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Paul Pierce三分跳投的影片

看板NBA_Film作者 (無)時間12年前 (2012/05/30 10:23), 編輯推噓38(38083)
留言121則, 2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各位板友好: 既然現在在播雷霆馬刺的比賽, 雖然我球打得不怎麼樣,而且人現在又坐在電腦前面, 不過我還是想來當當所謂的"鍵盤籃球愛好者"跟大家分享看看我練習這些動作的心得好了 。 A) 對於wei781117板大的說法,我的看法還是如下: "只要投籃時,雙腳尖是離地的,都叫跳投。" 至於籃球教科書寫的"跳投=>至高點出手", 以我的解讀認為有正確也有容易令初學者誤解的地方。 1) 我舉例來說,如果你花費能起跳離地50cm的力量做投籃。 只要一起跳(雙腳尖離地),不論你是在離地10cm、25cm或是剛好50cm的地方出手投球, 只要你一做完出手動作(球離開指尖),你人一定是開始往下掉的。 也就是說只要你是雙腳尖離地跳起後投籃,你的投籃點,一定是你這次跳躍的最高點。 (雖然未必是你個人體能極限的跳躍最高點, 或是你跳起不投籃純粹受重力加速度影響 上升速度為零的最高點) 我從來沒有試成功或看過有人在離地25cm處投籃球出手後, 人還能繼續往上升25cm的@@" (如果有,我覺得他要嘛就是外星人,要嘛就是會舞空術吧@@") 因為這裡是NBA_FILM板,再OP雷霆三少的影片做例子好了, James Harde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LybPG6284
Westbroo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ywSv8YOudU
K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u0ROLSCok
由影片中可以看出雷霆三少裡, 起跳後開始做出手動作的Timeing: James Harden 早於 Durant 早於 Westbrook, Harden幾乎是一起跳後出手動作就跟著做了,Westbrook會撐得比較晚, 但這三人的出手點一定都是跳躍的最高點, 但我相信這不是因為他們刻意去控制起跳及放球的高度, 只是因為不同習慣出手的Timing及物理定律使然。 如果遭遇不同的防守強度,要把出手點移至更高處(以免被封蓋), 我相信這三個人也就是一樣的動作,但把Timing延後一點就做得到了。 不過放球Timing在自已起跳過程越後面,會越吃力就是了。 (就像我們會覺得Harden投籃很省力,Westbrook看起來跳投花的力氣比較多) 所以跳投出手的Timing應該是在防守強度及省力與否的Tradeoff中取得平衡, 但無論你選那一個,你的出手點一定都是你該次跳投的最高點, 出手後不可能再往上升高了。 2) 我認為籃球教科書寫的意思,在不過分花費體力的情況下, 投籃盡量跳得越高,出手的Timeing及放球的點控制得越高越好, 主要原因就是讓防守者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及體力才能封蓋或影響你的投籃。 B) 至於街籃板常看到的"投跳"說詞, 我是覺得跟本就沒有所謂的"投跳",說有"腳不離地的投籃"我還比較能接受: 1) 如果是指Ginobili的跳投,那應該也是指 "起跳" 及 "開始做出手動作" 幾乎重疊的跳投 , 因為他還是在雙腳尖離地後,球才離手,還是一樣是「在該次跳躍中最高點出手的跳投」 。 2) 要嘛就是指投完籃(球離手後)腳尖才離地, 我認為這應該是因為協調性不佳(我以前就是這樣), 動作尚未調整好的"失敗跳投",因為先出手後,腳才離地起跳, 這跟站著不跳投完籃的效果是一樣的, 應該沒有人會想刻意去練站著不跳投完籃後,再馬上跳一下的動作吧@@" ==================================== 不好意思,我的文筆很差又囉唆那麼多, 所以我的文章搞不好會讓更多人Confused XD 不過我覺得對於籃球愛好者,假設想學習跳投動作的話, 我真的覺得不用太拘泥在你是不是在你跳躍體能極限的最高點出手, 因為只要你在跳起上升中投籃, 你的出手點,就一定是你該次跳躍的最高點了。 另外,就我個人的練習的經驗來說,我以前也很堅持想控制 在我個人體能極限的跳躍最高點, 或是我跳起不投籃純粹受重力加速度影響 上升速度為零的最高點出手, 但往往這樣子都變得是在我開始下降後才出手,反而很吃力。 我反而覺得跳投最該注意的, 不是"是否在最高點出手"(因為出手點一定都是最高點), 而是如何把 catch&shot或是運球切入(或左移、右移)時收球、起跳投籃的動作 做得流暢才重要。 像我一個同校但不同領域的學弟,體能跟我差不多,都是馬馬虎虎而已, 我們的跳投都跳得不怎麼高, 但他是把這些收球動作做的流暢又協調, 所以在有人防守下他的跳投真的準又難守。 以上跟各位板友交流一下心得,謝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12.251

