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關於楊玉明

看板Media_Numen作者 (人都要學著自己長大)時間19年前 (2005/03/23 00: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jasonkeen (籃球真的很好玩!)》之銘言: : ※ 引述《hcman (人都要學著自己長大)》之銘言: : : 我已經忘了他是什麼時候開始紅起來的 : : 因為他剛紅的時候我的注意力都在阿三身上(其實一直都是) : : 所以我想請問各位大大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比較出名的嗎? : 大阪東亞運應該是他目前為止的生涯巔峰 : : 看了這季SBL的比賽 : : 我覺得東森最大的問題除了沒有戰術之外 : : 另一點就是在關鍵時刻沒人可以跳出來得分 : : 像裕隆陳志忠在球隊分數被追近時就會來一個三分球 : : 這類球員很重要 : : 如果沒有這種球員 : : 就比較容易流於像台銀台啤這種大起大落的球風 : : 而東森這樣的球員有誰? : : 阿三很適合是沒錯 : : 但是控球後衛強出頭卻會使得整體進攻更不流暢 : : 有點拿士氣做賭注的感覺 : : 而且說真的 : : 楊玉明是東森陷入得分麻煩以後 : : 最有能力突破得分僵局的人 : : 另外我覺得玉米的傳球雖然不是很好 : : 但是得分後衛的本分在國內仍是數一數二的好 : : 急停跳投 外線 切入 爆發力都是一流 : : 進攻由他發動 : : 一對一幾乎不可能有人守的住他 : : 包夾以後 : : 東森外面有吳佳龍辛金展許澤鑫這些定點炮台 : : 所以我從上面那篇文章看得的感想 : : 反而是楊玉明更應該加強切傳的能力(但不能放棄單打得分的機會) : : 而不是只當一個純射手 : 他現在連射手的邊都攀不上了,如果你有注意他這季的 : 數據,三分線外命中率不到兩成五,而且這還是一個平均 : 每場三分線出手超過六次的後衛,也許可以把錯歸咎在之 : 前教練放任他這麼打,但是他在場上是不是真的以球隊為 : 重?我不這麼想。 三分線命中率除了受傷之外,如同j大說的,教練的確要負 很大的責任。這季的東森,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還是在無教 練的狀態。並不是說小象帶的不好,而是他比起其它隊教練 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玉米很多三分球的出手都是因為不 知道要打什麼戰術,然後亂一亂時間快到了,只好投了。 你的最後一句話對一個球員來說可能過重了點,玉米在場上 的努力絕對都是為了讓球隊贏球。只是有時候衝過了頭。 : 不可否認的是他切入製造犯規的能力,他喜歡背框單打 : 對方後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他喜歡這麼打從以前在 : 學校打三對三就是這樣,那也是他的籃球哲學之一,只是 : 以一個實際身高不到一百八的後未來說,這真的是對球隊 : 來說最好的打法嗎?當你隊上有一個叫做吳岱豪的人,背 : 框打低位需要由一個後衛來作嗎? 那得先考慮到,背對單打的目的是什麼?一是直接得分,二 是製造包夾。玉米多是前者,吳代豪是後者。如你說的,這 是他做到不能再更習慣的單打動作,只要對方沒有進行包夾 ,他的翻身跳投也是十拿九穩。只要是能得分的手段,何必 拘泥於一定要吳代豪打呢? : 另外關於他的傳球,我認同他應該增加切入分球的比例 : ,但是切入分球不是切進去發現不行了才分球,他的助攻 : 很多沒錯,但是助攻失誤比高達一‧五,這代表了他每傳 : 出三次助攻,同時會發生兩次失誤,當你隊上有個叫做周 : 俊三的後衛,是不是還非得持球這麼久呢? 我同意他的失誤率高。但是東森目前來說,還看不出流暢的 半場攻擊,頂多只能做出好的單打機會來製造包夾。阿三可 以傳出人到球到,但是如果沒擋好人,沒走對位,一樣沒空 檔。我希望的是,玉米能增加他傳球助攻的能力。現在強一 點的球隊,場上兩個後衛都要有好的分球能力,整個進攻才 更流暢。(像阿忠+李學林、樑三) 總不能因為玉米容易失誤就叫他都給阿三分球,那對方的防 守未免也太輕鬆。 : 膝傷對於一個射手的影響不亞於跳跳人,尤其像玉米這 : 樣擅長急停跳投的射手來說,膝蓋的不穩定相對影響到他 : 兩腿施力的不平均,更別說是落地後還要擔心踩到防守者 : 的腳之類的心理陰影,他的重新出發是值得我們給予掌聲 : ,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對球隊無形的傷害。 同意這段,球隊跟球員很難兩者兼顧。 : 東森的人才雖然多,但是多數球員的位置定位不明,說 : 好聽點大家都很全能,什麼都可以來這麼一下,但是實際 : 上則是大家都成了全不能球員,當一個球隊人人都才華洋 : 溢,往往是誰也不服誰的開始,要交易球員在台灣可能很 : 難,也許小象壓的住,不然只能等球員心態更成熟了。 希望他們能確定自己在場上的定位,但還是要會變通就是了 (比如射手都不練罰球) -- 最後一句是亂入 笑笑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39.103
文章代碼(AID): #12G4Xd2b (Media_Numen)
文章代碼(AID): #12G4Xd2b (Media_Nu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