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論民主與經濟(二)

看板NEW_ROC作者 (暴君稱孤)時間13年前 (2011/05/19 15:27),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幸福,是什麼? 當共和國人民將自己的權利「永遠」交給特定少數人時, 我們可以說,共和國的「幸福」早已經消滅了, 「民主」是一種過程,也是共和國唯一的施政應然方式, 因為,基於常態共和國的本質,是基於法律運作的, 民主的基礎在於「憲政」,而憲政所規定的就是界定自由「範圍」, 「市場經濟」的基礎也是在於「自利」心態的自由行為, 也因此消費者與廠商各自基於「自利」而構成供需,並形成價格, 透過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所形成價格,可以將資源產生有效配置, 但是要使市場自由競爭,首先是政府必須把手拿開,並把資訊公開, 其次是必須供需雙方的機會相等,以及防止不正確的價格扭曲資源配置 幸福是什麼? 一個國家透過計畫,以為計畫可以代替市場,因而發生資源扭曲, 要不是「改革開放」使「市場機能」逐漸歸位, 哪來可以創造這麼龐大的經濟效益呢? 但是由於政府作用依然很大,因此價格依然是扭曲呢, 浪費、政府補貼、資源配置無效率等,使得所得分配並不合理, 當我們看到西方發展,也是「資本的報酬比工資高」, 因而得出「哪一個國家不是領資本報酬的人比領工資的人還要好」的結論時, 我們說,那是一個不懂「總體經濟學如何處理應然面問題」的人所提出得謬誤, 不是說看到西方國家也是發展資本密集產業而富有,中國也學他們, 要知道經過長期自由貿易累積的人均資本,造成資本相對密集, 相較於中國的稟賦結構是「勞動相對密集」,這是一種很大的資源扭曲 幸福是什麼? 沒錯,看似懂歷史,知道歷史不代表你就比較幸福, 但是至少我們知道「什麼是歷史教訓」,以及「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一個對於自己所作的事無法承認的人,無法公開接受批評的政府, 你說這是民主政府,我十分反對,而且會嘲笑那種人的無知, 「市場經濟」與「民主」幾乎是共存的,否則一定會發生龐大的貪污, 在一個民主國家中,我們可以在媒體上嘲笑某一政黨或政府官員的無知, 並且在下一次的選舉中,可以選擇是否要繼續讓他擔任官職或執政, 「只有人民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是一般民主國家的邏輯, 為何要遊行?為何要集會結社?為何要公開反對政府或罵政府? 因為那是一種「公開表達自己意見,並團結其他有相同理念的人合作」, 如果他們不遊行,他們不公開發表,我們能否知道有人跟我們一樣? 或者我們是否有「機會」可以思考「為何他們能想到」或「到底對或不對」? 如果沒有這種溝通,你要如何「讓民主更成熟」呢? 放眼西方各國的民主發展,哪一個不是抗團體抗爭慢慢爭取的? 政府封鎖資訊,拒絕接受批評,反對公開抗爭,這要如何「提升人民素質」? 幸福是什麼? 不只每個人要求不同,就算是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也會不同需求, 例如,明朝根本沒有電視機,皇帝才沒有電扇或冷氣, 如今沒有電視機,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就算沒有冷氣也該有電扇吧, 一個國家剛開始發展時,是每個人依照自己的能力進行「社會分工」, 為了防止資源配置無效率或太過聚集,因而改由政府來進行分配, 但是政府所創造出的頂多只是滿足一般人民的「公共財」,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公共財的品質是否會依然是人民的需求? 又或者私人有更好的商品提供出來,或某些公共財或許可以變成私有財, 甚至連政策或基礎建設,人民會漸漸認為政府作的不對、不好, 或者對於政府高層的想法我們認為「應該改變」或「應該開放」等, 透過「民主」可以慢慢的改善與修正,因而使人民更幸福, 只是人民「是否習慣」,或願不願意「自己對自己負責」而已, 我們說「專制國家中,人民是政府的奴隸」,難道不是如此嗎? 幸福是什麼? 那是自己要努力爭取的東西而非「由他人幫你設定好你能爭取的範圍」, 這與「在民主國家中,必須在法律之下行使自由」是不同的概念, 法律是「公共意志」而非個人或某個黨的意志, 我們可以發現「執政黨有很大的優勢讓自己所支持的法案容易通過」, 但是違反了一般公共意志時,是無法通過的,必須為自己接下來執政好好思考, 這就是「民主」的「防腐能力」,也就是我說的「自我約束能力」, 在一黨專政下,軍隊、議會、政治與經濟資源都是在一群同樣利益的人手中, 他們完全無需顧慮「自己會不會被換下」,只須擔心「服從上級」即可, 或許那些人會說「還有媒體在制約啊」,但可笑的是媒體也是他們的, 一個國家的人民活在「被他人設計好」的社會中,看似自由意志, 事實上看到、聽到的都是上位要你看到、聽到的,好比「蘇菲的世界」, 那樣國家的人民不過是「零件」而非一個「個人」, 只有那群上位者才會是人,但在民主國家上位者也要擔心因為隨時會被拉下來, 歐美人看到私德不好的政治人物就幾乎很難讓他當選了, 而私德好的人,很多時後就算不用政黨或自己也能組織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也能當選, 因為這是「平等的機會」,然而專制國家是沒有這些的, 「民主不能帶來幸福」這命題是有問題的,因為經濟發展很好的大都是民主國家, 但是民主國家大都並非每個都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這是什麼原因? 我認為是,他們並非真的實行民主或還沒開始從專制思想中脫離, 另一方面他們的執政者是一群無法透過溝通、協調去調配各種資源的人, 再者,人民並沒有「機會」可以發言或「被否定了能力」, 最後就是社會的制度與習慣了,也就是風土民情阻礙了民主與經濟, 東南亞國家,真的有在「民主」?中國當然更不用說! 民主只有一種,而且是唯一一種,只有徹不徹底可能造成民主失敗, 「民主不成熟」靠的是施行,不是理論上論證, 因此中國一天不施行民主,就無法真的去討論中國無法施行民主的原因, 民主是要「靠憲政去約束」的,不代表絕對的自由, 而是基於大家的共同意志而去形成一種「普遍」的規則與習慣, 我們說,沒有憲政就沒有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自由,沒有自由就沒有市場經濟, 林毅夫的書,沈恩(Sen,印度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經濟發展即自由」,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一個是中國人,一個是印度人, 都在研究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也都深刻了解自己國家的不足與優點, 一個「無法正視並審查自己缺點,而質疑他人指責自己」的人,是不會幸福的 -- 批判而又實證的功能:發現原理以解釋和預測經濟事體 批判而又規範的功能:藉科學研究所得,應用於經濟政策之上 意識型態批判的功能:判別事實與價值,防阻學術為證所濫用 這就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職業道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12.162

05/19 19:52, , 1F
請解釋印度民主都五六十年了,這麼長的時間,已經毀了
05/19 19:52, 1F

05/19 19:53, , 2F
一代人了,還是這樣子,這樣的民主有意義嗎?
05/19 19:53, 2F

05/19 22:29, , 3F
請告訴我,中國民主與印度民主的不同,好嗎??
05/19 22:29, 3F

05/19 22:30, , 4F
不要逃避我問你的,請問東南亞民主不成的理由,謝
05/19 22:30, 4F
文章代碼(AID): #1DrCPpSH (NEW_ROC)
文章代碼(AID): #1DrCPpSH (NEW_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