05/30 10:38, , 1F
同感 這樣的觀念才值得推 而不是在分啥出手點= =
05/30 10:38, 1F

05/30 10:47, , 2F
出手後一定會向下掉這完全沒任何根據吧
05/30 10:47, 2F

05/30 11:03, , 3F
所以真的有人做得到跳投完,人還能繼續上升的囉@@, 那就
05/30 11:03, 3F

05/30 11:04, , 4F
裏頭有一些物理觀念 不是那麼平易近人耶 不過實務上推!
05/30 11:04, 4F

05/30 11:06, , 5F
是我少見多怪,孤陋寡聞了,抱歉XD
05/30 11:06, 5F

05/30 11:18, , 6F
好像滿有道理的
05/30 11:18, 6F

05/30 11:30, , 7F
有點同意你的說法 我們說法在於兩個極端是 離散OR連續
05/30 11:30, 7F

05/30 11:31, , 8F
可以的話蠻想問問NBA球員的想法
05/30 11:31, 8F

05/30 11:34, , 9F
在最高點之前出手不就會繼續上升?
05/30 11:34, 9F

05/30 11:59, , 10F
推這篇
05/30 11:59, 10F

05/30 12:00, , 11F
理解跳投到底有多困難需要一直系列文...
05/30 12:00, 11F

05/30 12:01, , 12F
因為一直在那邊投跳跳投
05/30 12:01, 12F

05/30 12:02, , 13F
感覺一堆鍵盤跳投手
05/30 12:02, 13F

05/30 12:07, , 14F
同感啊 跳投投跳到底是...
05/30 12:07, 14F

05/30 12:07, , 15F
會進最重要...你敢去香妹面前說你這不叫跳投嗎
05/30 12:07, 15F

05/30 12:17, , 16F
去玩2K12看看裡面"JumpShot"跟"SetShot"差在哪吧
05/30 12:17, 16F

05/30 12:18, , 17F
05/30 12:18, 17F

05/30 12:25, , 18F
給KOBEDIRK,因為跳起來的力給球了。拋投的話也許還可以
05/30 12:25, 18F

05/30 12:26, , 19F
繼續往上,但跳投手腕的施力點會將力轉移掉。
05/30 12:26, 19F
我發現我自從D3上市,我又買不到後,我就超愛遊走於各板發廢文了…orz... 其實,我年輕時也真的很愛計較、強調什麼是跳投、什麼是投跳。 (可能也許我潛意識裡是想炫耀"我是跳投喔"這件事情吧) 可是我現在真的是覺得投籃就兩種,有跳或沒跳, 只要是跳起出手,就都是跳投(Jump Shot),沒跳就是立定投(Set Shot)。 取而代之的是, 我常去思考為什麼我一個進攻機會, 我要選擇做 Jump Shot 或是 Set Shot。 我的看法是這樣: Jump Shot最大的好處就是 [幫助平衡] 尤其是高速跑動後投籃的平衡(ex: 跑動後catch & shot; 切入急停) 不做Jump Shot改做Set Shot,很花腿力,等我站穩了,防守者也上來了。 如果還沒站穩就投,投不進就算了,搞不好球還不知飛去那裡。 [拉高投籃點] Set Shot [出手快] 現在我覺得遇到習慣Set Shot的人,真的很頭痛。 根本就是他自已決定投不投得進,我都還來不及反應球就出手了XD 好在Set Shot比較難接在急停後面,不然真的是沒法度。 另外,我補充一下, 為什麼我本文中, 認為跳投盡量不要在"持球卻不投球,跳躍的最高點"出手比較好。 我是這樣認為的: 假設我在空中的速度是 V_t; 起跳時腳尖離地的瞬間速度是 V_0; 重力加速度是 g; t是時間。 V_t = V_0 - g*t 而我隨時間而變的動量 P_t P_t = m*V_t (m是我的體重 = 該死的76kg) 也就是說我起跳瞬間是上升速度和上升動量最大的時候,隨著時間變化, 上升速度和上升動量是只會減少不會增加的。(除非像洛克人X一樣會兩段跳@@") 當速度 V_t變零了(也就是 "持球卻不投球,跳躍的最高點")出手時, 動量 P_t也變零了。 其實都是用臂力在投了 (也就是沒有用到 "upward"的動量了 <- 請見BetterBasketball) 如果我Timing控制得更不好,搞到下降才投(V_t變成往下了), 我反而要抵抗下降的動量,這是更吃力的事情。 以上,我又發了一堆廢文了 (我看我ID改成 Mr廢文_Producer好了 XD) ※ 編輯: MrEraser 來自: 140.112.30.81 (05/30 12:57)

