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這位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一輩子沒錢沒工作全靠同行養他

看板Math作者 (j)時間2月前 (2024/02/07 20:21),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2月前最新討論串1/1
這位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一輩子沒錢沒工作全靠同行養他 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information/f15b07fd-7934-490a-81f4-a23dd8fcb788 埃爾德什·帕爾的奇異人生與遺產。 作者 JACK MURTAGH 翻譯 阿金 編輯 魏瀟 門鈴作響,你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同事出現在門廊。他身形瘦小,年事已高,因長期服用安非 他命,口中總在絮絮叨叨,蓬頭垢面,不請自來。他從你身邊走過,徑直走向客廳,唯一一 隻手提箱裡裝著他在世上的全部財產。他宣稱:「我的大腦始終開放。」你不知道他打算待 多久,因為他無家可歸。你要準備好給他洗衣做飯,因為他懶得學會照顧自己。作為回報, 你將與20 世紀最偉大的數學頭腦之一展開一場不眠不休、如龍捲風般的交流。儘管你的招 待並非心甘情願,但你的名字最終很有可能出現在某篇論文裡。 這就是許多人與埃爾德什·帕爾(Erd s Pál)的共事經歷,他是有史以來最高產的數學家。 被寵壞的天才 1913 年,艾爾德什出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父母都是高中數學老師。他是個被寵壞的神 童,4 歲時就能根據一個人的年齡心算出TA 已經活過了多少秒。但到了21 歲,艾爾德什才 第一次自己在麵包上塗奶油。同年,他就獲得數學博士學位了。但這之後,艾爾德許在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生涯很快就結束了,因為根據保羅霍夫曼( Paul Hoffman)撰寫的《數位情種:艾德許傳記》(Man Who Loved Only Numbers)所記載 :「他們發現他(埃爾德什)粗俗不堪,又標新立異。」於是,他開始四處漂泊,在短暫的 學院生活、學術會議和朋友客廳之間來回流浪。正如他自己所說:“新的屋頂,新的證明。 ” 埃爾德什作為房客聲名狼藉。在霍夫曼的書中,數學家邁克爾·雅各布森(Michael Jacobso n)講述了這麼一段故事:埃爾德什跑到他家,倆人一起鑽研數學直到凌晨一點,最終雅各 布森精疲力盡地去睡覺了。而艾爾德什每天能工作19 個小時,一直熬到了早上四點半,然 後在廚房裡“敲鑼打鼓”,吵醒了房子主人。雅各布森穿著浴袍,晃晃悠悠走下樓,回憶起 了與這位同行的對話:“你知道他嘴裡冒出來的第一句是什麼嗎?不是'早上好'或'睡得好 嗎?'而是'把n 當成一個整數'。” 艾爾德什一心一意迷戀數學,最後發表了1500 多篇學術論文,超過以往任何數學家。順便 一提:有人認為18 世紀的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是從古至今最多產的數 學家。確實,歐拉發表的數學文章頁數更多,而艾爾德什發表的數學論文篇數更多。所以, 誰能奪冠取決於測量單位,但兩位毫無爭議都是最高產量的數學家。 酒會中的機率問題 埃爾德什最出名的貢獻之一在機率論領域。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它的價值:假設你要給100 個 人的聚會準備調酒用軟飲料,當參加派對的人中,一些人相互認識,另一些人則不認識,這 樣的情況下飲料賣得最好,所以你就要確保每個六人組中都不會出現全是朋友或全是陌生人 的情況。這可能嗎?如果你邀請了很多朋友以避免一組六個人裡全是陌生人,那就很難避免 朋友抱團,而邀請太多陌生人則會走向另一極端。 數學家通常想要證明具有特定性質的數學對象的存在,例如我們的100 人聚會設想。而證明 該設想存在的一個自然方法就是給出此類對象的明確實例(例如,列出一張賓客名單,其中 沒有任何六人組中大家都是朋友或都不認識)。不過在實務上可能相當困難。 然而,埃爾德什開創了一套極為巧妙的替代方案。與其親手設計賓客名單,不如徹底隨機選 人(或其他任何你想找到的對象)。那你的問題就變成這樣:我隨機選出的物件擁有我想要 的特性,這樣的機率是多少?如果你能證明機率大於零,那就成功了!你的對象必定存在, 如果不存在,那麼機率就是零。 將問題轉變為機率問題,要回答就容易多了。部分原因在於這樣你就能使用機率論的豐富工 具。有趣的是,因為機率論方法避免了構造對象的需求,你最後通常能知道有些東西是成立 的,但至於具體過程是怎樣的,則毫無頭緒。