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4年抗戰 國軍仍是主力

看板Militarylife作者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時間7年前 (2017/01/11 11:29), 編輯推噓1(659)
留言2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4年抗戰 國軍仍是主力 中共教育部於今日正式宣佈,要將教科書上「八年抗戰」的內容改成「14年抗戰」。此一 做法,自然有政治上的目的,那就是向世人宣佈中國共產黨比中國國民黨更早參加抗戰。 抗戰究竟何時開始? 只不過,即便把對日抗戰爆發的日子提早到1931年的9月18日,恐怕也無法改變中華民國 國軍是這場反侵略戰爭主力的歷史事實。首先,關於對日抗戰爆發的日子究竟該是哪一天 ,兩岸、日本與歐美史學界本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調。大多數的人認為,全面抗戰,也 就是一般人認知中的「八年抗戰」爆發日是發生了盧溝橋事變的1937年7月7日。 但是也有人認為,盧溝橋事變只是西北軍宋哲元部隊與日本支那駐屯軍的一場「局部衝突 」,因此從嚴格的角度來論,抗戰的真正爆發之日應該是1937年8月13日。這一天,中央 軍第88師主動向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發起攻擊,可以做為中華民國以舉國之力主動向日 軍作戰的開端。還有更嚴謹的學者認為,要等到1938年4月1日國民黨頒布《抗戰建國綱領 》,中國才正式進入戰時狀態。 甚至也有人認為,必須要等到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跟在美國與英國後面對日本、德 國以及義大利宣戰,才能被視為中日交戰的開始。由於日本帝國從來沒有向中華民國宣戰 ,因此從日本右派還有汪精衛政權的角度出發,中日兩國不僅不是相互交戰的敵國,而且 還是並肩作戰對抗西方帝國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的「盟友」。 相較於沒有辦法講清楚何時開始投入對日作戰的國民政府,中共可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 1932年4月15日向日本宣戰為例,找到共產黨比國民黨更早抵抗侵略者的法理證明。然而 宣戰不宣戰,與實際到底有沒有作戰其實是兩回事。中華民國政府在1941年12月9日才對 日本宣戰,無法改變國軍在前面四年與日軍浴血奮戰的事實。 從東北抗戰開始講起 日本始終把中日戰爭定義為「支那事變」,但是卻也無法否認蔣中正領導下的「重慶軍」 在中國戰場上帶給日軍高達40萬人的傷亡。因此所謂的「八年抗戰」究竟誰是主力,答案 已經不言自明。中共之所以想要強調1937年前六年「局部抗戰」的歷史,其實只是要藉由 這段時間蔣中正集中兵力圍剿共產黨,不願意公然與日本撕破臉的「安內攘外」的政策, 來給國民政府穿小鞋而已。 那麼在1931年到1937年這段時間,中國軍隊到底有沒有起兵抵抗日軍呢?如果有的話,這 六年的時間又到底誰是抗日主力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要從兩個層面來看。假若是東 北三省境內的抗戰,主力確實不是蔣中正領導的中央軍。因為只要對中國近代史有瞭解者 ,就知道東三省指中都是東北軍少帥張學良的地盤,從來不屬於中央軍活動的勢力範圍。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吉林省、黑龍江省與遼寧省境內沒有駐防一支中央軍嫡系部隊的 單位,所以如果有中國軍隊抵抗來犯的關東軍,那也只有可能是東北軍的功勞。而根據張 學良少帥晚年的回憶,當時人在北平的他下達的是「不抵抗」的命令,因此東北是在沒有 大規模交戰的情況下落入日本人手裡的。然而蔣中正對東北軍沒有實際的指揮權,因此「 不抵抗」之令不可能是由他所下。 固然,東北軍並沒有大規模抵抗關東軍的入侵,但也不至於是完全沒有抵抗。時任黑龍江 省主席的東北軍將領馬占山,就率領手下20,000名兵力與來犯的30,000名日軍血戰嫩江。 這場史稱為「江橋抗戰」,可以被視為中華民國國軍與大日本帝國皇軍首次的正式戰鬥。 也因為「江橋抗戰」,馬占山成為了關內外人盡皆知的愛國民族英雄。 然而馬占山終究只是一位馬賊出身的軍閥,沒有堅定捍衛中華民國的情懷。他曾經一度在 台籍外交官謝介石的遊說下,在日本扶持的魁儡政權滿洲國裡擔任黑龍江省的省主席與軍 政部部長。歸順了關東軍不到一個月,他又因為害怕被扣上「漢奸」的帽子,而又帶領手 下背叛了滿洲國,組織東北抗日義勇軍繼續推動「反滿抗日運動」。 同樣也有來自台灣,在北平活動的愛國志士丘念台先生號召同胞捐款支持馬占山的抗日運 動。