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古典吉他演奏家大衛羅素與其優秀錄音(댠…

看板NTUCGS作者 (阮)時間15年前 (2008/11/07 17:03),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guitar 看板] 作者: lmrllyw2444 (又輸給小學生) 看板: guitar 標題: [討論] 古典吉他演奏家大衛羅素與其優秀錄音(壹):《十九世紀音樂》 時間: Fri Nov 7 00:31:08 2008 http://www.wretch.cc/blog/lmrllyw2444/22264386 網誌圖文版 英國古典吉他演奏家大衛羅素(David Russell,1953-)為當今吉他演奏家中的翹楚,漂亮 的音色以及乾淨的技巧是其廣受喜愛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受教於著名的英國吉他教授 Hector Quine,以及西班牙吉他演奏家Jose Tomas的學習成長背景外,曾奪得一系列如賽 戈維亞、泰雷加等國際吉他大賽首獎的顯赫資歷,更是一舉將他推向世界的舞台,成為一 個國際級的演奏家。 正因為這些殊榮,大衛羅素應許多唱片公司的邀約,錄製了許多不可多得的好唱片,譬如 在獲得泰雷加國際吉他大賽首獎後,於西班牙唱片公司Opera Tres錄製的《泰雷加獨奏作 品全集》,以及在GHA公司錄製的《十九世紀音樂》和《巴洛克音樂》。當然大衛羅素現 今在美國唱片公司Telarc錄製的一系列錄音作品也屬佳作,只是比起上述所提的三張專輯 可能要較遜色許多。聆聽過他在Telarc公司的錄音如:《巴利奧斯作品集》、《朱利亞尼 作品集》等專輯的聽眾都會發現,擁有如天籟般的音色,並說過好的琴音來自於整體音樂 平衡性營造的大衛羅素,在音樂張力的處理上,居然較之前專輯表現的平淡,甚至於無味 ,這是聆賞過其現場演奏的聽眾所無法想像的。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並非是大衛羅素在 表現上的退化或刻意,因為聆聽他在Telarc公司的錄音還是可以從細節挖掘出他對音樂的 處理及把握,而唱片錄音方式和後製的拿捏,可能就是造成他音樂詮釋顯得平淡的主要因 素,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唱片中迴聲過大及刻意營造的廣大空間感所製造出來的效果 ,反而使得吉他彈奏的本音失去真實性,而演奏家欲呈現的詮釋也因此打了折扣。不過正 因為有Telarc公司的錄音作為對比,前述所提及的早期錄音,尤其是大衛羅素在GHA公司 錄製的《十九世紀音樂》,以及《巴洛克音樂》兩張作品就顯得更珍貴了,文章下面將對 《十九世紀音樂》專輯及其背景作詳細的評介。 這張《十九世紀音樂》,除了第一首為十九世紀初黃金期的作品外,其餘七首都是前述所 謂被遺忘的十九世紀中葉吉他衰退期音樂。第一首《行板與a小調輪旋曲》是吉他大師阿 瓜多最有名,也是最棒的作品,阿瓜多的音樂雖然結構稍為零散,但是多數動機優美,且 充分具技巧性。這首曲子的結構分為行板的序奏和輪旋曲A段-B段-A段-C段-A段-coda(結 尾)的部份;A段為活潑之主題,B段則進入精采的發展部份,而C段轉入大調,但同樣具有 精采的技巧樂段,曲子最後在coda的部份拉到張力的高峰,並以具魄力的圓滑奏作結。大 衛羅素本身技巧非常高超,演奏此首艱難的曲子表現得從容不迫,許多困難的地方如B段 的快速音階、C段分散和弦與圓滑奏結合的樂段,在他手中都顯得相當輕鬆、遊刃有餘; 在分句及張力的拿捏上也非常漂亮,如B段最後的分散和弦,加上回到A段的過門樂段,整 個大段落處理得非常完整。另外,雖然大衛羅素在聲部區分上相當清楚,但許多應該強調 低音聲部的地方沒有特別去突顯,這是相當可惜的地方,不過大體而言,這個版本的詮釋 是相當漂亮且值得推薦的。 http://tw.youtube.com/watch?v=EmBhCIB8S6s 以上連結為youtube上David Russell彈奏阿瓜多序奏與a小調輪旋曲的影片 第四首《幻想曲》是布洛卡的作品,布洛卡是技巧大師阿瓜多的學生,因此其作品之創作 也受大師的影響,曲中不乏有優美的動機,及華麗的展技樂段。而就本曲所運用的曲式而 言,幻想曲是相當自由的一個樂種,此首布洛卡所做的《幻想曲》可分為三個部份,一開 始是寧靜優雅的主題,第二部份是主題的發展段落,接下來的第三部份則以分散和弦為主 的華彩樂段作結。