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成功發射軍事衛星

看板Military作者 (小道消息萬萬歲)時間7年前 (2017/05/02 06:53), 7年前編輯推噓25(25062)
留言87則, 2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cNq1PhPQk&feature
NROL-76正式打破由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及擎天神、三角洲火箭 壟斷美國國防部所有中大型國防衛星發射任務的局面。 這次發射提供的全程攝影是有史以來最清楚最全面的,連第一節翻轉180度朝向地球再 入,再點火減速降落的畫面都有。 除了多一家公司提供發射服務外,大幅減少的發射成本應該可以讓「補充」衛星上更有 彈性。 補點軍事的點 NROL-76任務是美國國家偵查局的一次發射任務,發射酬載及軌道均為最高機密(翻桌) 也因此這次發射第二節入軌的部分沒有轉播也沒有相關資訊 Space-X公司2008年跟NASA簽下了12次商業補給服務發射任務,這些合約讓獵鷹九號 發展順利,含2010年測試發射在內,到今年總共射了11次NASA的任務,只失敗一次 -- 起初,航艦戰鬥群肆虐洋面,神的靈行走在水面上。神說,要有飛彈!於是就有了KS-1 神看這東西不頂事,於是著俄國人發展出了很多種反艦飛彈。神說,飛彈要導引,還要 有人工智慧。神說,飛彈需要載機載艦,神看著這是好的。神說,飛彈需要獲得目標, 於是有敢死雷達機。神說,天上要有核子動力人造衛星。神說,要在巴倫支海進行九十 秒內百枚飛彈彈著演習。神看著這是好的,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美國海軍感到敬畏,於是推出了神盾戰鬥系統。 神說: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41.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93679227.A.616.html

05/02 07:07, , 1F
這次任務高空風剪很強,挑戰性很高
05/02 07:07, 1F

05/02 08:22, , 2F
某島國的福衛5也是交給鋼鐵人他們公司射
05/02 08:22, 2F

05/02 08:59, , 3F
Formosat 5預定排在七月
05/02 08:59, 3F

05/02 11:50, , 4F
台灣一直都給鋼鐵人公司射上外太空的..
05/02 11:50, 4F

05/02 12:33, , 5F
排在7月底, 希望別再延了
05/02 12:33, 5F

05/02 12:41, , 6F
太猛了這個
05/02 12:41, 6F

05/02 14:25, , 7F
NASA很多任務都包給Space-X 所以成功並不意外
05/02 14:25, 7F

05/02 14:25, , 8F
這也是慢慢累積實力的結果,前陣子掉了不少火箭
05/02 14:25, 8F

05/02 14:45, , 9F
這真的很神
05/02 14:45, 9F

05/02 14:54, , 10F
總是在見證 美國出現推進人類文明創造歷史的公司
05/02 14:54, 10F

05/02 14:55, , 11F
注意分類喔
05/02 14:55, 11F
不好意思,這分類是什麼意思?

05/02 14:57, , 12F
元老院的自尊(?)不允許使用RD-180這種匪物,鋼鐵人
05/02 14:57, 12F

05/02 14:58, , 13F
的成功算是讓議員們鬆了一口氣了吧wwwwww
05/02 14:58, 13F

05/02 16:08, , 14F
Elon Musk真的猛猛的
05/02 16:08, 14F

05/02 16:43, , 15F
不喜歡洛馬AtlasV的俄羅斯引擎,但波音的Delta III
05/02 16:43, 15F

05/02 16:43, , 16F
又太貴,能在LMT和BA兩大集團中間開發市場真不簡單
05/02 16:43, 16F

05/02 16:45, , 17F
打錯,是Delta IV
05/02 16:45, 17F

05/02 17:40, , 18F
阿明的夢想即將實現,把阿桃的衛星打爆
05/02 17:40, 18F

05/02 17:50, , 19F
space X啥時才要上市呢?
05/02 17:50, 19F

05/02 18:18, , 20F
上啊 鋼鐵人 要邁入火星啊
05/02 18:18, 20F

05/02 18:51, , 21F
降落也要用燃料 還是原先耗能載上去的 真的有比較便
05/02 18:51, 21F

05/02 18:51, , 22F
宜嗎
05/02 18:51, 22F
根據SpaceX的說法,射一枚獵鷹九號根據整流罩長度,價錢在2700萬到3600萬鎂之間 馬斯克自己說第一節燃料錢只要20萬鎂

