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延攬中國科技人 國科會挨轟

看板MdnCNhistory作者 (奚我后 其后來蘇)時間15年前 (2008/10/03 09:47),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KMT 看板] 作者: armed (奚我后 其后來蘇) 看板: KMT 標題: Re: 延攬中國科技人 國科會挨轟 時間: Fri Oct 3 09:46:48 2008 ※ 引述《abian746 (海角七億真精彩)》之銘言: : 時間: Fri Oct 3 07:01:46 2008 :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3/today-p3-2.htm : : 〔記者林嘉琪、劉力仁/台北報導〕馬政府準備開放中國的科技人才來台,未來還可能投 : 入台灣科技產業。民進黨立委痛批,馬政府無厘頭競相飆速,質疑此舉可能排擠台灣高科 : 技就業機會,並造成技術外流等問題。 : : 技術外流 綠委批無厘頭 : : 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時表示,「台灣若是想要升級 : 成為研發中心,比大陸高上一層,就應該進用大陸科技人才」,立委管碧玲表示,這是繼 : 立委趙麗雲質詢,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是否也包括中國研究人員?李羅權回應,只要有好 : 的中國人才,台灣就應該引進,「這樣才能解決台灣產業高階人力短缺的問題」。 : 推 tonyreeves:要延攬中國人才是不是 那企業的稅就給 61.228.56.244 10/03 09:16 : → tonyreeves:就給我抽高一點 至少50% 來造福失業人 61.228.56.244 10/03 09:17 幸虧在10幾年前還沒有這種無厘頭的言論,否則台灣社會與新竹清華大學就 要損失一位重要的學人.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z_special/2007/05/200705021411.shtml 87年學潮被中共指為黑手的安徽科大校長管惟炎,一來名氣不如他的副校長 方勵之,二來更沒有人知道他一生最後的落腳之地就是寶島台灣,外加不得善終 ,一生也真是多舛. 在這次導致胡耀邦下台的學潮以後,管教授開始了他的天涯流亡生涯,1991年 他被台灣國科會以[海外學人歸國服務計畫]延聘來台,到新竹清華大學物理系 任教.清華大學出他的回憶錄時,他的自序如下: http://academic.nthu.edu.tw/publish/sample_DM/9312-lee/lee-pre2.htm 面對至今飄揚於寶島台灣的[中華民國]這個政治符號,管教授這樣感慨: "我從娘胎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時,曾經是中華民國的子民。 我的祖父輩、父輩都是地主兼資產階級。從少年時代起, 我就是一個叛逆者,我背叛了家庭,出生入死,把自己的 青春獻給了解放勞苦大眾,推翻民國的浴血鬥爭。歷史往往 嘲弄人,我在 1987 年離開大陸,在歐、美輾轉四年後,又 再次叛逆投入民國的懷抱,重新成為中華民國的公民。為 億萬事件所證實過的,辯證法的「否定的否定」律,我又為 它增添了一項新的例證。" 如果今天我國還能收容十百個管教授,同時少幾個管委員,會不會對我國 國家安全更有利? 管委員真的認為把像你的本家教授這樣的人都趕跑,對台灣比較有利嗎? 我相信不是這樣的. -- 其實所謂"刀帥連",指的是中原野戰軍獨立二師139團3營9連.1948年淮海戰役 期間,該連49名官兵奉命堅守汶河南岸舊窯場達12小時.在連長谷子地同志指揮下 ,共打退蔣軍3次進攻,擊毀敵坦克兩輛.出色地完成了掩護主力撤退的阻擊任務. 戰後野司首長為了表揚這種敢於與敵人拼刺"刀"的精神堪為全軍表"帥",授予 該連"刀帥連"的稱號.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3.1

10/05 18:38, , 1F
管教授是台灣物理奧匹的教頭之一,強的很
10/05 18:38, 1F

10/07 17:27, , 2F
歷史上世界上不管哪個國家,都在招攬人才。人才的作用是
10/07 17:27, 2F

10/07 17:28, , 3F
歷史和時政都證明了的。 我真的想不通為什么臺灣有人反對
10/07 17:28, 3F

10/07 17:28, , 4F
招攬人才,難道臺灣不學李斯的諫逐客書嗎?
10/07 17:28, 4F

10/07 17:29, , 5F
人才給社會是帶來正面作用的,他們的產出是遠遠大于投入的
10/07 17:29, 5F

10/16 11:49, , 6F
管教授是台灣物理界的重寶,可惜天妒英才.(泣)
10/16 11:49, 6F
文章代碼(AID): #18vNcaIP (MdnCN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8vNcaIP (MdnC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