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線性代數 李哲榮

看板NTHU_Course作者 (犀牛望月)時間3年前 (2021/01/30 13:52),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個人想寫的公告=================== //↓↓↓↓↓↓↓↓↓↓↓↓↓↓↓↓↓↓↓↓↓↓↓↓↓ 有鑑於學校目前把很多科目的成績分布都不公開處理,導致選課資訊的流通被強力阻撓, 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發文寫每科的修課心得,讓後面要修課的人得到比較透明的資訊!希望 大家多多幫忙,不管是要發Dcard或臉書的通識平台都好,或者如果你願意發表到ptt上但 苦於沒有帳號,我可以協助代PO! 需要我代PO的話,請登入google帳號後,填寫下列兩個表單其一: 一、 https://tg.pe/x3Ls (推薦版本,因為寫word檔可以存檔休息,不怕電腦突然中斷) 二、 https://tg.pe/xQHL 我收到表單之後,應該會在一星期內貼出來。 希望大家多多參與!不管是通識課或專業科目都好,否則目前版上的文章看起來是快被電 資院的課程佔據了 //↑↑↑↑↑↑↑↑↑↑↑↑↑↑↑↑↑↑↑↑↑↑↑↑↑ ===================個人想寫的公告=================== 課名: 線性代數 Linear Algebra 科號: 10910EECS205002 老師: 李哲榮 課本: Linear Algebra with Applications, 9th edition作者: Steven J. Leon。教授 另外推薦賴漢卿教授的簡易線性代數(一~七) 課別: 資工系系訂基礎必修 學分: 3 涼度: ★x 4(滿分五星) 甜度: ★x 4(滿分五星) 建議先修課程:高中數學,尤其矩陣以及向量的部分。 課程內容\簡介: 本學期依照授課順序排列,講了Linear System and Matrix Algebra->Determinant->Vector Space->Orthogonality and Least Squares Problem and Inner Product Space->Eigenvectors and Eigenvalues->Linear Transformation。 基本上就是先教線性系統(多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法,並以此導入矩陣,再導入向量, 最後用向量逐步以vector->basis->dimension的方式構建出空間的很多基本性質。就是數 學課的感覺。 上課方式: 不點名,但每個人整學期至少要回答三次問題才會拿到總成績的10%分數。教授會在課堂 上拋出很多問題,有些是上堂課講過的定義,有些是該堂課才講但是很簡單的計算,有些 問題就比較難,問你為什麼會這樣。但其實大多數教授所問的都很簡單,所以不怕拿不到 10%分數,而且回答三次是不論正確與否的,所以即便講錯照樣可以拿分。另外,有人回 答超多次,教授看到就在課堂明確表示並不會額外加分,因此可能被澆冷水,到學期中接 近期末以後大部分人都回答滿三次就懶得回答了,即便教授把還沒滿三次的人全部唱名一 遍也沒人回答,場面些微監(ㄍㄢ)介(ㄍㄚˋ)。 全部板書授課,教授的板書全部都是重點(都會考)。大家都是去抄筆記比較多。講的東 西課本都有,所以也存在不去上課的人,不過其實課本到後面越來越抽象的部分(ex: Diagonalisation搭配Hermitian Matrix)教授有簡化很多很多,例如教授Hermitian Matrix的部分幾乎略過而已,主要只講實數部分的對稱矩陣,所以不去上課的話可能會自 己瞪著課本發呆看不懂也不知道其實教授簡單帶過。 教授很準時上課,也對運用課堂每分每秒有強烈的堅持,一定要等下課時間到才放人。 考試作業型態: 沒有期中考也沒有期末考。整個學期的算分模式是: 小考1 10% + 小考2 10% + 小考3 10% + 小考4 10% + 小考5 10% + 作業1 10% + 作業2 10% + 作業3 10% + 作業4 10% + 課堂回答三次 10% = 100 % 教授會把課本的習題勾一勾,但不是作業,所以不會改也不算分。做習題很有用,因為 小考好像都出自那邊(的樣子),我個人壞習慣懶得寫考古和習題,只有最後一次小考考前 才稍微看一下,結果就考89(我個人的最高分),而聽說最後一次考最難= =。 