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日文書寫方式的變化

看板NIHONGO作者 (Zeta)時間14年前 (2009/09/17 16:4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關於日文書寫方式的變化,我一直找不到解答 在明治時代 ~ 二戰結束,看到的日文的文書內容都大概8成是漢字 助詞及一般書寫假名部份都是片假名,幾乎很少看到平假名 且那時的漢字用法跟現在的正體中文差不多,例如:國、區 ,寫法都和正體中文相同 但二戰之後看到的文書,就如現在看到的,漢字簡化過,一般內容平假名搭配漢字 外來語才用片假名 想請問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是從那時開始的?? 那明治時代之前的文書方式呢?? 去參觀看一些古文物,像戰國時代諸侯間的文書,經常都是寫的鬼畫符 幾乎看不懂,不過似乎可以看出那時文書方式似乎又是漢字配平假名 不知有人對日文書寫變化這方面有研究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27.52

09/17 21:11, , 1F
09/17 21:11, 1F

09/19 15:22, , 2F
http://zh.wikipedia.org/zh-tw/日本漢字改革史
09/19 15:22, 2F

09/19 15:23, , 3F
或是 商務印書館 有出一本 "漢字在日本", 可找來看看...
09/19 15:23, 3F
文章代碼(AID): #1AiVUNaC (NIH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