05/02 18:56, , 23F
這便宜在火箭成本可以下降
05/02 18:56, 23F

05/02 18:58, , 24F
燃料成本很低 跟整支第一級成本比起來 SpaceX說要重
05/02 18:58, 24F

05/02 18:58, , 25F
複用100次 真的很敢喊
05/02 18:58, 25F
※ 編輯: diechan (1.164.205.222), 05/02/2017 19:07:13

05/02 19:06, , 26F
燃料成本跟火箭本體比起來算便宜
05/02 19:06, 26F

05/02 19:53, , 27F
阿對,不久前帝國軍才提到只要價格低的的話,用回收
05/02 19:53, 27F

05/02 19:54, , 28F
火箭發軍用衛星也是OK的,上啊! Elon!
05/02 19:54, 28F

05/02 21:07, , 29F
重複用個十次連結環就鬆脫了吧...100次可能要外星
05/02 21:07, 29F

05/02 21:08, , 30F
材料。但能重複用十次代表節省了九支第一節火箭
05/02 21:08, 30F

05/02 21:09, , 31F
這費用節省度可是劃世代的意義和未來
05/02 21:09, 31F

05/02 21:51, , 32F
重複使用並不是全部第一節都直接重複使用
05/02 21:51, 32F

05/02 21:53, , 33F
而是要經過檢整更換部件後再上陣。上一代的產品
05/02 21:53, 33F

05/02 21:54, , 34F
就是太空梭的固體助推火箭跟主發動機,但科技關係
05/02 21:54, 34F

05/02 21:54, , 35F
省不了錢。
05/02 21:54, 35F

05/02 22:02, , 36F
也不是說科技關係,而是以前的回收方式就是泡過海水
05/02 22:02, 36F

05/02 22:02, , 37F
浴以後再回收,這個對精密機械而言是重傷
05/02 22:02, 37F
※ 編輯: diechan (1.164.205.222), 05/02/2017 22:17:09