05/30 12:33, , 20F
(投跳)這到底是創的...美國人? 還有推這篇..
05/30 12:33, 20F

05/30 12:42, , 21F
沒錯阿 跳投就是腳離地後球 球才開始出手
05/30 12:42, 21F

05/30 12:42, , 22F
drag大那篇很清楚
05/30 12:42, 22F

05/30 12:43, , 23F
不過LARRY BIRD都是跳投阿...
05/30 12:43, 23F

05/30 12:44, , 24F
裡面說是SET SHOT...
05/30 12:44, 24F

05/30 12:44, , 25F
那篇我有看 不過就是一本書說的...
05/30 12:44, 25F

05/30 12:45, , 26F
全世界都這樣公認 fiba nba?
05/30 12:45, 26F

05/30 12:46, , 27F
公認這個幹嘛 又不會因為你投跳就被吹違例= =
05/30 12:46, 27F

05/30 12:48, , 28F
其實應該自己去投投看就知道差別 自己的施力方式
05/30 12:48, 28F

05/30 12:49, , 29F
自己最懂
05/30 12:49, 29F

05/30 12:51, , 30F
...我只是想說有人投完籃 還能繼續再上升的嗎?= =
05/30 12:51, 30F

05/30 12:53, , 31F
應該不可能吧 如果是一般人的投籃姿勢力QQ
05/30 12:53, 31F

05/30 12:54, , 32F
...所以那本書的說法 說到最高點出手的區分...
05/30 12:54, 32F

05/30 12:55, , 33F
他沒說出手後會繼續上升阿 只說跳到底出手 還是一跳就
05/30 12:55, 33F

05/30 12:56, , 34F
出手 不論何者 出手後都是會落下巴?
05/30 12:56, 34F

05/30 12:58, , 35F
非常推 eu3及journeytou; 我剛剛也一直在想
05/30 12:58, 35F

05/30 12:59, , 36F
真的有人做得到跳投出手後 身體繼續往上升的嗎@@"
05/30 12:59, 36F

05/30 13:00, , 37F
如果不行,那根本無論什麼跳投都是最高點出手啊@@"
05/30 13:00, 37F

05/30 13:00, , 38F
上面的道理是我花了許多時間做無謂的強求練習才悟道的XD
05/30 13:00, 38F
還有 45 則推文
還有 3 段內文
05/30 19:25, , 84F
動量會轉移給球沒有錯 不過人本身向上的動量並不一定
05/30 19:25, 84F

