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資訊] 川普政府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

看板Military作者 (123456)時間4年前 (2020/01/25 15:41), 4年前編輯推噓9(907)
留言16則, 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IA 看板 #1UAyooeJ ] 作者: kwei (光影) 看板: IA 標題: [資訊] 川普政府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 時間: Sat Jan 25 13:05:51 2020 川普政府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基於美國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的分析 文章來源:《美國研究》2019年06期 刊載網址:https://m.sohu.com/a/368222208_618422 張業亮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內容提要 冷戰結束後,美國致力於構築一個由陸基、海基和太空基系統等不同攔截方式與本土防禦 、地區防禦和點防禦等不同防禦面相結合而組成的一體化分層導彈防禦結構。川普就任後 ,在延續前任的導彈防禦政策框架的基礎上,對美國導彈防禦的範圍和目標做了調整,以 應對敵人和主要對手構成的導彈威脅。川普政府的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將加劇美國退出《 中導條約》後陷入的美俄之間敵對的緊張關係,削弱甚至抵消中等核國家和擁有彈道導彈 國家的威懾和實戰能力,刺激這些國家加強應對措施的研究,從而引發進攻性武器與防禦 性武器之間的軍備競賽。儘管面臨嚴峻的技術和財政方面的挑戰,川普政府仍將大力推進 其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的實施。 導彈防禦在美國防務戰略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川普就任以來,在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 防務戰略和核態勢進行系列評估的同時,對美國的導彈防禦政策進行了為期九個月的審議 ,並於2019年1月17日發佈了《導彈防禦評估》(Missile Defense Review)報告(下稱2019 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這是美國繼2010年發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之後,再次發表 導彈防禦評估報告。報告分析了美國面臨的安全環境,明確闡述了美國導彈防禦的戰略、 政策和態勢,在延續以往的導彈戰略和政策的基礎上,對美國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做出大 幅調整。當前,在導彈防禦塑造戰略環境的權重日趨增大、美國退出《中導條約》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並極有可能退出美俄簽署的《新削減戰略 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簡稱New START)的安全環境下,川普政 府擴張性的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將對全球和地區安全形勢、國際軍控和裁軍,以及美俄、 中美等大國關係,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目前,國內外關於美國導彈防禦的研究成果雖然卷帙浩繁,但對川普政府導彈防禦政策的 研究相對較少,並且為數不多的相關研究成果沒有全面深入地論述川普政府對美國導彈防 禦政策的調整。本文採用歷史研究、文獻研究和實證研究的方法,在對美國導彈防禦的歷 史和政策演變進行簡要梳理的基礎上,對川普政府的導彈防禦政策和戰略進行評述,重點 分析川普政府調整美國導彈防禦政策的原因,探討這種調整對國際安全、大國關係、國際 軍控和裁軍的影響及其實施前景。 1、美國導彈防禦的歷史、結構和政策框架 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是一個一體化的分層彈道導彈防禦結構,提供了在進攻性導彈及其彈 頭到達打擊目標之前將其摧毀的多種機會。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前身是約翰遜政府於1963 年部署的“哨兵”系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蘇兩國都不擁有 遠程導彈,戰略轟炸機是唯一的核威脅。隨著彈道導彈的出現,美蘇為了保證自己的陸基 洲際導彈發射場、戰略空軍基地和指揮中心的安全,開始著手研發反彈道導彈武器系統。 到20世紀60年代,美蘇都擁有了更強大、更多樣化的核打擊力量,也隨之都加快了反彈道 導彈系統的發展。雷根政府時期,美國為了謀取對蘇聯的軍事優勢,於1983年3月提出“ 戰略防禦倡議”(即“星球大戰”計畫,簡稱SDI),首次提出通過建立太空和地面相結合 的多層次導彈防禦系統,來應對蘇聯的戰略核武器。1987年9月,美國開始“星球大戰” 計畫第一階段的構造設計。到老布希政府時期,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蘇聯的解體,加上技術 和經費的制約,美國開始把重點放在開發對較小區域進行防禦的陸基導彈防禦系統上。柯 林頓政府上台後,正式宣佈終止“星球大戰”計畫,代之以“彈道導彈防禦”計畫。該計 畫由旨在使美國海外駐軍及盟國和夥伴免遭導彈襲擊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heater Missile Defence,TMD)和保護美國本土免遭導彈襲擊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National Missile Defence,NMD)兩部分構成。1999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國家導彈防 禦法》(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ct),該法要求美國部署“能保護美國免遭有限的洲 際彈道導彈襲擊的有效的全國導彈防禦系統”,把布建導彈防禦系統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 來。小布希總統上台後,為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彈道導彈技術的擴散,把導彈防禦作 為美國安全政策的優先考量,加快了研製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步伐,在將柯林頓時 期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和“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合二為一的同時,努力把美國導彈防 禦系統擴展為由陸基導彈防禦和海基導彈防禦等不同攔截方式組成的多層次防禦系統,重 點放在美國本土的導彈防禦上。為此,小布希政府於2002年宣佈,在二年內完成部署本土 導彈防禦的目標,並退出《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簡稱《反彈道導彈條約》, 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ABM),以便開發和部 署全國性的導彈防禦系統,抵禦有限數量的遠程彈道導彈的威脅。 歐巴馬就任後發佈行政令,指示國防部對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政策、戰略、計畫和項目進 行全面評估,美國國會也提出同樣的要求。美國國防部會同聯邦政府其他部門,從2009年 3月到2010年1月,對美國的導彈防禦進行了為期十個月的評估,並於2010年2月1日出台了 《彈道導彈防禦評估報告》(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Review Report,BMDR)。該報 告分析了美國和盟國面臨的彈道導彈威脅,闡述了歐巴馬政府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的框架 和優先項目。在該評估的指導下,歐巴馬政府對美國導彈防禦政策做出調整。首先,在本 土防禦方面,在保持現有導彈防禦能力的同時,開發新的能力,以應對新的威脅。美國本 土導彈防禦主要由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GMD)承擔 ,該系統使用一種動能攔截器(kinetic kill vehicle)對來襲的遠程導彈進行中途攔截。 