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明天中國地理學會發表~

看板NTNU-GEOR98作者 (lienny)時間14年前 (2010/04/24 23:3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inmyway13 (嘿嘿嘿)》之銘言: 加油加油加油:) --- 班頭....你如果不忙的話~ 可以幫我提問: 為什麼姚同學在台中兩個農民市集中只選興大來做?! 因為我被譚老師問這個問題我都答不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2.97.117

04/24 21:14,
我想最簡單的應該是興大是每週 合樸是每月的關係
04/24 21:14

04/24 22:40,
恩恩~在地食物的地產地消...我記得台南下營也上台中..
04/24 22:40

04/24 22:41,
這樣算地產地消嗎?.....@@
04/24 22:41
說到這個東西 我手上是沒很多資料可以佐證或說明 不過談到在地食物的概念可見梁炳琨 (2008b)農業食物在地化:臺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53:85-117。 提及在地農業食物應是相對於全球食物供應系統而言(梁炳琨,2008b) 其他比較深入的概念太多了 就自己看吧 另外一個面向應該是食物里程 這方面不妨可以聽聽農學市集創辦人的想法及譚老師的補充 「...如果你說一百英里,一百六十公里的話,台灣幾乎就是一百六十公里以內嘛。 因為他們講從產地,生產的地方到餐桌,規定距離一百六,這是最好的一個,最合乎 環境的一個距離。如果我不合乎環境的距離,你從產地到消費地的話,產地送去大買 場、好市多,再到餐桌的話,這段距離可能是一千英里,是一千六百公里,以台灣來 講的話,幾乎產地到餐桌,你要超過一百六十公里都不容易。所以我們說為什麼只要 推台灣在地就好了,......」 由此可知 食物里程大多是指160公里以內 從這個概念著手 你所謂的距離的疑惑 似乎就比較好理解了 最後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 農民花這麼多的時間與心力 前來農民市集 基本上 多數農民是只賺到微薄的收益 甚至有些賠錢的 這些農民仍願意來市集 確實還有某些非經濟因素在運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175.155

04/25 12:26, , 1F
謝謝...我現在正朝這方向去思考:)...希望不要再打結了
04/25 12:26, 1F
文章代碼(AID): #1Bqmz5fe (NTNU-GEOR98)
文章代碼(AID): #1Bqmz5fe (NTNU-GEOR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