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歷史系所學為何?給版上欲為「史家」者參考

看板NTUHistory98作者 (百噸)時間15年前 (2009/08/13 22:36),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SENIORHIGH 看板] 作者: htycy (小風)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歷史系所學為何?給版上欲為「史家」者參考 時間: Sat Jul 26 12:32:25 2008 首先,再次回應eillen的回文。個人標題所以寫「史家」, 前兩篇文章的最後,特別強調歷史系學生讀中國古書的重要, 也附上幾位史家的「自傳」,就是提醒版上諸位想填歷史系的同學們: 「史家」之路,不是這麼容易踏進來的。 藉由列出來一堆老師的課綱、自己過往數年習得一點史學工具運用程序的公開, 讓版上同學們理解:歷史系,不是考考試交交幾份隨便抄出來的報告, 就可以了事。 如果只是因為指考歷史科成績高而填歷史系,平常卻沒有閱讀課外歷史書的習慣, 或者自己動手動腳找資料,對於人文社會關懷有強大的動力, 歷史系,可能不是那們適合這樣的同學。 舉例而言,如果已經有特定目標,如想要成為專業翻譯, 對某一外國文化如法國充滿興趣,卻未必想瞭解其他國家或者中國本身的歷史, 我也會建議這些同學,選法文系會比較好,歷史系作為輔系, 專門修法國史在內的相關外國史,與論文寫作、史學方法等課程即可。 其次,回應Eous的疑問 推 Eous:推一下,雖然我對第一個連結的文章不是很認同 140.122.27.167 07/25 20:48 → Eous:當然人文社會科學畢竟跟自然科學衡量基準不同 140.122.27.167 07/25 20:49 → Eous:但除了說拿SSCI量化不甚公平之外 140.122.27.167 07/25 20:49 → Eous:也講不出要用什麼評鑑方法可以讓高等教育教師 140.122.27.167 07/25 20:50 → Eous:可以更精進,而不是進入之後沒有督促機制 140.122.27.167 07/25 20:50 → Eous:就開始擺爛 140.122.27.167 07/25 20:50 → Eous:我不是史學界的人,不知道那位老師的評價 140.122.27.167 07/25 20:51 → Eous:但號稱20本著作裡跟史學有關寥寥無幾 140.122.27.167 07/25 20:51 → Eous:也許我比較功利主義去看,我會希望大學老師 140.122.27.167 07/25 20:52 → Eous:對學術研究有所貢獻,而不是拿了薪俸只做 140.122.27.167 07/25 20:52 → Eous:一些跟本行研究沒關係的事情 140.122.27.167 07/25 20:52 → Eous:為什麼納稅人要花錢給你去做「興趣」的事情? 140.122.27.167 07/25 20:53 關於會貼出彭明輝此篇文章,是因為希望版上同學藉由閱讀彭氏此文, 瞭解一位「史家」生命的成長歷程,遇到哪些人事物的變化, 而如何「轉進」,或堅持下來。 人文學科是一個很「奇妙」的領域,許多人可能一生沒有多少「專業」著作, 或論文發表,卻在校園中為教學影響千千百百的學子,數十年後,仍有許多人感念。 一個學生,能在系上遇到一兩位能「開導」你的老師,就三生有幸了。 敝人從淡江中文輔修歷史系、佛光歷史所到中正歷史所博班, 淡江世界通史的劉世安老師,這些年來的照顧與談天,讓自己緩步成長。 相信不少曾經就讀淡江歷史系的同學,也都會欣賞劉老師的平和近人。 彭明輝文中提到他參與系上同學大小活動,這正是劉老師所為的。 近二十年來的淡江歷史系迎新,幾乎每年他都會參與, 而《史記》讀書會十年來在劉老師家清園的客廳談天, 到會後會整夜的暢談,都是目前已經在好幾間學校擔任助理教授學長姐們的回憶。 然而,他只是一名「兼課」二十年的講師,專業領域上,他近十年的「成果」, 只有翻譯麥克‧史丹福《歷史研究導論》, 與翻譯手段上,引發台灣史學界不少批評的海登‧懷特《史元》。 照Eous兄的標準,劉老師不應該生存於學界了。 個人以為,大學中本來就有研究型與教學型兩種老師, 能兩者兼備當然最好,但事實上,有一種不錯就很了不起了。 許多研究上有不朽成果的大師,教學上卻完全無法提攜後進; 教學上循循善誘,令人感念的老師,研究成績卻也不一定有突破性成果。 只要不是兩者都達不到,為何不能在大學講壇立足? 其實以個人所認知,我會覺得在文史學界中,教學型讓學生成長的老師,更重要。 