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傳武迷思-沒有最強的武術 只有最強的人

看板MartialArts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7/06 11:43), 7年前編輯推噓20(200110)
留言130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36 (看更多)
哈,難得這麼多人討論,對於這標題小弟來亂入一下(引戰) 個人認為,武術還是有區分有效率的以及沒有效率的, 我可沒說最強的武術,我只有說有比較效率(戰) 說明一: 一百個人,去練習拳擊半年(因為要有可比較性) 另外一百個年紀身材各方面身體條件和練習拳擊一樣,且練習時間一樣的, 去練習太極拳半年 然後兩方人馬路上無限制PK,最後哪邊獲勝的比較多?大家怎麼想? (這邊說的是輸贏的比例,而不是某陣營突然一個天才) 說明二: 說故事 蔣經國時代,一堆從大陸來台的國術大師,為什麼蔣經國還要引進跆拳道呢? (台灣早期資深跆拳道教練大部分都海陸出來的) 海陸面對的假想敵應該不是擂台對手,應該沒有什麼不能打要害等規則限制, 那時一堆國術大師都在,一樣的訓練為何逐漸被跆拳道取代? 說明三: 舉自己三個經歷, 學習跆拳的時候:道館學員年齡從小到大,到一定程度就是先類似空手道組手訓練, 然後就是護具對打訓練,我那時通常紅帶以上就要經常都要護具對打 學習某楊氏太極拳的時候(早期力與美雜誌還介紹過宗師), 練習的很多都是高知識份子,而且年齡都算青年或壯年, 定期還會有一些理論研究等等,不過似乎都沒有看到所謂對打 (曾經問過同門,就說我程度不夠,或者太極十年不出門,以前整天練都要十年何況現在) 當然我就閃了,一片祥和互相吹噓比年資,,,,無言以對 學習散打的時候(那時台灣沒有這麼多MMA訓練場地,散打比較多), 這個就很特別了,因為已經有一些其他武術基礎 練習時教練看就知道,所以讓我進度有點超前,然後就開始一些對打, 只能說真是刺激啊,練習這種真的是要流汗流血的(嘴吧被K),強度真的很夠(經常受傷), 雖然已經很久沒接觸武術,但還蠻懷念那段時間(躲在牆角哭泣...) 這邊要說明一下,練習散打的時候, 看到一些工作可能比平常人更經常需要手腳運動的專業人員(身上有刺龍刺虎), 我在練習其他武術的時候很少看到,但是練習散打的時候反而看的比較多, 這些專業人員絕對是實用至上, 怎麼這些專業人員反而比較少去練傳統武術的練習場上呢?(戰) p.s.1 可能有人會舉台灣宮廟8+9練的, 但街頭上看到8+9應用以王八拳為主,不列入討論, 更早期宮廟很多練習以南派拳法為主,現在應該凋零,所以也不列入討論 p.s.2 當然也有傳統武術大師所謂什麼弟子心態不正不教, 寧願失傳也不願這門手藝落入壞人手裡這種說法,否則是殺人技巧,,, 搞不好專業人士還瞧不起所謂不教的說法,什麼年代了,還認為自己的東西是寶貝.. (再戰...) 引戰ing........ (疑?會不會和前幾天新聞一樣,突然被警察帶走.....) 嗯,,,我來亂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9.130.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tialArts/M.1499312626.A.AA2.html ※ 編輯: andyann (203.69.130.80), 07/06/2017 11:51:24 ※ 編輯: andyann (203.69.130.80), 07/06/2017 12:09:25