不過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東北抗日義勇軍終究只堅持到1933年就全面瓦解。他們有 些人跟著馬占山經由蘇聯逃回關內,有的人接受滿洲國軍的收編,也有些加入共產國際指 揮的東北抗日聯軍。自此以後,以東北軍為主的抵抗力量完全的在滿洲國境內銷聲匿跡。 由於與蔣中正理念不合的關係,返回關內的馬占山拒絕了其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的邀請。一直要等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才在蔣中正的邀請下出任東北挺進軍司令,在 山西省境內與由日軍扶持的蒙古軍作戰。長期受到黃埔系將領打壓的馬占山,也在這段時 間與中共8路軍發展出緊密的合作關係。他甚至還於1938年8月底前往延安,在那裡待了一 個月,並且受到毛澤東的熱烈歡迎。 也因為在日本投降後,蔣中正的手下愛將杜聿明在接收東北的過程中有意排擠馬占山,他 一氣之下脫離國民政府到北平養病去了。1949年1月31日,國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將 軍打開城門宣佈北平「和平解放」,正式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投降。跟著傅作義將軍一起投 共的,也包括在北平養病的馬占山將軍。實際上,馬占山本人就是中共派去遊說傅作義投 降的說客之一。 曾擔任過中華民國黑龍江省主席、滿洲國黑龍江省主席、軍政部長、東北抗日義勇軍總司 令與東北挺進軍司令的馬占山將軍,於1950年11月29日病逝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 雖然沒有人可以否定馬占山是為極端親近共產黨的將領,但是他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 發生的一系列武裝衝突中,是代表中華民國的東北軍,而不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日軍作 戰的。 誰是「局部抗戰」的主力? 所謂的「局部抗戰」,並不是只發生於東北。這段時間在關內發生的大規模武裝衝突有兩 場,一是1932年1月到3月之間發生在上海的「一二八事變」,二則是1933年1月到3月之間 發生於華北的長城抗戰。在海峽兩岸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這兩場局部衝突的主力分別為粵 軍第19路軍與西北軍第29軍,與中央軍無關。 可實際上無論是「一二八事變」還是長城抗戰,蔣中正都派遣了中央軍嫡系部隊直接參與 。「一二八事變」一爆發,國民政府最精銳的第87師與第88師兩個步兵師,在張治中將軍 的指揮下臨時編成第5軍派往上海,支援蔣光鼐與蔡廷鍇的第19路軍作戰。另外還有包括 稅警總團和中央教導團等單位,也都先後投入了戰鬥。 蔣中正並沒有像一般人認知的那般,對做為地方部隊的第19路軍見死不救。國民政府在「 一二八事變」期間為第19路軍補充槍彈達1060餘萬發、手槍彈49.8萬餘發、各種砲彈7.34 萬餘顆、手榴彈16、7萬餘枚、步槍1,500支、機關槍130架與各種火砲73門。第5軍與第19 路軍也放下了彼此派系上的嫌隙,團結起來抵抗來犯日軍。 有中華民國裝甲兵之父之稱,時任陸軍第17軍軍長的徐庭瑤將軍,也奉命在隔年爆發的長 城抗戰期間北上支援宋哲元的第29軍作戰。包括關麟徵、杜聿明、戴安瀾與黃杰等「全面 抗戰」期間廣為人知的國軍名將,都是先在「局部抗戰」期間的華北戰場上先接受現代化 戰爭的考驗。也因為古北口與南天門兩場戰鬥的失敗,這些原本血氣方剛的國軍青年才俊 們更知道不能與日本貿然開戰。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中央軍在這些局部戰鬥中的貢獻被人遺忘呢?主要原因還是在 於蔣中正知道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做好與日本全面開戰的準備,因此他雖然暗中命令中央軍 參加戰鬥,但實際上並不希望東京方面認知國軍的抵抗是來自中央政府的命令。實際上, 當時日本政府內部還有相當龐大的主和派勢力存在,因此蔣中正仍沒有放棄和平解決中日 衝突的希望。 不過光靠和平手段並無法遏阻日本主戰派的野心,因此局部抵抗的存在是必要的。而為了 撇清中央政府的責任,讓中日戰爭的衝突不至於在國軍尚未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走上全面戰 爭,蔣中正唯一的選擇就是把一切的「功勞」都推卸給不那麼接受自己指揮的「雜牌軍」 。因此在國民政府的有意安排下,第19路軍與29軍被宣傳成了這兩場局部衝突中的英雄部 隊。 