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服務小故事]我們的建和社區─射馬干

看板NTUChangfu作者 (Dr.Hydra)時間17年前 (2007/05/01 00:3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陳爸 曾開情趣店 現在老婆養 2007/03/26 【聯合報/文字/羅嘉薇】 本來在台北做生意的陳俊朗,十多年前回到家鄉台東。他在台東市,開過情趣用品店、酒 店,「太忙,心野了,差點弄得妻離子散。」還好他及時把心思擺回家裡,結束事業,打 算考書記官。 書記官考試四次落榜,準備考試那些年,卻讓他看見部落的孩子們不快樂。六年前陳俊朗 在部落裡義務教吉他、帶孩子運動、打球,「看見他們從玩音樂裡,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滿開心的,我的生命也找到方向。」 他決心投入社區營造。收入來源剩下跑學校、接家教教吉他、偶爾演出。老婆在保險公司 上班,「她養我比較多,還有一些積蓄,餓不死啦。」 最令他挫折的,是與公部門打交道。「研討會的背後是培養出一個個能說善道的社區評論 者,但無關實踐。」陳俊朗說,政府各部門的計畫有偉大理想,卻設定與實際需求脫節的 規格,例如教育部數位機會計畫,規定老人班一班次課程是六小時,要學會開關機、上網 ,但老人眼睛不行、滑鼠操作不靈光、注音要重新教,八小時都不夠。 陳俊朗高中畢業的背景,讓他申請補助時常被質疑:「這個人有能力做嗎?」開拓文教基 金會執行長蔡淑芳說,這又是公部門的一個迷思。事實上社區工作,當然要由真正關心和 了解當地需求的人去做,「歐巴桑要開口和外面來的學者說話,那個心理距離很遙遠的。 」 所以,陳俊朗和他的夥伴們,就這樣拼拼湊湊,一人出一點力、流一點汗,摸索著前進。 「看到這麼多書,還有音樂、小孩相伴,我常常覺得很幸福。」陳俊朗說。而最大的收穫 ,應該是他的兩個孩子,「爸爸在幫助別人,他們人緣就會好;人緣好,貴人就會多啦。 」 【2007/03/26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7.61 ※ 編輯: DrHydra 來自: 140.112.247.61 (05/01 00:36)
文章代碼(AID): #16DXgyx4 (NTUChangf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DXgyx4 (NTUChang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