而許多「專業」學界誇讚「研究」很強的人,其實個人認知他們論文水平很有問題。 回到彭明輝。 Eous兄因為看到文章中批判評鑑制度,而彭氏又「好玩」音樂與寫文學文章, 所以覺得他「不務正業」,只為「興趣」而不顧專業領域研究。 個人以為,這對彭明輝並不公平。 在近代學術思想史領域上,Eous兄看完文章也應該知道, 彭氏論文專書等等,均有受到國科會獎賞的鼓勵,也就是專業上肯定。 而他也是個人能接受,在近現代學術思想史上有成就的學者之一。 目前已發行四本近代史學專書,都是個人所必需閱讀的。 儘管,有些地方個人對他的觀點是持保留態度。 若他的學術成績Eous兄無法肯定,我敢有點誇張的說, 歷史學界可能有六成甚至更多的學者,是該被「淘汰」的。 相反,近年他在政大歷史學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 正好是評斷台灣近六十年來專業論文的成長標準,也就是「評鑑」他們。 七月初政治大學舉辦教育部顧問室「中綱計畫」才見到白髮的「彭胖胖」, 他正是「學術強化」負責人文領域,包括讀書會與課程規劃項目的負責人。 一言之,他掌握文史學界各校未來發展的其中一部分「生殺權」。 他文章中提到論文格式等,我佛光歷史所時期, 目前在政大歷史所博班的學長,曾經聊到他上課的風格, 這點他是肯定他上課認真不苟,挑出寫作語意與論文基本要求的認真態度。 這樣回應,不知道Eous兄能否解除疑問? 另兩則推文: 推 tiest0913:關鍵字:台大 218.161.59.195 07/25 17:45 我不諱言,照所有可以給歷史系學生資源豐厚程度而言,台大遠遠樂勝。 個人幸運的是由於家裡在台北,從中正回到台北,多數時間都是到台大找資料。 但文章的重點是,不同學校歷史系就讀的同學們, 可以怎樣運用自己手頭上的資源,好好進行學習。 例如淡江大學圖書館與電算中心在我就讀的時期,所有的紙都是無限列印, 當時尚未將台灣期刊論文以著作權法「封印」,因此我大學時期, 就運用圖書館電腦的列表機,印了非常多史學專業論文。 參與姚秀彥老師主持,劉世安老師提供客廳場地的《史記》讀書會, 讓我進一步得以踏入史學之門。 佛光歷史所時期,《史記》、《春秋》等讀書會,與目前在政大、成大、文化、清華、 台灣師大等校的同學與學長姐們,得以一起切磋古代經典上的學術問題, 也讓個人幸運的能得以繼續念中正歷史所博班,下午還要繼續讀《尚書》呢。 中正最讓文科學生感到幸福的,則是許多大套叢書還算完整而且可以借出來, 一位剛畢業的碩班學弟就是大量借出《續修四庫全書》, 看完清代相關文人的文集筆記,而構築出蘇州的發展史。 所以,想就讀歷史系的同學們,系上所走方向跟自己興趣相符合很重要, 但如果進去後不盡如原來所想像,也別忘了路很寬,可以自己去嘗試走出大道。 噓 smfmark:成大歷史鳥系 老師超爛 都是一群廢物 118.171.131.250 07/26 04:48 這我就不知道為何自己會被噓了?我有特別稱讚成大的老師嗎? 提到成大的只有三個地方,圖書館、書店與王健文的史學導論。 成大圖書館的新館的確還不錯,歷史系相關藏書就個人去年看過略估, 除了遠輸台大外,頂多略輸於政大與台灣師大。 若是一位愛好買書逛書店的人,除了大陸文史新書販售價格貴於台北外, 舊書店文史書籍的品質,說不定還略勝於台北公館地區! 從讀書是個人的角度出發,我是肯定成大的環境。 不知道噓文是因為王健文? 個人對他也不熟,看過史學導論與方法論的授課大綱講義, 覺得他的編排有一定道理,但「講義」與「上課」本來就是兩回事, 他上課是否真能如講義編排所說明的一樣好?個人並不清楚。 就如同前兩篇文章所轉貼許多課程的講綱,看來是不錯的, 但上課是否真的是這樣好?很多時候要打折,雖不是親自聽過課, 個人也聽別人說過其中幾位上課「實務」其實是「很鳥」的, 但這不影響「講綱」的「理論」合理性吧? 我所聽說的,也就是成大很多老師都很「熱愛」台灣。 若「意識形態」上不是那樣的「熱愛」,可能會有適應期問題? 但這也只是道聽塗說,僅供參考。 聊到這,該去參加讀書會了,給想讀歷史系的同學再看看吧。 -- 歷史如此遙遠卻轉瞬現身眼前 令人措手不及而迷人.. http://www.wretch.cc/blog/htycy 史記.歷史與文化 http://history.fguweb.fgu.edu.tw/index.phtml佛光歷史系 http://blog.pixnet.net/FGUShihchi 佛光史記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136.166 ※ 編輯: htycy 來自: 118.231.136.166 (07/26 12:35)