歐巴馬入主白宮時,美國共部署了30台陸基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其中26台在阿拉斯加州的 格里利堡(Fort Greely),四台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Vandenberg)空軍基地。歐巴馬政 府認為,在洲際彈道導彈的威脅不確定的情況下,美國必須擁有在可預見的未來抵禦來自 朝鮮和伊朗的導彈威脅的能力,必須“持續致力於維持和開發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 因此,歐巴馬政府把部署在這些基地的攔截裝置的數量由原先的30台增加到44台,並擬在 現有的二個導彈攔截基地外增加第三個基地;同時,為確保這些陸基系統能夠成功地進行 攔截,在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亞州、格陵蘭島和英國部署了預警雷達、海上浮動雷達以 及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並投資開發了標準-3型導彈(the Standard Missile 3,SM-3)。 其次,在地區導彈防禦方面,歐巴馬政府取消了小布希政府在歐洲部署遠程攔截導彈的計 畫,代之以名為“歐洲分階段適應路徑”(European Phased Adaptive Approach,EPAA) 的導彈防禦計畫;提升了美國東北亞盟國部署的地區導彈攔截裝置和傳感器的能力,包括 在關島和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在日本部署兩台先進的雷達,以回應朝鮮的導彈威脅。最後 ,“在緊密監督中國軍事能力建設,包括導彈力量”的同時,加強與中國和俄羅斯在導彈 防禦方面的合作。 從以上對美國導彈防禦歷史和政策演變的簡要回顧中可以看出,到歐巴馬政府結束任期時 ,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經過多年的布建,已逐步形成了多層導彈防禦結構以及一整套的戰略 和政策框架。 在美國導彈防禦的作用和目標上,美國把捍衛本土免遭來自“流氓國家”有限的彈道導彈 打擊,以及抵禦海外美軍、盟國和夥伴國面臨的地區性導彈威脅,作為導彈防禦的主要目 標。具體來說,美國導彈防禦起到以下作用:一是保護美國本土、海外駐軍和盟國免遭導 彈襲擊;二是攝止針對美國、盟國和夥伴的軍事攻擊;三是作為美國對盟國安全保證的一 部分,使盟國放心;四是在和平時期和危機時刻強化美國的外交努力;五是發揮導彈防禦 的戰略穩定和危機穩定作用;六是對沖未來的軍事風險;七是增強美軍開展地區和跨地區 軍事行動的能力。 在導彈防禦系統的結構上,美國已經構築了一個由陸基、海基等不同防禦方式與本土防禦 系統、地區防禦系統和點防禦系統等不同防禦面結合而成的一體化分層導彈防禦結構。除 了由陸基中段攔截系統構成的本土導彈防禦系統外,美國還實戰部署了由末端高層區域防 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下稱薩德系統)、海基宙斯盾導 彈防禦系統(Aegis Sea-based Missile Defense,ASMD)和陸基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 (Aegis Ashore)組成的區域防禦系統,加上由“愛國者”(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3,PAC-3)系統構成的點防禦系統,共同來抵禦潛在對手的地區性導彈威脅。 這一分層的導彈防禦系統使美國目前能夠抵禦來自朝鮮和伊朗等“流氓國家”在數量上和 技術上有限的導彈攻擊,但還不足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技術上更成熟的洲際彈道導 彈的襲擊。 在導彈防禦的態勢上,鑑於潛在對手的導彈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美國在繼續依賴核威懾來 防止針對美國本土、海外駐軍以及盟國和夥伴的導彈打擊的同時,強調美國的彈道導彈防 禦能力必須要滿足應對未來威脅的需要,並隨著威脅的變化可以靈活調整,以保持美國的 導彈防禦能力“走在流氓國家導彈威脅前面”的戰略態勢。 2、川普政府對美國導彈防禦政策的延續和調整 川普政府上台後,在延續前幾任政府的導彈防禦政策框架的同時,對美國導彈防禦政策做 出大幅調整。 早在川普上台之前,美國國會就曾於2016年要求國防部對導彈防禦政策和戰略進行一項全 面的評估。川普就任後不久也發佈行政令,要求美國國防部對彈道導彈防禦進行一次新的 全面評估,“以確認強化導彈防禦能力的方式,重新平衡本土和戰區導彈防禦的優先項目 ,確定優先提供資金的領域。”2017年5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正式宣佈開始對美國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進行審議,並將在2018年2月將審議結果 與《核態勢報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NPR)一起公佈,但不知何因推遲到2019年1 月17日才公佈,耗時近二年。 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在對美國目前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導彈威脅情況進行評估的 基礎上,闡述了美國導彈防禦的作用、政策和戰略,提出了未來十年指導美國導彈防禦研 發的原則。2019年1月17日,川普在美國國防部發表講話時,把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 》報告提出的建議和戰略歸納為六點,即:把保護美國人民放在最優先的位置;把研發新 的導彈防禦技術作為重點;調整美國導彈防禦的範圍,使其不僅能抵禦彈道導彈,而且能 抵禦巡航導彈和超音速導彈;加大對太空基導彈防禦層的投入;清除研發、部署導彈防禦 新技術面臨的官僚障礙;堅持與盟國公平分擔導彈防禦負擔。 具體來說,川普政府對美國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的調整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提出融合積極導彈防禦、消極導彈防禦和進攻性行動三位一體、攻防結合的“導彈防 禦態勢”新概念 在美國導彈防禦的總體戰略上,川普政府延續了其前任的政策,強調構築一個分層的導彈 防禦結構。美國《2017年防務授權法》(2017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要 求建立“強有力的分層導彈防禦系統”,以抵禦“日趨複雜的導彈威脅”。2019年版《導 彈防禦評估》報告明確主張構築一個分層的導彈防禦結構,以攔截任何飛行階段的導彈。 川普政府認為,儘管有效的威懾是防止導彈來襲的主要戰略,但應對日趨複雜的導彈威脅 環境仍需要一個更廣泛的方式,而構築一個分層的導彈防禦體系則是建立全面導彈防禦能 力的關鍵。 為構築全面的導彈防禦能力,川普政府採取了以下措施: (1)在本土防禦上,大力加強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和可靠性 (2)在地區導彈防禦上,把構建全球性導彈防禦網絡以抵禦潛在對手對美國海外駐軍、盟 國和夥伴的導彈威脅作為重要一環 為構築全球性導彈防禦網絡,川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一是加強美國在海外部署的導 彈防禦系統,實戰部署了一系列地區導彈防禦系統,以抵禦潛在對手的地區性導彈威脅; 二是鼓勵美國在歐洲、亞洲和中東的盟國開發其能與美國導彈防禦系統聯動的導彈防禦平 台;三是實戰部署更多的移動導彈防禦系統,以便美軍能在危機期間或衝突中迅速做出反 應,快速進入戰場而不被對手遲滯;四是加強與盟國和夥伴國在導彈防禦領域的合作。在 導彈防禦領域與美國的盟友合作和協同行動,是美國長期奉行的政策,川普延續了這一政 策。川普政府2017年底發佈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把加強美國與盟國和安全夥伴的合作作為優先考量 。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也稱,美國將加強與盟國和夥伴的導彈防禦合作,在適 當的時候實現導彈防禦一體化,在導彈防禦系統和實戰中深化聯動,建立一個一體化的導 彈防禦系統,確保美國海外駐軍和盟友的安全。具體來說在歐洲導彈防禦政策上,美國繼 續實施“歐洲分階段適應路徑”計畫,並把它作為北約防務的關鍵和美國與北約國家進行 導彈防禦合作的主要方式,同時支持北約國家實戰部署本國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在印 太地區,美國積極開展與印太地區盟國在導彈防禦領域的合作,包括與日本和韓國合作建 立導彈防禦系統,與澳大利亞和日本舉行導彈防禦方面的三邊對話等,以此作為在該地區 部署陸基中程導彈的積極防禦的補充。