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公告] 林政學考題

看板NTUFS-91作者 (終於可以安心睡覺)時間19年前 (2005/04/26 23: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NTUFM-91 看板] 作者: thorstan1234 (人間止不住卑微) 看板: NTUFM-91 標題: Re: [公告] 林政學考題 時間: Sun Apr 24 20:45:22 2005 偉加經過三天三夜不眠不修的努力 終於整理出部分的筆記 請大家好好利用 記得多找他一起吃麥當勞 因為你還可以多吃一包薯條 需要word檔 請找偉嘉或我 答案僅供參考 不足煩請補上 一.台灣林業政策方向的演變與未來發展(哈筆) 早期台灣的林業政策以生產木材為主要導向,為了支持軍事民生等其他用途 [生存 -> 工業發展(經濟) ] 其中又由於人力發展的受限與資金的受限, 教育未普及,所以技術亦不佳。而市場與原料亦無來源,所以政府政策以此 五項為來源: 1.資金 外資投入條例以土地借出為條件;另有華僑投資以免稅為條件(外)。稻米糖 廠樟腦檜木等的規模產出用以外銷(內)。資金投入煉油廠等國營事業,以農 林養工商。 2.技術 日治時期台灣人被限制念法律政治與高技術學識,所以本土無技術。因此倡外 資投入送技術,藉以取得轉移的技術。同時進行教育設計,以培養生產為主的 技能[教育生產>生活教育]。另買國外技術專利。 3.勞力 國外投入的技術工,國內投入的技術工,另倡農業的閒置勞力。 4.市場 物資輕,所以市場小,但具一定的消費力。另依靠國際市場的消費力。 5.原料 台灣最欠缺的一項,當時多以進口為主,為仰賴資金的部份。 當時一味的發展經濟,然過度開發下使環境污染,林地破壞,森林生態失序, 使地力消退,造成後世生活環境的劣化,此為探討森林政策演變的重要議題。現 在的林業政策以保育為主,造林為手段。林業政策->森林資源政策。 二.試述林業政策的目的為何?並略加說明(課本p.42) 一政策是否成功,在於是否可達到其目的。林業政策所擬定的目標,概略可分以下幾 點: 1.直接效益之獲得 森林之直接效益甚廣,如木材供應,野生動物,防洪治水,森林遊樂等,大致可分為 保安經濟副效用三者。但在經營上有時會相互衝突,即提供某一效益造成另一效益降 低,故一般採取多目標利用。台灣對其效益安排也有改變,早期視國土保安與木材生 產並重,近來以防洪治山為主,經濟生產次之。 2.生存希望之寄所 人類的生存,非僅物質條件之滿足;尚需精神條件的充實,而精神條件則由物質條件 來支持。林業政策的目的,在使森林生產充足之財貨及服務,以滿足人類生活的物質 條件及精神條件。 3.社會需要之達成 政策為一種規範,因社會之需要而建立,因社會之需要而變化。林業政策為政策的一 種,其目的即在達成社會的需要。森林為人類服務,當然以社會之要求為優先考慮。 三.策略性議題的特性(投影片p.7) 策略性議題的特性包括: 1.模稜兩可性 如是否興建核四,有正反兩面意見僵持。 2.在社會上具有重要意義 核四與電力系統供應在社會之地位與便利重要性。 3.技術使用的程度 議題在運作時所用的技術程度,要以何種方式塑造議題形象。 4.議題常是新鮮的 5.與相關議題具有連結性 如森林保育之爭議間接引發木材自給率議題。 四.政策制定的定位與意義(投影片p.9) 政策制定的定位與意義: 定位 議題設定-> (政府)->政策制定->(執行機關)->政策執行 意義 政策制定代表對於議題更明確的定義,對議題解決方法的選擇以及這些方法的優劣分析。 五.林業政策制定的成功要件(投影片p.9) 林業政策制定成功的要件: 1. 需要政府相關單位與民間利益團體,達成有關對議題的技術面經濟面與政策面之共識。 2. 為確保林業政策在未來具有可行性,必須制定各種選擇性方案,此些方案必須讓林業執行 單位與利益團體進行初審,以使初審成果成為最終決策單位之選擇方案。 3. 政策形成的過程需對相關的選擇方案進行成本效益與風險的分析考量,以降低失敗率。 六.政策發展的過程(投影片p.4) 政策發展的過程: 政策事件              政策產生 ------------------------------------------------------------------ 議程設定      產生           導致      政府議程 公式化       產生           導致      政策替換 選擇        產生           導致      政策決定 合法化       產生           導致      鑑定政策 完成        產生           導致      政策衝突 評價        產生           導致      修正政策或衝突聚焦 終止         或得到解決結果 或議程設定 七.議程形成的階段(找不到) 八.政策的選擇方法及影響選擇因子(投影片p.13) 政策選擇的方法 以正負面評估結果之可能性來區分選擇方案 正面評估之可能性 高度 低度 負面評估之可能性 高度 Mixed Poor 低度 Good Bland 無法評估者Uncertain 方案抉擇: 1.若只有一個方案顯示good,則該方案為最終決定方案。 2.若有二個或二個以上方案出現good,陷入思考。 3.若無任何good方案出現,陷入思考。 方案選取的分類 類別 說明 決策者 計畫選擇 某一森林資源議題常發生,則決策過程可依循以往常規。 林業部門中階主管 不依慣例的選擇 單一且特殊的森林資源議題,過去並未發生,無現成架構可以參考。 林業部門高階主管 影響理性政策選擇的因素 1.政黨傾向(政治考量) 2.利益團體運作 3.決策者個人特質 4.