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LG G5中國銷售不佳 模塊化設計未能吸引消費者

看板MobileComm作者 (支持htc,支持台灣貨)時間8年前 (2016/05/16 12:22), 編輯推噓16(19314)
留言36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tech.ifeng.com/a/20160516/41608569_0.shtml LG G5中國銷售不佳 模塊化設計未能吸引消費者 據《韓國時報》報導稱,LG電子推出的模塊化手機G5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陷 入絕境,產業界內部人士認為,LG G5的定位戰略很「模糊」,結果使得原 本發展困難的移動業務雪上加霜。 LG電子是韓國第二大電子企業,上個月,G5智能手機開始在亞洲最大的市 場中國上市。LG中國業務主管Lee Hye-woong曾經信心百倍地說,G5的銷量 將會達到「百萬級」水平,它會幫助公司終結移動部門多年業績不佳的歷 史。 但是專家和市場內部人士對LG移動部門的復甦表示懷疑。他們認為,LG應 該改變戰略定位,讓產品更加多樣化,不能專注於少數幾款設備(包括G5) ,只有這樣才可能出現轉機。 模塊化沒能吸引消費者 上週四,阿里巴巴集團市場營銷專家凱文·李(Kevin Lee)在參加2016年 亞洲CES時表示:「一些高端手機製造商在中國碰到了困難,比如LG電子, 因為它們無法抓住本地趨勢和需求。」 LG曾經將希望寄託在模塊化生態系統上,但是它未能讓中國消費者感到驚訝 ,畢竟中國本地的手機製造企業已經超過200家,它們向消費者提供了豐富 的選擇。 凱文·李稱:「手機市場一直在波動,事實確實如此,但是智能手機如果缺 少本地化功能是不可能在中國獲得成功的。」 根據IHS的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LG電子的智能手機份額在中國排名第16位。 排在第1位的是小米,份額16.7%,然後是華為。三星在中國佔據了9.4%的份 額,LG只有微不足道的0.02%。 最近市場諮詢公司Counterpoint發佈報告稱,今年一季度LG在全球智能手機 市場排名第5位,份額13.5%。很顯然,LG在全球的表現和中國完全不同。 中國對手今非昔比 IHS 分析師朱西·洪(Jusy Hong)認為:「最近幾年,中國手機製造商已經 從經濟規模跳躍到技術進步,它們的技術標準已經達到全球水平。除此之外 ,中國企業還擁有低成本技能,這使 得它們在中國本土市場擁有很強的競爭 力。」不只如此,分銷渠道也是中國企業的一大競爭優勢。 「在中國,大約30%的智能手機是通過移動運營商銷售的,其它的銷售來自於 零售在線渠道和線下渠道。」朱西·洪稱,「也就是說,大多的客戶無法享 受運營商補貼,他們購買昂貴高端設備的動機不夠強烈。」 分析師認為,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高端設備在中國的流行程度比廉價或者中 端設備低。在中國G5售價高達734美元(4888元),和三星Galaxy S7相當。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產業人士稱:「LG沒有多樣化的手機產品線,結 果導致公司的競爭力沒有中國對手強,包括華為和小米。」 例如,上週四小米推出了新手機Mi Max,它有助於公司擴大在中端市場的份 額。Mi Max配備6.44英吋屏幕,售價卻只有230美元(起步價1499元)。華 為也在亞洲CES上推出了多樣化產品,包括低端和中端手機。 一位華為高管稱:「華為掌握了技術,可以自己製造設備,中國許多手機製 造商將製造業外包,這是華為與它們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它們缺少技術。」 中國富人會選擇蘋果或者三星智能手機,但是大多的普通人會購買「中國製 造」的手機,因為價格低,功能也強大。LG G5無法與蘋果、三星產品競爭, 主要是品牌號召力不夠。LG堅持進軍高端市場,導致公司在中國手機市場的 份額不斷下滑。 心得: LG在中國的市佔率可是相當低啊,雖然統計的數字是上一季的資料,但是因為 大部份廠商也都是在今年年初推出新手機,所以排名跟市佔的更動機率不大, 對於LG來說,他們是希望在中國賣出百萬台就算是成功了(過去可能只有數十 萬台),但是看起來要消費者選擇蘋果和三星之外的海外廠商,又要用高價購 買,是很難的選擇啊XD -- Galaxy S6 edge生產成本僅290美金 520分水嶺 749美元的iPhone 6s成本多少錢? 網友:沒營養新聞,研發都不用錢嗎? 網友:代工A9根本被壓榨毛利少的可憐 網友:真奇怪軟體研發都不用成本哦 網友:蘋果明明是cost down的代表 網友:Adobe不就是賣數字和光碟? 網友:誰叫阿婆 那塊牌子 那麻值錢 網友:廣告不用成本?包裝運輸不用成本? 網友:用了iPhone之後我考試都考第一名耶 一樣的低成本,不一樣的物有所值,SAMS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47.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463372561.A.971.html