在中東地區美國向沙特阿拉伯出售薩德設備和攔截 導彈,鼓勵海灣國家獲得導彈防禦能力。美國中央司令部還定期與海灣合作理事會國家導 彈防禦部隊進行交流。在向以色列提供導彈防禦費用的同時,美國還與以色列合作開展導 彈防禦技術研究。在南亞地區,美國針對南亞一些國家正在研發先進的、射程不同的彈道 和巡航導彈的情勢,試圖與印度磋商導彈防禦合作的可能性。 川普政府在延續前任政府構築分層導彈防禦結構的政策的同時,還提出了融合積極防禦、 消極防禦和攻擊行動於一體的攻防結合的“導彈防禦態勢”(ballistic defense posture)概念。其中,積極防禦指的是在飛行的各個階段攔截對手的導彈;消極防禦指的 是減輕進攻性導彈的潛在影響;攻擊行動指的是在對手發射進攻性導彈之前,對其進行打 擊並摧毀它們。川普政府認為,這一導彈防禦態勢融合了進攻性和防禦性能力,將使美國 保持一個更靈活、更均衡的總體防禦態勢,在衝突或危機來臨時能夠採取最廣泛的一系列 行動,提升成功反擊進攻性導彈打擊的總體可能性。其中,在對潛在敵人或對手的威懾失 敗後,對敵方導彈基地進行軍事打擊行動是全面的導彈防禦戰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過 減少被攔截的對手的進攻性導彈數量,來增加積極導彈防禦的有效性。 (二)擴大美國導彈防禦的範圍和對象 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十年,美國導彈防禦的主要目標是保護本土免遭來自“流氓國 家”的數量和技術有限的遠程彈道導彈的攻擊,而不是應對“更先進的俄羅斯和中國洲際 彈道導彈”的攻擊,因為後者將帶來技術、財政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嚴峻挑戰。美國主要依 賴核威懾來應對俄羅斯和中國更大和更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能力。儘管歐巴馬政府對中國 導彈對亞太地區的威脅表示關注,但出於雙邊外交關係以及地緣政治和技術方面的考慮, 仍主張在導彈防禦問題上與中俄合作。在2016年之前,美國的導彈防禦政策受到《1999年 國家導彈防禦法》(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ct of 1999)的嚴格指導。該法要求部署 有效的導彈防禦系統,以抵禦針對美國的有限的導彈攻擊。在這裡,“有限攻擊”指的是 朝鮮和伊朗等“流氓國家”和對手對美國發射少量的、技術上有限的導彈,以及俄羅斯或 中國未經授權或由於事故而對美國發射少量導彈。2016年,美國國會對該法進行了修改, 刪除了“有限的”一詞,為抵禦數量更多、技術上更複雜的俄羅斯和中國的導彈打開了大 門。 川普就任後,對美國傳統的導彈防禦對象和範圍做出調整。在導彈防禦對象上,在繼續把 伊朗和朝鮮等“流氓國家”作為美國導彈防禦的主要對象的同時,把俄羅斯和中國也列為 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的主要對象;在導彈防禦的範圍上,由傳統的主要攔截彈道導彈,擴大 為攔截巡航導彈、超音速導彈和超音速滑翔機(HGVs)。2019年1月17日,川普在國防部發 表講話稱,美國將建設“最有效的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我們的目標非常簡單,即確 保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發現和摧毀對美國發動襲擊的導彈。”川普的這一講話是對 美國長期實施的導彈防禦政策的一大調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帕德里克‧沙拉漢 (Patrick Shanahan)稱,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與川普政府之前發佈的《美國國 家安全戰略報告》《國家防務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NDS)和《核態勢評估 》報告等戰略文件一致,都把俄羅斯、中國、伊朗和朝鮮視為“美國本土當前和將要面臨 的導彈威脅”。 (三)開發新的導彈防禦技術和概念,特別是開發和部署太空基導彈防禦系統 早在2010年發佈的導彈防禦評估報告中,美國就提出通過多種途徑開發和部署彈道導彈傳 感器——包括空基和太空基的探測和追蹤系統,並提出研究把定向能(directed energy) 系統用於導彈防禦的可能性,但歐巴馬政府對導彈防禦新技術的投資較少。近年來,川普 政府注意到美國主要對手研製超音速彈道導彈和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動向,認為美國及其盟 國必須開發攔截此類導彈的技術,並制定相應的攝止政策。2019年1月,川普在美國國防 部發表講話時提出,要“開發新技術”,“調整美國的導彈防禦態勢”,“以抵禦各種導 彈襲擊,包括巡航導彈和超音速導彈的襲擊”,聲稱將“清除阻礙新技術研發的官僚障礙 ”,“堅持與盟國公平地分擔導彈防禦的負擔”。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也把開 發導彈防禦新概念和新技術作為美國導彈防禦的指導原則之一,宣稱“現代化和創新是確 保導彈防禦持續有效的關鍵”,“美國將投資於先進技術,以應對(對手和潛在敵人的)導 彈武庫擴大和針對美國反導系統的反制措施所構成的日趨複雜的威脅”,“美國將開發領 先於流氓國家對美國本土的進攻性導彈威脅的創新方法和新技術,提供抵禦地區導彈威脅 的必要防禦”。 川普政府提出的導彈防禦新技術,把助推階段攔截、定向能的防務應用和太空基攔截裝置 作為目前重點解決的三大問題。彈道導彈飛行共有助推段、中段和末段三個階段,助推段 攔截是在導彈剛開始飛行時就將其摧毀。這樣做有三個好處:一是能增加成功截殺導彈的 可能性;二是在對手計畫導彈攻擊時打擊其信心,使侵略者的考慮複雜化;三是減少導彈 飛行中段和末段摧毀對手剩餘的進攻性導彈所需要的攔截導彈的數量。過去,技術障礙和 實戰效果方面的原因削弱了美國開發助推段攔截的動力。目前,美國除尋求在F-35閃電II 型戰機(F-35 Lightning II)上裝載攔截導彈,以及繼續對現有的無人機裝載的定向能助 推段攔截項目進行研究外,還把開發和實戰部署太空基攔截層作為實施助推段攔截的主要 利器。 此外,美國還大力研發高能量激光技術,以在助推段摧毀來襲導彈。2019年版《導彈防禦 評估》報告認為,研發高能激光技術的目的是為在導彈發射助推階段將其摧毀提供一種可 能。 (四)增加導彈防禦開支 為實現上述目標,川普政府在大幅增加對美國三位一體核武器系統的投入的同時,還增加 了導彈防禦方面的開支,以增強美國導彈防禦力量的可靠性和追蹤、瞄準、摧毀來襲導彈 的能力。川普在其提出的2018財年防務預算中,要求大幅提高對導彈防禦的投資,把部署 在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陸基中段攔截系統從44台增加到64台,並布設更多的雷達 來追蹤和分辨來襲導彈,以加強美國本土的防禦能力。川普政府還計畫把裝備有海基宙斯 盾導彈防禦系統的軍艦由目前的38艘增加到2023年的60艘,並為該系統配備打擊能力更強 的標準-3 Block IIA型攔截導彈,在2020年進行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試驗。2019年版《導 彈防禦評估》報告稱,國防部將增加對現有的武器系統以及導彈防禦新技術和新概念的投 資,以提升美國的導彈防禦能力,實現各作戰平台更大的一體化,強化美國在進行性導彈 發射之前摧毀它們的能力。 川普提出的增加導彈防禦開支的主張得到了國會的支持。2018財年,美國國會為本土和戰 區導彈防禦撥款153億美元,其中40億美元被作為緊急撥款,用於進一步增強美國抵禦朝 鮮對美國本土、海外美軍以及美國盟國和夥伴的導彈威脅的能力。2019財年,國會給予導 彈防禦局的撥款為103億美元,比川普政府提出的99億美元預算多出14億美元。2020財年 ,川普政府在預算中要求為導彈防禦撥款13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加了七億美元,其中 ,撥給導彈防禦局94億美元。美國國防部還在導彈防禦局預算之外另撥款13億美元,用於 技術研發。川普政府在2020財年的防務預算中,提出為太空基導彈防禦武器提供資金的要 求。預算還提出為導彈防禦局撥款,用於在2023年前研發和試驗在洲際彈道導彈助推和飛 行中段將其摧毀的太空基激光武器。此外,預算要求為新成立的太空開發署撥款1500萬美 元,用於“研發一種在導彈發射的助推階段進行截殺的太空基攔截層”。據美國國防部導 彈防禦局統計,從1985財年到2019財年,美國國會為該局導彈防禦項目撥款共計2000億美 。 根據以上分析,川普政府的導彈防禦戰略可以概括為:以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為導 彈防禦的主要對象,以全面加強美國的導彈防禦能力、提高其靈活性和適應性為主旨,努 力構築由陸基、海基、空基和太空基等不同攔截方式與本土防禦、地區防禦和點防禦等不 同防禦面結合而成的分層網絡化導彈防禦結構,保持積極防禦、消極防禦和攻擊行動為一 體的攻防結合的導彈防禦態勢,大力開發導彈防禦新技術和新概念,擴大對導彈防禦的投 資,以全面提高美國的導彈防禦能力,走在對手的導彈威脅前面,保護美國本土、海外美 軍、美國盟國和夥伴的安全,支持和配合美國的大國競爭戰略,保持美國軍事的絕對優勢 。 