出於不讓日本人起疑的目的,蔣中正甚至還要求第5軍的官兵穿上與第19路軍一模一樣的 制服參戰。長城抗戰後,國民政府的宣傳機器也是刻意抬高西北軍的貢獻。所謂「大刀隊 」的傳奇,也是從這段時間就開始流傳到全國各地的。可實際上真正在戰場上英勇與日本 人對抗,並且為此付出了慘重犧牲的仍舊是蔣中正的嫡系部隊。 即便抹煞掉第5軍與第17軍不提,粵軍第19路軍與西北軍第29軍怎麼樣也都還是國軍的隊 伍,與當時在江西頑抗國民政府進攻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沒有一丁點的關係。第19路軍後 來雖因為與黃埔系的派系衝突而於1933年11月在中共支持下起兵造反,但是這場被稱呼為 「閩變」的歷史事件終究與一年前爆發的「一二八事變」沒有關係。 東北抗日聯軍 「局部抗戰」期間首都在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雖然在名義上已經對日本帝國宣戰, 但是毛澤東領導的工農紅軍並沒有在關內爆發的任何一場中日局部衝突中與日軍戰鬥。後 來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逃竄到延安的「長征」其實也與抗日沒有一點的關係,畢竟日 軍活動的區域是在東北、華北以及華東的上海,而不是在中共逃往的陝北地區。 可能也知道工農紅軍拿不出什麼抗日的戰績,中共只能以1935年5月在滿洲國成立的東北 抗日聯軍做為自己參加過「局部抗戰」的證明。確實有不少東北抗日聯軍的幹部具備中國 共產黨黨員的身份,而且他們在與關東軍還有滿洲國軍交戰的過程中,也有許多英勇與可 歌可泣的表現。可實際上,東北抗日聯軍聽從的對象始終是莫斯科的共產國際,而不是在 瑞金或者延安的中國共產黨。 關於這一點,其實可以從東北抗日聯軍裡有許多朝鮮籍與蒙古籍的幹部就可以觀察出來。 這支部隊的目的,是要以無產階級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將東北、朝鮮與蒙古人從「日本帝國 主義者」的手中「解放」出來,而不是為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失土。至於中華蘇維埃政府, 與東北抗日聯軍基本上處於失聯狀態之中,基本上無法對其運作說三道四。 即便是在國民政府同中共停戰,並且將華北與華中的工農紅軍改編為8路軍及新4軍以後, 延安也沒有辦法指揮楊靖宇跟周保中等中共黨籍東北抗日聯軍領袖在關外的戰鬥。除了來 自蘇聯的有限支援外,東北抗日聯軍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由於極度缺乏後勤補給, 關東軍與滿洲國軍始終把東北抗日聯軍當成「土匪」或者「馬賊」看待而已。 只有由李兆麟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曾經在1939年5月到8月的諾蒙罕戰役中因配 合蘇聯紅軍,打過一些規模比較龐大的戰鬥。然而伴隨著東京與莫斯科在1941年3月份簽 署了《日蘇中立條約》,東北抗日聯軍的殘餘部隊也在史達林的命令下陸續撤入西伯利亞 。隨後蘇聯承認滿洲國,共產國際也停止了對關東軍在東北勢力的挑戰。 看在接受國民黨政府委任,潛伏到滿洲國軍隊的白文麟老先生眼中,圍剿東北抗日聯軍的 戰爭充其量不過是蘇聯與日本的「代理人戰爭」。曾經圍剿過周保中部隊的白文麟表示, 東北抗日聯軍雖然打擊日本侵略者,但是推廣的終究是國際主義而非民族主義。假若東北 抗日聯軍趕走日本侵略者,也不過是把滿洲國由原本的日本衛星國轉為蘇聯衛星國而已。 他們所推動的暴力革命還有馬克思主義,看在大多數嚴格遵守中華傳統文化與儒家精神的 東北人眼中也是格格不入的。等到退到西伯利亞後,東北抗日聯軍更被改編為簡稱「國際 旅」的蘇聯紅軍第88旅。88旅的名人當中,也包括了後來成為北韓國父的金日成。這些都 已經充分說明,史達林才是東北抗日聯軍幕後的指揮者。 就連在抗戰勝利後,進入東北的中共8路軍與新4軍「嫡系人馬」也與以周保中為首的抗日 聯軍領袖存在著不少的衝突。而且就跟馬占山的東北抗日義勇軍一樣,東北抗日聯軍內部 也存在著複雜的派系問題。他們當中就有不少人在抗戰期間投靠了關東軍,並且被改編為 滿洲國軍調轉槍口回頭打自己人。其中東北抗日聯軍烈士楊靖宇,就是死在這些「叛徒」 的手中。 理所當然的,這些參加過滿洲國軍或者與共產國際分道揚鑣的前東北抗日聯軍人士都接受 了國民政府的收編。哪怕是死在軍統地下工作人手中,直到今天都還被北京定位為英烈的 李兆麟,根據奉戴笠之命執行刺殺任務的老前輩宗慧敏女士回憶,其實也是同時接受國共 兩黨指派的「雙面諜」。因此中共將東北抗日聯軍解讀為自己領導「局部抗戰」的證明, 恐怕離史實還是有一段差距的。東北抗日聯軍 「局部抗戰」期間首都在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雖然在名義上已經對日本帝國宣戰, 但是毛澤東領導的工農紅軍並沒有在關內爆發的任何一場中日局部衝突中與日軍戰鬥。