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無線通訊 LTE vs WiMAX dochi?

看板MobileComm作者 (oodh)時間15年前 (2009/04/25 18:24),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作者: oodh (oodh) 看板: Policy 標題: 4G 無線通訊 LTE vs WiMAX dochi? 時間: Sat Apr 25 18:21:31 2009 電子工程專輯 -- 功能很強大的電子技術、產業網站 http://www.eettaiwan.com/ 什麼是LTE? http://www.eettaiwan.com/SEARCH/ART/LTE.HTM LTE是長期演進技術 (Long Term Evolution)的簡稱,為是目前在市場上 備受矚目的新一代行動無線寬頻技術,它可以讓服務供應商透過較為經濟的 方式提供無線寬頻服務,並超越現今3G無線網路的效能、帶來更優異的表現。 LTE已正式被第三代行動通訊組織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 列為全新的無線 標準技術。LTE除了能夠針對無線寬頻數據設計出最佳化的性能, 它另一項特色是能與GSM服務供應商的網路相容,無論這些服務供應商是否 已經部署UMTS技術,都可進行添增LTE的營運規劃。 什麼是WiMAX? http://www.eettaiwan.com/SEARCH/ART/WiMax.HTM WiMAX代表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是屬於IEEE 802.16標準的一種點到多點寬頻無線存取技術。 與802.11標準定義的Wi-F網路一樣,WiMAX也是一種無線上網技術,只是它的 訊號範圍更廣、傳遞速度更快。Wi-Fi的傳輸率最高可達54 Mbps, 傳輸範圍最遠約一百公尺,而WiMAX的速度、範圍分別是74Mbps、48公里。 目前除了固定接取式標準外,WiMAX行動版本的制訂也已經就緒。 ----------------------------------- LTE vs WiMAX 兩大陣營點兵 LTE -- 領頭羊是 易利信(Ericsson) Verizon、Wirless(威瑞森)、Vodafone(沃達豐) 西門子 日本政府 Alcatel、nokia、Samsung 則是兩邊壓寶 WiMAX -- 領頭羊是 Intel 摩托羅拉(Motorola)、富士通(Fujitsu) 和 台灣政府 Alcatel、nokia、Samsung 則是兩邊壓寶 簡單來說,wimax 是從筆電的無限上網向手機出發 而 LTE則是手機大廠開發的 美國採取WiMAX、LTE雙軌推展4G之外, 除了台灣以外 南韓 也是站在 WiMAX 這邊 而 歐洲以發展LTE技術為主,日本、中國、香港 則是站 LTE 那邊 -------------------------- 台灣政府政策 在 wimax 的影響 上面把「台灣政府」放在WiMAX同盟大軍裡不是自己覺得爽而放的 工研院晉身WiMAX Forum董事會成員 (09/02/27)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64603_617723_NT_26db59bc.HTM 在擴大參與國際組織的目標上,台灣最近獲得了重要成果。工研院(ITRI) 宣佈,已於今年2月初成為全球WiMAX Forum的董事會成員,未來將實際參與 制訂WiMAX Forum的全球發展方針與決策,更有效地發揮國際影響力、 推廣台灣寬頻無線產業與全球WiMAX的佈建應用。 WiMAX Forum在2001年由英特爾、諾基亞與Alvarion等創建。全球目前共有 530家會員,會員層級分為一般(Regular)會員、主要(Principal)會員及 董事會(Board)成員三種。台灣目前有39家會員廠商,包含1個董事會員以及 15個主要會員。 