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 共和與邦聯 各是合種模式阿?

看板Marxism作者 (....)時間19年前 (2005/04/01 17: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YouthSouth (打結)》之銘言: : ※ 引述《kskga (...)》之銘言: : : @@ : : 兩個問題 : : 1.三權分立羅馬時代就有了喔? 我怎麼記的是孟德斯鳩提出的? : : 這是近世紀的產物吧? : 羅馬時代的權力分立當然不完全等於近代(行政,立法,司法定義清楚的)三權分立 : 但其政治體制之精神確實是憲政共和的始祖之一 : 也就是以混合型的政制設計讓權力彼此制衡 來避免政體的腐敗 : 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 就是從羅馬人(還有英國人)那邊學來的 : 並不全是他自己的發明 他只是提出改良版本而已 : 這類從經典中找尋啟示 然後著書立說的例子 在西洋政治思想史上俯拾即是 : 近代真正具有原創性的政治哲學家 恐怕只有霍布斯吧 羅馬共和時期的確不等於近代的三權分立... 它的區分是波利比(第一個有系統分析羅馬憲法的學者)援引柏拉圖的觀點提出的 它把政治區分成三種,它的演進如下: 君主政治會腐化成暴君政治--貴族推翻暴君建立貴族政治 貴族政治會腐化成寡頭政治--人民推翻寡頭建立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會腐化成暴民政治--強人統一暴民建立君主政治 波利比認為應該就以上三種政治來,來截長補短成立一種混合政體 ,也就為羅馬共和政體(共和並非他提出只是他分析),他指出羅馬ꨊ 的共和政體符合上述三種的混和,執政官類似君主的角色 元老院代表著貴族 公民享有諸多的政治的權利 因此可知羅馬時代所謂的共和是藉由執政官-元老院-公民的三權分立而成的 波利比的觀念往後由西賽羅集大成,他主張混和這三種制度的憲法作為羅馬 的憲法不過波利比是在共和制中較偏好貴族(元老院) 西賽羅是在共和制中較偏好賢君 而孟德斯鳩在萬法精義中將政府分為以下三種: 1.共和政體-共和政體的本質是人民主權,又可分成兩種-> 國家主權操在全體人民為--民主共和政府 國家主權操在一部分人民為--貴族共和政府 2.君主政體-國家主權為一人統治,但是君主受基本法限制 3.專制政體-國家主權也為一人統治,但是君主不受基本法限制,是孟德斯鳩 唯一譴責的 孟德斯鳩是較偏好貴族共和政府 而三權分立是孟德斯鳩所提倡的,但是孟德斯鳩所謂的三權分立只是說行政-立法 -司法不應控制在一個人身上,沒有像現在這麼嚴格,而且他又提出的制衡是藉由 建立中介團體和地方分權去落實三權分立之理念,和我們現在所知的有點出入, 不過也由於他的提倡,使三權分立成為一種政治的鐵律,讓政府無法走向專制的道路 : : 2.我印象中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裡面 我記的我看完感覺 盧梭式民主是反對古典共合的耶 : : 它有一篇就是在辯駁古典共合的正確性 且 它還花很長的篇數來討論政府組織 : : 與人民人數的比例 比較偏像你說的羅馬共合吧? : : 我好像還記的她有提到三權分立的東西? 很久前讀的 忘了^^" : 盧梭的政治思想之所以複雜 : 就是因為他試圖融合古典共和的公民參與 : 與羅馬共和的憲政制度 : 這兩者之間其實有嚴重的矛盾分歧 : 要從盧梭的政治思想中整理出具一貫性的體系 其實很困難 而盧梭雖然和孟德斯鳩研究的出發點不同,他是以全意志的觀點出發 但是所得出的結論和孟德斯鳩相去不遠,也是有以上的政體分類但都 各有其優缺點,但是他主張每個政體都會腐敗,沒有一個絕對且放諸 四海皆宜的政體,因此要因時因地制宜,因此他強調教育和社會團結 的重要,這是和孟德斯鳩的不同之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1.28.44
文章代碼(AID): #12JH9uZ8 (Marx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JH9uZ8 (Marx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