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拼6G!NTT、SONY、Intel宣布攜手合作

看板MobileComm作者 (支持htc,支持台灣貨)時間4年前 (2019/11/01 08:38), 4年前編輯推噓26(31516)
留言52則, 4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拼6G!NTT、SONY、Intel宣布攜手合作 鉅亨網編譯陳達誠2019/10/31 10:40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通訊業龍頭 NTT(9432-JP)、消費電子大廠索尼 (6758-JP),以及美國英特爾 (INTC-US) 在週四 (31 日) 宣布,將在 2030 年左右進 入實用化階段的 6G 通訊規格進行合作,未來將共同研發全新原理的光驅動半導體等, 希望實現單次充電就可用上一年時間的智慧型手機等目標。 日本在 2020 年春天邁入商用化的 5G 行動通訊處於落後處境,今後希望透過與美國企 業的合作來逆轉情勢。 這三家公司預計 2020 年春天在美國共同成立業界團體,並接受包含中國在內的各國大 廠加入,要在數年時間內訂定通訊方式規格,以及資料處理所使用的半導體樣式。至於 專利等其它事項,則將於今後追加其中。 NTT 在消費電力只有過去 1/100 的光驅動半導體晶片的產品試作中取得成果。估計透 過與索尼及英特爾的攜手合作,將可加速研發過程。 NTT 為了取得 6G 主導權,在 2019 年 6 月發表名為「IOWN」(Innovative Optical & Wireless Network) 的網路構想。為達成世界標準的目標,正呼籲有力企業們加入。 未來若有相當程度的企業數或強大隊友的參加,就有機會訂下技術標準。 目前 5G 半導體技術多由美國高通 (QCOM-US) 掌握,基地台規格則由持有多數專利的 芬蘭諾基亞、瑞典愛立信所主導。中國華為也因技術能力的提升,在專利數量上增加迅 速,反觀日本,就顯得弱勢許多。有鑑於此,NTT 這回提前在 6G 的全球佈局採取行動 。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03142 心得: 5G部分的廠商高通確實還是佔優勢,也是時候來放眼下一代通訊系統的時候了 不過既然表定要2030年才要來實用,大約還要十年的時間,中間的變數還非常多 -- Sent from Google Chrome on Windows 10 P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1.94.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72568717.A.C91.html

11/01 08:45, 4年前 , 1F
變數喇淦
11/01 08:45, 1F
已改 ※ 編輯: olmtw (203.71.94.31 臺灣), 11/01/2019 08:47:06

