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以前3g時代有比現在慢嗎

看板MobileComm作者 (多多)時間5年前 (2019/02/21 23:06), 編輯推噓10(1006)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mikiup0321 (龍霸)》之銘言: : 弱弱的問,以前3g的時侯 : 上網速度跟現在比有感覺到比較慢 : 現在比較快嗎? 差別可大了 2008左右那時候還是sony W系列 K系列 NOKIA N系列的時代 沒記錯的話 那時候3G速度 大約384kbps 可以上wap網頁 偶爾打個3G視訊電話 就很潮了 : 我自已是覺得好像差異不大 : 只是以前用手機看youtube的人不算多 : 大部份看影片不是看檔案 以前那個(2007~2009)時代是 上論壇抓java遊戲 網友轉檔好的短片 然後放進手機裡 : 就是看dvd play : 要不就是回家看第四台 : 那時侯只記得mod被第四台踩在地上打 : 雖然說那時侯就已經有低頭族 : 但都是玩遊戲為主 2010左右 3G已經進化的H了 其實就已經越來越多人手機看線上影片了 更不用說youtube : 用手機追劇的佔少數 : 所以用3g看影片其實還不至於感到不便 : 唯一有差別的,只有3g時代沒人用3G在抓bt 有的喔 我那時候過年回鄉下 會買3日~5日型上網吃到飽 就用k800i分享網路 然後電腦抓BT 速度大概60KB/s : 但4g抓bt就有人在用 : 但對一般使用者而言 : 他們可能連bt是什麼也不知 : 所以就算有了4g,會用來抓bt的也不多 BT在很多年前就比較落沒了吧 以前3G時代的網路 跟現在4G網路 最大差別除了下載速度外 就是PING的反應時間! 以前PING幾乎都快破百吧 不然就是圈圈轉一轉還直接TIMEOUT 自從4G網路流行後 基本上各家PING都可以壓在14~30內 很少會爆PING 加上4G下載速度快~ 4G網路 PING反應快+下載快 = 用起來跟家用光纖WIFI差不多 跟以前3G時代 爆PING 下載慢 是天差地別的感受! 所以 越來越多人 連WIFI都懶得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77.1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50761571.A.A6B.html

02/21 23:29, 5年前 , 1F
乾我在家打lol用中華一場爆ping 2、3次
02/21 23:29, 1F

02/21 23:30, 5年前 , 2F
不過我家是比較靠近山一點就是
02/21 23:30, 2F

02/21 23:35, 5年前 , 3F
現在才知道k800i可以分享網路 XDDD
02/21 23:35, 3F

02/21 23:36, 5年前 , 4F
那時我就月租1399買iPhone 3GS了
02/21 23:36, 4F

02/21 23:39, 5年前 , 5F
不是2699嗎?
02/21 23:39, 5F

02/22 00:04, 5年前 , 6F
3G年代用黑莓手機在台北車站連個臉書都刷不了, 當
02/22 00:04, 6F

02/22 00:04, 5年前 , 7F
時還是用台灣大哥大, 4G年代說真的整個穩定度差很多
02/22 00:04, 7F

02/22 00:15, 5年前 , 8F
超慢喔...那時連上PTT都慢我記得
02/22 00:15, 8F

02/22 00:27, 5年前 , 9F
那年代補貼超級多 預繳還可以減免 當然資源也很差
02/22 00:27, 9F

02/22 00:37, 5年前 , 10F
就算吃到飽也不知道能幹嘛
02/22 00:37, 10F

02/22 00:45, 5年前 , 11F
如果不是吃到飽 2010年3G400型資費只給你...54.9MB
02/22 00:45, 11F

02/22 00:51, 5年前 , 12F
為什麼數字這麼奇怪 因為是用封包當單位
02/22 00:51, 12F

02/22 02:04, 5年前 , 13F
但感覺台灣的4G雖然不貴 但都是偷斤減兩的網速
02/22 02:04, 13F

02/22 02:45, 5年前 , 14F
在家我都寧願連光世代wifi
02/22 02:45, 14F

02/22 08:31, 5年前 , 15F
以前用K800I連接NB時,想說上網怎麼變那麼慢,後來
02/22 08:31, 15F

02/22 08:31, 5年前 , 16F
收到帳單整個傻眼。8千多…
02/22 08:31, 16F
文章代碼(AID): #1SRhvZfh (MobileComm)
文章代碼(AID): #1SRhvZfh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