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是「五星級」台大,還是「五芒星」台大?

看板NTU作者 (Laya)時間11年前 (2013/03/29 13:01), 編輯推噓13(1302)
留言1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刪光光!! 另外一個東華大學相關的新聞 有心就可以把事情做好, 我也期待學校可以用心真心地對待我們學生 而不是一句為了管理方便, 或是為了學生飲食安全就把其他選項一律抹去~ 【大學校園飲食調查報導 】之三: 小農有機蔬菜加公平貿易咖啡,東華大學自辦綠色校園餐廳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6789/ 從統包商制度到宿舍煮食規定,校方或以人事、成本為由,或用宿舍安全當擋箭牌,不願 正視學生基本的飲食需求,然而同樣是國立大學,位在花蓮的東華大學在今年開設了全台 灣第一家綠色校園餐廳,認養學校附近小農作物,提供校內師生全有機餐點,才開幕一個 月就已經有死忠粉絲天天來報到。他們沒有五年五百億經費,只有18屆校友,同樣面臨統 包商限制,為什麼他們做得到? 上下游繼去年校園營養午餐專題後,這次走入大學校園,檢視台灣大學生的飲食環境,探 討大學生面臨的食物真相,也探討綠色餐廳在大學實踐的可能性。 產地到餐桌,30公里內解決 用腦用了一個早上,午餐不妨來碗胚芽米飯,搭配有機地瓜、非基改豆腐、人道飼養放山 雞蛋,飯後再來杯公平貿易咖啡吧!這麼健康的一餐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哪間有機店,東華 大學的學生只需要騎個幾分鐘腳踏車,準備好85~100元就可以享用到美味又健康的午餐。 今年二月底東華在校內開設綠色實驗餐廳,每天提供全蔬食、輕葷食簡餐,食材全部來自 附近有機小農,這裡沒有菜單,全看當天農家提供什麼食材,從10分鐘距離的東華有機專 區,到最南邊的邦查有機農場,30公里內解決掉一餐。 「這裡是我的實驗室。」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宋秉明老師是綠色餐廳的靈魂人物,他笑 著說,其實餐廳對他而言是一個食農教育的場合,要提供的不只是美味營養的餐點,還要 讓每個上門的人都知道餐點背後的意義。三年前他開始在學校推動綠色飲食,先是開了通 識課「校園綠色廚房」,在東華有機專區租了一塊田讓學生實際耕種,今年獲得新任校長 大力支持後,終於一償夙願開設綠色餐廳。 這裡的餐桌放的是田間拔回來的野草,讓客人知道吃下口的食物長在什麼環境;這裡的桌 子和椅子來自退休的美崙校區食堂;牆上看到的每張海報和桌曆,都是學生設計出來的作 品。中午時分,剛下課的學生三五成群走進餐廳,教職員工帶著便當盒準備外帶,雖然價 錢不便宜,但他們異口同聲說,為了健康還是願意來報到。比起包商標準化的裝潢和餐點 ,這裡的師生用自己的嘴巴和雙手,共同創造出只有東華才有、別無分號的綠色餐廳。 學生親自下田,體會有機食材多麼得來不易(圖:宋秉明提供)一份百元餐點,不只吃得 到健康和營養,更能支持一個農人安心生活 用嘴巴養一座大安森林公園農民 花蓮縣有機農場面積1072公頃,名列全台之冠,東華隔壁就有一座60公頃的有機專區,開 設綠色餐廳看似天時地利人和,但其實在那之前,許多東華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員完全不知 道有這麼一個專區存在。 如同後山的農業縮影,這裡的蔬菜一路繞過險惡的蘇花公路,成為台北居民餐桌上的佳餚 ,僅僅2公里外的東華師生卻從來無福享受,「為什麼不能用在地食物解決在地需求呢? 」東華副校長鄭嘉良說,花蓮多屬山區,種植規模小,每每遇到大雨道路坍方,農民只能 眼睜睜看著菜爛掉,無語問蒼天,但花蓮居民卻常常得從外地進口蔬菜,一來一往不但耗 費資源,也壓低農民所得,倘若大學先做好表率,建立起地產地銷的平台,未來一定能帶 動社會,養活更多在地小農。 有機專區的康天德阿伯是北花蓮地區最資深的有機農夫,七分多的稻田全數由綠色餐廳認 養,宋秉明精算,只要全校一萬五千名師生,每個人吃1.5碗飯,就可以吃完康阿伯一期 的收成。 宋秉明幾乎每天都會跑去拜訪契作的農民,誰的家人生病了,誰又種了什麼新作物,他全 都暸若指掌,康阿伯也成為他課堂上的田間老師,三天兩頭就有學生跟著他一起去拔雜草 ,產地到餐桌的距離縮短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心也拉近了。不過宋秉心中還有個夢,他 希望有更多師生支持綠色餐廳,如果每個人一個月上門一次,就多了十公頃的契作面積, 「可以養活一座大安森林公園的農民。」 