05/30 19:26, , 85F
全轉移給球吧
05/30 19:26, 85F

05/30 19:37, , 86F
先假設一球員m=100kg 跳投滯空時間為1.5秒
05/30 19:37, 86F

05/30 19:37, , 87F
也就是說在離起跳0.75秒時該球員會到達最高點(動量為零)
05/30 19:37, 87F

05/30 19:39, , 88F
我們來算算t=0.3時該球員的動量 100*(9.8*0.3)=294
05/30 19:39, 88F

05/30 19:40, , 89F
若照原po所述 在出手之後身體將向下掉 也就是動量"完全"
05/30 19:40, 89F

05/30 19:41, , 90F
轉移給球的話 我們可以藉由動量守衡算出 294=0.6kg*球速
05/30 19:41, 90F

05/30 19:43, , 91F
不好意思 動量應該是 9.8*(0.75-0.3)*100 =441
05/30 19:43, 91F

05/30 19:44, , 92F
我們可以藉由動量守衡算出 441=0.6kg*球速,球速 = 735
05/30 19:44, 92F

05/30 19:45, , 93F
呃....照這樣的結果來看的話 我還沒聽說過有人出手後
05/30 19:45, 93F

05/30 19:46, , 94F
的球速會高達735m/s... 由此可證除非離地的時間夠久
05/30 19:46, 94F

05/30 19:47, , 95F
使得人向上的動量夠小 否則不太可能會出現人的動量完全
05/30 19:47, 95F

05/30 19:48, , 96F
轉移給球的情況發生
05/30 19:48, 96F

05/30 19:48, , 97F
不常看見球員在出手後還會上升是很正常的 跳投不就是為了
05/30 19:48, 97F

05/30 19:50, , 98F
跳的夠高以躲避防守球員的封阻嗎 我想也不會有球員無聊在
05/30 19:50, 98F

05/30 19:51, , 99F
起跳後0.4秒就出手 除了一個人http://tinyurl.com/dfrqo4
05/30 19:51, 99F

05/30 19:58, , 100F
影片中的fisher幾乎出手後跟開始下降差不多是同時的
05/30 19:58, 100F

05/30 19:59, , 101F
我前面想說的是這並非是由於動量完全轉移到球上
05/30 19:59, 101F

05/30 20:04, , 102F
球員出手需要準備時間 Ray Allen 從離地到出手只花了0.76
05/30 20:04, 102F

05/30 20:05, , 103F
秒 一個球員從 起跳 準備出手 到真正出手 我想很難能在
05/30 20:05, 103F

05/30 20:06, , 104F
0.75秒以內完成吧 所以已致於我們所見大部分跳投在球員
05/30 20:06, 104F

05/30 20:06, , 105F
出手之後早就已經 到了原本該開始下降的時間 這才是出手
05/30 20:06, 105F

05/30 20:07, , 106F
之後似乎總是看見球員下降的真正原因 而不是動量轉移問題
05/30 20:07, 106F

05/30 20:18, , 107F
KOBEDIRK板友你好,你說的狀況只在彈性碰撞下成立:
05/30 20:18, 107F

05/30 20:19, , 108F
非彈性碰撞下,動量不保持衡定。也就是人往下掉不代表
05/30 20:19, 108F

05/30 20:19, , 109F
"未往下掉前的動量全部會移轉到球上"
05/30 20:19, 109F
各位板友好: 我發現我好像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離題的廢話了 XD 請各位容我重新總結並把我原來製造的爛攤子收拾一下。 其實我原來的本意只是單純如下: ===================================================================== 給各位想練習跳投的朋友: 以我的經驗來看,練習跳投時,其實不用強求要在 「向上速度為零」的那個瞬間,剛好讓球出手。 我以前也這麼強求努力練習過,效果並不好,原因如下: 1) 只要你是腳離地起跳在上升狀態中出手, 你都必定會在你該次跳躍的最高點出手。 只要你覺得舒服,都是完美的跳投Timing。 2) 就算你控制在向上速度為零的那個瞬間剛好讓球出手, 不會比你更早一點出手來得省力。 3) 如果你不小心撐太久,或體能下降了,掌握不住2)的Timing, 導致你更晚出手,你反而會異常的吃力。 以上,我誠心的建議各位,把練習的重心放在: 加強「接球或運球時,收球起跳,進而跳投 的流暢及穩定性」, 我認為這才會是你的跳投夠不夠犀利,具不具備威脅性的關鍵。 ※ 編輯: MrEraser 來自: 114.32.212.251 (05/30 20:31)

05/30 20:28, , 110F
是不會全轉移到球上 但若扣掉摩擦損耗的動量 其他的動量
05/30 20:28, 110F

05/30 20:28, , 111F
應該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吧 我不覺得耗損會多到多少
05/30 20:28, 111F

05/30 20:30, , 112F
10cm處>25cm>50cm
05/30 20:30, 112F

05/30 20:31, , 113F
假設球離手後所能到達的最高高度都一樣(也就是動量幾乎一
05/30 20:31, 113F

05/30 20:32, , 114F
一樣) 又假設50cm處出手後球員開始下降(動量變為零)
05/30 20:32, 114F

05/30 20:33, , 115F
10cm處與25cm處出手則人本身必定還存有向上動量
05/30 20:33, 115F

05/30 20:34, , 116F
感謝樓上分享 :)
05/30 20:34, 116F
※ 編輯: MrEraser 來自: 114.32.212.251 (05/30 20:38)

05/31 00:42, , 117F
就討論到這吧 感謝M大的指教 我收穫蠻多的~
05/31 00:42, 117F

05/31 00:44, , 118F
正常交流很愉快 但總有人不愛討論只愛吵架
05/31 00:44, 118F

05/31 01:16, , 119F
最有可能投完之後身體還往上升的應該是S.MARION吧 XD
05/31 01:16, 119F

05/31 01:17, , 120F
因為從背面看 根本不知道球有沒有離手!!
05/31 01:17, 120F

06/01 03:16, , 121F
所以喬丹就是已經過了最高點之後才出手
06/01 03:16, 121F
文章代碼(AID): #1FnOIs6O (NBA_Film)
文章代碼(AID): #1FnOIs6O (NBA_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