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國軍不想買M1了 ?

看板Military作者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時間11年前 (2012/11/02 21:49), 編輯推噓29(290116)
留言145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7 (看更多)
h事件告一段落...所以來回文吧... : → geosys :至於砂石車超載,請告訴我這不是特例 10/29 09:26 : → geosys :http://tinyurl.com/9gy6wa3 10/29 09:26 是特例,而且是特例的特例, 車斗有特別改造,表示這拖板從來沒去驗車(或是借屍還魂的方式) 車斗沒改能超載20噸就差不多了。 : → geosys :橋樑的問題,並不是現在大部分的橋墩不能承受百噸 10/29 09:28 : → geosys :重量,而是承載的點壓力不能太高,會對橋面造成破壞 10/29 09:30 : → geosys :所以一堆超重車會以多軸多輪來分攤點壓力 10/29 09:31 很可惜,你只答對一半, 光是『多軸多輪來分攤點壓力』是不夠的, 要避免對於橋樑的傷害,重點在於軸距,因為每組軸都是施力點, 車身軸距越長,代表施力點位置越分散。 http://www.utahmc.com/trucking_guide/index.php?chapter=25&page=1 這是美國猶他州交通部的網頁,有很詳細的教學和猶他州的橋樑限重規範。 同樣的,美國的橋樑限重標示比台灣清楚多,你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該座橋的乘載極限。 http://timesdaily.com/stories/Less-weight-on-ONeal,187828 http://www.flickr.com/photos/ajs2000/4079222852/ http://almostfit.com/img/5k-weight.jpg
http://puckettpages.com/wp-content/uploads/sign-weight-limit-ahead.jpg
反觀坦克的輪數雖然很多,但是軸距太短,對橋樑的施力點都在一起, 反而對橋樑產生的彎矩和剪力更大。 不信嗎? 看看北約的MLC標示。 http://www.pbase.com/tonybelgrave/image/125374020 http://www.flickr.com/photos/iandavid/2665278084/ http://www.flickr.com/photos/jgladden/681122554/ http://www.flickr.com/photos/jeggernot/2985685917/ http://jefferyhuff.files.wordpress.com/2008/07/small_dscn0668.jpg
在德國或是其他北約國家時經過橋樑會看到這種標示。 一般人都搞不清楚這標示,還以為這是限速,其實這是軍用車輛的橋樑限重標示。 解釋一下標示內容,兩個圓圈圈, 一個畫卡車,表示輪型車輛 一個畫坦克,表示履帶車輛 圈圈下面有箭頭 ↑ :單向車流 ↑↓:雙向車流 數字呢?並不是代表噸位,而是代表車輛的級數Class... 詳細說明請看這網頁: http://0rz.tw/r5zVh 在這裡把Class簡單分類一下: class 履帶車重量 輪型車重量 4 4tons 4.5tons 50 50tons 58tons 150 150tons 170tons 所以在回頭看上面兩張圖: http://www.pbase.com/tonybelgrave/image/125374020 輪車的class是100,表示單向通行重量限制為115噸 履帶車class是80,表示單向通行重量限制是80噸... http://www.flickr.com/photos/iandavid/2665278084/ 輪車的class是60,表示單向通行重量限制為70噸 履帶車class是50,表示單向通行重量限制是50噸... 同一座橋樑,履帶車和輪型車的限重完全不一樣... 當然啦...北約國家的橋樑載重比美國強多了... 畢竟受到冷戰威脅,拼了命強化橋樑。 當然在經濟上也受惠,卡車車重可以隨便破70、80噸,甚至到150噸都沒問題... 歐洲各車廠的大馬力拖車頭(馬力700匹以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但是台灣橋樑建造標準卻是依照美國...不是MLC 所以...不要再用卡車的重量限制去推論坦克的重量限制了好嗎... 差很大勒~~~ -- 任何美得像首詩的遠大理想抱負在可能(並非一定)得以實現之前, 一定會經過一段慘得像坨屎的挫折困阨時期,且底子本錢越不足, 這段時期就會越加漫長悽慘,也越是難以離苦得樂。 然而在理想主義者心中只有對美得像首詩的遠景之無限想像與推崇, 對於慘得像坨屎的那段要如何渡過解決,其不是避重就輕,要不然就是乾脆視而不見。 by ----MDC論壇版主 tog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6.131.141 ※ 編輯: sfsm 來自: 111.246.131.141 (11/02 22:04)

