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低位單打還會重回進攻主流嗎

看板NBA作者 (自由)時間7年前 (2016/11/18 01:28), 7年前編輯推噓20(20055)
留言75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原文吃光光 以下是個人看法 先說結論 跟大多數版友看法一樣 規則不改 不太可能 因為籃球就是個比得分的運動 各大教練當然會在規則下用手上的球員找尋最容易得分的方法 (先不論教練手上拿著一盤好菜) 然後找到好方法後 就會找適合的球員 那整個世界的球員為了進入NBA自然就會朝這方向發展 至於規則更動 最主要三點 照時間順序如下 1.取消非法防守(變相開放區防) 增加防守三秒 2.禁止HAND CHECK 3.零容忍 1.取消非法防守 增加防守三秒 我覺得這個比較大的限制是在對於明星球員非持球時的阻礙度會增加 因為本來的防守規則下 對於持球球員本來就可以允許包夾 所以 這個規則的改變 會增加你在低位要球的困難度 以前是你在低位要球 只有你的對位防守者可以去干擾你 現在是不論誰 都可以阻止妳去要位 但是為了中和區防的威力 所以NBA增加了防守三秒 這個規則造成就算開放區防 你中鋒還是不能不對位任何球員鎮守籃下 所以對於持球切入型球員造成的影響很小 2.禁止HAND CHECK 這個一般來說 會造成持球進攻者比較易於進攻(包含背框單打也更容易) 不過 我個人感覺是禁止HAND CHECK也會造成檔拆這個進攻手段的威力加強 3.零容忍 雖然是主要意義是說不能對裁判抱怨 但是也造成防守者(尤其是禁區防守者)無法隨心所欲的防守 所以 流程也許是這樣 開放區防 => 我防守可以內縮 限制你的未持球內線球員要球 進攻端教練發現 不行 這樣拉不開空間 我需要會噴外線的人 所以噴外線的技能變成各個球員常駐的技能 (對於大部分的內線球員OS:練外線跟練低位 我當然是選......) 增加防守三秒 切入一樣很有破壞力 反正你區防還是不能一直常駐籃下 過了幾年 禁止HAND CHECK => 進攻方教練發現 持球進攻者威力大增 內線球員進攻比較不好用了 開始讓後衛多持球進攻 所以後衛的重要性大增 PG不能只有把球帶過半場然後指揮陣地戰傳球的功能 現在重要的是他必須具備持球進攻手段才有利於進入NBA 造成有取分手段的後衛湧現 後來 零容忍開始 => 裁判想怎麼逼就怎麼逼 外線碰一下我可以逼 倒一下我也可以逼 內線碰一下也逼 撞一下我也逼 造成買飯開始 反正裁判吃這套 切入你也不太敢守 那我就切爆你 再配合現在未持球球員人人會外線 切傳如魚得水 當然 以上的過程 是造成普通球員所需技能的演變 天才級球員特定技能威力的增加 也就是說 你是三分天才 那現在就比較吃香 你的天賦是內線 現在就比較艱苦 不過 你是天才 所以你在哪個年代還是會變成明星球員 只是現在天賦單一在內線的球員對球賽影響力會變小 再來還有一點要提的是 背框單打 如字面上來說 是背對籃框 對正常人類來說 視野的掌握度絕對會比切入分球的難度要大 (能一邊背框 一邊掌握好分球的球員真的要很有智慧) 以上的原因 所以造成現在會低位單打或者是說願意從年輕時開始開發低位技術的球員變少 而是開發面框持球進攻手段(三分 面框運球等)的球員變多 補充一下 我是覺得 持球切入(正常是從三分線外發動) 在發動的過程中不論哪個角度 你幾乎都可以看到整個半場 背框單打(大部分是45度角或是角度更小的低位) 不論你是在背框 或是已經轉身面框之後 你能看到的大概只有半場的一半 轉身之後視野會好很多 不過 就攻擊位置的移動來看(切入跟轉身後的腳步) 個人感覺持球切入分球比較簡單 再來 像以前的年代 還是有KJ T.Hardaway...等偏向攻擊型的後衛 不過 那些應該是個人取向 造成他們的風格就是如此 現在應該說是規則的演變 造成球員練習的方向更改 等到進入聯盟後 你有這能力(持球進攻 切入 三分 切傳等) 又掌握球權 所以演變成大(攻擊型)後衛時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163.2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479403689.A.EF8.html

