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地圖研究

看板MdnCNhistory作者 (lvye)時間11年前 (2012/11/14 15:4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Silvanus (台海危機1950)》之銘言: : 首先在初期國軍是有機會先以優勢兵力進行內線作戰2、16兵團攻擊中野,再聯合6、8、12 : 兵團,用外線作戰回擊華野,則應該可以在初期佔戰略優勢地位,在中期則若於7兵團覆沒 : 後,國軍可以提早調動1綏、上海和沙市的部隊以5個軍加入戰局(如杜聿明的提議),則 : 應該有機會救出徐剿的30萬主力,則徐蚌會戰的勝負依然難分。可惜國軍終究未能運用己 : 方有利態勢來逆轉戰局。 :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研究分享,有任何意見和建議還請指教! : 圖文版請參考下列網址: : http://www.wretch.cc/blog/silvanus321/28079740 一點建議﹕淮海戰役是共軍投入中野、華野兩大主力作戰的成果﹐你 要做國軍方面的研究﹐也要整合華中、徐州兩剿總的相關資料。 例如﹐關於杜聿明的這個設想結果會如何﹐即可參見華中剿總豫西秋 季攻勢的計劃、執行過程和結果。 襄樊之戰後﹐華中剿總從白崇禧到下面的參謀軍官﹐對劉伯承部隊的 評價就是機動性特別大﹐必須利用大機動部隊來對付﹐由此編成重裝 兵團12A和輕裝兵團3A﹐設想輕裝追擊黏上中野後﹐然後重裝部隊跟上 實施打擊。 而且﹐由於中野主力飄忽不定﹐大兵團作戰不能跟著劉部走﹐必須攻 敵之必救﹐迫使中野在他們選定的地方決戰。設想之一是進攻中野 根據地中心----伏牛山區(南陽盆地以西)的寶豐、魯山﹐迫使中野 應戰。 但攻勢還沒遂行﹐中野就以一部圍攻吳紹周85軍﹐吸引三兵團主力南 下並向桐柏山區(南陽盆地以東)追擊﹔後白崇禧判斷中野主力在宛 南﹐剛調動部隊向新野、鄧縣集結追擊﹐劉鄧又以一部在南召威脅黃 維兵團側背﹐令其誤判為共軍主力﹐拒絕剿總軍令﹐整個攻勢就此流 產----而這隻統統是劉伯承分出的誘敵疑兵﹐中野主力在禹城、葉縣 一帶待機休整。 白崇禧和劉伯承已經打了一年多不可開交的交道﹐攻勢尚且弄成這樣﹐ 之前沒和劉伯承交手過的杜聿明 + 國軍各級杯具的情報搜集、研判能力 .VS. 中野的機動能力﹐杜聿明抓得住中野主力才是見鬼 (更別說郭 小鬼還在哪裡給共軍開圖XD ) 這個基本不可能了﹐即便蘇中、華中甚至西安的部隊能抽出來並且集結 到位﹐徐州集團已經被打掉起碼一半﹐共軍也已經啃完12兵團﹐中野可 以抽出身來應付可能的援軍了。 -- ------------------------------------------- MdnCNhistory/中國近現代史版 開始每周一書活動 歡迎各位評書、薦書 薦書要求隨配便當﹐以方便大家當當閱讀 X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82.20.178

11/14 17:38, , 1F
11/14 17:38, 1F
※ 編輯: tomasvon 來自: 101.82.156.139 (11/14 20:37)
文章代碼(AID): #1GeqjtXi (MdnCN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eqjtXi (MdnC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