05/02 22:18, , 38F
以前太空梭的推進火箭是因為用完直接摔海裡+泡水
05/02 22:18, 38F

05/02 22:21, , 39F
所以導致零件嚴重損耗。而太空梭要進出大氣層和空
05/02 22:21, 39F

05/02 22:21, , 40F
氣激烈摩擦也是一大損耗。馬斯克的回收火箭沒有進出
05/02 22:21, 40F

05/02 22:21, , 41F
大氣層、也沒有重摔海裡泡鹹水,損耗會輕微非常多
05/02 22:21, 41F

05/02 22:22, , 42F
SpaceX目標回收24小時後就可重複發射 哪來這麼多衛
05/02 22:22, 42F

05/02 22:22, , 43F
星好射
05/02 22:22, 43F

05/02 22:24, , 44F
已經出大氣層了 只是再入時也有點火減速 減少摩擦損
05/02 22:24, 44F

05/02 22:24, , 45F
05/02 22:24, 45F

05/02 22:24, , 46F
看高度大概是接近80公里高處脫離,都還沒進入熱層
05/02 22:24, 46F

05/02 22:25, , 47F
如果拿來射人的話, 不是啦, 載人上太空
05/02 22:25, 47F

05/02 22:26, , 48F
我在猜火箭是設定在中間層和熱層的邊緣脫離返回
05/02 22:26, 48F

05/02 22:28, , 49F
有逆推減速當然也少了很多和空氣摩擦的問題
05/02 22:28, 49F

05/02 22:43, , 50F
不止是高度 脫離時5倍以上音速的速度 沒減速一樣燒
05/02 22:43, 50F

05/02 22:43, , 51F
毀 射GTO軌道時脫離高度差不多 但速度快得多 且不夠
05/02 22:43, 51F

05/02 22:43, , 52F
燃料減速 那次就直接放棄回收
05/02 22:43, 52F

05/02 22:58, , 53F
第一節分段時高度6x公里,最高高度上到14x公里,那時
05/02 22:58, 53F

05/02 22:59, , 54F
候秒速還有將近一馬赫,掉下來時還有加速
05/02 22:59, 54F

05/02 23:05, , 55F
以GTO任務報價而言,當今spacex已經是世界最低了,
05/02 23:05, 55F

05/02 23:05, , 56F
中國都沒法比
05/02 23:05, 56F

05/02 23:06, , 57F
即使複用只能打八折價,也是實實在在的擴大優勢
05/02 23:06, 57F

05/03 00:26, , 58F
希望火箭的串接構造真的會比太空梭的併聯構造安全
05/03 00:26, 58F

05/03 00:47, , 59F
肯定的 起碼最下面幾節爆掉上面還有機會逃生
05/03 00:47, 59F

05/03 02:00, , 60F
軌道上的太空垃圾越來越多啦 以後就要上去撈垃圾了
05/03 02:00, 60F

05/03 02:49, , 61F
05/03 02:49, 61F

05/03 02:50, , 62F
補新聞連結,有提到能省三成成本
05/03 02:50, 62F

05/03 09:16, , 63F
省三成就不的了啦 以後要發射大量火箭去外太空或是
05/03 09:16, 63F

05/03 09:16, , 64F
火星 這個成本可以省的更驚人
05/03 09:16, 64F

05/03 09:20, , 65F
這三成是相對於競爭對手,還是跟自己比?
05/03 09:20, 65F

05/03 14:51, , 66F
好問題,應該是跟自己比?三成真的不得了
05/03 14:51, 66F

05/03 18:23, , 67F
看了一下wiki, 他發射價格如果跟其他歐美火箭
05/03 18:23, 67F

05/03 18:23, , 68F
比似乎便宜到差距超過100%,
05/03 18:23, 68F

05/03 18:23, , 69F
甚至比俄國便宜(報價只有歐美一半)
05/03 18:23, 69F

05/03 18:24, , 70F
3成則是指二手跟自己全新falcon9相比。
05/03 18:24, 70F

05/03 18:25, , 71F
6200萬美元 vs 二手再利用4000多萬美元
05/03 18:25, 71F

05/03 18:25, , 72F
神奇的是他新品也比人家便宜很多。
05/03 18:25, 72F

05/03 18:26, , 73F
Falcon用了很多商規 印象中還有做過新聞說 NASA連
05/03 18:26, 73F

05/03 18:27, , 74F
個把手 以前都是直接開標特製規格 但其實只是浴室
05/03 18:27, 74F

05/03 18:27, , 75F
門的手把就能用的東西
05/03 18:27, 75F

05/04 10:35, , 76F
為了要在太空能寫字 於是有了原子筆
05/04 10:35, 76F

05/04 11:53, , 77F
那應該是不太一樣的情況XD
05/04 11:53, 77F

05/04 17:57, , 78F
其實就是科技的關係..做不到定點可控落地就只好摔
05/04 17:57, 78F

05/04 17:58, , 79F
了就要花大筆功夫檢整..另外主引擎走高壓路線也一樣
05/04 17:58, 79F

05/04 17:59, , 80F
每次飛完幾乎都是整個拆開檢查, 結果整個發動機飛很
05/04 17:59, 80F

05/04 17:59, , 81F
久,但裡面零件的飛時都很低...
05/04 17:59, 81F

05/04 18:01, , 82F
Falcon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他把現有的成熟技術發揮到極
05/04 18:01, 82F

05/04 18:02, , 83F
限,而不是去追求新的科技樹的突破
05/04 18:02, 83F

05/04 18:02, , 84F
這跟當初開發太空梭的思維是兩條不同的路徑
05/04 18:02, 84F

05/05 01:31, , 85F
其實太空梭本來就是可回收載具,不然以以前的土星V
05/05 01:31, 85F

05/05 01:33, , 86F
而言,每一節都是用完就拋棄,連同最上面的再進入艙
05/05 01:33, 86F

05/05 01:36, , 87F
也是用完就丟
05/05 01:36, 87F
文章代碼(AID): #1P1xnxOM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