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比我們普通人多死一次

看板MayDay作者 (Alice玲子)時間8年前 (2016/06/28 10:44), 8年前編輯推噓38(38012)
留言50則, 4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他比我們普通人多死一次 鄒小櫻 2016.6.28 最開始聽到《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的時候,第一感覺:這不是一首B-Side的歌嗎? 如同《後青》裡倒數第二首的專輯同名曲,在室內樂的聲場裡沉吟低語;或是《第 二人生》裡的《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在爽口的雞湯裡(:-D), 為此生唯一自傳寫下美麗注腳。這些年,五月天逐漸進化成「體育場搖滾」 (stadium rock)樂隊,對歌曲節奏有著愈來愈高的要求,《Do You Ever 帥》、 《入陣曲》、《將軍令》以及新專輯首單《派對動物》,均為順應新時代而生。而 像《如果我們不曾相遇》這樣的,聽起來不慍不火的歌,怎麼會作為第二主打? 再迴圈了幾遍後,忽地感覺到了悲涼乃至悲壯的氣息。 美國醉鄉民謠式的吉他掃弦提綱契領,清亮的原聲吉他迅速潛入厚重的混響之中; 主歌的旋律帶著日據時代的影子,恍如一曲沖繩民謠;緊接著是石頭漂亮的制音, 電子Loop式的吉他連複段推動歌曲前進,這也成為《相遇》最具記憶點的音色,並 統領全曲(說起來,石頭扮演主角的歌曲,通常都是五月天最有史詩氣質及不滅宇 宙定律的作品,包括《一千個世紀》、《寂寞星球》、《倉頡》等);副歌開始, 冠佑的鼓接管全場,過門處的Tom鼓滾奏讓整首歌聽起來更有空間感(聽起來讓人 瞬間重回2000年《愛情萬歲》)。 這首歌最特別之處,為五月天歷年創作中對人聲演唱部分最「滿」的一首。除了開 頭兩小節的吉他作為楔子,以及第一遍副歌「從我故事裡甦醒」又留了一小節給阿 信喘口氣(實際上副歌結束後有兩小節,由冠佑的鼓作為轉換章節的cue點,但阿 信「甦醒」的「醒」泛音就快去掉了一小節……),整首歌完全沒有留有餘地,阿 信的演唱盈滿了每一個角落,就連氣口(每一句演唱之間換氣的位置)也設置得極 短。這樣歌曲創作方式,不僅對於演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於編曲和製作也是 難題,「連綿不斷的情緒線」和「上氣不接下氣」只是一牆之隔。過去,奉獻了 《富士山下》、《一絲不掛》、《鐘無豔》的怪傑作曲人澤日生是這種「唱死人不 償命」寫法的代表人物,再配以林夕最拿手的如層層疊疊山巒之長句,以及古典樂 出身的陳珀的妙手,打造出上述熱單。這一次,阿信一反樂團常態,沒有給五月天 成員solo的機會,包括瑪莎、怪獸在內的所有人承擔的是通過節奏型的變化,而讓 《相遇》聽起來像一部公路片。他們的眾星捧月,都為給阿信的長句騰出空間,也 讓《相遇》得以容納更多的情感和表達。很多五迷表示,《相遇》讓他們感覺煥然 一新,所謂的新,就是在這。哦對了,這首歌的編曲者一欄裡,除五月天外,還看 到了陶山,即Skot Suyama,一個出生於美國西雅圖、但同時擁有瑞典、英國、芬 蘭、日本血統的80後音樂人。2015年,他幾乎包辦了謝和絃《愛不需要裝乖》整張 專輯的曲、編、制,以及另一個「搖滾版Alin」的「小男孩樂團」專輯的曲、編、 制、混。