05/16 12:24, , 1F
嗯,閱。
05/16 12:24, 1F

05/16 12:25, , 2F
LG 黑文不可信,都說 G5 大賣了
05/16 12:25, 2F

05/16 12:27, , 3F
要倒了 話說開箱文呢 說好的支持HTC QQ
05/16 12:27, 3F

05/16 12:35, , 4F
好啦猴子都知道LG在中國吃屎, 你的HTC 10開箱文呢
05/16 12:35, 4F

05/16 12:36, , 5F
HTC 10在中國也是吃屎, 只能靠R哥多買1台救一下
05/16 12:36, 5F

05/16 12:42, , 6F

05/16 12:42, , 7F
下面各種文不對題XDDD
05/16 12:42, 7F

05/16 12:46, , 8F
慘烈
05/16 12:46, 8F

05/16 12:48, , 9F
HTC更慘吧 靠R哥買一支救了
05/16 12:48, 9F

05/16 12:54, , 10F
小米note2呢?
05/16 12:54, 10F

05/16 12:55, , 11F
中國手機有多少台 十位數以上嗎
05/16 12:55, 11F

05/16 12:56, , 12F
現在中國人除了蘋果還會買,其他外來廠商一律吃鱉
05/16 12:56, 12F

05/16 12:57, , 13F
人家的國產已經起來了 反觀台灣自己的國產XD
05/16 12:57, 13F

05/16 12:58, , 14F
還不錯啊 王雪紅如果早點閉嘴 銷量肯定比現在好
05/16 12:58, 14F

05/16 13:00, , 15F
Htc不是外來廠商還不是在中國吃癟
05/16 13:00, 15F

05/16 13:02, , 16F
中國人也都知道啦 htc之於中國的關係 血統不純
05/16 13:02, 16F

05/16 13:04, , 17F
LG在中國一直都賣不好啊,G5又有點試探性的創新產品
05/16 13:04, 17F

05/16 13:04, , 18F
對岸都覺得蘋果是國產了,買一只養一個國人
05/16 13:04, 18F

05/16 13:11, , 19F
中國年輕人都是蘋果~年紀大一點會用三星或國產白牌
05/16 13:11, 19F

05/16 13:11, , 20F
還好我沒買
05/16 13:11, 20F

05/16 13:12, , 21F
HTC 能撐過一年嗎?
05/16 13:12, 21F

05/16 13:23, , 22F
1、貴;2、續航差
05/16 13:23, 22F

05/16 13:24, , 23F
LG手機收掉 專賣零組件比較有搞頭
05/16 13:24, 23F

05/16 13:26, , 24F
LG 黑文不可信,都說 G5 大賣了
05/16 13:26, 24F

05/16 13:28, , 25F
囉嗦什麼 g5就是屌拉
05/16 13:28, 25F

05/16 13:33, , 26F
可惜這樣一直喊G5大賣唯一支持的,還是沒流行起來
05/16 13:33, 26F

05/16 14:16, , 27F
我也快分不清楚是認真的還反串的了。
05/16 14:16, 27F

05/16 14:17, , 28F
護版神機本來就不是喊一喊就有的
05/16 14:17, 28F

05/16 14:17, , 29F
歷史上的816,G2,Gpro2,G4都是有原因的
05/16 14:17, 29F

05/16 15:48, , 30F
所以你的htc10開箱呢 買了嗎 支持htc用嘴巴支持嗎
05/16 15:48, 30F

05/16 16:47, , 31F
缺點蠻致命的 1.換模組要先關機 2.模組組合後的感覺
05/16 16:47, 31F

05/16 16:47, , 32F
很像開發後期才決定加入的噱頭 3.真的頗醜 寧願它續
05/16 16:47, 32F

05/16 16:47, , 33F
用皮革
05/16 16:47, 33F

05/17 00:11, , 34F
htc吃鱉最主要還是價錢不漂亮,東西又沒有獨到之處
05/17 00:11, 34F

05/17 08:05, , 35F
去年一整年的中國市場數據vs今年第一季的全球數據
05/17 08:05, 35F

05/17 08:06, , 36F
這樣也能拿來比還挺奇耙的..
05/17 08:06, 36F
文章代碼(AID): #1NEKiHbn (MobileComm)
文章代碼(AID): #1NEKiHbn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