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專欄] 控制籃板球的人就能控制整場比賽?已回收

看板NBA作者 (超級無敵我愛妳 陳浩南)時間11年前 (2013/05/24 14:38), 編輯推噓4(4013)
留言1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籃球比的就是得分 得分高一一方就會贏球 以成敗論英雄的話 得分就是一次成功的進攻 沒得分自然就是失敗 一個進攻籃板、是自己球隊失敗的進攻、我方取得再次進攻的機會 一個防守籃板、是對方球隊失敗的進攻、我方取得開始進攻的機會 要有進攻籃板可以抓的先決條件 就是要先有一個失敗的進攻才行 真的要說進攻籃板對於得分直接的影嚮的話 大概就是抓到球的時候是在對方家裡、比較有機會可以直接擺進兩分 但是自投自搶老半天一直放不進的情形也是有的 -- 記得以前比賽時 進攻籃板抓很兇、但是球隊卻輸球 來看球的朋友就說了一句 不要以為你進攻籃板多是你籃板能力強 其實只是你球隊的出手命中率比較低而已 ※ 引述《GianniC (法官之無恥,是謂國恥!!!)》之銘言: : ※ 引述《randy621 (哈囉你好嗎)》之銘言: : : http://aboutbball.pixnet.net/blog/post/97112731 : : 在漫畫「灌籃高手」中,湘北隊大猩猩赤木剛憲跟櫻木花道這樣說:「控制籃板球的人就 : : 能控制整場比賽。」把這句話拿來套用在現今的聯盟,還能適用嗎?這篇將針對今年例行 : : 賽的成績統計分析後,來檢討看看是不是真的控制籃板球的人就能控制比賽。 : : 先以比較簡單的角度來分析搶籃板的好處有哪些: : : 1.抓了一個籃板,代表讓自己隊有多一次的控球機會,相對的對方則少了一次。贏球機會 : : 相對提高。 : : 2.通常抓完進攻籃板後有一定機會可以順便補籃,若沒有至少也離禁區很近。若在那有了 : : 第二波攻擊機會,則投籃命中率可以提升。 : : 3.而抓到進攻籃板後,對方看你離禁區那麼近,則有很大可能在你準備第二波攻擊時犯規 : : ,也增加了你在罰球線得分的機會。 : : 4.相對的,抓了一個防守籃板,則讓對方沒有抓進攻籃板的機會,他們輕易補籃的機會則 : : 降低。 : : 5.最後,有著好的籃板能力的球隊,通常防守也不會太差。 : : 再透過本季例行賽成績來驗證看看,籃板數跟球隊戰績是否成正比? : : 首先,先從防守籃板開始比。 : : 本季兩隊防守籃板相差在10個以內時,出現了1016場。而比較多的那方贏了711場,勝率 : : 為70.0%。 : : 兩隊差到10個以上時,出現了192場。192場中防守籃板比較多的那方只輸10場,勝率為 : : 94.8%。 : : 15個以上時,出現了34場。當中只輸1場,勝率97.1%。 : : 差到20個以上的話,本季出現3場。三場比較較多防守籃板的皆獲勝。 : : 再來,以總籃板數比較。 : : 相差10個內:886場中,多的那方贏了549場。勝率為62.0%。 : : 差到10個以上:356場中贏了267場,勝率為75.0%。 : : 15個以上的話,118場贏了95場,勝率為80.5%。 : : 20個以上,32場中僅輸5場,勝率為84.4%。 : : 25個以上,7場中輸了2場,勝率71.5%。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場籃板大幅落後,球隊卻獲 : : 勝的隊伍都是熱火隊。 : : 30個以上,出現2場,且最後都以超過20分的大比數贏得對手。 : : 最後是進攻籃板的比較。 : : 進攻籃板相差10個內,出現了1066場,多的那方僅贏了519場。勝率僅有48.7%。 : : 10個以上,出現了104場,但只贏了36場,勝率更低到只剩34.6%。 : : 15個以上,15場內只贏了4場。勝率26.7%。 : : 而來到20個以上,比對方抓多達20個進攻籃板的球隊本季出現三場,而他們全部吞敗。 : : 最後來看,若是兩隊比數相差在五分內,防守籃板、籃板總數、進攻籃板跟比賽勝負的關 : : 係: : : 在五分差內:防守籃板比對方多的勝率達到55.2%,總籃板較多的則是48.7%,進攻籃板則 : : 是48.4%。 : : 結論:可能跟許多人的印象不同,從本季的數據顯示,進攻籃板數的多寡其實與比賽沒有 : : 太多直接影響。進攻籃板直接造成的就是有下一次攻擊的機會,若沒辦法有效提升命中率 : : ,即使比對方抓了更多的進攻籃板、多了很多次的攻擊機會,仍然無法拿下比賽。但相對 : : 的,防守籃板則跟球隊勝利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或許就如一開始的分析,防守籃板的多 : : 寡可能會與球隊的防守有著一定的關係,畢竟要先有成功的防守,對方無法進球後才有抓 : : 防守籃板的機會。更尤其是在球賽的關鍵時刻,大部分教練要求的都是想辦法鞏固防守籃 : : 板,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 : 但本季擁有66勝16敗,排名聯盟第一的熱火隊正以不同的方法挑戰這個想法,雖然他們為 : : 聯盟第一名,但本季的籃板能力卻在聯盟中排名倒數,大多數的時間他們都以一大四小的 : : 打法,捨棄了禁區的高度來換取更快速、靈活的球風。赤木剛憲那句「控制籃板球的人就 : : 能控制整場比賽」是不是真的在這個聯盟中持續有用?各隊教練又如何在籃板球與球隊靈 : : 活中取得平衡,就必須來考驗他們的執教功力了。 : 用數學觀點來看這個問題 : 兩支球隊比賽 : 你可以去看 NBA 的 Play By Play : 一整串的進攻都是由 : 1. ( 出手不進 => 防守籃板 ) 失誤 : 2. 出手命中 犯規罰球 : 3. 進攻籃板 無罰球犯規 : 4. 技術犯規罰球 惡意犯規罰球 : 等字串連接起來的 : 第四類對於分數總量影響不會太多 這也不是一個進攻的終點 可以省略不看 : 一個進攻的結束 就是 : 失敗 : 1類 : 成功 : 2類 (可以把罰球看成廣義的成功) : 上述資料計算的防守籃板越多 代表對方進攻的失敗數越多 : 當然輸球可能性越大 這跟統計應該沒有關係 這本來在邏輯上就有很大的相關性 : 之前說的失誤越多越容易輸球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 這邊來解釋一下進攻籃板 : 投籃不進之後不代表一波進攻真正的失敗 : 必須要有球權轉移 也就是對方抓到進攻籃板 才算是真正的失敗 : 進攻籃板的取得 可以讓你一波進攻的長度加長 : 結局未必是成功 但是讓球隊有機會讓這波進攻的結局 : 也不要因為這個統計結果就看低進攻籃板的重要性 : 一顆進攻籃板延長進攻 最後球隊進球 不是也少掉對手取得防守籃板的機會 -- 我很喜歡 這次是我的真心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3.132.219

