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國海軍想要一種高速雙體醫療船

看板Military作者 (Ulana Khomyuk)時間2年前 (2022/04/30 12:00), 2年前編輯推噓25(250177)
留言202則, 2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如題啦 在2028 年2月之前 美國海軍希望擁有一種高速雙體醫療船, 廠商稱其最高航速至少為30節(大約是時速55公里) 航程為5500海里(約為9260公里) 一般航速為24節(時速44公里) 美國海軍目前有兩艘專業的醫療船 分別為1987年服役的USNS Comfort(也就是安慰號) http://i.imgur.com/VEDeuec.jpg
和姐妹船 1982年服役的USNS Mercy(仁慈號) http://i.imgur.com/NYBA6zM.jpg
長約272公尺,重7萬噸 最高速度約17節(約時速31公里) 美國海軍表示新船有可能會從先鋒級遠征快速運輸艦來衍生改裝 http://i.imgur.com/u2pH4ZZ.jpg
構想圖大概長這樣 http://i.imgur.com/mYbwcvg.jpg
不過新船不是要用來取代上面這兩艘大型醫療艦 而是要用來填補這兩艘船到不了的地方的醫療能力空缺 是開出來的規格是大約現有那兩艘長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速度幾乎是可以接近兩倍 這樣更快的船 反應時間就能夠跟著縮短, 這種吃水淺的船體可以直接開進淺水區域 或是那一些沒有什麼建設的港口 內部設計也很適合調整空間安放一些醫療設施模組 並且飛行甲板也足以容納V-22魚鷹之類的大型機種 預計規格是可容納28名船員和50名醫務人員 有三間手術室 6個重症加護病房床位 20個中度護理床位30個輕度護理床位和12個恢復床位 和170個普通座位 還有1~2個V-22著陸區以及用於從其他船隻轉移患者的平台 海軍預計將在9月授予合約預計將於2026年12月開始建造 在14個月後投入使用 整體工程和建設的預期成本約為3.3億美元 這種形式將會有助於提高整體海上醫療能力 以支持海軍陸戰隊和海軍目前正在開發的未來遠征和分佈式作戰概念 當然, 以大型船艦當做載台提高部分醫療能力的方式也是有在繼續進行的 -- http://i.imgur.com/Bp7EICK.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226.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51291253.A.D9B.html