07/06 13:40, , 1F
還是他認為國術最強所以只有身邊侍
07/06 13:40, 1F

07/06 13:40, , 2F
衛練八極其他人練耍帥的跆拳就好了
07/06 13:40, 2F

07/06 14:02, , 3F
八極拳打打一般人反應不急還可以啦X
07/06 14:02, 3F

07/06 14:02, , 4F
D打MMA就...
07/06 14:02, 4F

07/06 15:31, , 5F
這就是前面一直在說練法問題系統性
07/06 15:31, 5F

07/06 15:31, , 6F
性問題而非拳種技法優劣問題
07/06 15:31, 6F

07/06 15:31, , 7F
不過半年拳擊也不一定打得出來就是
07/06 15:31, 7F

07/06 15:32, , 8F
現代一年能夠完整的把動力鍊而非徒
07/06 15:32, 8F

07/06 15:32, , 9F
傳武的場還是以學校學生為主
07/06 15:32, 9F

07/06 15:32, , 10F
具形式的轉關節算還OK
07/06 15:32, 10F

07/06 15:33, , 11F
拳擊有的半年動力鍊都還沒建立起來
07/06 15:33, 11F

07/06 15:34, , 12F
校外的傳武館大多也是學生為主
07/06 15:34, 12F

07/06 15:37, , 13F
柔道的話半年才開始練摔技調姿勢吧
07/06 15:37, 13F

07/06 15:37, , 14F
坦白說練傳武還會考慮實不實戰的人
07/06 15:37, 14F

07/06 15:37, , 15F
路上實戰最少最少一年……
07/06 15:37, 15F

07/06 15:38, , 16F
很少,每次爭論大概就是那些人。
07/06 15:38, 16F

07/06 15:51, , 17F
很中肯 推
07/06 15:51, 17F

07/06 16:43, , 18F
推,其實我自己的經驗是傳武習慣性
07/06 16:43, 18F

07/06 16:43, , 19F
的會塞一堆東西,以學生社團來說,
07/06 16:43, 19F

07/06 16:44, , 20F
形意也要三年才能打死人 要比較
07/06 16:44, 20F

07/06 16:45, , 21F
參加一年(只有社課),誇張點可以塞
07/06 16:45, 21F

07/06 16:45, , 22F
系統性問題至少也要以3~5年訓練結果
07/06 16:45, 22F

07/06 16:45, , 23F
來看才比較有意義吧
07/06 16:45, 23F

07/06 16:45, , 24F
到四個套路...加起來可以是200多個
07/06 16:45, 24F

07/06 16:45, , 25F
但這也是運動科學難作之處
07/06 16:45, 25F

07/06 16:46, , 26F
動作...但是會不會用完全是另一回事
07/06 16:46, 26F

07/06 16:46, , 27F
現實沒法蒐集這麼長時間的有效樣本
07/06 16:46, 27F

07/06 16:49, , 28F
抱歉跟信長01大互卡...
07/06 16:49, 28F

07/06 17:44, , 29F
現在學校社團難經營啊武術性社團人
07/06 17:44, 29F

07/06 17:44, , 30F
數都越來越少
07/06 17:44, 30F

07/06 17:49, , 31F
真的,大學柔道社現在一屆有五個人
07/06 17:49, 31F

07/06 17:49, , 32F
常來練就偷笑了。
07/06 17:49, 32F

07/06 18:10, , 33F
社團一年四個套路………………千招
07/06 18:10, 33F

07/06 18:10, , 34F
鮮不如一招熟吧………………我當年
07/06 18:10, 34F

07/06 18:10, , 35F
練柔道第一年只有不斷的大外割@@
07/06 18:10, 35F

07/06 18:21, , 36F
我們BJJ有些第一節課就直接學CHOKE
07/06 18:21, 36F

07/06 18:21, , 37F
然後第一天就ROLL 很多人3天就消失
07/06 18:21, 37F

07/06 18:28, , 38F
是啊,而且我那屆據說還算「慢」的
07/06 18:28, 38F

07/06 18:28, , 39F
而且我自己最後一個套路忘得差不多
07/06 18:28, 39F
還有 51 則推文
07/06 19:36, , 91F
外…身體條件一致是不可能的…不同
07/06 19:36, 91F