3、川普政府調整導彈防禦政策的動因 川普政府調整美國導彈防禦政策的主要原因有: (一)抵禦先進導彈及其製造技術的擴散給美國本土、海外美軍和美國盟國的防務安全帶來 的威脅 冷戰結束後,隨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作為運載工具的彈道導彈及其製造技術也嚴 重擴散。目前,世界上約有30個國家擁有彈道導彈,其中九個國家(中國、法國、俄羅斯 、英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以色列)是核武器國或核門檻國家。此外,中東 和亞洲還有更多的國家正在尋求擁有彈道導彈和製造技術,一些恐怖主義組織也在積極尋 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投放系統。特別是近十年來,新的技術不斷出現,與導彈開發項 目相關的技術、材料和專門知識逐步開放,而國際上還沒有禁止彈道導彈交易的全球準則 或條約。近十多年來,全球彈道導彈擴散出現兩大新趨勢:一是從數量上來看,擁有和部 署彈道導彈的國家越來越多,並且許多國家正在增加它們的庫存,特別是“來自亞太地區 的中短程彈道導彈正在以特別快速的步伐增長”;二是從質量上來說,已擁有彈道導彈的 國家紛紛大力開發新的武器系統,改進推進系統,從而增加了導彈的靈活性、移動性、生 存能力和可靠性,導彈的射程和精確度也在不斷提高。一些國家還努力研究技術和實戰方 面的對策,以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或採取步驟加強對自己的彈道導彈的保護,包括 採取拒止(denial)和欺騙的方式、把固定發射的導彈轉為移動系統以避免在發射前遭到打 擊,或為導彈開發核、化學和生物彈頭。上述發展趨勢使美國認為,它所面臨的導彈威脅 正在加大。美國2010年發佈的《彈道導彈防禦評估報告》認為,在未來十年裡,彈道導彈 對美國本土、海外駐軍和盟國的威脅將日趨加大和複雜化。過去,美國依靠強大的核和常 規軍力的威懾來迫使對手不敢輕舉妄動。目前,雖然威懾仍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但美國 政府認為,強大的進攻性威懾在一場政治-軍事危機中已不足以有效地抵禦對手和敵人的 導彈威脅,因此,抵禦進攻性導彈的威脅成為美國防務安全戰略的重要一環。鑑於進攻性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擴散,以及對地區平衡和美國的盟友安全構成威脅的超音速武器技 術的興起,導彈防禦已成為美國安全和防務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作為“大國競爭戰略”的一部分,應對敵人和主要對手對美國本土和歐洲、亞太地區 的導彈威脅 川普就任以來,先後出台《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家防務戰略》《核態勢評估》報 告和《導彈防禦評估》報告等戰略文件,對美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進行研判。“世界正重 新回到大國競爭時代”是川普政府對國際環境的基本戰略判斷之一。川普政府認為,自冷 戰結束到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一直在全球經濟、外交和軍事領域處於無可匹敵的地位, “沒有一個對等的競爭者(a peer competitor)”。然而,近十多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 崛起和俄羅斯軍事實力的不斷擴大,以及中美關係、美俄關係的日趨緊張,美國在經濟、 技術和安全領域開始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下降。川普上台後發佈的首份 綜合性安全文件《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其後公佈的2019年版《核態勢評估》報告等 文件由此得出結論:“世界正重新回到大國競爭時代”。在美國看來,大國競爭是一場大 國之間在全球範圍內為爭奪權勢和影響力而展開的競爭,在軍事上主要表現為“俄羅斯和 中國都在加強其軍事能力,像全球大國那樣行事”,“俄羅斯作為一個地緣政治敵人重新 出現”,“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尋求以不對稱的方式和措施來抵禦美國的常規軍事能力,從 而增加了相互誤判以及與美國及其盟友發生潛在軍事對抗的風險”。川普政府發佈的《核 態勢評估》報告曆數俄羅斯和中國在核武器、太空和網絡空間等領域開發軍事能力的行為 ,以此來說明美國面臨的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威脅正在增大。基於上述原因,2017年 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把俄羅斯和中國明確定位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 國防部2018年2月5日發佈的《國家防務戰略》也把擁有反擊“對自由和公開的國際秩序的 挑戰”的軍事能力,以及應對國家間再次出現的長期戰略競爭,特別是來自俄羅斯和中國 的戰略競爭,放在優先地位;把“強化美國軍事的競爭優勢”作為該戰略的主要目標;把 捍衛本土,提供一個安全、安保和有效的核威懾,擊敗強大的常規敵人,攝止侵略和擊潰 暴力極端主義,作為美國防務安全戰略的五個優先任務。因此,川普政府除了在經濟上和 技術上與中國等“戰略競爭者”展開激烈的競爭外,還把重建美國軍力、壯大美軍實力作 為其實施大國競爭戰略的一個重要支柱,為美國尋求“以實力謀和平”和“推進美國在世 界的影響力”提供堅實的基礎。為適應“大國競爭戰略”的需要,美國軍事戰略的重點正 從冷戰後、特別是九一一事件後的反恐和應對海外突發事件,轉向與俄羅斯和中國展開戰 略競爭,美國防務戰略中對導彈防禦的重視程度也隨之不斷加大。 為給美國大力加強導彈防禦提供藉口,川普就任以來,大肆渲染相關國家對美國本土和盟 友的導彈威脅。 美俄兩國擁有世界上95%以上的核武器,俄羅斯是美國在核武器領域唯一的對手。美國的 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認為,俄羅斯2014年公佈的軍事準則(military doctrine)把美國和北約東擴視為其國家安全和地緣政治面臨的最大威脅。俄羅斯提出的 “升級—去升級”戰略(“escalate to de-escalate”doctrine)強調核武器的軍事運用 和潛在的脅迫作用,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增加了地區常規衝突升級為災難性的核衝 突的可能性。俄羅斯還尋求通過核武器全面現代化來實施其戰略和軍事準則,包括以較新 的導彈系統替換老的洲際彈道導彈系統,升級戰略力量支持系統。俄羅斯的核武器現代化 已經並將繼續增加其彈頭的投送能力,以及它迅速擴大已部署的核彈頭數量的能力。除了 現有核武器的現代化以外,俄羅斯還在研發和部署新的核彈頭和投放工具,包括開發超音 速滑翔機和能攜帶核彈頭的遠程核動力水下自動魚雷。2018年3月1日,普京在俄聯邦議會 講話時宣稱,俄羅斯開發了幾種新的核武器系統,包括核武裝的超音速滑翔機、全球巡航 的核動力巡航導彈和針對美國港口城市的遠程核魚雷;實戰部署了具有先進的、多樣化的 核能力的地區導彈系統,包括在高度、速度、射程等方面具有全新特點的導彈;研製了新 一代先進的地區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支持其反介入/地區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A2/AD)戰略,加強在一場地區危機或衝突中擊敗美國及其盟國的意願和能力。此 外,俄羅斯還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的非戰略武器系統,包括違反《中導條 約》生產、擁有和試飛的一種陸基發射的巡航導彈。川普政府認為,“這些導彈系統是使 俄羅斯能對美國盟國和夥伴實施脅迫性升級戰略和核威脅的關鍵因素”,因此,日益關注 俄羅斯日趨增長的軍事實力,特別是俄羅斯對超音速武器的研製。川普政府前國家安全顧 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認為,俄羅斯是“美國長期面臨的戰略威脅”。美國審計 署2018年12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美國“還沒有現存的反制措施”,儘管美國保持著 對俄羅斯的軍事優勢,但俄羅斯的戰略武器現代化縮小了它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美國戰略 司令部司令約翰‧海頓(John E.Hyten)2019年2月26日在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作證時稱 ,他有信心在未來十年內爆發的任何一場可預見的戰爭中捍衛美國,但擔心十年之後美國 是否擁有抵禦俄羅斯軍事進攻的能力。