除了優先選擇鄰近小農,降低碳排放量,宋秉明收購的食材大多是市場上賣不掉的B級品 ,可別以為B級品就是不新鮮,宋秉明拿出一顆外表凹凸不平的芭樂反問,「你會因為一 個人顏面傷殘就覺得他人格有缺陷嗎?」很多作物只是被蚊蟲咬了一口,或是外觀不夠漂 亮,在市場就毫無容身之處,農民只能含著淚把自己的心血結晶當作堆肥,偏偏有機栽培 又容易出現果傷,採購B級品,既能解決農民困擾,又能降低餐廳成本,還能達到教育效 果,一舉數得。 (左)B級品通常上不了市場,但若作為餐廳食材不僅降低成本又富含教育意義,更重要 的是維持農民的生計(右)餐廳的菜單要視前一晚農民提供的食材,不僅菜色多變還提供 公平交易的咖啡 大學生、幼稚園相招當農夫 推動綠色飲食,只有老師一頭熱也不行,宋秉明認為要讓學生明白有機栽培的辛苦,就得 讓他們看到背後的生產過程,他結合「校園綠色廚房」通識課,帶著50多名學生承租一分 地的學習田,小小的田裡種滿玉米、萵苣、蔥、絲瓜、胡蘿蔔,農忙時期還帶著學生去幫 忙拔胡蘿蔔,很多學生第一次踏在土裡,又興奮又緊張,辛苦拔起蘿蔔才發現已經斷了一 半,直呼原來做農沒那麼簡單,還有學生驚訝地發現原來蘿蔔可以長到4、50公分,「因 為菜市場長得沒有那麼大啊!」 為了讓學生更明白產地到餐桌的意義,宋秉明還曾搬了兩張會議桌到田裡,讓學生用自己 種的生菜包春捲,吃完再到田裡做苦工,而陪伴他們的「工人」是二級保育類動物環頸雉 ,只不過學生拚命拔雜草,環頸雉卻是拚命吃玉米,讓人好氣又好笑,雖然有學生直說這 是除了體育課之外上過最累的課,但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充滿成就感的笑容,年年都有一百 多個人等著選課,甚至有中國交換生聽到學長推薦慕名而來。 推動大學食育之餘,宋秉明也把腦筋動到東華校院內的幼稚園,他和太太郭煒琪在餐廳開 幕之前就常常舉辦「誰來午餐」,把大學生拉到自家廚房做點心,如今他們更帶領學生在 餐廳製作純天然湯種土司,從介紹麵粉開始,教導學生食品添加物的危害,做出來的土司 全數送給東華附幼,新鮮直送的美味土司大受小朋友歡迎,本來只做一條,後來一路追加 到三條都還吃不夠,「連果醬都不必塗呢。」 宋秉明夫妻倆努力了一年多,如今幼稚園也跟上大學的腳步,食材幾乎都來自學校周邊的 有機專區,小朋友看到花椰菜上因為日曬產生的斑點,也知道那不是壞掉,而是「和我們 一樣被太陽公公曬黑的。」打出特色後,東華附幼從兩三年前招不滿的窘境,到現在要排 候補名單,師生還開闢了一塊菜園,準備自己當個小小農夫。 宋秉明讓學生在田中吃自己種的菜,實現產地餐桌零距離(圖:宋秉明提供)東華附幼也 受到影響,近幾年幾乎全部改用有機食材,學生人數也大幅增加 校方全力相挺,負起社會責任 東華的綠色實驗之旅有了好的開始,除了宋秉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精神,成功的背後其實 是整個校方由上而下的支持。目前綠色實驗餐廳以專案方式進行,宋秉明的職位是專案主 持人,校方動用校務基金全力支持計劃進行,副校長鄭嘉良坦言,直接給統包商外包當然 划算得多,只要等著收租金就好,不像現在可能還要倒貼,「但教育的效益怎麼能用錢來 評估呢?」 鄭嘉良認為,不用要求學生在大學學會每件事,只要讓他們記住幾件事,珍惜食物、找回 人與土地的關係就是其中之一。對於大學普遍以經費和人力做為統包餐廳的說法,他則表 示錢絕對不是問題,重點是如何用有限的預算排好每件事的先後順序,他強調,不只食物 可以有機,大學也是有機體,和整個社會息息相關,連結學校與在地小農、推動花蓮的有 機農業,是大學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 除了大家長全力相挺,連一向棘手的學校會計室也肝膽相照,協助宋秉明克服複雜的報帳 制度、官僚體系。未來宋秉明預計以教職員生合作社為單位經營餐廳,成立獨立的財團法 人,將每一分錢都回饋給學校的股東。 同樣是國立大學,東華沒有五年五百億經費,校友人數遠遠比不上歷史悠久的名校,唯一 勝出的只是對於人與土地更深刻的關懷和思考。儘管宋秉明笑說這是把CSA(社區支持農 業)從雲端拉到地面的殘酷實驗,目前也還在虧損,但比起天天將頂尖大學掛在嘴巴上, 他們用另一種更踏實的方式,一步一腳印實踐百年樹人的真諦。 宋秉明(左)和副校長鄭嘉良(右)是推動綠色餐廳的關鍵人物,補足天時地利人和最後 一塊拼圖 綠色實驗餐廳簡潔明亮,可以遠眺海岸山脈,內部的桌椅都是學生和老師共同DIY打造 -- 淡而無味, 可是芬芳, 就當它是酒罷...... 沒有酒的時候, 到河邊去捧飲自己的影子...... 沒有嘴的時候, 用傷口呼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5