07/26 12:56,
推一下彭胖 雖然上課常離題
07/26 12:56

07/26 15:05,
雖然從歷史戲已經畢業 但史家兩字覺得令人
07/26 15:05

07/26 15:06,
感到沉重 多數莘莘學子希望把興趣當成專長
07/26 15:06

07/26 15:07,
那麼H大提供的資訊的確讓踏進歷史系的學生
07/26 15:07

07/26 15:07,
十分受用 但若就畢業後發展而言 就算不想
07/26 15:07

07/26 15:08,
面對 以後還是要去思考 想踏進來的人還是要
07/26 15:08

07/26 15:08,
想清楚再決定 畢竟能讀完博士當大學教授者
07/26 15:08

07/26 15:08,
靠歷史研究吃飯的人 實在太少了= =
07/26 15:08

07/26 15:10,
當然還是很多人對歷史是十分狂熱的
07/26 15:10

07/26 15:10,
只是除了埋首在過去史書中 對自己人生規劃
07/26 15:10

07/26 15:11,
還是要清楚 不然懵懂得畢業 啥都沒學到
07/26 15:11

07/28 13:04,
提醒學長 師大有藝術史研所喔
07/28 13:04

07/29 10:05,
感謝提醒 已補上
07/29 10:05
htycy:轉錄至看板 FGU 08/08 13:22 windhong:轉錄至看板 NDHU-His101 08/26 23:14 htycy:轉錄至看板 TKU_HIS 08/09 13: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223.47

08/13 22:38, , 1F
此系列文章已經徵得作者htycy的同意方轉錄至此
08/13 22:38, 1F

08/14 21:58, , 2F
推百噸用心!
08/14 21:58, 2F

08/14 21:58, , 3F
可以轉至個版嗎?
08/14 21:58, 3F
文章代碼(AID): #1AX2KACz (NTUHistory98)
文章代碼(AID): #1AX2KACz (NTUHistory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