針對俄羅斯的核戰略,川普政府擴大了對美國導彈 防禦系統的投資,把助推段攔截和建立太空基防禦層作為反擊最大的軍事對手俄羅斯研製 的新武器的重要措施,並通過增加陸基和海基宙斯盾標準-3型Block IIA導彈攔截系統, 來加強美國的本土導彈防禦能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和軍事現代化的長足發展,中國的導彈發展成為美國戰略關注的 重點。川普政府認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將挑戰美國長期保持的在世界軍事領域的優勢地 位,而彈道導彈開發和部署則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一個關鍵部分。 因此,美國在鼓吹“軍事威脅論”的同時,還大肆渲染“導彈威脅”,特別是中程導彈給 美國海外駐軍及亞太盟國和夥伴帶來的威脅。在對美國本土安全的威脅方面,美國政府認 為中國擁有研發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導彈的能力。美國2010年版和2019年版的《導彈防禦 評估》報告都聲稱,目前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擁有對美國本土發起大規模彈道導彈攻擊的能 力。 冷戰結束後,儘管東北亞格局、該地區大國關係和朝鮮半島的南北關係發生了較大變化, 但美國仍延續冷戰時期制定的對朝鮮實行政治對立、外交孤立、軍事威懾和經濟制裁的政 策,美朝關係長期處於相互敵對和緊張對峙的狀態。為確保自身安全,朝鮮把開發核武器 作為應對日趨加重的美國軍事威脅、保護朝鮮免受美國和其他敵對國家的軍事打擊、防止 美國對其進行政權更迭活動和確保國家生存的關鍵,以及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到目前 為止,朝鮮共進行了六次核試驗和近百次導彈試射,並持續開發新一代固體燃料導彈、潛 射導彈和陸基導彈。朝鮮開發核導彈的目的,是獲得能直接對美國本土進行核打擊的可生 存的、可信的威懾能力,並取得一系列重大的技術突破。2017年7月和8月進行的洲際導彈 試射表明,朝鮮已經具有或接近具有打擊美國本土的核能力。雖然目前朝鮮仍面臨核彈頭 小型化和導彈重返大氣層等技術障礙,但美國國防部官員和專家普遍認為,朝鮮製造出能 覆蓋全美的核導彈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這進一步加大了川普政府解決朝核問題的緊迫感 。川普就任後,把朝核問題作為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之一,對朝鮮實施了“極 限施壓”政策,並在保持高壓態勢的同時,與朝鮮領導人多次進行首腦會晤。此舉雖然緩 和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但並沒有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朝鮮導彈開 發問題上,美國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稱,在過去的十年裡,朝鮮加速進行導彈 研發和部署,以摧毀該地區的美軍以及美國盟國和夥伴的軍事力量。自2015年以來,朝鮮 試射中短程彈道導彈的次數高達20多次,實戰部署了更多的中短程導彈,並尋求將數量已 經很大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力量多樣化,包括研製公路移動和潛艇平台發射的投放系統。朝 鮮擁有的遠程和中短程導彈系統給予它打擊美國領土(包括關島)、海外美軍、美國在太平 洋地區的盟國和夥伴的能力,“成為朝鮮發佈脅迫性核先發制人威脅的工具”。美國政府 認為,在美朝首腦會晤後,儘管目前存在一條與朝鮮達成和平協議的可能途徑,但朝鮮的 導彈和核開發繼續對美國構成巨大的威脅,美國必須保持警惕。 川普政府認為,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力量。伊朗把美國在中東的影響視為其成 為該地區主導大國的最大障礙,期望擁有反擊美國的戰略對抗力。這一願望驅使它持續開 發在打擊精度、射程和殺傷力上更成熟的導彈,並努力開發遠程導彈。伊朗在空間項目上 的進步將縮短它獲得洲際彈道導彈的路徑,進而威脅美國本土的安全。在地區導彈威脅方 面,伊朗實戰部署了一系列打擊精度不斷提高的短程和中程導彈系統,對美國駐軍、美國 的盟國和夥伴構成極大的威脅。伊朗的中程導彈系統可以威脅從中東歐到南亞的目標。伊 朗還向恐怖主義組織轉讓導彈系統,這些組織反過來使用伊朗提供的導彈,打擊美國的中 東盟國和夥伴。此外,伊朗除向俄羅斯購買防空系統外,還研發了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 (Bavar 373),以提高其導彈防禦能力和向美國叫板的籌碼。 正是主要基於對俄、中、朝和伊的導彈威脅的上述評估,川普政府擴大了美國導彈防禦的 範圍和對象。這與川普政府的其他戰略文件是一致的。 (三)導彈防禦得到美國國會兩黨的一致支持 冷戰時期,美國的導彈防禦由於開支巨大而效果有限,曾經是兩黨政治和國會政治中一個 分裂性話題。冷戰結束後,隨著導彈及其技術的擴散,特別是2017年朝鮮首次試射洲際彈 道導彈後,導彈防禦得到美國國會兩黨多數的支持。美國先後兩次公佈的導彈防禦評估報 告,就是在國會的要求下做出的。近十多年來,美國國會除了利用其掌握的“錢袋的權力 ”加大聯邦政府提出的導彈防禦開支外,還通過立法加快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布建的步伐。 《2013年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要求國防部就在美國本土 新建一個導彈防禦基地的可行性進行研究。2016年5月,美國國防部宣佈已經完成了對美 國東部地區三個備選基地的研究報告,但還沒有計畫實際建設這一基地。為了應對美國主 要對手開發的新的導彈系統,《2015年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of 2015)要求生產和部署“一種新的或升級版的導彈攔截裝置或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川普政府加強美國導彈防禦的主張得到了國會的鼎力支持。《2017財年國家防務授權法 》(FY 2017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要求美國“保持和加強一個有效的、 強有力的、分層的導彈防禦系統,以抵禦正在發展和日趨複雜的彈道導彈威脅”。此外, 該法還對《1999年國家導彈防禦法》進行了修改,刪除了該法規定的“美國本土導彈防禦 是抵禦來自主要對手數量和技術上有限的導彈攻擊”一句中“有限的”的字眼,從而為川 普政府擴大美國導彈防禦的範圍和目標打開了綠燈。主張做此修改的議員認為,《1999年 國家導彈防禦法》對國防部擬定規劃抵禦彈道導彈對美國本土的威脅——包括俄羅斯和中 國對美國的導彈威脅——起到了阻礙作用。國會兩黨多數的支持對構築美國分層導彈防禦 結構、全面提高美國的導彈防禦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經濟上的動因 經濟因素也是驅動川普政府加強美國本土和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一個因素。導彈防禦裝置 是美國軍工出口的一宗大買賣。全球導彈防禦裝備市場的年銷售額高達230億美元,其中 美國佔一半,處於半壟斷的地位。川普政府加強美國導彈防禦的政策既符合其推動美國經 濟增長和創造就業、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的經濟政策和目標,也符合美國軍工利益集團的 利益,與其大力推動和遊說活動分不開。 4、川普政府的導彈防禦戰略對國際安全和大國關係的影響 川普政府的導彈防禦戰略與政策將對國際安全和大國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一)對國際安全的影響 從理論上來說,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對國際安全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導彈防禦 系統對敵對雙方的戰略穩定性和危機穩定性具有破壞性。所謂戰略穩定性(strategic stability)指的是敵對雙方的軍力大致平衡或大致相當而導致的雙方都避免發動先發制人 的進攻性行動的狀態;所謂危機穩定性(crisis stability)指的是減少危機中爆發戰爭乃 至核戰爭的可能性。就核戰爭而言,在政治危機或軍事對抗中,如果有一方認為先下手為 強,那就存在發生第一次核打擊的危險。所以,增強危機穩定性,就是要使對峙雙方都不 會擔心對方會在危機中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讓對峙雙方都認識到,發動第一次核打擊 必將遭受到無法承受的報復,從而不敢發動核戰爭。