WiMAX Forum目前有17個董事會成員,包括 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三星(Samsung)、諾基亞(Nokia)、 富士通(Fujitsu)等大廠,都是對推動WiMAX產業有貢獻的廠商,負責制定 全球WiMAX產業推廣策略與產品認證規範。 工研院表示,今年2月初,工研院資通所赴美奧蘭多參加WiMAX Forum 全球會員大會,並在董事會中進行簡報,正式申請工研院成為董事會成員, 經過現任董事討論之後,工研院順利獲得通過成為新的董事會成員,未來 將由工研院資通所林寶樹所長代表工研院擔任董事,為台灣資通訊廠商建立 一個與世界對話以及掌握技術先機的平台。 自從2005年政府開始進行「行動台灣」(M-Taiwan)及WiMAX加速計畫以來, 台灣已形成完整的WiMAX產業生態鏈。2008年,台灣在全球WiMAX CPE市場 已有90%的市佔率,以及高達2億美金的產值,未來兩年預估將有三倍的 年成長率。 台灣與WiMAX Forum合作密切,除了在台成立兩個認證實驗室,WiMAX Forum 於2007宣佈成立台灣辦公室,任命工研院資通所工程組長謝慶堂為WiMAX Forum 台灣辦公室主任。同年,全球首座WiMAX Forum應用實驗室 MTWAL (M-Taiwan WiMAX Applications Lab)在工研院新竹院區設立, 提供業者來此應用場域測試其最新發展的WiMAX應用與服務。 台灣,正積極參與IEEE 802.16與WiMAX Forum活動,制定WiMAX相關標準。 在產業推動上,台灣亦陸續舉辦多場全球性的WiMAX Forum會員大會、 工作組會議、插拔大會,並邀請各國WiMAX營運商來台灣參加高峰論壇及 展示會。工研院成為WiMAX Forum董事成員之後,未來將更積極參與 WiMAX Forum的運作,推廣台灣WiMAX產業與全球WiMAX的佈建應用。 ------------------------- 日本政府 對 LTE 的投入 日本加快LTE戰略部署 (簡) http://www.cww.net.cn/news/html/2009/4/3/20094317754019.htm 日本總務省近日宣布,計劃於2010年春發放LTE牌照。在全球3G大潮中領先 的日本決心舉全國之力,部署最先進的無線寬頻網,推出比目前3.5G移動通信 快得多的新一代移動通信LTE,以便在標準、設備生產以及服務上佔領世界LTE 市場的先機。 LTE優勢突出 LTE是在WCDMA、HSPA等一系列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近十年的演進所 開發出的技術。由於大量採用4G的技術和己接近4G技術的性能指標,因此 也被稱為3.9G技術。這種由3GPP制定的技術,其標淮已基本確定。 LTE的特點是具有很高的傳輸速度和很低的延遲及高頻譜效率。 LTE數據速率的設計峰值下行應該大於100Mbit/s,上行應超過50Mbit/s。 在4×4MIMO天線條件下,其理論上的下行速率應達到326Mbit/s,理論上的 上行速率要達到86Mbit/s。LTE的用戶面延遲應小于10ms,控制面延遲要 小於50ms。這要比傳統技術對於單用戶、單數據流和小IP包條件下的延遲 還要小一個數量級。 回顧全球3G開展的歷程,眾多標準並存讓各家運營商不易權衡和決擇, 影響了3G在世界市場發展的速度,歷時近十年還不能在全球普及3G。 尤其是某些公司對手機收取專利使用費,使設備和終端的價格遲遲不能降到 人們所期望的水準。LTE標準的制定就吸取了這方面的教訓。 日本專家認為,LTE將使我們有關手機的常識產生重大改變,這主要有三項: 第一,功能強,LTE能提供與固網相媲美的通信; 第二,價格低,LTE成本並不比3G高: 第三,應用廣,全球可以使用統一的LTE標準, 使得LTE能夠在世界通用並且可滲透到家電和PC等領城。 總之,LTE的出現使得手機可能成為人們低價的日用必需品。 LTE使用了高階數據調製技術和多天線MIMO技術,可使用多個天線收發 資訊,因此其通信速度快而且頻譜利用率高。