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臺軍,還是那支“國軍”嗎?

看板NEW_ROC作者 ( )時間21年前 (2003/09/13 17: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台灣軍隊中不當管教的情況幾乎已經漸漸絕跡了 不知閣下的資料從哪裡來的?? 因為台灣軍隊中申訴的管道很多 現在的情況是反而很多小兵濫用申訴 導致管理困難才對 ※ 引述《zz987 (zz987)》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DPP 看板] : 作者: zz987 (zz987) 看板: DPP : 標題: 臺軍,還是那支“國軍”嗎? : 時間: Sat Sep 13 13:32:04 2003 : 臺灣軍隊被稱為“國軍”,最早就是那支國民黨在大陸戰敗後逃到臺灣的“南京 : 國民政府”軍隊。20世紀90年代以後,臺灣軍隊又被被李登輝、陳水扁折騰得面目全 : 非。軍中信任與信心危機四伏,加上軍營管理問題重重,臺軍戰鬥力並未隨武器裝備 : 的更新而上升。 : 臺軍源於國民黨敗兵 : 1946年,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大陸發動了內戰,但占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隊兵敗 : 如山倒,從東北、華北、西北、華中節節向南撤退,最後,1949年,大約60萬人的殘 : 餘軍隊渡海逃到臺灣,並依恃臺灣海峽天然屏障與解放軍作軍事對抗。 : 國民黨軍隊敗走臺灣後,番號混亂,武器裝備差,而且士氣低落。朝鮮戰爭爆發 : 後,美國再次干涉中國內政,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並將大批武器運送至臺灣, : 協助國民黨當局訓練軍隊。在得到了喘息之機後,蔣介石對國民黨軍隊進行軍事整編: : 分立軍政與軍令系統,裁撤浮額,歸併建制﹔在軍隊中建立“政工制度”,樹立國民 : 黨在軍隊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強化國民黨對軍隊的監控﹔實行普遍的徵兵與退役 : 制度,強令所有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的居民必須服兵役﹔建立後備軍“點 : 召制度”,強迫適齡青年定期參加短期軍訓,保持相當數量的預備役兵源。80年代初, : 臺軍總兵力維持在50萬人左右。90年代以後,臺軍推行“精兵”政策,逐漸減少兵員 : 總額。目前,臺軍兵力約為37萬人。 : 李登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以所謂“軍隊中立化”推行“軍隊國家化”,強 : 令國民黨退出軍隊,大量起用和培養本土將領。陳水扁繼政後,繼續推行軍隊“中立 : 化”,並完成軍政軍令一元化,裁撤“總政治作戰部”,實行“社會役”與募兵制, : 加速軍隊本土化。由於李登輝推行分裂政策,特別是陳水扁搞“去中國化”,臺軍的“ : 國軍”含義已發生很大蛻變。 : 將官人數比例世界第一 : 臺軍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軍官所占的比例出奇的高。據臺“國防部” : 1992年報告指出,臺軍將級軍官652人,軍官總數為9.5萬多人,士官為13.2萬人,士 : 兵為24.9萬多人,官兵總人數48萬人,官、士、兵的比例為 1︰1.4︰2.6。據這份報 : 告統計,臺軍當時的現役上將有17人(其中一級上將 1人、二級上將16人)、中將 115 : 人、少將則多達 520人。如此高的將官人數比例,位居世界第一。為數甚多的將官, : 不僅造成資金浪費,辦事效率低下,而且導致因升遷競爭而引起的內部傾軋、優秀人 : 才升遷管道不暢、後備人才難以培養等惡果。 : 對於這種人浮於事、將官比例過高,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現象,臺灣民眾抱怨連 : 連。迫於壓力,同時也為了減少開支,臺軍於1994年制定了精簡將官員額的“中原計 : 劃”,確定未來官兵的比例為 1︰3︰3.6,即軍官為 6萬人,士官為18萬人,士兵為 : 22萬人。為此,臺軍裁撤“總統府參軍長”、“國防部航空發展中心主任”的上將編, : 將“國防部監察部主任”、“中山科學院院長”、“國防部航空發展中心”降為中將 : 編,另有一些中將編降為少將編。至20世紀90年代末,臺軍在役將領編已由過去的 650 : 多人降為 500多人。 : 然而,陳水扁當政後,為了籠絡軍隊,特別是為了快速培養和提拔臺籍將領與親 : 信,打破“中原計劃”裁減將官員額的規則,大量晉升將領軍銜,以致臺軍將官總數 : 又回升至 600人左右,臺軍官兵比例失調的局面並沒有多大改變。 : 臺籍與留美軍官受寵 : 臺灣軍隊最早是國民黨從大陸帶去的,因而其重要的軍事官員長期由外省將領擔 : 任,本省人很難染指。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本省軍人升職增多,更重要的是李 : 登輝刻意栽培本土將領,臺籍軍官迅速崛起。 : 有強烈本土化與“臺獨意識”的陳水扁當權後,比李登輝更加不信任和排擠外省 : 籍將領。2001年底,在他的推動下,臺“立法院”通過“國防部組織法”,確定軍政、 : 軍令大權統歸“國防部長”。2002年 3月,湯曜明出任改制後的“國防部長”。同時, : 陳水扁還任命康寧祥擔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陳肇敏擔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 : 他們都是本省籍。這樣本省將領完全掌握軍權,李登輝與陳水扁先後推動的軍權本土 : 化至此徹底完成。不僅如此,陳水扁還大量提拔和培養本省籍的後備將領。由於軍權 : 被本省將領掌控,更重要的是陳水扁偏重本省軍官,臺軍出現了外省軍官受到排擠的 : 現象。這導致外省軍官自感前景黯淡,紛紛退役另謀他職,臺軍素質與戰鬥力受到影 : 響。 : 現在的臺灣軍營中,除了本省將領受到青睞之外,留學美國的資歷成為臺軍官升 : 遷的新門檻。陳水扁上臺之前,臺軍一些現役高級將領就曾留學美國。陳水扁主政後, : 一方面美國調整對臺政策,不僅大幅增加接納臺灣軍官赴美軍事院校學習的名額,而 : 且降低了對受訓軍官的級別要求,並把培訓臺灣軍官制度化﹔另一方面臺軍將有否留 : 學美國的資歷列為軍官能否加官晉級的重要依據,故而眾多軍官前往美國求取這份不 : 成文規定的資格證書。僅2001年,赴美留學、進修、受訓的軍官就高達1000多人。美 : 國替臺灣培訓軍官,主要是為了控制臺軍,進而控制臺灣當局﹔臺灣當局則是希望借 : 跟美軍接近,形成與美國的實質上的軍事與政治同盟關係。 : 軍營管理問題重重 : 80年代末以來,臺灣社會唯利是圖、及時行樂、投機取巧等頹廢思想蔓延,臺軍 : 受到波及,加上內部長期管理不善,臺灣軍營問題重重。離奇死亡、自殺、惡性犯罪 : 事件頻繁發生。軍官體罰、毆打、凌虐士兵是臺軍傳統惡習,近年變本加厲,導致自 : 殺等命案一樁接著一樁。臺軍官兵在1990年度到1994年度非正常死亡人數達2355人, : 平均每天死亡1.29人。其它如持槍行凶、勒索、盜竊、妨害風化事件也有增無減。據 : 臺民意機構2001年12月 5日公布的一項軍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軍人中,去 : 過色情場所的有48人,占65.8%,近三成軍人一兩周或一個月內就要去那裡一次。 : 對於這樣一支沒有吸引力的軍隊,許多下層官兵選擇了“逃為上策”。80年代以 : 來逃兵已成為臺軍棘手的問題之一。甚至出現了陸軍第八軍團13名士兵集體逃亡的事 : 件。據1997年臺灣軍方的統計資料顯示,當時臺軍各部隊逃亡的官兵共達1300餘人, : 若再加上基層連、營隱匿待報的數字,其實際人數當遠多於此。更為嚴重的是,一些 : 官兵攜械逃亡,導致槍械大量流入社會,甚至有人與黑社會分子勾結,盜賣軍火,以 : 此來賺取外快。 : 士兵們只能賺點小錢,對於臺軍的上層軍官來說,臺軍則成了他們發家致富的“ : 聚寶盆”。臺軍高層舞弊風氣盛行,黑幕接連曝光。80年代後期起,臺軍更新武器裝 : 備的預算金額高達 1萬多億台幣。1998年 3月 8日至 4月11日的一個月時間內,共有 : 10多起軍購弊案遭檢舉揭發,還有更多的弊案因其隱蔽性和軍方的遮掩而未能曝光。 : 臺灣軍購弊案最大的要屬臺軍採購法國的“拉法葉”導彈護衛艦和“幻影”─2000戰 : 機,兩者分別有 5億和11億美元的佣金,其中半數流進島內軍官與行政官員的口袋。 : 除了以上諸多弊端之外,臺軍還存在將官不和、省籍矛盾、人才外流等現象。種 : 種不良現象表明,臺軍管理不嚴、思想混亂,因此士氣低落,戰鬥力受到相當程度的 : 削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202.66.10
文章代碼(AID): #_OjpNLq (NEW_ROC)
文章代碼(AID): #_OjpNLq (NEW_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