大抵而言,布洛卡的《幻想曲》不算深刻的作品,但是經由大衛羅素的 詮釋後,則充分呈現其優雅的曲風,十分吸引人。 第二首《序奏及波蘭舞曲》的作者柯斯特及第三首《悲歌》、第五首《匈牙利幻想曲》的 作者梅爾茲兩人是十九世紀中葉衰退期的代表作曲家,因此,通過柯斯特和梅爾茲兩人的 作品,幾乎可以窺視吉他作曲在那個時代的面貌。另外,由於柯斯特本身也是教育家,因 此聽者可以從其作品體現在他的練習曲中所要呈現的素材及技法。《序奏及波蘭舞曲》是 一首富音樂性的樂曲,一開始由優美的泛音(也稱作鐘聲)揭示全曲韻味,並以由音階和提 示性和弦組成的寧靜安祥之行板導入高雅、歡愉的波蘭舞曲,全曲相當動聽。 匈牙利作曲家梅爾茲雖然只活了五十歲,但是留下了許多相當優秀的作品,其中包括本張 專輯第五首《匈牙利幻想曲》在內的《三首小品曲》,以及第三首《悲歌》。不過可惜的 是,梅爾茲本人來不及得到1856年舉辦的國際吉他作曲比賽第一名之殊榮即逝世。綜觀梅 爾茲的作品,其最愛用的曲式,即是不拘形式的幻想曲,他認為這種自由的曲式可以充分 發揮吉他全面的特性,而第三首具悲壯動人性格的《悲歌》實際上也是幻想曲,其形式相 當自由。一開始沉重腳步聲似的緩版開始,並由快速分散和弦引導至即展現出典型梅爾茲 作曲風格的行板,其旋律既優美又富於通俗性。其後,再以快速分散和弦引導至雄壯風格 的結尾。第五首《匈牙利幻想曲》是梅爾茲最有名的作品,由於梅爾茲是匈牙利人,因此 他常常會將一些匈牙利的民族素材添加至自己的創作中,此首曲子就是相當典型的例子。 《匈牙利幻想曲》用的曲式是流行在匈牙利的《Csárdás》,一般而言《Csárdás》分 為兩部份,前部分是具歌唱性格的慢板,梅爾茲在此部份除了添加導奏的性質,並以動機 提示了後面第二部份的舞曲,而第二部份則是類似義大利塔朗泰拉舞曲般的快速激昂舞曲 。上述這兩首梅爾茲的作品,大衛羅素詮釋的相當成功!不管是幻想曲部份大段落間速度 上的對比、優美旋律的歌唱,亦或是快速樂段的展技等,都掌握的相當漂亮,實在是難得 的好演奏。 接下來第六首《傳說》和第七首《Aire Vasco》都是西班牙盲人吉他作曲家、演奏家曼風 的作品,這兩首作品相當精采。《傳說》一曲曲式相當自由,較類似蕭邦敘事曲的風格, 大衛羅素演奏起來不但旋律感人,張力十足,且十分動聽。曲中先由敘事般動人的小調部 份,接續到技巧性十足的大調中段,再回到小調,旋律相當感傷。而《Aire Vasco》則是 一首主題優美的變奏曲,曲中充運用音階、分散和弦,以及圓滑奏,每個變奏都相當精采 ,且技巧一個比一個還要難。大衛羅素處理這首曲子的分句及彈性速度相當漂亮,張力的 鬆緊也掌握得宜,完美的演奏教人感動。 專輯的最後一首是近年來非常常被演奏的吉他作曲家雷鞏第的作品,此首副標題是夜曲的 《夢幻曲》也是他相當有名的一首曲子,其中的顫音相當優美。曲子由導奏性質的較緩版 開始,其中不斷的模進揭示著其後引導至顫音的快速分散和弦過門樂段,而在精采的快速 分散和弦樂段後,引人入勝的顫音部份更是教人感動,一音一音都像歌唱一般。當然非常 強調彈奏顫音時每個指頭的時間、力道都要平均的大衛羅素,演奏此首顫音曲也是相當成 功的。 綜觀上述而言,大衛羅素在這張專輯展現的技巧和詮釋都是相當優秀的,其中第六首《傳 說》和第七首《Aire Vasco》更是在專輯推出之後引領了演奏的熱潮,樂譜出版商更是重 新出版了樂譜,由此可見大衛羅素的演奏有多麼成功。另外這張專輯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 :挖掘十九世紀優良的樂曲。讓好的音樂不能一直被埋沒,這在八零年代是相當可貴的, 如今演奏會上十九世紀的音樂也已經是相當常見的演奏作品,這多少都要歸功於此張專輯 優秀的選曲及演出。總而言之,這是一張相當成功的專輯。 -- low-key is 低調 就是伴奏彈的是A Major 你只唱的到G# Major http://www.wretch.cc/mypage/lmrllyw24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4.183 ※ 編輯: lmrllyw2444 來自: 140.112.214.183 (11/07 14:5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3.93

11/07 17:04, , 1F
轉來囉~
11/07 17:04, 1F
文章代碼(AID): #1950HvoK (NTUCGS)
文章代碼(AID): #1950HvoK (NTUC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