後 來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逃竄到延安的「長征」其實也與抗日沒有一點的關係,畢竟日 軍活動的區域是在東北、華北以及華東的上海,而不是在中共逃往的陝北地區。 可能也知道工農紅軍拿不出什麼抗日的戰績,中共只能以1935年5月在滿洲國成立的東北 抗日聯軍做為自己參加過「局部抗戰」的證明。確實有不少東北抗日聯軍的幹部具備中國 共產黨黨員的身份,而且他們在與關東軍還有滿洲國軍交戰的過程中,也有許多英勇與可 歌可泣的表現。可實際上,東北抗日聯軍聽從的對象始終是莫斯科的共產國際,而不是在 瑞金或者延安的中國共產黨。 關於這一點,其實可以從東北抗日聯軍裡有許多朝鮮籍與蒙古籍的幹部就可以觀察出來。 這支部隊的目的,是要以無產階級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將東北、朝鮮與蒙古人從「日本帝國 主義者」的手中「解放」出來,而不是為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失土。至於中華蘇維埃政府, 與東北抗日聯軍基本上處於失聯狀態之中,基本上無法對其運作說三道四。 即便是在國民政府同中共停戰,並且將華北與華中的工農紅軍改編為8路軍及新4軍以後, 延安也沒有辦法指揮楊靖宇跟周保中等中共黨籍東北抗日聯軍領袖在關外的戰鬥。除了來 自蘇聯的有限支援外,東北抗日聯軍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由於極度缺乏後勤補給, 關東軍與滿洲國軍始終把東北抗日聯軍當成「土匪」或者「馬賊」看待而已。 只有由李兆麟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曾經在1939年5月到8月的諾蒙罕戰役中因配 合蘇聯紅軍,打過一些規模比較龐大的戰鬥。然而伴隨著東京與莫斯科在1941年3月份簽 署了《日蘇中立條約》,東北抗日聯軍的殘餘部隊也在史達林的命令下陸續撤入西伯利亞 。隨後蘇聯承認滿洲國,共產國際也停止了對關東軍在東北勢力的挑戰。 看在接受國民黨政府委任,潛伏到滿洲國軍隊的白文麟老先生眼中,圍剿東北抗日聯軍的 戰爭充其量不過是蘇聯與日本的「代理人戰爭」。曾經圍剿過周保中部隊的白文麟表示, 東北抗日聯軍雖然打擊日本侵略者,但是推廣的終究是國際主義而非民族主義。假若東北 抗日聯軍趕走日本侵略者,也不過是把滿洲國由原本的日本衛星國轉為蘇聯衛星國而已。 他們所推動的暴力革命還有馬克思主義,看在大多數嚴格遵守中華傳統文化與儒家精神的 東北人眼中也是格格不入的。等到退到西伯利亞後,東北抗日聯軍更被改編為簡稱「國際 旅」的蘇聯紅軍第88旅。88旅的名人當中,也包括了後來成為北韓國父的金日成。這些都 已經充分說明,史達林才是東北抗日聯軍幕後的指揮者。 就連在抗戰勝利後,進入東北的中共8路軍與新4軍「嫡系人馬」也與以周保中為首的抗日 聯軍領袖存在著不少的衝突。而且就跟馬占山的東北抗日義勇軍一樣,東北抗日聯軍內部 也存在著複雜的派系問題。他們當中就有不少人在抗戰期間投靠了關東軍,並且被改編為 滿洲國軍調轉槍口回頭打自己人。其中東北抗日聯軍烈士楊靖宇,就是死在這些「叛徒」 的手中。 理所當然的,這些參加過滿洲國軍或者與共產國際分道揚鑣的前東北抗日聯軍人士都接受 了國民政府的收編。哪怕是死在軍統地下工作人手中,直到今天都還被北京定位為英烈的 李兆麟,根據奉戴笠之命執行刺殺任務的老前輩宗慧敏女士回憶,其實也是同時接受國共 兩黨指派的「雙面諜」。因此中共將東北抗日聯軍解讀為自己領導「局部抗戰」的證明, 恐怕離史實還是有一段差距的。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10005944-260417 備註: 美軍表示:主力!? -- 上等兵36,845元 上士一級46,275元 一等士官長54,265元 上尉一級53,895元 簽下去包吃包住 水電減免 還可以實現一個願望 你還不簽下去 簽拉 ╱人●ω●人╲ 一等兵35,230元 中士一級42,885元 二等士官長50,815元 中尉一級48,685元 軍中滑手機上 打網咖 唱 你還不簽下去 開燈 ● ω ● ╱人●ω●人╲ 二等兵33,625元 下士一級39,345元 三等士官長47,815元 少尉一級45,835元 少校60,415元 中校67,670元 上校76,385元 戰鬥加給5000元 104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194.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life/M.1484105368.A.5EF.html