按照這種理論,一方導彈防禦能力的 增強將使其在戰略上佔據優勢,並可能使其產生打擊對手的衝動,從而增加了戰爭的風險 。 其次,對立雙方中的一方導彈防禦能力的增強,還將引發進攻性武器和防禦性武器之間的 軍備競賽。在軍備競賽中,歷來存在一種作用和反作用關係:允許一方感到安全的行動, 幾乎肯定會使另一方感到不安全,從而產生“安全困境”。導彈防禦問題亦是如此:一方 出於安全目的部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以使其城市中心和導彈基地免遭對手的導彈襲擊, 有可能使對方產生會遭受先發制人的第一次打擊的憂慮,刺激其研究反制措施,或增加進 攻性導彈的數量,或改善其性能,以突破對方的防禦系統,保持第二次打擊的能力,從而 增進自身的安全,維持戰略穩定;而一方突防能力的提高,又迫使另一方研製和部署更先 進的導彈防禦系統,如此週而復始,從而產生無休止的戰略防禦性武器和戰略進攻性武器 之間的軍備競賽,對敵對雙方乃至地區的穩定產生破壞性影響。 (二)對大國關係的影響 儘管導彈防禦主要是一個防禦概念,但它對戰區層面上的進攻性任務起著支持作用,所以 具有戰略環境塑造作用,並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其他大國的威懾戰略產生塑造作用。儘管川 普政府2017年12月公佈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聲稱,美國“導彈防禦不意圖削弱戰 略穩定或破壞美國與俄羅斯或中國長期的戰略關係”,但其大力加強美國的導彈防禦,並 把中俄列入導彈防禦的主要對象,將對美俄關係和中美關係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美國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是在美俄關係下降到冷戰結束以來最低點的時候出台 的,川普政府加強導彈防禦,並把俄羅斯列為主要防禦對象,將加劇烏克蘭爆發危機後日 趨緊張的美俄戰略關係。 首先,這將破壞美俄之間的戰略穩定性,引發美俄之間的核軍備競賽。美俄之間的戰略穩 定是建立在雙方簽署的一系列雙邊軍控協定基礎之上的。導彈防禦是長期困擾美俄關係的 一個問題。俄羅斯是美國在核武器領域唯一勢均力敵的對手,川普政府大力強化美國的反 導系統將大大削弱美俄之間的戰略平衡。在1990年6月美蘇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戰略穩定 被界定為戰略關係的一種狀態,即“通過減少戰略運載工具上的核彈頭數量和給予高度生 存系統優先地位”,建立雙方都接受的“戰略進攻和防禦關係”,“消除第一次核打擊的 動機”。俄羅斯把“美國建立和部署戰略導彈防禦系統,破壞核導領域的力量平衡”,以 及美國“部署非核武器戰略系統和精確打擊武器”,視為其面臨的主要威脅。俄羅斯外長 謝爾蓋‧拉夫羅夫稱,“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極有可能聽說成百上千個攔截導彈部署在 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個地區。”這表明了俄羅斯對美國加強導彈防禦系統的關注。俄羅 斯預計,到2030年,美國海基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將配備350枚到550枚增強版的具有發現 和攔截能力的導彈,認為這將大大削弱美俄之間的戰略平衡。俄羅斯還認為,美國加大對 傳感器的投入,為其全球即時常規打擊能力提供支持,將使俄羅斯的戰略目標處於危險之 中,美國先進的導彈防禦和進攻性常規打擊能力將削弱俄羅斯的第二次打擊能力。這將刺 激俄羅斯對美實施導彈防禦反制措施,增進和多樣化其核投放系統,從而引發美俄之間的 核軍備競賽。針對美國加強本土的導彈防禦體系,俄羅斯正在研發新的洲際導彈系統,裝 備多種獨立瞄準的再進入裝置和彈頭,以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 表示,俄羅斯研發新的核投放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俄羅斯 國家杜馬防務委員會指責美國2019年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是“給軍備競賽火上加油” ,是“希望把俄羅斯拖進新一輪軍備競賽”。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曾於2017年說 ,“反導系統可能增加不脆弱和免受懲罰的錯覺,引發採取單邊步驟來解決全球和地區問 題的誘惑,包括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門檻。” 其次,這將破壞美俄之間核軍控談判的前景。核軍控指通過簽署雙邊或多邊國際協定,對 核武器及其投放系統的研製、試驗、生產、部署和轉讓等進行限制,其目的是避免軍備競 賽,或在軍事實力相當的對手之間建立軍事平衡,維持戰略穩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 來建立的國際核軍控體系,主要由美俄雙邊核軍控條約和多邊的國際核不擴散體制構成。 核軍控談判一直是美俄雙邊關係的一個支柱和晴雨表。在近年來美俄關係持續下滑的情況 下,核軍控談判被視為把美俄重新拉回到對話中來的一種方式和具體行動。對俄羅斯來說 ,戰略核武器談判是確保其能夠保持與美國平衡的關鍵。 川普就任後,美俄在雙邊核軍控的一系列問題上分歧加劇。目前,美國以俄羅斯研發被《 中導條約》禁止的武器系統為藉口,已宣佈正式退出該條約。美俄兩國正就美俄核軍控結 構的另一關鍵支柱《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延期問題展開激烈的博弈。美國還擬退出 1992年簽署、200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開放天空協定》(Open Skies Treaty)。該協定 旨在通過軍事透明和信息共享來加強締約國之間的相互瞭解,降低軍事緊張,增進安全與 合作。美國欲退出該協定反映出美俄之間日趨加深的相互猜忌。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 之後,俄羅斯把限制美國的導彈防禦作為進一步削減核武器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 期的條件,明確表示如果不把導彈防禦列入雙邊軍控議題的話,它不準備就進一步削減進 攻性武器與美國舉行談判。川普政府則堅稱,“美國將不會接受對其開發和部署導彈防禦 的能力提出的任何限制”,這必將使《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期談判的前景更加暗淡。 同樣,在美國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和軍事領域的“主要挑戰者”的大背景下,川普政 府加強導彈防禦的政策將加劇日趨緊張的關係,破壞中美之間經過多年發展業已形成的相 互間的核威懾關係。美國在中國鄰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將破壞中國與鄰國的關係,惡化中 國周邊的安全環境,危害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被迫採取的應對措施將加劇中美之間的戰 略對抗和地區局勢緊張,破壞中美在核軍控和防擴散領域合作的前景。 (三)對地區安全的影響 首先,川普政府大力加強地區導彈防禦系統將加劇美俄之間和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因美國在 歐洲部署反導系統而起的爭端,引發地區局勢緊張。 近十多年來,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一直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由此引發的美俄 之間以及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是影響歐洲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早在小布希政府時 期,美國以抵禦來自伊朗的導彈襲擊為藉口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設備,就遭到俄羅斯的 強烈反對。俄羅斯以研發新的戰略導彈系統和計畫增加一些導彈系統所攜帶彈頭的數量來 做出回應,普京總統還威脅退出《中導條約》,美俄關係下降到冷戰結束後的低點。歐巴 馬就任美國總統後,把“歐洲分階段適應路徑”作為地區導彈防禦戰略的重點,再次引發 了關於“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系統是否構成對俄羅斯戰略能力的潛在威脅”的辯論,成為 俄羅斯在歐洲擴軍的藉口。俄羅斯一直認為美國在歐洲部署的導彈系統是直接針對它的, 擔心這些導彈系統即使不能消除俄羅斯的核第二次打擊能力,也會削弱其威懾能力。