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個人防守&進攻的一些想法

看板NDHU-His_MB作者 (空の境界)時間15年前 (2008/11/22 02:2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兩場洄瀾盃,一勝一負,但輸的那場比賽內容也不差,先發的球員是我覺得目前較完整 的一套陣容,以這個陣容為基礎,我有一些想法想提供一下: ~防守~ 不用說,我們系進攻火力,或說個人單兵能力,還沒有一個非常全能,像是喇叭詹那種人 因此防守自是獲勝的不二法門。在這兩場比賽裡,前場對到對方打三點時,補防移位的 速度仍是不足,因此造成45度-底線的空檔。就這個陣容來說,外線不應該有那麼多的 機會給對方,所以我們來討論3-2&1-2-2的可能性(若不太清楚,精華區有寫)。 3-2的好處,由於我們學校打三點幾乎是一種基本打法,3-2的外圍對人可以比較有效的 防止籃子較準、單兵能力不強的球隊。內線有兩種排法,一種是利用松旆的高度優勢來 防守內線,另一種是靠阿佑等人的移動能力來斷球。當然,這個陣容有其缺點,若是對方 有強力鋒線球員,那麼內線的威脅就會很大;而外圍如果有一個單兵能力強的球員,這樣 內線犯規or被二打一的機率也會增高。不過外圍的防守我對大家有信心,主要是鋒線會被 打點的問題,而這個關鍵就是利用松旆來對抗&外圍球員的快速包夾來造成對方的失誤。 重要的一點,是對方如果製造強邊來打,另外一邊的人要內縮來確保籃板。 1-2-2跟3-2很像,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外圍的球員要利用包夾來製造對方的失誤。我們最 前面的防守球員要多壓迫對方的控球(如果要過半場壓有另一種守法,暫不討論),讓控球 傳到兩邊靠近邊線的球員,這時第二線的防守球員立刻對上,守控球的要移動來進行包夾 另一邊的防守球員負責斷那個人要回傳控衛的球。若是傳回控衛了,剛剛負責斷球的人 先不要太快回去守原本位置,先干擾對方一下,等守控球的人回來守之後再回去(當然, 如果他球傳過去是要跟過去守的)。這個防守方式守最前面的人會很累,理想人選是口哥 因為它有身材,防守也有一定水準。不可否認,1-2-2是很耗體力的守法,因此這招可能 是打對方措手不及用的,主要還是2-3、2-1-2(這個打法對上中很有效,但外圍球員要 注意對方空手切),偶爾加進一點3-2的守法。 ~進攻~ 2-3幾乎每隊都在守,破解的方式也就那些:外圍導快、外線把握、上中分球等方法。 但若是我們碰到不一樣的守法,比如說3-2,又或者是1-2-2呢?因此,我想提供一下 5點的打法(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跟正統有很大出入,請指正)。不用說,外圍的 三點是一樣的站位,但是底線兩邊也要站人,形成看似5個外線進攻點方式。為什麼說 看似?三點的兩邊,在這裡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外線有準頭外,個人也要有切入& 分球的能力,而我就馬上想到了大帥哥跟大福,你們是這兩點十分理想的人選。底線的 球員,是具有中長距離能力的鋒線球員,負責接應切入的人的分球or幫忙做外圍的快速 導傳。雖然我們隊上鋒線現在有一定高度,但就是差在那中長距離的把握。以前我們說 打內線的不要在外面亂投,但如果你有準度,對方的防守會被撕扯得更大,這樣其他人 的空檔就會更多。所以不要不敢投,但是你要有準度,而且盡量是在比較空檔的情況下 出手,不要對方都對到你了還投。5點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用切傳的方式打一個強邊 三角=>切入-傳底or傳中(或回傳原位,重點是控衛要下去一點接應),而切進去的人從 另一邊跑出來,整個5點移動,可以重新打一波。 補充一點:1-2-2的斷球,內線的球員要仔細注意對方調大對角,如果有調就立刻斷球, 因此除了要注意防守球員去接應以外,大對角也要仔細看,免得前場守那麼辛苦卻被 一個調大角輕易破掉了。 以上是我一些戰術的想法,有些可能講不清楚,又可能我還沒完全了解這些戰術該怎麼 應用,因此也希望大家來討論。戰術不急,重要的是觀念的建立,用頭腦打球會比猛衝 硬幹更有效率。共勉之,往強隊的頂峰邁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212.243 ※ 編輯: kyoukai 來自: 118.161.212.243 (11/22 02:33) ※ 編輯: kyoukai 來自: 118.161.212.243 (11/22 02:39) ※ 編輯: kyoukai 來自: 134.208.36.197 (11/22 12:07)

11/23 00:39, , 1F
挖~~好詳細阿,我們戀戀看就知道效果啦~~
11/23 00:39, 1F

11/23 00:40, , 2F
台啤的黑人說他手在養了,什麼時候讓他投3分球?
11/23 00:40, 2F

11/23 12:07, , 3F
投13中13的時候呀 上次不是說過了XD
11/23 12:07, 3F
文章代碼(AID): #199ltSSb (NDHU-His_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