04/30 12:04, 2年前 , 1F
LCS新職務?
04/30 12:04, 1F

04/30 12:05, 2年前 , 2F
醫療船也有七萬頓…
04/30 12:05, 2F

04/30 12:08, 2年前 , 3F
海上醫院
04/30 12:08, 3F

04/30 12:11, 2年前 , 4F
讚,把人命當回事的國家就是不同!
04/30 12:11, 4F

04/30 12:11, 2年前 , 5F
海上醫藥箱
04/30 12:11, 5F

04/30 12:13, 2年前 , 6F
LCS:幫復 QQ
04/30 12:13, 6F

04/30 12:29, 2年前 , 7F
俄國:傷兵就沒用 幹嘛對韭菜這麼認真
04/30 12:29, 7F

04/30 12:30, 2年前 , 8F
獨裁國把死傷數字蓋牌 就可防可控
04/30 12:30, 8F

04/30 12:31, 2年前 , 9F
中國:對阿,我們獨裁蓋牌高效率 還2028笑死
04/30 12:31, 9F

04/30 12:31, 2年前 , 10F
定調根本沒死人 不就搞定了
04/30 12:31, 10F

04/30 12:45, 2年前 , 11F
這兩艘都是油輪改裝的 空間超大 做野戰醫院超豪華
04/30 12:45, 11F

04/30 12:45, 2年前 , 12F
的 反觀俄軍 她們出現在新聞裡常是因為支援外國災
04/30 12:45, 12F

04/30 12:45, 2年前 , 13F
難或下鄉義診 敦親睦鄰外還能宣揚美國的國力
04/30 12:45, 13F

04/30 12:50, 2年前 , 14F
韭菜就別想公民
04/30 12:50, 14F

04/30 13:01, 2年前 , 15F
還來啊 我覺得接下來所有新想法元老院都會嚴審
04/30 13:01, 15F

04/30 13:02, 2年前 , 16F
地效船
04/30 13:02, 16F

04/30 13:10, 2年前 , 17F
請問簽名檔來源是?
04/30 13:10, 17F

04/30 13:29, 2年前 , 18F
總覺得醫療船不需要高速
04/30 13:29, 18F

04/30 13:33, 2年前 , 19F
完全就是一盒超大盒自己會動的醫藥箱
04/30 13:33, 19F

04/30 13:35, 2年前 , 20F
高速才能快速抵達和撤出戰區啊
04/30 13:35, 20F

04/30 13:37, 2年前 , 21F
高強度戰區醫療船根本不會放最前線吧
04/30 13:37, 21F

04/30 13:37, 2年前 , 22F
高速是為了跨洋去處理突發事件
04/30 13:37, 22F

04/30 13:38, 2年前 , 23F
當地如果是第三世界環境 醫療很差
04/30 13:38, 23F

04/30 13:39, 2年前 , 24F
不能信任盟友醫療水準時 就得派醫療船
04/30 13:39, 24F

04/30 13:39, 2年前 , 25F
感覺這種理由和當初搞 LCS 的理由有點像
04/30 13:39, 25F

04/30 13:39, 2年前 , 26F
實際上按戰區配置就夠了 需要的時候可以慢慢調
04/30 13:39, 26F

04/30 13:40, 2年前 , 27F
舊的大型醫療艦也沒聽說過速度是考量因素吧
04/30 13:40, 27F

04/30 13:40, 2年前 , 28F
keyword: "這兩艘船到不了的地方"
04/30 13:40, 28F

04/30 13:40, 2年前 , 29F
戰區畢竟過度遼闊 不是到處都有醫療量能
04/30 13:40, 29F

04/30 13:41, 2年前 , 30F
不需要是到處 過去幾十年有這種需求嗎?
04/30 13:41, 30F

04/30 13:41, 2年前 , 31F
如果真的有 那現貨不應該只是兩艘
04/30 13:41, 31F

04/30 13:42, 2年前 , 32F
到不了有各種可能 太慢太遠或吃水太深
04/30 13:42, 32F

04/30 13:42, 2年前 , 33F
應該是預想未來有需求,比如奪島作戰之類的
04/30 13:42, 33F

04/30 13:42, 2年前 , 34F
沒有更多只是因為成本考量
04/30 13:42, 34F

04/30 13:43, 2年前 , 35F
不是沒需求 是數量有成本效益問題
04/30 13:43, 35F

04/30 13:43, 2年前 , 36F
是啊 但是單獨搞一個新艦種成本通常都更高
04/30 13:43, 36F

04/30 13:43, 2年前 , 37F
美帝中東作戰其實常常是空運到歐洲醫療
04/30 13:43, 37F

04/30 13:43, 2年前 , 38F
成本也是貴到靠北
04/30 13:43, 38F
還有 124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4/30 16:30, 2年前 , 163F
能力愈大 價錢就愈大 QQ
04/30 16:30, 163F