當初選擇方案的表現方式(個人對議題之主觀傾向) 5.資訊充分性 6.決策時間 7.執行經費 8.執行難易度 九.林業政策的特色(投影片p.3) 林業政策的特色: 1. 以模糊且概念化的字眼描述,原因是為了適應各式各樣的資源使用或管理情形或為了 使利益團體存在協調空間,如此將造成執行不明確或評估困難。 2. 以社會大眾福利為主要考量,且具有多附加價值,多參與者之特性。 3. 森林資源政策與其他政策可能互相衝突,如同一塊林地在不同機關的執行目標下,又 要創造木材生產又要兼顧瀕絕動物保育。 *~傳說中的必(避!?)考題~* 公私有林爭議(哈筆 課本p.73) 無論是公有林私有林皆屬公共財,所以具備外部性,不得擅自砍伐,即使是私有林須 經申請核許才行。因為其經營的結果會間接使全民受影響。例如微氣象的變化。為了 國民福祉的最大利益,發展林業政策,森林資源政策又林業政策為森林經營的最高指 導原則。 森林公有的理由: 1.政府機構不計盈虧,宜於推行多目標之營林方式。 2.政府較私有林所有人具有遠見,資源之永續乃其主要目的。 3.政府考慮全民之需要,但私人則否。 4.政府對林地之管理經營較為合理。 5.政府容許小林主存在,不致打擊小林主,自居於壟斷者的地位。 公有林經營上的問題: 1.外力干涉之問題 2.公共利益之問題 3.地方之稅收問題 4.效益之分配問題 森林公有之缺點: 1.政府營林缺少私有林之開創性及可變性。 2.公有制度,難免紙上作業,增加費用,減少效率。 3.公營機構無財務上之困難,但也無法保證經費用於集約經營。 4.擁有大面積之私有林所有人,亦能合理經營。 私有林限制之目的: 1.抑制較其他團體有力之集團 2.鑄造經濟型與民主精神一致 3.保護既有之行業 限制形式: 1.強行保留 2.限制經營 3.直接參與 私有林之輔導原因: 1.觀點之差異 a.無利可圖或獲利甚微 b.所費不庛 c.收入遙遠 d.安全堪慮 2.知識之缺乏 3.能力之缺乏 a.身體能力 b.技術能力 c.經濟能力 輔導方式: 1.觀念改進 2.集體教育 3.個別指導 4.協助作業 5.委託服務 租地造林(ppt) 租地造林成因 台灣光復初期國有林地荒廢甚多,約50萬公頃林地亟待綠化造林,以維森林資源以國土 保安;當時政府限於財力,難在短期間內全面完成復舊造林,決定推行租地造林政策, 將交通方便地區之濫墾地、草生地、伐木跡地及林相低劣地劃定區域範圍,放租人民造 林. 租地造林的種類: 1.一般租地造林 2.營造保安林 3.漫植木清理 4.竹林清理保育 5.營造竹林保育 6.山地保留地租地造林 7.濫墾地清理 8.工場租地營造原料林 9.榮民竹林保育 政府放租原因目的 原因 目的 以林養林,節省公帑 增加生產,吸收社游資及剩餘勞力,藉此發展其他產業與配合經建計劃 解決共同財使用之無效率 安撫墾民,杜絕濫,設定林地利用財產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速荒廢地覆蓋 保有國有土地所有權 維持、控制林地之使用限制,納入管理,並因塵未來之需要 綠故權 林地占有權合法化 私有林不足,林業結構不平衡 充實公私有林功能 扶助經濟弱者,推行均富政策 安置榮民、安撫墾民,發展山村經濟,促進山胞保留地合理利用,安定社會 民間承租目的: 1.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一定要(會)造林)。 2.安定生活停止遊墾求生方式。 3.投資、儲蓄,有效利用農閒勞力。 4.解決本身生活、經濟上的需要。 5.保障生產環境,配合農業生產。 面臨的問題 1. 造林成本高漲,木材價格偏低,承租人無利可圖,要求政府擴大獎勵造林策,除了提 高現有獎勵金標準外,更要求延長獎勵年限。 2. 環保團體認為,現行造林政策鼓勵承租人割除現有林木,重新造林以領取獎勵金,而 非鼓勵承租人妥善經營現存之林木,因此強烈訴求停止獎勵造林政策。 3. 凡違規使用租地遭取締者,依法必須由林地管理機關透過民事訴訟終止租約才能收回 林地,造成各林區管理處沈重之訴訟壓力。 4. 早期參與租地造林政策之承租人,在造林木滯銷而造林地無法規劃其他使用方式之情 況下,難免對政府施政多有怨言,如未能善加引導或增加林地利用彈性,民怨恐將持 續累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186 ※ 編輯: thorstan1234 來自: 140.112.244.186 (04/24 20:54)

140.112.7.59 04/25,
哦.....借我轉....
140.112.7.59 04/25

140.112.7.59 04/25,
謝林文政...........
140.112.7.59 04/25

61.216.136.122 04/25,
是要逼人飆淚喔~~~怎麼貼心到這款
61.216.136.122 04/25

140.112.221.150 04/25,
乾大溫啦!
140.112.221.150 04/25
※ 編輯: thorstan1234 來自: 140.112.244.186 (04/25 23:37)

140.112.244.186 04/25,
另外要感謝樓上承先 資助投影片
140.112.244.186 04/25

140.112.221.168 04/26,
感恩啦
140.112.221.168 04/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90
文章代碼(AID): #12RbaYnq (NTUFS-91)
文章代碼(AID): #12RbaYnq (NTUFS-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