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標題)

看板NTU-dolphin作者 (yning)時間19年前 (2004/11/01 00:56),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今天兩部片子,對第一部印象深刻 看完之後有點了解tino為什麼那麼推薦記錄片 他說:看完一部電影,就會了解導演想說些什麼,因為電影是用來表達拍攝者的想法理念; 紀錄片只是說,單純敘述一件事,要你自己想自己感覺. (意思大概是這樣吧..) '不要哭,都回到家了你為什麼要哭' 不知道為什麼聽了之後也一陣想掉淚的衝動 總覺得蘭嶼的原住民跟那裡有份密不可分的情感 不管是土地或海洋,人跟環境之間緊密相依關聯性 生活在那裡的人就像被包含在裡面,住在蘭嶼,也是蘭嶼的一部份 今天聽學姊說,年輕一代有能力的都會到台灣 然後,會有一群人再回去.回去改造自己的家鄉. 覺得這個地方還沒有完全死去. 一個地方死去是怎麼回事?沒有人知道,因為大家都在知道前逃出去了. 還有人想回去,表示文化還有延續的可能. 那之後會變成怎樣?那天介紹到蘭嶼的傳統建築有一半是在地下. 而現在水泥屋紛紛建起取代過去. 以觀光的角度會希望他們繼續住那種房子,非常有特色有保存價值可是沒有實用性. 追求進步舒適是人類的共同目標.如果有更好的選擇我們要怎麼對他們說請保持傳統特色 當主流與落勢文化衝擊時,到底怎麼樣才好? 也許就只能等時間解答了 看了精華區的感想,其中有一句: 不應該要每個人用競爭力來恆量價值(延伸問題:那要用什麼來恆量?) 感覺就像: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又什麼事都不能做 當然我們可以不以此為價值,可是當踏出家鄉,到另一邊,以競爭為主流的一邊. 要拿什麼當價值? 第二部影片中,作家回到蘭嶼記錄故鄉的種種. 他是在寫在感受自己的民族,我覺得有種莫名的違和感. 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有介紹到他是到中年之後才回去的,在台灣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總覺得他心裡存在的價值觀,已經和他的父姪輩不同,卻也異於在台灣的人. 變得兩邊都不像,在那裡看來都像外來客. 我在想下一代的蘭嶼人會不會也會有相同的問題. 當越來越開放,不再有前後之分後..那..... 好吧..心得到一段落 上完社課又是很歡樂的宵夜時間. 據說失敗可是超好吃的西班牙料理+美味大布丁 很歡樂的聊到漫畫(為什麼會扯到這裡?!) 本來禮拜四連上九節..都沒有可以翹的課.... 很神奇的+晚上一堂社課感覺就沒有那麼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6.187

140.112.248.106 11/01, , 1F
料理...
140.112.248.106 11/01, 1F

140.112.38.195 11/01, , 2F
很有想法哦:)
140.112.38.195 11/01, 2F

210.68.93.194 11/01, , 3F
YA~又多聽到一個人的想法了,還沒說的人
210.68.93.194 11/01, 3F

210.68.93.194 11/01, , 4F
也來說說吧
210.68.93.194 11/01, 4F

140.112.192.63 11/01, , 5F
恩恩~~貽甯有很多很棒的想法耶!!
140.112.192.63 11/01, 5F

140.112.192.63 11/01, , 6F
終於有Ptt ID了~話說~來個自介吧!!
140.112.192.63 11/01, 6F
文章代碼(AID): #11XHa_n6 (NTU-dolph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XHa_n6 (NTU-dolp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