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四個校長候選人

看板NCCU_SEED作者 (暱稱)時間18年前 (2006/02/21 06:12),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Valera (愉快的白痴?)》之銘言: : http://p00.nccu.edu.tw/po12/p07.pdf 先向原po致歉,相信你也明白我針對的不是你 而是看到政大這次出來的四位校長候選人,覺得政大未來幾年的前景堪憂 先不論這四位候選人的學術聲望是否堪為一位大學校長 僅就這幾位的一些往事聊聊,我覺得這四位並不適任 誠實的說,我對吳思華先生一無所知,畢竟領域不同 不過一個國立大學的校長,沒有足夠的全國性知名度或者足夠的學術聲望 單就他們最在意的募款能力來說,就不一定適任 又更何況他是不是具備足夠的學術聲望 其次就他是位商學院的老師來說 實際上,當年鄭丁旺的政績,相信讓現在的政大人 對於選出一個商學院出身的校長,至今還是多所疑慮 其他幾位,小的就有幾次交手的經驗了 董保城在當總務長期間,發生了政大的實幼事件 這其中的緣由我就不多說,畢竟是很冗長的故事 不過很簡單的,他在擔任總務長,每天嚷嚷著政大的錢不夠 卻在教學以及空間的資源分配上,取實幼而捨研究生 讓政大成為政治幼稚園附設大學,光是這一點就很難相信他的教育理念 這個事件在全貓空的版面中,只有社會系版保留了當時所有事件的原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社會系版的精華區11-2-92,便可知道當時的情形 其次,他曾多次要求學生為BBS上批評總務處政策的言論道歉 限定幾天內至總務處辦公室解釋或道歉,否則將祭出校規或訴諸法律 當然他運用著老師和總務長這種曖昧的身分 一方面是握有行政大權的總務長,一方面又是一位師長 面對公共事務的批評時,就端出污蔑師長的大旗,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 或者另一方面,就拖稱自己不是決策者,只是個行政的執行者 自己也是政策的受害者以及無辜的執行者 一位學法律的師長,動不動的就以訴諸法律的方式面對學生 更何況,很多事件都是可為公議的校園議題 我不曉得現在教育的功能,是否只剩下師生間的對簿公堂,而無辯論空間可言 再者,就是貓空G板上面那句名言,當然,他曾公開在BBS上否認曾經有那樣的言辭 不過當時有他課堂上的學生指證歷歷,現在是否能還原已不可知 但在當時貓空一片肅殺的氣氛中,還有學生敢這麼說,想來可信度不會太低 (很抱歉,當時貓空的言論,泰半被當時的網管給刪除了) 當時的總務處版以及法律系版都有這類的文章,現在能否找到已不可知 只能期待當時的學生,還有人記得這檔子事 再來就是當時的學務長張雙英 這位老師就有趣了,當年518學生跨步走之後 有老師反應學生在校園裡面遊行,噪音過大,影響行車 因此要求制定【政大校園集會遊行法】 規定在某些路段、某些時刻不得遊行,並且遊行須經過申請後方可舉行 並且規定遊行以及抗議的方式及申請程序 也許是我見識不夠,孤陋寡聞,我活到現在沒聽過全世界 有哪個大學裡面制定了一個東西叫【校園集會遊行法】 所以當時政大校園論壇得知此事後,就發起了518大步走後的第二次抗議 後來公聽會,在一片撻伐聲中,學務長同意取消這個政策 這個東西凸顯了一個問題 就是當學生面對校園公共事務的時候,他們的正當性 比起師長們要午休、要在校園裡開車還低 師長們在校園裡的開車動線因為學生遊行受阻了,所以必須制定個校園集會遊行法 如果當年的學務長是這樣看待學生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那他當了校長後,會改變多少我實在沒把握 這件事很遺憾的,也只有在社會系版的精華區還保留著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社會系版精華區 11-2-100 我知道學生會也有朋友在看這個版 認真的說,這些政大的學生運動史,其實滿值得保留的 為什麼東海的學生運動能持續這麼久 其實靠的就是不斷的有人繼續持續的監督學校當年的承諾 以及不斷的累積這些運動的經驗和資源 所以也許可以把這些在社會系版的東西,也保留一份在學生會版 至少以後發生任何事情(包括這次的高爾夫球練習場) 都知道以前已經推到或者爭取到什麼 在這些已獲得的基礎上,再向前推進 再來是高安邦,這位老師因為沒有當過三長 所以沒有什麼著名的事件,不過他有個著名的話題 就是當年在台灣,馬克思還是個剛開放的禁忌時 他為時報出版社出的資本論寫了導讀 我們都曉得高老師最專業的領域就是政治經濟學 不過很可惜的,他的政治經濟學,並不是馬克思的那套(但他卻寫了資本論的導讀) 更精確的說,在那個年代還是個反共的馬克思經濟學者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他所理解的馬克思可能全然不是那麼回事 他所引發最著名的話題 就是阿圖塞談論馬克思的【多重決定】(surdetermination) 這東西主要出現在阿圖塞【保衛馬克思】(pour Marx)的第三章【矛盾與多重決定】 我們當然可以說,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非常難 加上高老師是一位經濟學的老師,而非一位哲學老師,難免誤解 不過基本上,一個以政治經濟學為專業的老師 完全套用了英美的多元主義的理論來理解馬克思的多重決定 如果連我一位小小的研究生都可以看到其中的誤解 哪麼,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這樣一位老師他的學術如何,便可窺探一二 又更何況,一個以經濟自由主義作為學術背景的老師 說真的,我實在很難期待他對教育能跳脫教育市場化的思考方式 因此,就我的立場來說,我當然不希望政大繼續往市場化的方向 只能期待政大好好保重 不過也恭喜各位,不論選出哪位當校長 以後的政大都可能變成學運的天堂,讓各位每天都有搞不完的活動 成為最強的即戰力 就好像當年大家欽羨文化草山一樣,搞完張鏡湖還有林彩梅,完了還有穆閩珠 不夠的話還可多個馮定國和方蘭生,總之每天都熱鬧精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2.226.224.25 ※ 編輯: poulet 來自: 82.226.224.25 (02/21 07:51)

02/21 12:52, , 1F
吳思華的學術評價很好,至少策略管理算是國內一把手
02/21 12:52, 1F

02/21 12:53, , 2F
當院長時提過要將商學院提升到國際水準
02/21 12:53, 2F

02/21 12:54, , 3F
但是基本上他對不能賺錢的領域不持好感(ex.種子社)
02/21 12:54, 3F

02/21 22:10, , 4F
吳思樺的呼聲不是聽說頗高?
02/21 22:10, 4F

02/25 02:13, , 5F
久未見面,學長風采依舊
02/25 02:13, 5F

02/25 02:18, , 6F
尤其是結論部分,絕佳思考!
02/25 02:18, 6F
文章代碼(AID): #13-ZxWUd (NCCU_SEED)
文章代碼(AID): #13-ZxWUd (NCCU_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