在下行鏈路LTE採用了 正交頻分復用,在上行鏈路採用了單載波頻分復用。以上都屬於4G的技術。 此外,通過頻譜配置,LTE還可支持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LTE的時延較以往標準降低。這樣連接網路和 下載數據就不必等待太長的時間。由此,過去只能由終端實現的功能和存放在 手機中的數據就可以移到網上。屆時,人們就可以像在辦公室內使用電腦那樣 使用伺服器的功能和調用存儲在其中的數據。這是手機開發的新方向。 蘋果公司的iPhone3G手機就採用了這種技術,能夠方便地調用谷歌地圖, LTE用戶利用這些功能時將感覺不到等待的時間。可以說,LTE的一系列 新進展將帶來手機結構和應用的革命性變化。 日本著眼於LTE 日本NTTdocomo經過數年開發,已決定於2010年率先推出商用LTE, 這是日本政府考慮發放LTE牌照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日本在3G上採用兩個 標準,NTTdocomo、軟庫和e-Mobile公司採用的是WCDMA,KDDI則採用了 cdma2000。然而通過推行LTE,與採用多種標準、群雄割據的3G時代不同, 日本在以無線寬頻為標誌的4G時代將採用業界統一的LTE標準,這將有助於 LTE的迅逐普及。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日本總務省將發布4個LTE牌照,日本三大運營商 NTTdocomo、軟庫、KDDI和新興的運營商e-Mobile公司都可公平地獲得開展 LTE的頻段。 目前日本商用的3.5G移動通信的下行速度領先於世界,已達7.2Mbit/s。 依據日本官方在無線頻譜上的分配規定,日本的LTE最高可實現150Mbit/s 的速度,將比目前的3.5G移動通信高出20倍。這樣,無論是在戶外還是 在家庭或辦公室,也無論是在步行還是在乘坐汽車或火車,人們都可方便地 使用移動通信。也就是說,LTE的通信速度將超過寬頻通信的先驅ADSL, 可與光纖連接的固定電話相媲美。 各運營商佈局LTE 早在2006年,日本NTTdocomo就試驗成功了100Mbit/s速度的移動通信。 日本NTTdocomo一直在進行LTE的技術開發和設備研製。近一年,已開始進行 LTE的現場測試,實現了超過100Mbit/s速度的移動通信。NTTdocomo十年來 累計已在3G上投入了300億美元的資金,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 NTT docomo考慮採用新技術,將手機中存儲的數據和軟體存放在公司的 伺服器中,而終端只起連接的作用。這樣也為進行高速處理的伺服器增加了 新的功能。 另外,軟庫公司已定於2009年內在日本茨城縣小戶市進行LTE的現場 測試。新型運營商e-Mobile已初步洽商採用華為的設備進行LTE的現場測試。 該公司的3G設備就大量採用了華為的產品,這些設備被評價為 “價格低和可靠性高”,從而建立了進一步合作的基礎。 而KDDI公司在部署WiMAX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仍留出了用于LTE開發和測試的 費用。KDDI表示,公司於2008年推出了向手機配送電影的業務,但是必須從 PC機下載。而採用LTE後,2小時的電影只需幾分鐘便可直接下載到手機中, 就像歌曲點播配送那樣簡單。此外,生產LTE設備的NEC公司,已在川崎市 安裝了LTE設備的校驗站,支持各公司的LTE開發和現場測試。 一般而言,各公司引入LTE將花費幾十億美元,然而由於LTE可採用部分 3G設備,因此各公司引入LTE時可相應節省一定的設備投資。 日本e-Mobile公司計劃至2012年的設備投資總額為3000億日元。 e-Mobile認為,由於可以利用已開發出的技術和設備,因此它的LTE基站 數目可比NTTdocomo減少幾分之一,體現了後發優勢,這也是LTE成本並不比 3G高的原因之一。