感興趣的話,不妨聽下他給謝和絃做的《臺北臺北》,如果你的耳朵足夠 聰明,能很快get到陶山對《相遇》的貢獻度。 說了這麼多,五月天大費周章,究竟想在《相遇》裡表達些什麼? 歌曲首發的當晚,我在微博上這樣寫到: 結合之前的《派對動物》,更加堅定了我認為作品九號是一張提前和大家   告別的專輯(當然全磚出來後也可以打我臉)。   在過去,阿信是不會寫這種歌詞的:      某一天 某一刻 某次呼吸 我們終將再分離   而我的 自傳裡 曾經有你 沒有遺憾的詩句   詩句裡 充滿感激   一個過生日都要躲著人,怕大家給他唱生日歌的人。   想到錢德勒的名句:道別等於死去一點點。 確實,這一次的阿信把歌詞寫得「很林夕」。「荒漠唯一菩提」、「命運猶如險棋」 ,這種帶有佛偈式的句子,是夕爺看穿悲喜後的機鋒。比如他寫給王菲的《寒武紀》 (其實阿信《一千個世紀》可以視作對其模仿致敬):   故事從一雙玻璃鞋開始   最初灰姑娘還沒有回憶   不懂小王子有多美麗   直到伊甸園長出第一顆菩提   我們才學會孤寂   在天鵝湖中邊走邊尋覓 以及寫給楊千嬅的《再見二丁目》:   轉街過巷 就如滑過浪潮   聽天說地 仍然剩我心跳   關於你 冥想不了 可免都免掉   情和欲 留待下個化身燃燒 還有陳奕迅的《一絲不掛》: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獲   那時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   但我拖著軀殼 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   仍系於你肩膊 或是其實在等我捨割   然後斷線風箏會直飛天國 而今,阿信在《相遇》裡這麼寫到:   曬傷的脫皮 意外的雪景   與你相依的四季   蒼狗又白雲 身旁有了你   匆匆輪回又有何懼   ……   偶然與巧合 舞動了蝶翼   誰的心頭風起   前仆而後繼 萬千人追尋   荒漠唯一菩提   是擦身相遇 或擦肩而去   命運猶如險棋   無數時間線 無盡可能性   終於交織向你 菩提,在佛家語境裡,是得道的象徵,是修行之人的覺悟之舟。佛家坐禪,為的是 讓俗世狀態下那一碗混亂不堪的水,在靜默中變得清澈澄明。在此過程中,不斷地 把自己丟掉一點,丟掉名字性別,丟掉社會人的狀態,實則為離開這個世界的心靈 準備。如同美國心理學家凱薩琳‧辛格從她多年的臨終關懷工作中總結出的《好走》 (The Grace in Dying : 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簡 體版譯名《陪伴生命》)一書所寫到:「維持交情跟朋友的來往,這是我們社會契 約階段最典型的特色。但是當我們進入這種死亡的臨終的退隱的狀態,你要從那個 世界裡面走出來時候,你發現所有的派對、聚會、運動、嗜好,拼事業,這些從前 給我人生意義的活動慢慢都終止了。我們會慢慢對書跟電視失去興致,事實上對任 何形式的消遣娛樂都已經不再熱衷了,到最後只有我們最親近的人陪伴在我們身邊 才會跟我們有一點點的聯繫。」向死而生是宇宙法則,那個曾經帶著天真的口吻唱 到,「我想到遙遠遙遠的以後,會不會有人知道我,在這個寂寞的星球,曾這樣的 活過」的少年,而今對生命有了更切實的感悟。他會遺憾嗎?他會在午夜為自己正 在流逝的生命感到猛地畏懼嗎?阿信同時擁有社會人的另一個身份:五月天,所以 他需要死去兩次——一次是他個體生命的消亡,一次是五月天的消亡。