04/30 16:37, 2年前 , 164F
資料上是寫需要的話黃蜂級就可以擴到 600 床
04/30 16:37, 164F

04/30 16:45, 2年前 , 165F
登陸艦臨時改裝兼差可以 但它們要常態配置
04/30 16:45, 165F

04/30 16:45, 2年前 , 166F
所以兩者就不能相提並論
04/30 16:45, 166F

04/30 16:46, 2年前 , 167F
畢竟平甲板登陸艦有其他更重要任務
04/30 16:46, 167F

04/30 16:46, 2年前 , 168F
功能單純的醫療 就用民船規格搞定就好
04/30 16:46, 168F

04/30 16:47, 2年前 , 169F
但現代小噸位民用渡輪幾乎也都是高速輪
04/30 16:47, 169F

04/30 16:47, 2年前 , 170F
因為現代人沒有耐心忍受太慢的渡輪
04/30 16:47, 170F

04/30 16:48, 2年前 , 171F
台灣常見的就麗娜輪 海峽號都雙體艦
04/30 16:48, 171F

04/30 17:16, 2年前 , 172F
搞個高速單體船不是更簡單
04/30 17:16, 172F

04/30 17:29, 2年前 , 173F
不 那反而難 因為民間渡輪多數市場是高速雙體
04/30 17:29, 173F

04/30 17:30, 2年前 , 174F
單體阻力大 要高速 馬力成本要多幾成
04/30 17:30, 174F

04/30 17:30, 2年前 , 175F
載人渡輪較不在意水下酬載量
04/30 17:30, 175F

04/30 17:31, 2年前 , 176F
雙體因為大甲板 低阻力 省油省成本
04/30 17:31, 176F

04/30 17:31, 2年前 , 177F
所以在這定位有市場優勢
04/30 17:31, 177F

04/30 17:39, 2年前 , 178F
我猜俄羅斯的是用貨櫃船改裝而成 可屯放大量cargo#2
04/30 17:39, 178F

04/30 17:39, 2年前 , 179F
00
04/30 17:39, 179F

04/30 17:47, 2年前 , 180F
連醫療船也要低可視?
04/30 17:47, 180F

04/30 17:53, 2年前 , 181F
那其實只是小艦在最大化空間
04/30 17:53, 181F

04/30 17:54, 2年前 , 182F
蓋房子一樣 方方正正 空間好利用
04/30 17:54, 182F

04/30 17:54, 2年前 , 183F
只前面傾斜 降低逆風阻力
04/30 17:54, 183F

04/30 18:31, 2年前 , 184F
雙體船很晃不是嗎? 適合當醫療船?
04/30 18:31, 184F

04/30 18:36, 2年前 , 185F
很晃那是有海象的時候 但醫療船是拿來補充當地醫療
04/30 18:36, 185F

04/30 18:37, 2年前 , 186F
資源用的 通常是靠港或在泊地的
04/30 18:37, 186F

04/30 18:37, 2年前 , 187F
它們醫療時是港灣港口下錨超穩
04/30 18:37, 187F

04/30 19:08, 2年前 , 188F
很多島嶼、弱國的基建跟醫療能量很差,遭遇大規模
04/30 19:08, 188F

04/30 19:08, 2年前 , 189F
天災或疫情很快就飽和全滅。醫療船等於是移動醫院,
04/30 19:08, 189F

04/30 19:09, 2年前 , 190F
而這類島嶼的基建跟港口無法支撐七萬噸大船靠泊。
04/30 19:09, 190F

04/30 19:09, 2年前 , 191F
而USMC已經打定主意要在西太平洋各島嶼蛙跳機動,
04/30 19:09, 191F

04/30 19:09, 2年前 , 192F
醫療船就有提高航速的需求,關島到第一島鏈可以兩
04/30 19:09, 192F

04/30 19:09, 2年前 , 193F
天內抵達。
04/30 19:09, 193F

04/30 19:53, 2年前 , 194F
8-9年前菲律賓風災 中美在搶救災地位
04/30 19:53, 194F

04/30 19:53, 2年前 , 195F
美國7萬噸的最後太大太遠太慢 最後沒去
04/30 19:53, 195F

04/30 19:54, 2年前 , 196F
靠駐亞太軍機軍艦移去救災 刷存在感
04/30 19:54, 196F

04/30 19:55, 2年前 , 197F
中國醫療船 反而比較來得及到位 有去
04/30 19:55, 197F

04/30 19:55, 2年前 , 198F
7萬噸需要設施 在災難時更難滿足
04/30 19:55, 198F

04/30 19:56, 2年前 , 199F
所以看他少出動 不能解釋為夠用
04/30 19:56, 199F

04/30 19:56, 2年前 , 200F
更可能是動用條件更困難達成
04/30 19:56, 200F

04/30 19:58, 2年前 , 201F
有些大災難是連港口設施都”不見了”
04/30 19:58, 201F

05/01 22:44, 2年前 , 202F
放在醫療不先進的國家,附近的美軍港還行吧
05/01 22:44, 202F
文章代碼(AID): #1YRBHrsR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