而決心在世界上領先一步普及LTE的日本官方則稱, 低成本的設備技術是LTE成功的關鍵。 為了發送和接收高清晰度視頻,美國、日本和歐洲對於100Mbit/s 的移動通信有很大的需求。預計在2010年,上述國家會推出LTE的商用 和試商用。 除日本之外,美國和歐洲也將於2010年開始展開LTE業務。 美國最大的通信運營商at&t公司已計劃從2009年底起開始部署LTE網路。 僅次於at&t的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已決定在2009年內進行LTE無線寬頻網路 的測試。一直進行WiMAX部署的Clearwire公司也在籌備上LTE業務。 繼美國公司後,瑞典的運營商TeliaSonera也採購了相應設備,準備在 瑞典開通LTE業務,德國電信旗下的T-Mobile公司已經在德國波恩對其 LTE網進行了現場測試。 -------------------- LTE vs WiMAX 目前戰況 -- LTE略勝 & 休兵 是的,如上面談日本的那篇新聞所述,LTE 勝過 WiMAX的地方就在於 它的基地台架設費用便宜很多 LTE聲勢漸起 WiMAX前景有疑慮 http://0rz.tw/P6To2 全球電信產業正出現LTE、WiMAX兩大陣營爭4G主流技術中,日本推展LTE有成, 而大陸在發放TD-SCDMA執照之後,另2張3G執照WCDMA、EVDO都直接接軌LTE, 加上歐美、日本全力推展LTE,使得LTE成為全球4G電信發展主流技術的架式 正逐漸成型中,反觀台灣全力押寶發展WiMAX,在6大WiMAX電信公司延緩 開台時程至明年後,WiMAX發展前景面臨考驗。  資策會指出,大陸重整為新移動、新聯通、新電信之後,3家都已成為 集行動與固網的新電信公司,而大陸政府將第1張TD-SCDMA執照發給了新移動, 大陸市場盛傳WCDMA、EVDO將分別發給新聯通、新電信,並且最快明年年中, 展開建設,等到正式營運時、最快要到2010年。  2010年也正好是全球電信業預期LTE商業運轉的時間點,也因此, 市場傳出,大陸相關單位正在思考是否跳過3G直接發展LTE,即使不做直接 跳升的打算,LTE也是WCDMA、EVDO的下一個直接接軌的技術,顯見大陸以 發展LTE做為4G主流技術已然成型。  而以全球來看,資策會MIC分析師陳冠名指出,除了美國採取WiMAX、 LTE雙軌推展4G之外,歐洲以發展LTE技術為主, 亞洲市場除了台灣及南韓力推WiMAX,大陸及香港目前都以推展LTE為主。  反觀台灣正全力推展WiMAX,但目前中華電信在國內投資WiMAX、 因為NCC不准中華電投資入股全球一動,加上台灣大哥大不準備在WiMAX 領域發展,電信三雄中目前只有遠傳拿下WiMAX執照全力發展, 但也因為WiMAX發照過多,正打算與其它業者一起興建WiMAX網路, 即便已爭取到WiMAX執照的業者,對於WiMAX後勢發展,也不再信心滿滿。  市場人士指出,台灣發展WiMAX、正出現上面一頭熱、下面期待沒有 那麼大的氛圍,在4G技術爭主流之際,台灣到底選對邊了嗎? 正引起產官學界熱烈討論中。 不過,上面這則新聞是去年(08) 8月的消息 4-G 雙規格大戰因為金融風暴來襲,目前是休兵狀態 時機歹 通訊業者對LTE / 4G技術部署卻步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64359_617723_NT_5db64c24.HTM 4G通訊技術、特別是LTE,是2009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 (Mobile World Congress,MWC)的焦點話題之一,但目前尚不能確定它們在 短時間內會為業界帶來多大影響。 部份歐洲通訊服務業者包括Vodafone、 France Telecom (Orange)和 T-Mobile在內,都對部署LTE所需的巨額資本支出態度謹慎;種種跡象都 顯示這些公司至少在2~3年內不會採取行動,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的低迷經濟 景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需要安撫投資者。 