03/29 13:09, , 1F
推鄭嘉良老師!
03/29 13:09, 1F

03/29 13:11, , 2F
推!!
03/29 13:11, 2F

03/29 13:22, , 3F
推推,這篇報導看了覺得很感動啊QQ
03/29 13:22, 3F

03/29 13:36, , 4F
推~
03/29 13:36, 4F

03/29 13:37, , 5F
真棒!
03/29 13:37, 5F

03/29 14:01, , 6F
推!:)
03/29 14:01, 6F

03/29 14:04, , 7F
推宋秉明老師
03/29 14:04, 7F

03/29 14:58, , 8F
再看看聽到種菜就發瘋的事務組(嘆
03/29 14:58, 8F

03/29 15:00, , 9F
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03/29 15:00, 9F

03/29 15:03, , 10F
吳茂昆vs
03/29 15:03, 10F

03/29 16:19, , 11F
推~~~
03/29 16:19, 11F

03/29 22:05, , 12F
推!
03/29 22:05, 12F

03/29 22:25, , 13F
推,但一份百元的餐點要成為經常性正餐應當有點困難
03/29 22:25, 13F

03/30 01:22, , 14F
淚推啊
03/30 01:22, 14F

08/15 22:55, , 15F
08/15 22:55, 15F
文章代碼(AID): #1HLI0O3s (NTU)
文章代碼(AID): #1HLI0O3s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