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一般來說,不符合CPK依然算規格內嗎?

看板Mechanical作者 (大媽)時間5年前 (2018/08/09 18: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To 原Po 我覺得你好像把有些觀念搞混在一起了,其實已經有其他人回你了, 我再回一次只是強調重點而已: 公差: 符合公差內的所有零件組合在一起,應要是合格品 如果發生所有零件都在公差範圍內,但組出來做動異常 需要檢討的是設計,不是製造 製程能力: 廠商生產產品時,能夠將批量做進公差範圍內的能力 你可以因為廠商的製程能力,調整公差給他, 但是前提是,調整完的公差還是得符合"所有零件在公差內所組出來的成品是合格品" 另外如果你是在計算組合件公差,擔心RSS太理想,而 Worst Case 太寬的話 可以嘗試 RSS*1.5 (Bender's inflation factor) 這個情境是做了一個假設,就是實際上供應商零件製程良率在單邊2個標準差內 而你的最終規格需要單邊3個標準差,所以除二乘三 = 1.5 但是這也不影響你最後供應商交貨的時候,公差內的合格品必須要做動正常這件事 至於允收判退的標準,這要看跟供應商怎麼約定的,是以 105E, 414 還是1916 以及實際情況的不同,不良品是主要不良還是次要不良?可否重工?檢出難易度? 而決定是否特採 約定Cpk 1.33 不太合理的原因是,有機會把很多良品拒絕,徒增成本 有時候一個不良品就可能造成Cpk低於1.33, 然後你就把整批退貨 而很可能只需要重工一個不良品就沒事了 (當然這只是舉例一個極端的狀況) 以上一些小小工作經驗分享 ※ 引述《iPadProPlus (哀配之神)》之銘言: ※ 引述《moboo (一抹布拉格的晚霞)》之銘言: : ※ 引述《iPadProPlus (哀配之神)》之銘言: : : 安安 : : 想問問各位是怎麼做的: : : 假如一個東西尺寸標註公差規格是+/-0.1,CPK要1.33 : : 那我原本想法是 : : +/-0.1 跟CPK1.33都要符合才在規格內 : : 假如我有一天抽驗35片的CPK是低於1.33,例如0.9 : 我覺得你是不是製程能力和公差整個搞混在一起 : 公差: 目標 : CPK: 製程能力=良率 : 公差:好球帶 : CPK:好球率 : : Q1: CPK 0.9 這樣我是可以判退的嗎? : 其實不知道你要退什麼,整批退嗎?進去公差的東西也要一起退嗎 : CPK低只是良率比較低而已,符合公差的一樣可以用,只是你要好好挑(檢驗)而已 : 訂CPK要達到1.33才能交進來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 : 除非你東西好做到不行,檢驗人員缺到不行/你根本不檢驗,或者是你重工成本很低 : 拿棒球來形容 : 一個投手投不好,投五球只有一球好球 : 並不會說他這一局投得球都不算 : 只會想辦法叫他投進去而已 : 當然我知道有些公司品保會說一定要1.33才能交貨啊 : 這是本末倒置,把成本和製程混在一起考慮 : 就像跟投手說 你這局好球率要7成,你投得每一顆好球才會算,不然整局當你沒投 : 會這樣想 可能就是裁判不想上班吧 : 如果不是花錢請控球好的賽揚投手,或是最後只好把好球帶放很大 大大說的沒錯,因為我已經把成本問題根深蒂固在內心了。所以沒特別說出來 這件事完全要考慮成本跟生產良率 那假設命題改成以下這樣呢?... 如果原本廠商宣告CPK1.33沒問題 我在設計上就會以1.33去設計,畢竟1.33 跟worst case算出來TA是差很多的 先前交了2k的貨也沒問題 那好死不死第2001個開始全部都偏下限 那假設最後驗證完,東西偏下限就是不行 是否能歸咎是來料不良,批量退貨? 我知道CPK1.33是一個批量內,有幾個超標可接受 那以成本方面當然也同意這幾個不良由我們自行吸收 那問題就出現在廠商產品超標數量太多,費用誰要吸收? 我是否能以CPK1.33未達標請廠商吸收? : : Q2: 承1,假如不能判退,那訂CPK意義是? : 提供目前製程能力的評估, : CPK過高,表示你殺雞用牛刀,隨便做都進公差,可以把製造方法改精度低一點節省成 : CPK過低,表示你的製造精度不夠,要不就是要加倍生產量,挑出可以用的 : 或者是挑選製造成本更高更精密的技術,CNC不夠就用研磨的線割的放電的 : : Q3: 承2,我司一般做公差分析是考慮RSS,也就是CPK1.33。那這樣整個設計不就錯 了? : 不會,良率低而已 : 只要你用的是符合公差+/-0.1的東西,就是做進去了啊 : CPK0.9只是跟你說,良率沒有那麼高而已 : : 懇請分享一下各位是怎麼做的? : 公差是你設計的容忍度,製程能力是實際上你的製程是不是足以滿足你要的公差 : 有些很難做的東西,公差很小,但是製程能力初期達不到,良率很低,交不進來 : 比如說有些光學或精密機械就是要用研磨的精密度才夠 : CPK一向都很低,做二十件只有一件進公差,但是並不代表設計被影響 : 一台賣一百萬就好了,剩下的去慢慢重工 : 雖然有些公司說CPK要達到1.33才能量產,但這通常是有代工成本的考量在裡面 : 像是蘋果常常CPK 0.6就量產了,反正成本高吃得下來,狂生產就對了 : 如果是相機產業,像一些鏡頭7成就可以量產了,CPK也是很低 : 但是一旦符合公差的,就是可以用的 : 其實這些觀念Google一下都有,沒有搞懂而已 是代工組裝沒錯,目前疑似尺寸CPK跑掉導致良率下降 廠商產品是射出成形的,照理說CPK1.33完全沒問題。應該是模具什麼尺寸爆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6.189.88.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532957449.A.03F.html

07/31 00:04,
不理解設計考慮製程能力做什麼,製程能力差應該是從改善製
07/31 00:04

07/31 00:05,
程能力及品管檢驗方式去減少不良率,從設計公差去遷就根本
07/31 00:05

07/31 00:05,
是本末倒置。
07/31 00:05

08/02 09:56,
放進成本來講 就直接特採了 講CPK PPK都是多餘的
08/02 09: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44.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533810652.A.D4D.html
文章代碼(AID): #1RR1VSrD (Mechanic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R1VSrD (Mecha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