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正經] 淺談台灣的經濟

看板MenTalk作者 (默艾)時間8年前 (2016/01/03 23:09), 8年前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3 (看更多)
: 我學得不多,但工作這幾年下來,漸漸地也覺得全世界的金流出現了什麼問題,也許是某 : 篇推文裡板友說的,全世界央行印鈔造成的無差別攻擊,但,一定還有哪裡出錯了,而台 : 灣正身受其害。 : 只是我還說不上來。 全球經濟問題,或者說「錢」定位的問題。 先前chenglap曾經在八掛版提過美國強大的原因之一,除了石油,還 有航運控制權,不同於一般人對經濟的著重僅在於美元或股票,是更背 後的原因。 美國連動債爆炸時的對應方式,也是在鈔票數字作手腳,不過那些手 段也是維持在錢的層面。真正的經濟在這些表相裡面。 錢是用來使用的工具,人類需要的是它所能帶來的意義。 我們需要的是最末端的資源。美國在石油與航運的控制,影響的也是 資源運送的問題。 錢所謂的權,其實多半也是驅動役使別人帶來的資源。勞力的目標, 也是作用在資源的產出製造上。 以物易物是最終極的現象,就算今天資本主義爆炸也是看得到,不同 價的青菜,在農家之間彼此還是會互相贈與交換,這違反今日錢本位對 經濟往來的認知,但其實誰是本質誰是對的,還很難說。 錢的數字定價應當是流動的,畢竟人類需要資源才能生存,甚至拓展 到服務的層面。資源供需面的動態變化,應當藉由錢的比價去表現,勞 力市場的動態變化亦然。不過當我們以「經濟穩定」作為社會平穩的需 求時,反而鎖住了它應當表現的真實性,而人類職場或許可以靠制度與 其它政策,用薪資或物資的更多供給引誘更多人投入,但若問題是發生 在資源本身,就沒那麼簡單了。之前暢談的石油危機造成經濟波動就是 這樣的原因,它無法否認只能面對緊縮,或轉向其它能源的開發案。 台灣出了什麼問題,人口太多,土地不足,資源也少。經濟的理解若 是偏差,只在某些數字上爭多寡而遠離資源本身,很容易看到各項數字 越堆越高但問題都沒有解決,以最近藍營候選人突然說要加薪到三萬就 是這樣,只是加薪的話其它物價也是上漲,三萬有加等於沒加。 政府掌握產業方向,例如社會福利的話,除了資金問題較能解決,一 部份原因也是政府比較有權力決定公共層面的問題,如定價或協調不同 物件資源之間的比價,政府有較多的能力去發現我們的公共資源(產業 、人力、能源)現有總值與該如何呈現它。 財團掌握的不僅是錢,而是這些資源的控制權與詮釋權,也迫使政府 為其服務。頂新案剛過不久,錢不是資源掌握者的重點,幾億繳一繳他 就沒事了。而社會把錢當成生活追逐目標的人來看,常常不解金流問題 思索總是遇到死結。 有時候我覺得中國是真正死要錢的社會,但他們也是真正暸解錢的國 家,中國的政要,不會在錢上面打轉,而是在權的爭奪力拼生死,有權 就不缺錢。而權也決定了他們對資源的調動能力與解釋能力,在崇拜獨 裁的社會這就很好用。 錢本身是信任經濟的表現,對我們來說錢或匯率是市場經濟活動的結 果,對中國來說他們的幣值是自己決定的結果,因為經濟都是信任而定 義,以物換物也是如此,所以只要中國高層下決定,人民負責遵守就好 了,這也是信任的一種,服從性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40.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nTalk/M.1451833761.A.B47.html

01/03 23:12, , 1F
某方面來說,資本體系下,政府很難不被財團綁架
01/03 23:12, 1F
維持土地國有與私有的平衡,不被少數人獨攬,是政府一直可以作的。 而土地問題穩定,資源便能跟著控制,或許我們可以有許多物產,在基 本需求不造成太多問題下,政令宣導可以讓人們在資源選擇時,往比較不 會發生短缺的方向或鼓勵的方向去走(支持某項蔬菜、支持國產、支持在 地產業)。 一般與財團相對的,是比較小型的許多個體戶,現有的政治方法有在用 的也是上面那段所講的,不過台灣這幾年好像都是民間自發去作比較多, 但以前的政府,甚至小蔣時代的政府也作過這些事....所以我想財團的強 大也不是唯一原因。

01/03 23:12, , 2F
這幾年我對於美國抓住的部份,我開始覺得不是石油
01/03 23:12, 2F

01/03 23:13, , 3F
是糧食....食衣住行,如果說德日的汽車工業霸佔了行
01/03 23:13, 3F

01/03 23:14, , 4F
那美國其實是幾乎把所有的食品工業從上游到下游掐死
01/03 23:14, 4F
財團結合政府,能幹出什麼離奇事我們都很難想像。 某個礦泉水的故事好像就是這樣?有點忘了。某跨國財團去海島國家設廠 把水資源污染,再賣給他們礦泉水,而他們政府被財團利誘,就不管這事變 得多荒謬。 換成這議題或許我們就會搞不懂,明明我們有水,為什麼還要去買水喝, 若停留在價格問題,只會想到舶來品就是讚,卻得不到背後的答案。

01/03 23:32, , 5F
討論這種議題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觀點
01/03 23:32, 5F
我的觀點也是許多書提到的,最近看的書也有這類地方產業整合的意味。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376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  裡面中段有個論述很有趣,年輕人往都市集中造成鄉鎮的經濟危機。因為 年輕人的消費力較高,而年輕人離開鄉村,只剩老幼,老幼的消費物品都比 較便宜也不夠多,便容易形成平價化,而且需要更高的工時,才能補足過去 的收入,造成惡化與惡性循環。  這裡有兩個問題,書裡的想法是想辦法讓年輕人回鄉以促進產業活絡。我 想的是可以是反省產業本身的意義,衍生到重生與改造。老人購物比較不重 視包裝,而年輕人的高消費物品裡包含包裝,所以包裝屬於行銷層面的話, 重視它就是擴大一個產業鏈,省略它就是消弱一個產業鏈,選擇的問題。  經濟問題表現的本質,是資源,其後權力。而另一方面,是我們「選擇」 了什麼。  有些經濟書也有提到這些啦,全球資源流動的,不過大概都跟NGO有關。  

01/04 00:08, , 6F
其實我覺得如何讓年輕人回鄉工作是個很重要的議題
01/04 00:08, 6F
※ 編輯: wak (36.235.40.36), 01/04/2016 00:09:26

01/04 00:08, , 7F
這也是我一開始文章裡提到 城鄉差距縮小 平衡資源分配
01/04 00:08, 7F

01/04 00:09, , 8F
的用意。年輕人如果可以留在故鄉發展,又何必出外打拚
01/04 00:09, 8F

01/04 00:18, , 9F
任何改變都會有時代犧牲者 我們的文化害怕改變於是一直拖著
01/04 00:18, 9F

01/04 00:18, , 10F
許多時候我在以長者身份給後輩建議的地方 現實or網路
01/04 00:18, 10F

01/04 00:19, , 11F
都會看到這種價值觀   /文化問題又是落落長~
01/04 00:19, 11F
文章代碼(AID): #1MYJcXj7 (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YJcXj7 (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