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對立思維,檢視國家責任

看板NCCU_Herself作者 (肥了 囧)時間17年前 (2006/12/17 01:2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http://61.222.52.195/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21024 跳脫對立思維,檢視國家責任 ■苦勞論壇2006/12/16 ◎作者:陳嘉鴻(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行政院院會於10月18日通過《生育保健法》修正草案,這段時間斷斷續續地引 起爭論與辯證,台大、政大、世新等大專院校持續以行動抗議如此「強制性」的草 案。   某些婦女團體與宗教團體的意見相左,前者主要認為女性該有「身體自主權」 ;後者主要是倡導「胚胎/胎兒生存權」,兩者皆有其道理,但是為甚麼引起這麼 大的風波與爭辯,兩種論述已經陷入苦戰,在網路場域也掀起兩方論述的征伐,但 是卻未見其甜果。學生團體於行政院前表演的行動劇消息被報導之後,在網路上引 發討論,其中不乏惡言,難道不能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難道非得兩種論述不 斷地對立與叫囂嗎?說穿了,這樣的抗辯是政府政策制定所設下的陷阱,要大家靠 邊站,然後繼續落入「個人式責怪/責任」的迷思當中。   怎麼說是政府政策的陷阱呢?若是將這草案放置在台灣的社會脈絡與福利政策 的框架之下,會發現政府的政策是零散殘缺的方式在進行規劃與制定。   台灣的社會脈絡面向,我們就從「高齡化社會」談起。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 料統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自1993年突破7%,此為聯合國的高齡化國家之標準 ,台灣到2005年底已達9.74%,如是的人口結構成形,除了醫療進步之外,還有一部 分的原因是生育率下降。   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大多的因素是難以負擔高成本的教育費、生活費以及雜費 ,其中也與全球化造成的競爭力提升有關,要如何有「競爭力」?需要有更多的資 源培育!政府沒有在教育與養育政策著手(高齡照顧政策也缺乏),成本最終歸咎於 個人與家庭承擔,而今生育率下降情況持續,與此有很大的關係,這與台灣的經濟 光景的起伏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此的政策規定,說穿了是為「檢查制度」:對懷孕 者以及其關係家人的決定採取不信任感,因而需要接受「專業的檢查」。但是事實 有可能是:懷孕者對於胎兒也是有感情的,懷孕者以及其家人並非沒有理性抉擇的 能力。 很明顯地,政府的政策是屬於Titmuss所提的「選擇性」與Wilensky & Lebeaux所言 「殘補式」類型,並非考量到全盤式的福利需要,將養育的責任與成本再次往個人 與家庭推,徒有「福利國家」的口號,可是骨子裡頭卻不是如此為方針。   再從社會政策的框架角度來看,到目前為止,對於「家庭政策」尚未有專法, 而是散落在各個不同的福利法,像是兒少法、全民健保法、老福法、身心障礙保護 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都是消極性、不確定性、缺乏整體性考量的「家庭政策」 ,這樣的思維也滲入這次《生育保健法》修正草案當中,只考量到生產,未考慮到 其他的配套措施,像是兒童教育與養育的預算、婦女成為勞動後備軍的問題、多樣 家庭的出現等,養兒育女不單是媽媽的事,也非單為爸爸的事,而是國家大事!目 前似乎僅是著眼於「生育」的過程與選擇,這樣難道不算是這次修法的詭計嗎?   女體自主權重要還是胎兒生存權重要,我想這都很重要,要有完美的情節,首 先要改變的是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的體質,而不是一再地將各種照顧與扶養責任回歸 到個人/家庭,台灣近十年的家庭型態劇變,家庭的支持網絡並不比以前緊密,政 府的政策制定若一直不肯正視多樣的福利服務需求,儘管這樣的「思考期/資訊諮 詢期」真的通過了,難保會出現更多墮胎黑數,採取非法且沒有保障的途徑,只因 為社會安全網絡不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07.87

12/17 02:05, , 1F
pzs大 你op了~2646篇已我轉po過啦
12/17 02:05, 1F
文章代碼(AID): #15X2mlpV (NCCU_Herself)
文章代碼(AID): #15X2mlpV (NCCU_He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