05/24 14:47, , 1F
沒錯,所以進攻籃板多於對手,贏球率不一定高
05/24 14:47, 1F

05/24 14:47, , 2F
進攻籃板多本來就是籃板能力強阿 = =
05/24 14:47, 2F

05/24 14:50, , 3F
05/24 14:50, 3F

05/24 15:09, , 4F
應該看的是進攻籃板率和對手的防守籃板率
05/24 15:09, 4F

05/24 15:12, , 5F
BR跟hoopdata現在都有這類數據 除了原PO提到的籃板機
05/24 15:12, 5F

05/24 15:13, , 6F
會來自沒進球 每隊48分鐘比賽裡的平均球權數也不一樣
05/24 15:13, 6F

05/24 15:16, , 7F
應該說進攻籃板抓的多、除了籃板能力以外
05/24 15:16, 7F

05/24 15:17, , 8F
隊友也功不可沒
05/24 15:17, 8F

05/24 21:51, , 9F
你的重點沒錯,但你朋友那句話很有問題
05/24 21:51, 9F

05/24 21:51, , 10F
你的籃板強跟你的隊友很鐵是兩回事,相對就是因為你籃
05/24 21:51, 10F

05/24 21:52, , 11F
板強所以至少還有籃板,籃板差打鐵就是準備回防了
05/24 21:52, 11F

05/25 01:27, , 12F
呵、他只是要單純的吐糟而已啦
05/25 01:27, 12F

05/25 01:28, , 13F
我只是試著要表達進攻籃板和贏球並不是完全的正相關
05/25 01:28, 13F

05/25 10:03, , 14F
他朋友的話沒甚麼問題 100顆沒進撿到十顆 跟十顆沒進
05/25 10:03, 14F

05/25 10:04, , 15F
撿到九顆 後者籃板能力明顯比較強 但是籃板是前者多
05/25 10:04, 15F

05/25 10:05, , 16F
現在觀念本來就是看一組ORB% vs. Opp DRB% 另一組
05/25 10:05, 16F

05/25 10:07, , 17F
DRB% vs. Opp ORB%
05/25 10:07, 17F
文章代碼(AID): #1Hdmi2TU (NBA)
文章代碼(AID): #1Hdmi2TU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