11/18 01:38, , 1F
視野那邊說錯了吧,面向籃框跟面向罰球線哪個視野好
11/18 01:38, 1F

11/18 01:39, , 2F
純粹就是因為低位不流行了,球員也不想練
11/18 01:39, 2F
※ 編輯: freewayne (123.195.163.236), 11/18/2016 01:47:52 ※ 編輯: freewayne (123.195.163.236), 11/18/2016 01:54:28

11/18 01:51, , 3F
禁止HAND CHECK是鼓勵面框攻擊,背框影響不大
11/18 01:51, 3F

11/18 01:53, , 4F
他比的是切入分球,視野最好的位子絕對是在線外面框
11/18 01:53, 4F

11/18 01:53, , 5F
進攻無誤
11/18 01:53, 5F

11/18 01:54, , 6F
@SKTP,當然是面向籃框視野好,而且背框也沒空看罰
11/18 01:54, 6F

11/18 01:55, , 7F
球線,因為攻擊要轉頭看背後的框。
11/18 01:55, 7F

11/18 01:55, , 8F
籃框和隊友一次只能看一個,沒法用餘光看外面的人
11/18 01:55, 8F

11/18 01:55, , 9F
我是以前在哪裡看到過 說hand check能去感受背框
11/18 01:55, 9F

11/18 01:56, , 10F
球員的移動
11/18 01:56, 10F

11/18 01:59, , 11F
11/18 01:59, 11F

11/18 01:59, , 12F
其實你要想想 NBA這麼久的年代以來
11/18 01:59, 12F

11/18 01:59, , 13F
我是不太曉得為什麼背框不是看罰球線的位子觀察球員
11/18 01:59, 13F

11/18 02:00, , 14F
到底出了多少頂級低位內線?然後又能打長長久久的
11/18 02:00, 14F

11/18 02:00, , 15F
基本上那個比例也是很少啦
11/18 02:00, 15F

11/18 02:00, , 16F
光看前面幾球MJ在低位拿到球面向罰球線觀察防守佔位
11/18 02:00, 16F

11/18 02:01, , 17F
就算大歐以來所產生的規則調整 我記得好像是2001年
11/18 02:01, 17F

11/18 02:01, , 18F
較簡單的例子,守23區域,對面發底線球,你們怎麼守
11/18 02:01, 18F

11/18 02:02, , 19F
但是規則限制設出來了 人家大歐叮噹肯賈奈特照樣殺
11/18 02:02, 19F

11/18 02:02, , 20F
往前推一點有Gasol與拜嫩的湖人隊也同樣大殺
11/18 02:02, 20F

11/18 02:03, , 21F
但單靠頂級內線也不一定是勝利方程式的保證
11/18 02:03, 21F

11/18 02:03, , 22F
講到低位給隊友的分球這一點也跟規則有很大關係
11/18 02:03, 22F

11/18 02:03, , 23F
這在這些規則出來以前的NBA也是一樣道理
11/18 02:03, 23F

11/18 02:04, , 24F
允許區域聯防讓隊友很難空手切,就算傳到第二三線
11/18 02:04, 24F

11/18 02:04, , 25F
也很容易被遠邊的球員追上
11/18 02:04, 25F

11/18 02:07, , 26F
規則對那種超級天才的影響本來就微乎其微
11/18 02:07, 26F

11/18 02:07, , 27F
我不是要討論頂級內線 而是之前的規則 會造成低位
11/18 02:07, 27F

11/18 02:08, , 28F
技術是必備 而現在則是注重外線 才易於在聯盟生存
11/18 02:08, 28F

11/18 02:09, , 29F
其實就是進攻手段效率競爭下的比重調整
11/18 02:09, 29F

11/18 02:10, , 30F
嘛...反正規則不改,低位單打就越來越不重要
11/18 02:10, 30F

11/18 02:12, , 31F
不會不重要啊,只是從戰術主角退位成戰術手段之一而
11/18 02:12, 31F

11/18 02:12, , 32F
11/18 02:12, 32F

11/18 02:12, , 33F
簡單來說就是擋拆大行其道 背後的思維是比起1on1的
11/18 02:12, 33F

11/18 02:13, , 34F
攻防 NBA顯學轉為場上空間的利用 最明顯的產物就是
11/18 02:13, 34F

11/18 02:15, , 35F
Stretch 4幾乎變成主流 從本身就有這個能力的Dirk、
11/18 02:15, 35F

11/18 02:16, , 36F
Love到很多身材夠 從三號拉上去打四號如LBJ、MELO等
11/18 02:16, 36F

11/18 02:19, , 37F
因為這些大前鋒同時具備外線能力、也有跟控衛擋拆