事實上,Vodafone在MWC的第一天就宣佈,已對採用MIMO技術、 理論峰值速率最高可達20Mbits/s的3G HSPA+無線寬頻進行測試, 並表示這將可滿足短期內消費者的需要。但市場評論認為,Vodafone並沒有 轉向LTE的急迫性,而Orange的態度也是一樣。 Orange執行長Didier Lombard表示,網路設備供應商急於推出LTE網路設備 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至少在這兩年內,並沒有大規模部署LTE的必要性。 易利信(Ericsson)執行長Carl-Henric Svanberg則表示,儘管該公司立志 成為LTE技術領域的龍頭,但在接下來的五年內,該公司的大規模行動寬頻 部署將以HSPA為基礎:「對部份廠商而言,力推HSPA和HSPA+的原因顯然是 要回收投資;但其他廠商(如美國Verizon Wireless)對LTE的需求則更明顯, 因為他們無法再升級W-CDMA網路。」 Svanberg指出,使用2G或3G網路技術(如CDMA)的通訊業者,因不提供透過 HSPA接取LTE,因此最有可能成為LTE的早期採用者;而已採用平台部署3G網路 的業者們,則不會輕易轉向LTE和真正的4G技術。 例如澳洲通訊業者Telstra在MWC期間宣佈,將在09年底將其下一代 HSPA+網路傳輸速率提高到42Mbits/s。Telstra已和Ericsson 、Qualcomm 、 Sierra Wireless合作推出峰值速率可達21Mbits/s的移動寬頻數據機。 已經計劃在今年底推出LTE晶片組的高通(Qualcomm),其執行長Paul Jacobs 則透露,因為有些通訊業者的態度比其它廠商更積極,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 時間內,肯定會有廠商部署LTE:「事實上LTE在效率方面似乎沒有明顯的 改進,透過採用最新的MIMO技術和高階調變,利用HSPA+就可以實現人們 現在所需要的高階數據傳輸速率。」 Jacobs表示,該公司的晶片組可以支援以上兩種技術,而且除了手機之外, 還可以擴充應用於其他領域,例如可改善室內網路覆蓋情況的毫微微蜂巢式 基地台(femtocell)。 Sierra Wirelesss執行長Jason Cohenour表示,除了針對澳洲市場推出的 Turbo 21,以及幾週前推出的、支援HSPA+的USB數據機之外,該公司已經 準備好推出一款嵌入式模組,該模組可支援OEM研發傳送速率比Telstra 21 更快的設備。 與此同時,Verizon將在近日內從6家備選供應商中,選出初期部署的設備 供應商。Verizon已經與中國移動(China Mobile)、Vodafone聯手試驗這項 技術展開實驗,計劃在09年底推出商用LTE業務;屆時Verizon將成為搶頭香 的公司,中國移動也會隨後跟上。Verizon技術長Dick Lynch表示, 已有廠商先期部署基於3G的EV-DO的先例,而LTE的情況差不多。 大多數廠商、設備供應商和晶片製造商一致認為,推出LTE要比3G更快、 更容易,因為網路接取主要涉及對現有網路的升級,而LTE業務極有可能 透過筆記電腦外插的轉接器或是內建單元上市,並非透過手機。 實際上,能以多簡單與經濟的方式轉移到LTE,是各家通訊業者在MWC期間 最關注的議題。其中在設備供應商端扮演要角的易利信,現在也不能確定 LTE何時能發展成為一種覆蓋範圍廣、有大量元件選擇性的成熟技術。 此外,隨著技術改朝換代,屆時是不是能有支援互通性的手機,也是個讓 人擔心的問題。 -------------------------------------- 這樣的休兵狀態,不但讓通訊業者開始越來越向兩頭觀望 也慢慢展開了 整合開發 LTE 和 WiMAX 技術的研究 行動寬頻欠臨門一腳 業界加速制定LTE測試規格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68523_480402_NT_f3ab3e30.HTM 長期演進技術(LTE)是行動無線寬頻的下一個重大里程碑,然而,致力於 LTE或先進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技術的設計工程師們在面對無線裝置 和無線基礎建設方面的測試時,卻經常感到束手無策。 的確,如果不是因為WiMax和LTE本質上能夠共享某些核心技術的話, 在業界努力將這些先進寬頻技術投入市場時,這兩項技術在設計和測試方面 的差異將會將更大。WiMax技術主要由電腦領域的廠商所推動; 而LTE則是蜂巢式手機服務供應商力推的先進寬頻技術。 “從核心技術的觀點來看,WiMax和LTE實際上相當類似,”美商國家儀器 (NI)公司RF和通訊產品行銷經理David A. Hall表示。“WiMax技術主要採用的 正交分頻多工(OFDM)訊號類型和多輸入/多輸出(MIMO)訊號處理演算法, 也都被應用於LTE技術中。” 但這兩種寬頻服務在調變和傳輸機制方面的共通性,並未能使其在測試設備 公司和測試工程師之間建立起一種堅定一致的力量,使其針對標準規格發展出 通用的設計、開發與測試平台。例如,在資源有限的時期,一款可同時開發 WiMax和LTE晶片、且能在晶片設計最後階段針對兩大標準之一進行最佳化的 軟體定義平台,將能大幅節省開發與測試成本。儘管目前在這方面還未能 見到任何具體成果,但業界現正積極地打造一款這樣的通用平台。 理論上,晶片設計者一般都會在同一款晶片或晶片組上大量重複利用硬體 資源,以同步支援WiMax和LTE技術。因此,WiMax-LTE技術的多模挑戰正是 軟體定義無線電應用的絕佳機會。 “WiMax和LTE都是基於網際網路協議(IP)的技術,所以,兩種系統的建置 幾乎大部份都可重複使用,”英特爾(Intel)院士兼行動部門CTO Siavash Alamouti表示。“OFDMA與MIMO是行動寬頻網際網路的主要推動力量,這兩種技術在設備間的互通性和每一種標準間的相容性方面都必須進行相當多的測試工作。” 英特爾已積極投入WiMax晶片開發,並以其影響力積極參與WiMax標準的開發與 測試計劃工作。但Alamouti卻指出,英特爾“並未接觸任何LTE標準相關工作,” 該公司比較期望LTE標準能自己先行建立。 就實體層而言,“由於這兩種標準都採用了OFDMA和MIMO等關鍵技術”, NI公司的Hall指出,因此,對於所有的OFDM訊號而言,這兩種標準技術也將 具有與所有OFDM訊號共通的相似點。 “舉例來說,WiMax和LTE都具有可配置的OFDM快速傅立葉大小 (FFT size,即子載波數量),其範圍約為128~2,048個子載波,” Hall說。“此外,對於範圍在QPSK到64QAM的每一個子載波而言,兩種技術均 可支援多種調變方案。因此,兩項標準所需的特定測試要求也相當一致。” “例如,分別為這兩種標準進行測試的工程師們都必須評估一些相同的通用性 能規格,如向量誤差振幅度(EVM)、EVM與子載波的關係、子載波平坦度, 以及相鄰通道功率/頻譜光罩等參數。” 然而,兩種標準在實體層上的差異,使得工程師無法為二者採用同樣的測試 演算法。例如,WiMax標準中的OFDM子載波間隔是10.94kHz,而LTE標準中的 OFDM訊號間隔則為15kHz。“由於諸如此類的差異,工程師們實際上並無法 使用一台WiMax測試設備來為LTE設備進行EVM測試,反之亦然,”Hall說。 因此,儘管工程師能夠用相同的性能指標來表徵WiMax和LTE設備的RF性能, 但也必須分別採用不同的測試演算法來衡量這兩項標準。 WiMAX業者自動整合 發展LTE http://n.yam.com/chinatimes/computer/200902/20090227296437.html 全球一動、大同及威達超舜3家WiMAX電信公司昨(26)日共同表示, 將朝向WiMAX上下游技術相容整合,同步與LTE技術接軌,雖然遠傳及 威邁思目前尚未表態,不過,據了解,這2家公司樂見WiMAX與LTE整合發展。 