他比我們普 通人多一次死去的機會,即凱薩琳‧辛格口中那個「我們生命中的其他時刻,從來 不像這時候如此沉默卻又光輝燦爛」的機會。 於是,阿信寫下了這樣的話:   某一天 某一刻 某次呼吸   我們終將再分離   而我的 自傳裡 曾經有你   沒有遺憾的詩句   詩句裡 充滿感激 可以說,阿信距離林夕、黃偉文、周耀輝、鄭國江、黃霑、李格弟等超神級詞人, 又近了一步。藍三階段,他用快要滿出來的荷爾蒙寫詞;到了後青春期,他找出所 剩無幾的燃料來寫詞;到了五月天倒數第二張專輯時,這一趟遠行終於接近終點, 怎麼說,就像這一次文案裡面所寫,這是五月天的「生命史詩」。 歌曲MV用一個愛情故事串聯,但你也可以輕易把它看穿。就像Joy Division的 《Love Will Tear Us Apart》,難道你會把它真當做情歌來聽嗎?且在MV裡,我 們再次看了臺北101大樓,五月天重現天空演唱會的場景。對於熱愛披頭四的你來 說,這又是一個離別的信號。1969年1月30日,披頭四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蘋果公司 (非喬幫主的那家)屋頂,披髮當風,鼓琴而歌。儘管披頭所在的倫敦薩維爾街3 號那棟紅磚樓,樓高僅有五層,但在那一刻,它擁有全世界都必須閉住呼吸、抬 頭仰望的高度。披頭四屋頂演唱會作為最後的壓軸影像素材被收入《Let It Be》 專輯的紀錄片裡——這是披頭四的倒數第二張專輯。藍儂用他瑰麗的想像寫下 《Across the Universe》,「言語流瀉而下,像無盡的雨絲飄入紙杯;悄然滑落 的印跡,如穿過這個靜寂的宇宙。」而在之後,他們又迸發了最後也是最棒的靈感 ,創作出他們的完結篇《Abbey Road》,把披頭士傳奇定格在了20世紀60年代。 而我們有幸見證另一個傳奇的誕生以及結束。來吧,五月天的第九張專輯,也是他 們的倒數第二張專輯。 忽然又想起了曼德拉著名的就職演說:   我們最深的恐懼並不是我們自己不夠好。我們最深的恐懼是我們自己擁有   無可測度的力量。我們害怕的不是自己的黑暗,而是自己的光亮。我們的   出生,是為了內在於我們之中的榮光。這榮光,不特屬於少數人,而是屬   於我們每人。當我們讓自己發光發亮,在無意之中也允許了其他人的起而   效行。當從自己的恐懼中解脫,我們的存在自然也會解放其他的人。 請隨著《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戰勝恐懼,讓自己發光,也讓他人發光。 -- 感謝鄒生同意轉載。 原文網址:http://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3991265443217195 -- Nel nome del Padre, e del Figlio, e dello Spirito Santo. Amen.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Itali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50.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yDay/M.1467081891.A.539.html ※ 編輯: alice910265 (223.139.150.21), 06/28/2016 10:54:50