01/11 11:36, , 1F
共產黨一開始還是被追剿的狀態,哪有餘力抗日
01/11 11:36, 1F

01/11 11:47, , 2F
然後咧 又在自慰唬爛自己人 話語權都被支那拿走了
01/11 11:47, 2F

01/11 11:50, , 3F
阿共要怎麼講是他的自由,就像韓國說一堆偉人都是韓國人一樣
01/11 11:50, 3F

01/11 11:51, , 4F
只是歷史的事實真的就不是靠共軍在抗日的
01/11 11:51, 4F

01/11 12:47, , 5F
老實講誰是抗戰主力也跟台灣人沒關係吧
01/11 12:47, 5F

01/11 12:48, , 6F
爭這種話語權到底要幹嘛
01/11 12:48, 6F

01/11 12:58, , 7F
噓三樓 "一堆偉人或發明是韓國人" 這很多是中國的假
01/11 12:58, 7F

01/11 12:58, , 8F
新聞 專門用來挑起中國人民族主義用的 沒想到臺灣人
01/11 12:58, 8F

01/11 12:58, , 9F
一起被騙隨之起舞 真是好笑
01/11 12:58, 9F

01/11 13:41, , 10F
87
01/11 13:41, 10F

01/11 13:41, , 11F
228多寫一點才是真的
01/11 13:41, 11F

01/11 15:29, , 12F
我只覺得抗戰無論是8年還是14年 對台灣來說根本沒差 因
01/11 15:29, 12F

01/11 15:29, , 13F
為那個是大陸的歷史啊 台灣人自身對自己生活這塊土地的
01/11 15:29, 13F

01/11 15:29, , 14F
歷史都不清楚了 還看什麼外國的歷史?
01/11 15:29, 14F

01/11 17:44, , 15F
中華民國早就滅亡了 去管中國的他國事務幹嘛
01/11 17:44, 15F

01/11 23:14, , 16F
叫個中央軍以為自己就不是個軍閥
01/11 23:14, 16F

01/11 23:29, , 17F
主力不是美國?
01/11 23:29, 17F

01/12 03:07, , 18F
這麼長的文章,讓原po好幾個段落重複貼了.
01/12 03:07, 18F

01/12 05:33, , 19F
關我屁事
01/12 05:33, 19F

01/15 18:40, , 20F
就77啊,中華民國滅亡個屁啦,今天早上出門時還存在啊!
01/15 18:40, 20F
文章代碼(AID): #1OTQQONl (Military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