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點與個人觀點

看板NTU-IPH92作者 (映)時間20年前 (2004/07/02 19: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今天的(7/2)中國時報論壇有一篇文章 "誰來付費?" 內文提到用社會觀點與個人觀點所界定的使用者會不同 他舉例:柏林曾有過「坐地鐵霸王車」的運動 地鐵族認為 我們坐地鐵,然後把馬路留給開車的,讓他們不會塞車,所以他們才應該 付錢讓我們坐地鐵,根本不應該叫我們地鐵族付費 這就是道地的社會觀點,徹底擺脫「個人本位」的思維方式 雅文老師上學期在衛生政策原理中有提到這樣的觀點 有些看似個人健康風險行為,其實可能是這個社會對這些人的影響造成的 我以往總認為抽煙喝酒是個人自由意志下選擇的行為 應該由個人承擔這樣的風險成本 所以曾覺得健保不應該為這些人的醫療成本買單 可是為何會選擇抽煙的人有聚集現象,有一些共同的特質(社會人口學變項) 也許同學們可以提出不同看法,好好討論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51.131
文章代碼(AID): #10vKcE0d (NTU-IPH92)
文章代碼(AID): #10vKcE0d (NTU-IPH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