07/06 19:36, , 92F
專長的武術,相同身高下的理想體格
07/06 19:36, 92F

07/06 19:36, , 93F
與體重差異很大,極端點的例子就是
07/06 19:36, 93F

07/06 19:36, , 94F
練柔道的同身高下體重要多拳擊手30
07/06 19:36, 94F

07/06 19:36, , 95F
公斤左右吧~~
07/06 19:36, 95F

07/06 20:07, , 96F
用半年談拳擊及太極就是說效率問題
07/06 20:07, 96F

07/06 20:07, , 97F
兩個都練過的應該比較清楚,差異在於
07/06 20:07, 97F

07/06 20:08, , 98F
光體能以及打沙包直接接觸就差多了
07/06 20:08, 98F

07/06 20:13, , 99F
應該說打靶
07/06 20:13, 99F

07/06 20:14, , 100F
拳擊的熱身和太極的暖身也差很多
07/06 20:14, 100F

07/06 20:15, , 101F
以前練太極最累就是札大桿和站樁
07/06 20:15, 101F

07/06 20:23, , 102F
拳擊要跳繩跑步體能訓練差異很大
07/06 20:23, 102F

07/06 20:24, , 103F
有經過體能訓練,以及接觸打靶
07/06 20:24, 103F

07/06 20:25, , 104F
相同條件下,自然就有效率問題(戰)
07/06 20:25, 104F

07/06 20:27, , 105F
XD
07/06 20:27, 105F

07/06 20:40, , 106F
練傳武沒有打過沙包可以練習打看看
07/06 20:40, 106F

07/06 20:40, , 107F
幻想空練和肢體實際接觸物體差很大
07/06 20:40, 107F

07/06 20:42, , 108F
不懂用拳頭其實有時會使自己手受傷
07/06 20:42, 108F

07/06 20:45, , 109F
是說沙包有哪款是推薦家用的嗎?
07/06 20:45, 109F

07/06 20:46, , 110F
家裡不能用吊掛式的,但不倒翁好像
07/06 20:46, 110F

07/06 20:46, , 111F
打起來感覺不太一樣?
07/06 20:46, 111F

07/06 20:56, , 112F
不倒翁超難打的 會卡到腳步
07/06 20:56, 112F

07/06 21:30, , 113F
謝謝,那我還是乖乖去找武館吧@@
07/06 21:30, 113F

07/07 10:33, , 114F
不倒翁會反擊,可以順便練閃躲
07/07 10:33, 114F

07/07 11:20, , 115F
"專長武術理想體重不同">所以才要
07/07 11:20, 115F

07/07 11:20, , 116F
依體重分量級
07/07 11:20, 116F

07/07 12:16, , 117F
其實不同武術體重分級要一致的話是
07/07 12:16, 117F

07/07 12:16, , 118F
比賽規則方便下的結果,而且綜合格
07/07 12:16, 118F

07/07 12:16, , 119F
鬥最後每個選手所學技巧也會綜合,
07/07 12:16, 119F

07/07 12:16, , 120F
真的是專修某項武術的話,一個60公
07/07 12:16, 120F

07/07 12:16, , 121F
斤的柔道選手很難打過一個60公斤的
07/07 12:16, 121F

07/07 12:16, , 122F
拳擊手的……
07/07 12:16, 122F

07/07 12:16, , 123F
以前我跟朋友這樣形容,打擊技的浪
07/07 12:16, 123F

07/07 12:16, , 124F
漫是打倒怪獸,摔投的浪漫是自己練
07/07 12:16, 124F

07/07 12:16, , 125F
成怪獸XD(當年從玩票學的跆拳改學
07/07 12:16, 125F

07/07 12:16, , 126F
柔道時被要求增重至少30公斤XDD)
07/07 12:16, 126F

07/07 14:48, , 127F
同技擊單項,不同道館練出來實力不同
07/07 14:48, 127F

07/07 14:48, , 128F
同道館同教練,教出來學員實力也不同
07/07 14:48, 128F

07/07 14:50, , 129F
強弱和訓練方法有極大的關聯
07/07 14:50, 129F

07/07 14:50, , 130F
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也佔極大因素
07/07 14:50, 130F
文章代碼(AID): #1PNR7ogY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7 之 36 篇):
文章代碼(AID): #1PNR7ogY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