11/18 02:19, 37F

11/18 02:19, , 38F
推分析
11/18 02:19, 38F

11/18 02:21, , 39F
Roll-in的威脅 以中鋒或是鋒線為主的進攻幾乎不見了
11/18 02:21, 39F

11/18 02:24, , 40F
鋒線轉以3D為主流 中鋒也變成防守、籃板、擋拆像DAJ
11/18 02:24, 40F

11/18 02:26, , 41F
現在對球星的要求已經不是你能不能1on1幹掉防守者
11/18 02:26, 41F

11/18 02:27, , 42F
而是你在執行擋拆視野、處理球的能力 看鬍子最明顯
11/18 02:27, 42F

11/18 02:30, , 43F
所以死得並不只有低位單打的中鋒 連外圍的單打高手
11/18 02:30, 43F

11/18 02:32, , 44F
都消失一大半 再看這兩種球員 我會覺得區防的規定和
11/18 02:32, 44F

11/18 02:32, , 45F
大家對區防的理解進步會是這類球員消失的主因
11/18 02:32, 45F

11/18 02:43, , 46F
各種華麗進攻技藝漸漸走入歷史QQ
11/18 02:43, 46F

11/18 02:57, , 47F
不用擔心技藝問題,戰術在季後賽高強度防守下往往打
11/18 02:57, 47F

11/18 02:58, , 48F
不出來,到最後還是要靠明星球員單打最穩
11/18 02:58, 48F

11/18 02:59, , 49F
所以明星球員價值就在這邊,超越戰術
11/18 02:59, 49F

11/18 03:01, , 50F
KT為何稱不上明星級,因為他單吃不強
11/18 03:01, 50F

11/18 03:03, , 51F
禁止Hand check跟低位有個毛關係....
11/18 03:03, 51F

11/18 03:17, , 52F
在我來看,巴克里條款才是真正原因
11/18 03:17, 52F

11/18 03:22, , 53F
文章跟推文都超有內容的。
11/18 03:22, 53F

11/18 07:29, , 54F
hand check讓後衛攻擊力大增,相對低位更有效率,
11/18 07:29, 54F

11/18 07:29, , 55F
哪裡沒關係?
11/18 07:29, 55F

11/18 07:37, , 56F
有更高效的選擇本來就會不會選效率差的單打和低位阿
11/18 07:37, 56F

11/18 07:49, , 57F
背匡明明視野比較好
11/18 07:49, 57F

11/18 09:08, , 58F
假設都是在肘區持球,背框持球視野不容易看到弱邊
11/18 09:08, 58F

11/18 09:08, , 59F
面框比較能看到全場站位
11/18 09:08, 59F

11/18 09:10, , 60F
而且面框可以轉轉背框,背框卻很難轉成面框,因為
11/18 09:10, 60F

11/18 09:10, , 61F
位置比較深,空間小很多
11/18 09:10, 61F

11/18 09:17, , 62F
11/18 09:17, 62F

11/18 09:42, , 63F
低位不是必須,但是季後賽要突圍,有更多武器自然就
11/18 09:42, 63F

11/18 09:42, , 64F
是加分
11/18 09:42, 64F

11/18 09:55, , 65F
肘區還叫做low post哦…,就不同位子了
11/18 09:55, 65F

11/18 09:57, , 66F
乾脆說在後場運球視野最好好了哈哈
11/18 09:57, 66F

11/18 10:07, , 67F
現在國際賽也全面禁止hand check嗎?
11/18 10:07, 67F

11/18 10:08, , 68F
雖然NBA禁止,但平常自己在打球的時候還是會遇到
11/18 10:08, 68F

11/18 10:19, , 69F
FIBA規則下是看圓柱體
11/18 10:19, 69F

11/18 10:21, , 70F
如果是以視野來說的確是在後場運球最好啊 只是
11/18 10:21, 70F

11/18 10:22, , 71F
並非處於攻擊位置而已
11/18 10:22, 71F

11/18 10:22, , 72F
所以無意義
11/18 10:22, 72F

11/18 11:23, , 73F
不要改了規則 又說人家沒宰制力就好 明明這影響很大
11/18 11:23, 73F

11/18 12:41, , 74F
低位真的是門藝術,但三分好練期望值又高...QQ
11/18 12:41, 74F

11/18 13:22, , 75F
禁止hand check對防守端來說真的困難很多
11/18 13:22, 75F
文章代碼(AID): #1OBUYfxu (NBA)
文章代碼(AID): #1OBUYfxu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