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巨大鋼城---鋼穴 (有雷)

看板NTUSFA作者 (--/)時間15年前 (2008/10/19 11:5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一不小心就飆完了(兩小時就看完了...) 我這邊只是討論個開端,也歡迎大家善用讀書會的網路討論區 以後的心得,我希望大家能在那邊發文。 巨大鋼城---鋼穴 機‧丹你爾好像在思索這句話。他說:「人類和機器人的分野,也許不能單以智慧來衡量 」                                ---p.61 書名所代表的就是書中所描寫的地球,這環境可能是我們的將來嗎?我當然百分之百告訴 你,不可能!就我所知現在的電腦沒有人在用讀卡系統,來顯示資訊。但是鋼穴這本書的 電腦還在用讀卡的... 當然以我們現在的角度去看那個世界,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這真的是"未來世界"嗎?這麼 看起來有點落後?除了一些簡單的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就沒有一個像樣的東西嗎?餐餐 除了酵母菌,還是酵母菌?細菌和真菌有那麼多種類,怎麼最後就只剩酵母菌可以用?只 剩一千多種酵母菌可以用,在我眼裡看來是很少的... 落後的科技加上落後的城市,難道這就是地球的未來嗎? 我並不相信,你會相信嗎? 倒是外圍世界看起來比較像未來的地球... 先撇開作者所設定的架構,我們來談談這鋼穴所發生的事吧! 就是一場謀殺案外加一名心機的偵探想要定他的機器人夥伴的罪... 不斷想要打破機器人的第一法則,挑戰機器人是否有殺人的可能? 作者設定是這位偵探怎樣挑戰都失敗,只有挑戰人殺人的可能時才成功。看起來實在是一 個設定很簡單的謀殺案。比起福爾摩斯、名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這個謀殺案的 難度實在不需要用到一整本書來描寫,其實一個章節就可以結束了... (太空城屬於密閉空間,只要檢察死亡時間前後的人員名單,就可以鎖定特定人士,不需 要大費周章的搜尋整個紐約市。現場還有掉落鏡片(上面可能有指紋),機器人認為不重要 ,而沒有調查,實在是一個很失敗的調查機器人...) 所以我們的目的,也不是來看謀殺案。解決或解決不了,都不是這本書的重點。(在我眼 裡看來的確如此)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基地系列和銀河帝國系列的開端。所以地球和外圍世界如何 合作,一起發展殖民星球的計畫,變成一個必須要交代的事。而這事如何發生,如何說服 這兩個世敵一起合作,就是本書的末端,也是基地系列的開端。 而艾希莫夫在這本書裡,嘗試想要創造出一個碳與鐵共生的情形。而碳與鐵的對立,又會 是如何?也是艾希莫夫想要表達出來的。當然碳與鐵的對立的血腥程度,遠比駭客任務還 來的低。駭客任務裡的機器人完全擺脫機器人三大法則,機器人是想要徹底模仿、並且取 代人類。這在艾希莫夫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事。他始終認為機器人就是該遵守三大法則, 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應該違背。 所以機器人有沒有可能和人類很像? 如果你仔細看過這本書裡的辯論,就會發現作者不是想嘗試將機器人和人融合在一起,而 是告訴你他們之間明顯的區別。不管機器人做的是如何像人,機器人始終是機器人,這也 是為什麼有人能夠看出機‧丹你爾而非一般人(還記得機器專家看到似人機器人嚇一大跳 吧?他也是好幾分鐘才看出來)。 可是這設定和"攻殼機動隊"就完全不一樣。"攻殼機動隊"這系列作品除了想表達人和機的 衝突與合作外,同時也想要嘗試將人與機融合在一起,並且想要渾淆這個界線。讓機器人 也有人類的不理性,而人類也可以像機器人般的資訊處理。甚至想要表達出機器人其實也 有靈魂的... 所以攻殼機動隊所創造出來的機器人遠比機‧丹你爾還要更加人性化,你甚至會無法分辨 機器人是人還是機器人? 當然這本書沒有把這界線模糊,而是更加區分清楚。什麼是機器人?而什麼又是人類? 我們讀書會的討論中,會嘗試把這個界線弄模糊。而探討碳與鐵之間是否有融合的可能? 本篇所有內容受到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 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 著作權為charli所有。閱讀者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賣、重製、改作、散布、表演、 展示或利用這些文章的全部或局部內容作為商業用途。 使用者必須遵守著作權法的所有相關規定,如構成著作權侵害,須負民事及刑事責任。 (目前不開放文章轉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223 ※ 編輯: charli 來自: 118.166.1.223 (10/19 11:52) ※ 編輯: charli 來自: 118.166.1.223 (10/19 11:52) ※ 編輯: charli 來自: 118.166.1.223 (10/19 11:53)

10/19 15:04, , 1F
話說討論版好像怪怪的...大家登進去能用嗎?
10/19 15:04, 1F

10/19 15:05, , 2F
偵探小說情節看看就好啦~丹尼爾思考的那句話倒值得想想
10/19 15:05, 2F
文章代碼(AID): #18-gwZ_m (NTUSFA)
文章代碼(AID): #18-gwZ_m (NTUS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