11/01 08:47, 4年前 , 2F
變速箱 變數
11/01 08:47, 2F

11/01 08:47, 4年前 , 3F
遙想當年台灣跟intel合作押寶winmax(?)結果……
11/01 08:47, 3F

11/01 08:58, 4年前 , 4F
請鬼拿藥帖
11/01 08:58, 4F

11/01 09:02, 4年前 , 5F
以前英特爾和尼康也合作過光刻機,後來也是不了了
11/01 09:02, 5F

11/01 09:02, 4年前 , 6F
之,還是艾斯摩爾獨霸。
11/01 09:02, 6F

11/01 09:23, 4年前 , 7F
日本發明了鋰電,現在又要再一次黑科技
11/01 09:23, 7F

11/01 09:23, 4年前 , 8F
[舊聞] Intel重磅出擊 Wimax志在必得
11/01 09:23, 8F

11/01 09:30, 4年前 , 9F
賭intel會中途落跑
11/01 09:30, 9F

11/01 09:35, 4年前 , 10F
希望10年後還看得到6G的sony手機XD
11/01 09:35, 10F

11/01 09:35, 4年前 , 11F
intel紀錄太不良了 專心搞cpu gpu不好嗎
11/01 09:35, 11F

11/01 09:38, 4年前 , 12F
跟中離狗英特爾合作就是錯誤的開始
11/01 09:38, 12F

11/01 09:48, 4年前 , 13F
WiMAX死在歐洲跟中國聯合抵制的政治因素,Intel有辦
11/01 09:48, 13F

11/01 09:48, 4年前 , 14F
法解決就沒問題,但是怕是要被中國當成報復華為的對
11/01 09:48, 14F

11/01 09:48, 4年前 , 15F
11/01 09:48, 15F

11/01 09:49, 4年前 , 16F
intel還有通訊RD?apple不都買走啦
11/01 09:49, 16F

11/01 09:53, 4年前 , 17F
打爆華為
11/01 09:53, 17F

11/01 09:57, 4年前 , 18F
Intel沒有搞通訊能力了
11/01 09:57, 18F

11/01 10:05, 4年前 , 19F
還是專注在cpu就好吧…看看那網路收訊那麼?
11/01 10:05, 19F

11/01 10:08, 4年前 , 20F
兩位確定要跟中離王合作?想清楚喔
11/01 10:08, 20F

11/01 10:30, 4年前 , 21F
先騙投資人的錢錢
11/01 10:30, 21F

11/01 10:35, 4年前 , 22F
看看wimax
11/01 10:35, 22F

11/01 10:37, 4年前 , 23F
賭intel會中途落跑+1
11/01 10:37, 23F

11/01 10:38, 4年前 , 24F
當初台灣政府大力支持WiMAX 結果Intel自己先落跑..
11/01 10:38, 24F

11/01 10:45, 4年前 , 25F
我大索尼重返榮耀
11/01 10:45, 25F

11/01 10:59, 4年前 , 26F
intel....這些企業是鐵齒嗎? lol
11/01 10:59, 26F

11/01 11:01, 4年前 , 27F
說好不提Intel的wimax的呢,不去找高通反而去找已經
11/01 11:01, 27F

11/01 11:01, 4年前 , 28F
賣出基頻的intel,看不懂
11/01 11:01, 28F

11/01 11:11, 4年前 , 29F
之前來拐台灣 現在去拐日本 亞洲人好騙?!
11/01 11:11, 29F

11/01 11:11, 4年前 , 30F
Intel
11/01 11:11, 30F

11/01 11:43, 4年前 , 31F
WiMAX在日本還可以啊,甚至還有新版出來,台灣被拋
11/01 11:43, 31F

11/01 11:43, 4年前 , 32F
棄跟日本有什麼關係
11/01 11:43, 32F

11/01 11:44, 4年前 , 33F
intel起飛 我還不買爆
11/01 11:44, 33F

11/01 11:46, 4年前 , 34F
把收訊搞好吧
11/01 11:46, 34F

11/01 12:39, 4年前 , 35F
有intel完蛋了
11/01 12:39, 35F

11/01 12:50, 4年前 , 36F
有夢最美
11/01 12:50, 36F

11/01 13:00, 4年前 , 37F
中離王 XDDD
11/01 13:00, 37F

11/01 13:33, 4年前 , 38F
通訊領域,INTEL不是老大,SONY保重
11/01 13:33, 38F

11/01 13:45, 4年前 , 39F
看來台灣可以展望7G,先喊先贏(誤...)
11/01 13:45, 39F

11/01 15:08, 4年前 , 40F
笑了,5G先普及再說吧,真的有用到5G技術的應用程
11/01 15:08, 40F

11/01 15:08, 4年前 , 41F
式還沒幾個
11/01 15:08, 41F

11/01 15:22, 4年前 , 42F
intel又來了!
11/01 15:22, 42F

11/01 15:29, 4年前 , 43F
祖傳牙膏製成的6G..
11/01 15:29, 43F

11/01 15:37, 4年前 , 44F
Intel 一定烙賽 幹你的WIMAX
11/01 15:37, 44F

11/01 15:57, 4年前 , 45F
這組合感覺就是會失敗的
11/01 15:57, 45F

11/01 17:21, 4年前 , 46F
Intel:只要比5G快10趴就能算是6G了
11/01 17:21, 46F

11/01 17:43, 4年前 , 47F
4G+++++++
11/01 17:43, 47F

11/01 18:13, 4年前 , 48F
Intel … 看看當年的zenfone
11/01 18:13, 48F

11/01 20:49, 4年前 , 49F
溜之大吉~酸
11/01 20:49, 49F

11/01 23:31, 4年前 , 50F
imtel喔,根據台灣wimax的經驗…嗯…
11/01 23:31, 50F

11/02 06:29, 4年前 , 51F
日本主導,沒搞頭
11/02 06:29, 51F

11/03 00:52, 4年前 , 52F
sony QQ
11/03 00:52, 52F
文章代碼(AID): #1TktwDoH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