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下周二看彗星 錯過要等2800年

看板NCHU-AGR05作者 (給我錢)時間15年前 (2009/02/19 12:2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下周二看彗星 錯過要等2800年 更新日期:2009/02/18 08:37 江昭青 【記者吳政諺/江昭青報導】鹿林彗星24日最接近地球,要怎麼看?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陳文屏表示,當晚10點後到天亮前都可見,且若當天沒有月光干擾,用肉眼就可以觀測, 而且可觀測期直到三月中! 陳文屏解釋,星的亮度通常會分等級,等級越小亮度越強,而最暗到肉眼可見的亮度為六 等,所以,鹿林彗星比起其他肉眼可見的星星亮度還高。不過,也要看當時環境而論,他 建議,用一般望遠鏡就可以看到。 去年七月11日,鹿林天文台進行「巡天計畫」時,天文所專任助理林啟生與大陸廣州中山 大學的合作伙伴葉泉志,使用鹿林天文台直徑41公分望遠鏡,發現一顆軌道疑似彗星的新 天體,經美國天文學家James Young以桌山天文台(Table Mountain Observatory)直徑 61公分望遠鏡觀測證實的確是一顆慧星,因而正式命名為「鹿林」,編號C/2007 N3。 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指出,彗星發現機率極低,平均發現1000個小行星,才有1個彗星 ,本次台灣發現鹿林彗星,十分難能可貴。鹿林彗星是第一顆被台灣發現、命名的彗星。 也是海峽兩岸合作發現的第一顆彗星。林宏欽說,這證明我們有能力可以發現彗星這類特 殊的天體。 鹿林彗星第一次造訪太陽系,陳文屏說,鹿林彗星其中含有大量的氰等有毒氣體,所以會 發出鮮綠色光芒,但有毒氣體並不會影響地球,可是若錯過這一次,下次要再看到它,至 少要等兩千八百萬年。 第一顆小行星是1801年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後來命名為穀神星。小行星是目 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並得到世界公認的天體。 台灣自從鹿林天文台建立後,有系統的展開小行星巡天計畫,第一顆發現並獲得命名的小 行星,就稱為鹿林小行星。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中心已發現上萬顆小行星,且規定只要是 美國英特爾科學獎得主,都可以得到一顆以得獎者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台灣已經有許多年 輕學生獲得這份榮耀。 -- 科科..2800年 -- ★gaxxxxxx 你.....?! To gaxxxxxx:我想跟你說....我喜歡你^\\\\^ [04/1/2004 00:02: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223.238

02/19 16:57, , 1F
人家好像是說2850[萬]年....
02/19 16:57, 1F
文章代碼(AID): #19dDxQNn (NCHU-AGR05)
文章代碼(AID): #19dDxQNn (NCHU-AGR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