11/02 22:10, , 1F
這個屌!
11/02 22:10, 1F

11/02 22:12, , 2F
有圖有真相
11/02 22:12, 2F

11/02 22:20, , 3F
我說這串真的不讓我M嗎?
11/02 22:20, 3F

11/03 00:15, , 4F
M下去 讓他們都變成M(誤)
11/03 00:15, 4F

11/03 00:19, , 5F
台灣不知道能不能也這樣搞 這樣清楚多了
11/03 00:19, 5F

11/03 01:03, , 6F
台灣不可能 因為連帶可以被敵軍使用 這種通通都會被
11/03 01:03, 6F

11/03 01:30, , 7F
http://0rz.tw/JCkV4 大概就是HS20 200feet的橋吧.
11/03 01:30, 7F

11/03 01:40, , 8F
如果採取預留爆破管線的方式建造 或在翻修時加入?
11/03 01:40, 8F

11/03 01:43, , 9F
台灣的話摩托車勁戰旅可能還比較有優勢~ (被毆)
11/03 01:43, 9F

11/03 01:45, , 10F
不過如果真的把全台灣騎摩托車的人,半數訓練成後備
11/03 01:45, 10F

11/03 01:46, , 11F
軍人,也許可以組成一個集團軍~ (被打飛)
11/03 01:46, 11F


11/03 02:12, , 13F
關於重件運輸的相簿。
11/03 02:12, 13F

11/03 11:44, , 14F
推你這篇的詳細解說
11/03 11:44, 14F

11/03 11:45, , 15F
但是很抱歉,那真的不是什麼特例,拖車頭換個車斗
11/03 11:45, 15F

11/03 11:46, , 16F
通過檢驗很簡單,我在南部工作期間,在屏東旗山美濃
11/03 11:46, 16F

11/03 11:47, , 17F
看過很多這種車斗,還能高速的在橋樑上急馳,也許這
11/03 11:47, 17F

11/03 11:48, , 18F
就是中南部橋樑碰到風災水災容易斷裂損害的原因
11/03 11:48, 18F

11/03 11:49, , 19F
會毀壞橋樑結構我從來沒有反對過,但是要用橋樑載重
11/03 11:49, 19F

11/03 11:49, , 20F
來反對M1來台灣,還是說不過去,一來沒人反對過M1
11/03 11:49, 20F

11/03 11:51, , 21F
過橋要用特別的載重車,二來,你可以指定只能走哪些
11/03 11:51, 21F

11/03 11:52, , 22F
橋樑,最後,戰時某幾座橋樑讓這些M1在沒有載重車
11/03 11:52, 22F

11/03 11:53, , 23F
運輸的M1一台一台慢慢過,也許會讓橋樑主結構受損
11/03 11:53, 23F

11/03 11:53, , 24F
降低使用年限,要說橋樑會立即崩塌,說不過去啦
11/03 11:53, 24F

11/03 11:55, , 25F
狀況都緊急了,橋樑搞不好也隨時要炸毀,還要顧到
11/03 11:55, 25F

11/03 11:55, , 26F
使用年限?實在很扯很扯
11/03 11:55, 26F

11/03 14:01, , 27F
要用防止士兵崩潰的理由買M1也是很扯很扯
11/03 14:01, 27F

11/03 14:03, , 28F
照你這樣說歐洲橋蓋那麼勇是在蓋身體健康的嗎?
11/03 14:03, 28F

11/03 14:13, , 29F
換算一下不就知道了,以國光電廠310噸為例.
11/03 14:13, 29F

11/03 14:14, , 30F
相當於class 270. 橋樑補強後便能走.
11/03 14:14, 30F

11/03 14:17, , 31F
換算到履車大約低三階,class 240.
11/03 14:17, 31F

11/03 14:23, , 32F
M1A2屬class 70,橋樑該讓工兵補強就補強.
11/03 14:23, 32F

11/03 14:27, , 33F
合成兵種作戰,輪砲車大約是class 30-40.
11/03 14:27, 33F

11/03 14:28, , 34F
CM11與M60A3為class 50,功能不同,各司其職.
11/03 14:28, 34F

11/03 14:31, , 35F
M1A2停下等工兵,但輪砲車可以先過去.
11/03 14:31, 35F

11/03 14:31, , 36F
輪砲車遭遇敵逆襲,這時就可以推M1A2去支撐.
11/03 14:31, 36F
class也不是你這樣算, class是包含總重、軸距、軸的重量分佈和速度都有完全的規定, 國光電廠拖板車根本就不屬於軍規規範, 當然也沒有什麼Class 270這種空想級數, 履帶車輛也不是什麼降三級... 你這種話給軍方那些看到保證他們笑到倒在地上爬不起來... 至於工兵補強橋樑...唉... 我不反對啦,如果你真的認為台灣的工兵真的有那個資源去應付上千條的橋樑... (資源:人力、資材、訓練,當然還有時間)

11/03 14:58, , 37F
XDDD 崩潰是健康崩潰,還是無法承受無後援、強大敵火
11/03 14:58, 37F

11/03 14:58, , 38F
的戰志精神崩潰?
11/03 14:58, 38F
還有 67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11/03 20:46, , 106F
如果真的要考量空優,防空,在考量最近的對岸空母
11/03 20:46, 106F