考題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有出現過單選題,也出現過TrueFalse題(如果寫F要抓bug), 也出現過多選題(存在很多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黑心題目,但好像還沒有到五個選項全錯 那麼黑心)。第二部分就計算題、證明題。最後一次考試滿分120,請好好把握。今年相比 去年,考試困難很多,對照去年的考古題(教授學期初就有公告到iLMS),每次考試的題目 從3題變成大概有15題,難度也每題都躍升,多選好像錯兩個就該題扣爆。依據助教說法 ,是因為去年有人反映題目數量太少的話導致有些人剛好有寫到那個習題就會幸運拿滿, 如果碰巧沒寫到的話就會抱鴨蛋,這樣成績太過懸殊不好,所以這學期就把題目數量加個 好幾倍。 至於作業的部分,和這篇https://tg.pe/xycQ 比較後會發現每個作業內容都不一樣。但 每次作業架構都是五題,前面2or3題是數學推導要你證明,後面3or2題是coding以及討論 成因與結果以及比賽。 作業一是用C/C++完成,主題是Cache的原理。 作業二是用Python完成,主題是Least Squares以及向量字型的開發,每個人都要設計一 個字的字型或一個圖案,需要具備斜體或左右顛倒等功能。最後一題教授還請美術相關科 系的老師來評分設計的好不好看,滿分超過100。 作業三是用Python完成,主題是音訊的壓縮,需要具備把壓縮過後的音檔再解壓縮回去 的功能。最後一題是評比每個人的(1)解壓縮回去的失真程度、(2)壓縮後的音檔的大小, 兩個要素綜合起來排名比賽給分。滿分超過100。 作業四是用Python完成,這個我就搞不太清楚在幹嘛,大致上是在找出如果每個數組有n 個維度(a.k.a. 項目),要針對所有數組綜合評分的話,加權比重應該怎麼取比較好。這 個作業就是在算最佳的加權比重的組合。據我所知很多人第五題都放棄(因為一題是前四 題全部組合並且升級)。 應該有不少人會看到這位教授作業很多Python而卻步(我也是因為考量到這科要用Python 所以同步去修Python程設),但其實用到的Python語法不多,只要會for迴圈和list型別 (a.k.a. C++的vector)就好了,而Python的for是C++的range-based for-loop的模式,所 以只要修過程設二應該都會寫。另外就是需要額外學numpy、Matplotlib外掛模組的使用 方式,前者是專攻矩陣運算的list,後者是繪圖要用。 給分: 在上一段已經寫明計分方式了。不過雖然教授嘴巴上是講不調分,實際上第五次小考考 量到平均只有5X,所以在iLMS上的成績已經是開根號乘以十。好希望第四次小考也這樣計 算QQ,因為第四次平均也是5X。我就有A了QQ。 除了第五次小考有調分以外,聽同學說總成績還有再調一次。 老師的喜好、個性: 有問必答,人很好。 給加簽嗎? 不清楚。 補充: 總共只有3個TA,感覺有點人手不足。其中一個負責批改小考,一個負責前兩次作業的出 題和批改,另一個負責後兩次作業的出題和批改。 個人不太習慣負責作業的兩個助教的風格。 前兩次作業是瘋狂改spec,因為有人在討論區發問,所以討論區說spec從A版本改成B版 本,但作業區的spec還是A版本。之後有人發問到底哪個版本,助教回答A版本。我只能心 裡OS:當我們看討論區的人傻子嗎!! 後兩次作業是討論區的發問好像都沒有回答到點。 總成績/班上排名: A- 30/94 成績分布: 不公開成績。 [img] https://i.imgur.com/26WZOK7.png
[/im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73.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HU_Course/M.1611985971.A.BF9.html

01/30 14:04, 3年前 , 1F
補充,如果不想回答問題的話也可以課後問問題,這
01/30 14:04, 1F

01/30 14:04, 3年前 , 2F
也算一次發言,滿三次即可10%
01/30 14:04, 2F
文章代碼(AID): #1W5FGplv (NTHU_Course)
文章代碼(AID): #1W5FGplv (NTHU_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