老師或張穎中學長或 郭老大都說過了...磚塊音...大頭小尾巴...藕斷絲連...大家都聽過了..要確實做到阿 5.主題與伴奏 我們常常說「被吃掉了」....什麼意思...主題的人不出來... 伴奏的人不肯讓....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一樣吵....:p 一首曲子中...誰該是什麼角色 不管是聽示範帶..團練...大小分部...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如果不清楚... 請不要怕發問....:p 既然知道了...那麼吹奏的時候請仔細聽...伴奏的如果聽不到 主旋律...請自己讓一點...不要冀望台下觀眾可以聽得到....:p 吹主題的人就不要怕 自己的聲音太明顯....在互接樂句的段落...我們要承接的不只是旋律...還包含了 前面人的音量和感覺... 6.請時時記住吹溫暖有彈性的聲音 除非樂曲特別要求...不然溫暖的聲音是融合度 最高的聲音...溫暖的聲音來自於溫暖的氣流...放鬆的身體...除了肚子要送氣 會用到力之外...全身應該是處於最放鬆的狀態...整個氣流的通道都不應該用力 最常見會緊張的應該是喉嚨吧....:p 在自己練習的時候...多聽聽自己的聲音 而不是只是猛練曲子而已...:p 7.速度節奏 這次酒神A差點失速 每首樂曲中間都有速度跑掉的問題 顯示大家對於 拍子的穩定性不夠...吹八分或十六分音符會趕拍...吹長音會拖拍...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這不是拍子不穩的藉口...請大家要對著節拍器..以酒神為例...把節奏切割成 最小單位練...由慢速一點一點加上去...不要呼嚕呼嚕用混的...:p 至於什麼附點 三比一...三連音二比一...請在心裡面自己切好拍子...不要靠「感覺」...往往感覺 出來的結果...附點不像附點..三連音不像三連音...雖然方法很笨...但是最紮實 最乾淨...最穩定...上台有壓力之下...才不會拆掉...:p 不管樂曲是重節奏還是重 旋律...心裡永遠要有個節拍器告訴你最小單位是什麼(雖然絕對不可以吹出心裡打 的拍子:p )...平時練習時...節拍器不算貴..團室也一定借得到...大家絕對不要吝 惜使用阿....:p 說了一些我的感覺...請學長姊學弟妹指正....大部分是我自己的經驗和感想啦 覺得自己還太嫩...好像不太適合說這些話...但是這些東西是最基本的... 好久沒有人提了....雞婆出來說一下.....:p 這些最基本的合奏問題解決了... 我們才能來討論音樂和音樂中的生命與靈魂吧...:) 另外...上面引用了很多學長姐的說法...都可以在本版精華區中找到... 大家要善用精華區的資源阿...這是我們四十八年的傳統 是別的樂團得不到的好東西阿.... 多看看一定會有幫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5.244 ※ 編輯: hsil 來自: 140.112.205.244 (03/27 03:18) ※ 編輯: hsil 來自: 140.112.205.244 (03/27 03:38) ※ 編輯: hsil 來自: 140.112.205.244 (03/27 04:12) ※ 編輯: hsil 來自: 140.112.205.244 (03/27 05:00)
文章代碼(AID): #yeE5e00 (NTUWindBa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yeE5e00 (NTUWind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