11/03 20:47, , 107F
不負責任的說,購買一個彈道飛彈和戰術性核武
11/03 20:47, 107F

11/03 20:47, , 108F
走向巴基斯坦那條路,會比目前武獲案更具效益
11/03 20:47, 108F

11/03 20:51, , 109F
M1才58頓而已不是100頓,目前國軍主力CM11也50噸左右
11/03 20:51, 109F

11/03 20:51, , 110F
冒著被禁運十年的風險?
11/03 20:51, 110F

11/03 20:52, , 111F
問題M1的火力最少是CM11的兩倍馬力防護力更是三倍起
11/03 20:52, 111F

11/03 20:53, , 112F
跳,付出的代價才多出10噸而已,而且你說得過重問題C
11/03 20:53, 112F

11/03 20:53, , 113F
M11幾乎也都會碰到,為何不換?
11/03 20:53, 113F

11/03 20:54, , 114F
坦克不適合防禦??那要怎麼快速機動微調防禦戰線?
11/03 20:54, 114F

11/03 20:54, , 115F
前面不小心跳掉馬力少打到兩倍
11/03 20:54, 115F

11/03 20:56, , 116F
台灣又不是以色列 有一個這麼寬的海可以利用 幹嘛不
11/03 20:56, 116F

11/03 20:57, , 117F
好好用
11/03 20:57, 117F

11/03 21:04, , 118F
台灣海峽的優勢大概沒剩20年了,老共的軍武製造爆發
11/03 21:04, 118F

11/03 21:05, , 119F
期快要來了,快要可以跟美國二戰比了,只差沒有搭
11/03 21:05, 119F

11/03 21:05, , 120F
一條橋直接跨過來
11/03 21:05, 120F

11/03 21:08, , 121F
是喔 快強大到世界統一了 (誤
11/03 21:08, 121F

11/03 21:11, , 122F
看看他們05X艦這五年開工完工多少條,以後更恐怖
11/03 21:11, 122F

11/03 21:12, , 123F
更別說殲XX一直出個沒完,雖然發動機很爛,還要20年
11/03 21:12, 123F

11/03 21:14, , 124F
好了,M1買不買讓陸軍決定就行,不需要起爭論.
11/03 21:14, 124F

11/03 21:15, , 125F
OK,不爭論了,爭心酸的
11/03 21:15, 125F

11/03 21:25, , 126F
不過 n年前就聽過 台灣再XX年就不行了
11/03 21:25, 126F

11/03 21:26, , 127F
這次會不一樣嗎 Who knows
11/03 21:26, 127F

11/03 22:15, , 128F
共匪的軍/重工技術能力從兩岸分治以來就一直比台灣強
11/03 22:15, 128F

11/03 22:17, , 129F
這20年 不過少了政治的紛擾 可以正常釋放能量罷了..
11/03 22:17, 129F

11/03 22:25, , 130F
有看過一種說法 沒有不需要坦克的戰場 重點是要讓坦
11/03 22:25, 130F

11/03 22:26, , 131F
克去適應戰場 就像坦克不適合城鎮戰 那就要想辦法讓
11/03 22:26, 131F

11/03 22:27, , 132F
坦克可以在城市中生存
11/03 22:27, 132F

11/03 22:29, , 133F
我國已經開始暴兵了阿 052D J31 航母直10 直19都在造
11/03 22:29, 133F

11/03 22:29, , 134F
贊成買M1的一方理由大概就是如此 沒有M1老共只要兩棲
11/03 22:29, 134F

11/03 22:30, , 135F
資訊科技樹也在拼命加點 北斗又有衛星組網了
11/03 22:30, 135F

11/03 22:30, , 136F
跟空降坦克就可以應付台灣的裝甲兵 有M1老共至少得
11/03 22:30, 136F

11/03 22:30, , 137F
科技樹陸軍早就點滿了 最近留了滿多點加在海空軍上
11/03 22:30, 137F

11/03 22:31, , 138F
搬出99式才能打贏 但老共的登陸能量可能沒辦法作到
11/03 22:31, 138F

11/03 22:32, , 139F
貴國還在單礦考慮要不要買M1 = =
11/03 22:32, 139F

11/03 22:32, , 140F
或者有辦法但成本會增加 這是戰略層面的考量
11/03 22:32, 140F

11/03 22:33, , 141F
暈99戰車上岸還是有辦法 但是成本效率確實有點低
11/03 22:33, 141F

11/03 22:34, , 142F
船塢登陸艦內置氣墊船就可以運坦克上岸或者野牛級
11/03 22:34, 142F

11/03 22:34, , 143F
反方是依照現實層面$大神考量"錢要花在刀口"就是總結
11/03 22:34, 143F

11/03 22:34, , 144F
所以雙方都言之成理 也說不上誰對誰錯
11/03 22:34, 144F

11/03 22:35, , 145F
所以這樣數量不會很多
11/03 22:35, 145F
文章代碼(AID): #1GayzyDi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ayzyDi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