川普 上任後,繼續在波蘭部署宙斯盾陸上系統,包括更先進的標準-3型Block IIA攔截導彈, 但把完成部署的時間從原先計畫的2018年推遲到2020年,遭到俄羅斯的反對,因為標準-3 型Block IIA導彈可以攔截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從而使北約擁有攔截俄羅斯洲際彈道 導彈的能力,這必將加劇美俄之間以及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緊張關係。俄羅斯總統普京 2016年在國防部擴大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美國要我們相信,它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 系統是為了抵禦伊朗的彈道導彈襲擊,但是我們知道,與伊朗的核問題已得到解決……而 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還在繼續部署。”作為回應,俄羅斯部署了《中導條約》禁止的 9M729巡航導彈,其中一些可打到歐洲。2019年2月2日,普京在美國公佈2019年版《導彈 防禦評估》報告後不久下達命令:為開發可攜帶核彈頭的海基巡航導彈的陸基版做準備。 為應對美國在歐洲的地區導彈防禦系統,抵禦來自空中和導彈的威脅,俄羅斯向伊朗出售 了先進的S-300防空系統,並實戰部署了S-400地區防禦系統。北約對此感到擔憂,擔心俄 羅斯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將有助於其在波羅的海、黑海和敘利亞等有爭議的地區取得 戰術上的優勢。對一些歐洲國家而言,“歐洲分階段適應路徑”與其說是保護歐洲免遭伊 朗導彈襲擊的計畫,不如說象徵著美國向北約各國提供了一個抵禦俄羅斯威脅的政治保證 ,是美國延伸核威懾的一種形式。 其次,川普政府大力加強地區導彈防禦系統,將削弱甚至抵消中等核國家和擁有彈道導彈 的國家的威懾力和實戰能力,刺激這些國家加強應對措施的研究,從而引發進攻性武器和 防禦性武器之間的軍備競賽,動搖中等核國家對國際軍控談判的信心。此外,一些國家為 增加自身安全而引進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和部件,或與美國開展導彈防禦合作,還有可能破 壞相關地區現有的力量均勢,加劇地區局勢緊張或引發地區衝突。 5、川普政府的導彈防禦政策面臨的挑戰與實施前景 川普政府加強導彈防禦的政策將面臨嚴峻的技術和財政方面的挑戰。 近年來,隨著導彈技術的進步,美國進行的攔截彈道導彈試驗的命中率有所提高,但總體 來說,試驗成功率仍不高,目前部署在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陸基中段攔截系統進 行的導彈攔截試驗的成功率不到50%。據統計,截至2019年3月,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共 進行了19次攔截試驗,成功攔截的只有11次。此外,被川普政府作為重點的助推段攔截和 超音速導彈攔截仍面臨重大的技術障礙。美國國家科學院2012年發佈的一份報告認為,“ 助推階段的導彈防禦——不管是截殺或定向能武器,還是陸基、海基或太空基系統——都 是不實際的或不可行的。”由於超音速導彈的飛行軌跡比彈道導彈更加難以預測,在廣泛 的區域攔截超音速導彈將面臨比抵禦彈道導彈的威脅還要大的挑戰。太空基導彈攔截系統 不僅會破壞戰略穩定性,導致太空軍事化,而且耗資巨大,效果不佳,同時較容易遭到攻 擊。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2年發佈的一項研究報告認為 ,要擊敗朝鮮的幾枚導彈襲擊,一個“簡單的”(austere)太空基防禦系統需要650顆衛星 ,花費3000億美元。因此,不少美國軍控專家批評川普政府無限制地擴大導彈防禦不是從 實際戰略價值出發,不能增進反而削弱了美國的安全。同時,川普政府開發太空基防禦層 也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國際輿論批評此舉將導致太空軍事化。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在導彈防禦上的開支高達數千億美元,僅2002年到2017年,美 國導彈防禦局在導彈防禦上的開支就高達1230億美元。川普執政後,增加了美國導彈防禦 的開支。2018年美國用於本土和戰區導彈防禦的開支為153億美元;2019年雖略有減少, 也高達103億美元;2020財年導彈防禦預算為136億美元。2019年2月國會預算辦公室發佈 的一個報告預計,從2019年到2028年,美國維持核武器的開支將達到4940億美元,比該機 構2017年1月發佈的報告預計的4000億美元增加了940億美元,增幅達到23%。儘管美國的 導彈防禦開支巨大,但僅僅獲得了抵禦技術不太成熟的導彈攻擊的有限能力,投入與實際 效果的不對等已經遭到國際社會和軍控界廣泛的批評。 川普就任以來,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統計, 2018年,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高達8040億美元,比2017年上升了21%,佔美國國內生產總 值的4.2%;2019年又上升到960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比原先預 計的2022年提前了二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的財政赤字超過5%的只有六個年 份,即1983年、198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02年。預計從2021年到2028年,聯 邦財政赤字將平均佔美國經濟總量的4.9%,其中2022年將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1%。美 國聯邦政府的債務也不斷攀升,2018年2月達到20.5萬億美元,2019年2月上升到22萬億美 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5%,是195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到2028年,僅支付聯邦 債務的利息就高達1.05萬億美元,佔美國經濟總量的3.6%。美國聯邦赤字和債務居高不下 ,導致國會兩黨圍繞聯邦政府預算和開支的爭議日趨激烈,聯邦政府數次關門。在這樣的 情況下,川普政府加強美國導彈防禦的政策雖然得到美國國會兩黨多數特別是防務鷹派的 支持,但也可能遭到兩黨財政保守派的反對,從而給該政策的實施帶來阻礙。 綜上所述,冷戰結束以來,導彈防禦已經成為美國總體安全和防務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美國加強導彈防禦的目的是在彈道導彈威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加強美國及其盟國的 總體安全,保持美國的戰略優勢。為此,美國持續加大對導彈防禦項目的投資,加速開發 能夠攔截先進的進攻性導彈的防禦技術和系統,以保持美國領先於對手和敵人進攻性導彈 威脅的防禦態勢。但是,這也將促使其他國家不斷開發針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突防能力 ,從而破壞戰略穩定,引發進攻性武器與戰略性武器之間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加劇美國與 其他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和地區軍事的緊張。儘管面臨嚴峻的財政和技術挑戰,川普政府 仍將全力推進導彈防禦戰略和政策的實施,美國也不會停止導彈防禦系統的開發和部署。 字很多看完,要考驗眼睛 -- 論述謬誤:1 轉移議題 change of subject、2 偷換概念 concept swap、3 虛假目標 strawman argument、4 人身攻擊 ad hominem、5 感性辯護 appeal to emotion、 6 關聯替代因果 correlation as causation、7 不當類比 false analogy、8 不當引申 slippery slope、9 同義反覆 circular reasoning、10 無知辯護 argument from ignorance、11 引用權威 appeal to authority、12 黨同伐異 appeal to fact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183.127.209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79928754.A.A13.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zxzx309 (59.115.127.239 臺灣), 01/25/2020 15:41:06 ※ 編輯: zxzx309 (59.115.127.239 臺灣), 01/25/2020 15:43:36