市場人士分析,國內WiMAX電信公司「自動整合」發展LTE,唯一沒有拿到 WiMAX執照、也無意發展WiMAX的台灣大、可能因此在LTE市場起步相對落後3年, 台灣大昨日強調,不認為WiMAX能成功、即便是打算「自動整合」, 對於WiMAX業者做法,台灣大沒有評論,但祝福他們。 由於NCC當初發放WiMAX頻譜時、是以發展WiMAX技術為主,業者打算整合發展 WiMAX、LTE的適法性如何?有待主管機關NCC釐清。 在全球電信業的2路人馬正就WiMAX與LTE、誰才是4G技術正主,引發一場 「主流之爭」之際,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昨日提出「車同軌、書同文」看法, 認為2種技術就像是行駛在同一軌道上的2種火車車廂,發展至最後一定是 同軌並行、條條大路通羅馬。 這項「車同軌、書同文」立論,立刻獲得大同電信總經理嚴福心、 威達超舜電信董事長賴富源的認同。 不只如此,WiMAX電信公司未來採購WiMAX基地台時,已決定選購透過 軟體升級就能移轉至LTE的WiMAX基地台,華為及諾基亞-西門子(NSN) 承諾提供WiMAX直接技轉LTE的基地台,並率先成為全球一動指定進入決標 的2家廠商,全球一動技術長蔡木源表示,第一期基地台設備共5億元, 第3季開台後、再採用2家共同供貨模式,總投資金額約在30億元。 阿爾卡特- 朗訊台灣區總經理翟良超也決定採取WiMAX、LTE雙邊壓寶策略。 據了解,全球發展WiMAX的電信業多以新進業者居多,而LTE則獲得Verizon、 Vodafone、NTT DoCoMo、大陸的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等既有大型電信公司青睞, 就連發展WiMAX的全球指標公司美國Clearwire最近也表態支持LTE, 一面倒向LTE的勢力就像洪水一般、擋也擋不住,讓WiMAX未來前景充滿諸多 不確定性,國內WiMAX電信業者也只好順勢採取因應對策。 ---------------------------- 仗還沒打完,最後會走向哪還是未知;不過,目前看來似乎 LTE 贏面較大 如果最後會整合、廝殺完畢,獨留 LTE 的話,那台灣當初似乎是壓錯頭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台灣的產業和 Intel 的關係本來就比較密切 最後,補上一則相關新聞 基地台天線數將限制》WiMAX建置 受衝擊 http://blog.yam.com/tcia/article/20440691 以上,4G通訊大戰 簡介、目前戰況 與 台灣的政策、處境 -- 國家研究院->政治小組-> policy 政策板 █▆█▆ 遠離對政黨人物偏好 █ ◥ █ ◥ 追尋「什麼對人民最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83.1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83.115

04/25 20:05, , 1F
東西好多 有整理過 推一個
04/25 20:05, 1F

04/25 21:05, , 2F
整理很清楚 把4G的演進過程詳細的列出來
04/25 21:05, 2F

04/26 00:02, , 3F
整合機會超高 就像 dvd +R -R 陣營互相的狀況
04/26 00:02, 3F

04/26 20:42, , 4F
不太可能整合 因為他們的市場是互斥非互補
04/26 20:42, 4F

04/26 20:42, , 5F
個人以為LTE較有機會勝出
04/26 20:42, 5F

05/13 16:14, , 6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05/13 16:14, 6F

10/23 02:39, , 7F
10/23 02:39, 7F
文章代碼(AID): #19ykJtl-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