埃爾德什使用機率方法解決了許多頑固的數學 問題,包括更通用版本的「飲料問題」。如今,此方法被視為每位研究員「工具箱」中必不 可少的基本技術。 埃爾德什數 他的成功很大程度源自於他把數學看為社交活動的信念。他有那麼多的合作夥伴,領域內還 創造出了“埃爾德什數”(Erd s number),測量一名學者與埃爾德什·帕爾的“合作距離 ”,成為了學者們的榮譽徽章。例如,A 與埃爾德什本人合作過一篇論文,那麼A 的埃爾德 什數就是1,而其他所有與A 合作過(但未與埃爾德什合作過)的人的埃爾德什數就是2,以 此類推。你可能聽說過“貝肯數”(Bacon number),即一位演員與凱文·貝肯(Kevin Bac on)的共演距離,但埃爾德什被公認為其合作網中心人物的時間比貝肯早了25 年。 學術圈對艾爾德什數的熱情超乎想像,這既是一種輕鬆的娛樂,同時也是理解研究合作網絡 連結模式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有趣發現: 在與埃爾德什共享論文合作鏈條的25 萬名數學家中,能夠連接到他本人的埃爾德什數中位 數是5。(我很自豪自己的艾爾德什數是3) 許多數學領域外的傑出人物也擁有埃爾德什數,例如,語言學和哲學家諾姆·喬姆斯基(Noa m Chomsky, 4),德國前總理安吉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 5),史蒂芬‧霍金(Steph en Hawking, 4)與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4)。 如果開玩笑的話,人們甚至可以說棒球名人堂成員漢克·阿倫(Hank Aaron)也有埃爾德什 數,是1,因為兩人都在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獲得了榮譽學位,那時他們在同 一隻棒球上簽名了。 演員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因在研究生期間的神經科學論文獲得了埃爾德什數— —5,她的貝肯數是2。(她結婚前的本名是Natalie Hershlag) 有人曾嘗試在eBay 上出售埃爾德什數。競價獲勝者能夠與埃爾德什數為4 的賣家合作。有 些人報出了很高的價格,但在最後一秒,一名無意支付的數學家以1031 美元的價格拍了下 來,這位買家聲稱此舉是為“嘲諷”系統。 埃爾德什的遺產不僅透過自己的論文延續了下去,他還留下了許多猜測。有時候,在數學領 域最困難的事情是提出正確的問題,埃爾德什天賦敏銳,總是能一針見血地找出重點問題。 儘管手裡錢不多,他仍為解決許多數學問題設立個人獎金。而他透過演講費、獎金和兼職收 入存錢,然後捐給無家可歸人士、慈善組織以及有科研抱負的研究人員。有一次,他給了一 位很有天賦的高中生1000 美金,幫助他支付哈佛大學學費。10年後,這名學生覺得自己有 足夠的錢能還給埃爾德什了,但後者堅持說:“你要像我一樣用掉這1000 美元。” 埃爾德什·帕爾是專心一志只做一件事的人,他從未結婚,也沒有孩子,事實上,他一輩子 都是單身,沒什麼興趣愛好,不開車,也沒有固定居所或固定職業。1996 年,艾爾德什在 波蘭華沙舉行的數學會議中離世。他的生命終結於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 從未做過任何其他事。 作者簡介:Jack Murtagh 主要關注數學領域,為《科學美國人》的數學好奇心專欄撰稿, 也是Gizmodo的每週謎題專欄的撰稿人。他擁有哈佛大學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有興 趣的讀者請關注他的個人X帳號:@JackPMurtagh。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is-nomadic-eccentric-was-the-most-p rolific-mathematician-in-histo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4.133.1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th/M.1707308483.A.271.html

02/07 23:03, 2月前 , 1F
原來現在都翻譯成這樣 之前看書是翻"保羅·艾狄胥"
02/07 23:03, 1F

02/08 10:00, 2月前 , 2F
中國用不同譯名
02/08 10:00, 2F

02/08 21:59, 2月前 , 3F
台灣商務出版社有出版過介紹他的書
02/08 21:59, 3F

02/08 21:59, 2月前 , 4F
數字愛人:數學奇才保羅.艾狄胥的故事
02/08 21:59, 4F
文章代碼(AID): #1bmtN39n (M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