06/28 10:55, , 1F
推小櫻,這首歌的人聲真的很難得滿滿的又很溫暖
06/28 10:55, 1F

06/28 11:01, , 2F
確實覺得人聲好滿,但還真沒想到是最滿的一首。另推
06/28 11:01, 2F

06/28 11:01, , 3F
面臨兩次的消逝
06/28 11:01, 3F

06/28 11:06, , 4F
推QQ對這首歌又有更不一樣的感觸了
06/28 11:06, 4F

06/28 11:07, , 5F
推這篇,也謝謝Alice大,動作好快XD
06/28 11:07, 5F

06/28 11:07, , 6F
這篇讓人弄清楚了一些無以名狀的感受
06/28 11:07, 6F

06/28 11:32, , 7F
推~
06/28 11:32, 7F

06/28 11:47, , 8F
聽完看完 都好想哭QQ
06/28 11:47, 8F

06/28 11:51, , 9F
06/28 11:51, 9F

06/28 11:55, , 10F
QQ 越聽越好聽
06/28 11:55, 10F

06/28 12:08, , 11F
推~
06/28 12:08, 11F

06/28 12:10, , 12F
推 也謝謝alice大的轉載可以讀到這篇文
06/28 12:10, 12F

06/28 12:15, , 13F
06/28 12:15, 13F

06/28 12:23, , 14F
06/28 12:23, 14F

06/28 12:46, , 15F
我也有發現這首是少數幾乎沒間奏/SOLO的作品但想不起來
06/28 12:46, 15F

06/28 12:46, , 16F
有沒有其他也是這樣
06/28 12:46, 16F

06/28 12:52, , 17F
06/28 12:52, 17F

06/28 13:51, , 18F
推~~
06/28 13:51, 18F

06/28 13:52, , 19F
06/28 13:52, 19F

06/28 14:04, , 20F
推!
06/28 14:04, 20F

06/28 14:10, , 21F
yuki大我也是 我也突然想不起來有點挫折XDDDD
06/28 14:10, 21F

06/28 14:50, , 22F
06/28 14:50, 22F

06/28 15:11, , 23F
06/28 15:11, 23F

06/28 15:27, , 24F
QQ
06/28 15:27, 24F

06/28 16:10, , 25F
06/28 16:10, 25F

06/28 16:50, , 26F
如煙?
06/28 16:50, 26F

06/28 16:53, , 27F
的確跟如煙結構類似
06/28 16:53, 27F

06/28 17:02, , 28F
推 看到一半跳起來(又被刀子狠狠戳了一下QQ
06/28 17:02, 28F

06/28 17:02, , 29F
如煙MV阿信也是有拿木吉他
06/28 17:02, 29F

06/28 17:06, , 30F
06/28 17:06, 30F

06/28 18:16, , 31F
推,感謝分享
06/28 18:16, 31F

06/28 18:17, , 32F
推QQ
06/28 18:17, 32F

06/28 18:24, , 33F
淚推
06/28 18:24, 33F

06/28 19:03, , 34F
分析的好專業
06/28 19:03, 34F

06/28 19:08, , 35F
06/28 19:08, 35F

06/28 20:43, , 36F
我知道很多中國年輕孩子是拜讀鄒的文章認識五月天
06/28 20:43, 36F

06/28 20:43, , 37F
尤其是台語歌的部分
06/28 20:43, 37F

06/28 20:46, , 38F
鄒對五月天歌曲的偏好還滿接近五版某些資深五迷
06/28 20:46, 38F

06/28 21:06, , 39F
06/28 21:06, 39F
為了不浪費版面,分享一下我轉這篇聽後感的讀後感(喂) 死亡並不是一個負面詞彙,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鄒生不談歌曲的永生,而先談五月天其社會身份的死亡,是有意義的。 如何面對死亡,對個體的重要性,絕對優先於其他形式的如何永生。 因為對個體而言,死亡的瞬間濃縮了他的生命光輝。 我們看到的永存,是他的生命對我們散發出的榮光, 卻不再能對他的生命本質有任何改變與延續。 如果這個個體是『我』呢? 從《後青春期的詩》走向精彩未完的未來、到《相遇》的終將分離 對於『我』來說,最終走向死的「生」到底有何意義? 《一顆蘋果》會不會有人知道我、《如煙》的我不要告別; 當生命的最終意義不再是『我』死後如何永存、如何被記住,而是生命的過程本身; 於是《乾杯》的世界終點再乾一杯後,終於到了《相遇》的曾經有你就沒有遺憾‥…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詞人的答案,但在反覆聆聽的過程中, 我彷彿明瞭了些什麼、又得到了些什麼。 以上。 ※ 編輯: alice910265 (223.139.150.21), 06/29/2016 00:38:34

06/29 01:17, , 40F
推,看得讓人好想哭
06/29 01:17, 40F

06/29 10:51, , 41F
不知道有沒有人意識到,上述談的死亡和永存和《如果我
06/29 10:51, 41F

06/29 10:54, , 42F
們不曾相遇〉的MV有些呼應。MV中兩人處處透過耳機連結
06/29 10:54, 42F

06/29 10:55, , 43F
彼此,在男主角離開後(看起來是死亡,但沒有明確交代
06/29 10:55, 43F

06/29 10:57, , 44F
)女主角用音樂讓他永存,讓連結延續。
06/29 10:57, 44F

06/29 11:08, , 45F
推~看完再聽一次又更多感觸了
06/29 11:08, 45F

06/29 13:10, , 46F
不想告別
06/29 13:10, 46F

06/29 20:17, , 47F
真的看到很想哭QQ
06/29 20:17, 47F

06/29 21:34, , 48F
推好文
06/29 21:34, 48F

06/30 10:22, , 49F
推文
06/30 10:22, 49F

06/30 22:47, , 50F
推好文
06/30 22:47, 50F
文章代碼(AID): #1NSUIZKv (MayDay)
文章代碼(AID): #1NSUIZKv (Ma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