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我在鐵克看到一種練法

看板MuscleBeach作者 (高.雄.腫.男)時間16年前 (2008/08/06 14:1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 引述《poker119 (求)》之銘言: : 我在鐵克看到一種練法 : 就是他文章精華的功率因子練法 : 能否請問一下這邊的鄉民有人試過的嗎?? : 另外文章中宣導的動作不一定要做全程 : 這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我是很推崇功率因子的練法 尤其是練了幾年下來,深深覺得科學化的訓練方法確實十分重要 功率因子大致上就是「磅數*次數*組數」出來的數據 假設我今天練習硬舉,第一組六十公斤二十下 那麼這一組的功率因子就是「60*2.25*20」= 2700 單位 第二組八十公斤,十二下,就是「80*2.25*12」 = 2160 單位 以此下去推算,就是一個很清楚的數據統計 讓你在做特定重量的時候有個依據,通常低於該組單位數25% 就表示你今天狀況不太好 可能要多休息,要調整一下訓練的課表之類 不一定要作全程的前提在於,你可能在最後一組兩組已經做到快要斷氣了 稍微作一些不完全動作補足該組的功率單位數是可以允許的 但不是每一組都可以partial,那功率因子所呈現出來的數據就會大大失真 那麼縮短時間同樣也可以增加功率因子的單位數 一般國外預設的休息時間為一分鐘,假使你今天組間休息的時間縮短到只有45秒 那最後算出來的單位數還可以再加1.25倍,不過個人認為意義不大,激勵作用居多 另外我不建議看總功率因子數,應該去拿該重量統計出來的功率單位作比較 因為舉得輕,相對可以舉更多,換算出來的功率數就是爆高,此時就會失準 就像棒球不能只看打擊率,還要看長打率等等的數據 陳金鋒跟石志偉打擊率差不多,但是長打率就決定前者是門砲,後者是把槍 公式可以依照個人的條件去作適當的微調,但是大原則就是這樣沒錯 功率因子是我一個很推崇的訓練法,應該說是一種統計方式 有一個清楚的憑據,會讓你的訓練更有效率,目標也更明確 至少你可以作個簡單又清楚的紀錄,同樣也可以判斷該不該休息 狀況好就繼續操,狀況不好大可好好休息無妨! 總比沒有目標作參考,盲目亂練好太多! 我講得是比較粗淺、口語一點,剩下一些學術性的細則就有待其他強者來補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91.246

08/06 14:24, , 1F
專業 推一下
08/06 14:24, 1F

08/06 22:55, , 2F
請問一下2.25是?
08/06 22:55, 2F

08/06 23:13, , 3F
一公斤 = 2.25磅
08/06 23:13, 3F

08/07 04:23, , 4F
專業.推一下
08/07 04:23, 4F
文章代碼(AID): #18cK7Nmw (MuscleBea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cK7Nmw (Muscle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