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無題三部曲之完結篇

看板NTUCL-ST作者 (不如攜手雨中看)時間16年前 (2008/05/01 02: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首先 把戰績跟比賽內容區隔開來有其意義 不過"戰績"並非單一球隊可以片面掌控的變項 (是以"戰績固然重要,但是內容也很重要" 一類言語是很奇怪的 因為我們只能盡可能提升內容) 所以我認為 當我們在談調度時關涉的當是比賽內容而非戰績 例如── "為了比賽內容(而非戰績 因無法掌控) 固定讓最強的先發陣容打滿全場 一旦換人 比賽內容便會下降"云云 至於像"比賽內容降低一些些,甚至輸球" 其實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再者 如果戰績是唯一的考量 我們應該想盡辦法提升戰績(實為比賽內容) 既然我們可以為了比賽罔顧規則 為什麼不能找槍手呢(其實我們找過) 如果這樣 就讓他更強吧(把他系他校的強者都挖角過來吧) 那麼乾脆讓它強爆吧(哇 我覺得A-Rod跟Ichiro都是我們的一份子!!!) 只要可以讓大家打贏不就好了嗎?? 以上 不只是毫無意義的嘲諷諧擬 我們可以從這段荒謬的模仿反思原文 首先 如果戰績是唯一考量 (而無所謂球員權利與比賽內容的平衡 ──按原文文義不無可能) 那麼上述的建議其實很值得參考 而如果我們同意"平衡"是值得思考的 我不懂為何會出現一個"極端"式的恐慌想像來否決"平衡"的可能 所謂平衡 當跳脫全有全無 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 希望比賽顧及球員權利不代表必然犧牲一切比賽的勝負 在讓慰祖去守游擊與挖角A-Rod之間存在著諸多可能 而這些可能應由參與者共同討論 決定 將發生機率極低的風險揣想 拿來作為對調整現狀的杞人憂天 甚或延伸成對改變現狀的恐嚇 (描繪一個更糟的世界來嚇阻思動的民心 這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我想並不妥當 (球員的權利被剝奪──已然 既成的事實 比賽的內容會爛爆──尚未發生的猜測 兩者不僅不能等量齊觀 甚至是類比錯誤) (其實這個部分 當初我在回應建銘"Re: 好啦,大家一起來討論吧" 一文中"我們不應該是一群感情很好的朋友們,偶爾約出來打打球" 此一假設時已經論及 不過似乎講得不夠清楚 剛好利用這個機會再次說明) 至於我為什麼會有"個人想法影響隊員開會意願"的擔憂 是因為在"bigbuddha □ 無題續集"一文中 提及 "不願意待在一個沒有人帶的球隊" "害怕到場會影響投票結果"(其實投票應該是採不計名吧......) 且我以為這是大佛不參加隊務會議的原因 我的想法是: "我覺得大家很怕大佛"是我的"想法" 而"球隊會沒人帶"則是大佛誤會我的"想法" (感謝建銘的說明) 所以才會有上述疑慮 不過我想指出 如果大佛是因為"不想參加爛隊" (詳"bigbuddha □ 無題"一文) 而不參與接下來的球隊活動(含隊務會議)的話 其實是有問題的 因為 球隊日後的運作模式乃是這次隊務會議的主軸 意即壘球隊會變爛隊還是要繼續當強隊 尚無定論 有待商榷 如此一來 不參加爛隊 故不出席會議 便形成一種套套邏輯式的循環論證 我想這是必須辨明的 最後 我在"R: 無題續集"文末曾區辨 "球隊的運作模式"與"球隊的核心價值"兩個命題 但似乎也說得不夠清楚 只好再多說兩句 簡單從上述兩個向度(的極端)劃分會得出 一人獨裁的戰績取向 集體共識的戰績取向 一人獨裁的參與取向 集體共識的參與取向 竊以為大佛文章中 "考量球員權利"等觀念 (乃至在台大盃後期大量起用長期被冷凍的球員) 似乎僅是在"戰績──參與"的軸線上移動 但其實這並不是我著意的面向 我想提出的建議在於 "團體事務當由參與者共同協商" (意即若團體堅持求勝亦應尊重 ──即便可能有球員永遠無法上場 當然我對核心價值的意識形態亦頗有意見 但在我個人的理念中 參與者的共識必須被尊重) "一人獨裁的參與取向"之於 "一人獨裁的戰績取向" 並未涉及球隊運作模式的調整 這同樣是值得辨明的 當然 大佛對單一決策機制的傾心 實導因於對無知群眾的恐慌 (會談時 大佛曾表示 "沒有教練 便不會有人對球隊的長期發展作出全盤的觀照") 我同意這樣的疑慮其來有自 對於在特定領域學有專精的精英而言 群眾往往是無知 盲動的同義詞 然而此一不斷迴盪在人類史策中的主旋律 實則犯了去脈絡化的毛病 我頗為敬仰的美國開國元勳 Thomas Jefferson是這麼說的 "我知道 除了由民眾自己來保管社會最基本的權力之外 沒有任何其他方法是安全的 如果我們認為他們不具有足夠的智慧和健全的判斷力來進行管理的話 那麼我們的補救辦法不是去剝奪他們的權力 而是告訴他們如何進行自由的行動" 群眾 之所以成為群眾 乃是因為機會被剝奪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群眾將成為 多數有自主意識 有能力行使自我權利的個體 ──如同那些被賦予機會的精英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167.36
文章代碼(AID): #186BmVpk (NTUCL-ST)
文章代碼(AID): #186BmVpk (NTUCL-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