01/25 17:52, 4年前 , 1F
感謝分享
01/25 17:52, 1F

01/25 17:52, 4年前 , 2F
感謝分享
01/25 17:52, 2F

01/25 18:28, 4年前 , 3F
好長哦
01/25 18:28, 3F

01/25 18:37, 4年前 , 4F
先推再看
01/25 18:37, 4F

01/25 18:51, 4年前 , 5F
這個作者不但多產還涉略極廣 美中關係還只是極小部份
01/25 18:51, 5F

01/25 18:51, 4年前 , 6F
中國記協國際部干部張業亮談 同性婚姻问题与美国政治
01/25 18:51, 6F

01/25 18:53, 4年前 , 7F
大概搜尋一輪果斷放棄了 大批收錄論文都農場網站
01/25 18:53, 7F

01/25 19:24, 4年前 , 8F
有板友明察秋毫...
01/25 19:24, 8F

01/25 19:26, 4年前 , 9F
去IA板搜尋一下就知道原始貼文板友的...你知道滴
01/25 19:26, 9F

01/25 19:28, 4年前 , 10F
這給好人鷹大請安 小弟對大外宣體很敏感幾乎一嗅即中
01/25 19:28, 10F

01/25 19:36, 4年前 , 11F
樓上!IA板需要你的協助(軍事板主在背後瞪...)
01/25 19:36, 11F

01/25 19:39, 4年前 , 12F
呵呵~好人鷹大過獎 (個人還真的很怕軍武板主)開AB脫離
01/25 19:39, 12F

01/25 23:14, 4年前 , 13F
IA版我還以為是統一版呢
01/25 23:14, 13F

01/26 09:22, 4年前 , 14F
濃濃大外宣感
01/26 09:22, 14F

01/26 09:28, 4年前 , 15F
你搜尋一下這個ID就知道在做什麼工作了
01/26 09:28, 15F

01/26 11:02, 4年前 , 16F
先給讚,晚點看
01/26 11:02, 16F
文章代碼(AID): #1UA_4J0I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