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什麼武術代表台灣?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深邃中的搏殺...)時間14年前 (2010/01/04 03:20), 編輯推噓6(6013)
留言1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chind (月影)》之銘言: : 想了很久 到底要不要回文 一回 : 戰點恐怕不少... : 以下只是我片面的了解 : 有誤請指正 : ※ 引述《Savate (薩瓦特)》之銘言: : : 說到空手道 會想到日本 : 空手道起初在日本的發展 並不是很順利 : 對日本人而言那是外來武術 : 拳擊 跟 空手道 據說在日本本土發展的時間極為接近 : 以純粹徒手而言 : 合氣道 柔道 算是土生土長的 : 沖繩 是不是日本? : 家兄畢業旅行是去那邊 : 日本人會覺得沖繩落後 : 而沖繩人也不太喜歡日本人 : 跟美國有點類似 就是都市跟鄉村之間 : 似乎會去分團體 : 題外話 沖繩 是日本所有的縣當中 : 人們不會游泳比例最高的地方 : 家兄是跟我說"對沖繩人而言 海是拿來看的 不是來游泳的" 沖繩當地的空手道現在來看也是很有地方特色。 : : 說到 拳 擊 會想到美國 : : 說到跆拳道 會想到韓國(那個骯髒的國家創立的骯髒運動) : : 說到巴西柔術會想到巴西 : : 說到 我 會想到法國 : : 說到詠春拳 會想到香港 : 香港有兩大武術系統 詠春以外 : 就是洪拳 香港武師 90%是出自這兩個武術系統 : 劉家梁(醉拳二) 劉家輝(奪命書生 白眉 等角色) : 都是洪拳出身的 此外就是蔡李佛的樣子~ : : 那什麼是代表"台灣"呢 = =a : 代表台灣的話 很多層面來看 : 大家都生長於此 所以十分複雜 : 單就我微薄的所聽 : 先從歷史上來看 : 武術算是漢人帶進來的 : 台灣初期 多以嶺南拳術為主 : 而嶺南拳術之間 差異度甚高 : (洪拳 跟 鶴拳 味道就差別非常大) : 推 domejo :西螺七崁? 211.76.39.209 01/02 22:07 : 頭崁 西螺阿善師 習練的南少林武術 : 五爪金鷹拳 算是目前熟知比較早起的傳統武術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b2Qj_sdaOY
: 第二個系統著名的系統則是白鶴拳 : 同樣時期 還有客家盛行的武術 : 客家流民拳 也簡稱 客家拳 : 只是兩年多前 李掌門因為侵犯的案件 : 受到不小的打擊 我個人猜測這個應該是某種陰謀(?) 流民拳與調查局蠻密切的..... : 接著 虎尾二高縱鶴拳 現為台灣一個很普遍的拳種 : 算是對台灣武術界的一個震撼彈 : 這裡有個故事(我也僅是聽過) : 當年二高師林國仲師父來台 : 一百多個練南少林的武師 沒一個是他的對手 : 縱鶴拳遂在台灣開始扎根 : → Savate :鶴拳很威嗎 好沒沒無聞喔 = = 163.25.115.104 01/03 15:10 : 有句俗諺 版本很多 大意即是 : "就算過得了西螺 也過不了虎尾" : 即說明縱鶴拳的強悍 : 因為親友的關係 因此有跟幾個老師學過一丁點 : 加上傳武界滿多朋友推薦鶴拳 我也就去增廣見聞 : 簡單來說就是扎實吧 : 單招操練的傳統有留下 學的人也會比較精 : 我是滿推薦有習練陳太的人去學學鶴拳 : 鶴拳在台 有食鶴 白鶴 台中二高縱鶴 等相關系統 : 台南柳營劉家就以食鶴拳著名 : 之間差異可能就要長期習練者來說明了 : 二次大戰結束 : 一票大陸高手來台 : 尤以北方拳術為主 : 韓慶堂 常東昇 王松亭 衛笑堂 高道生 : 高芳先 劉雲樵 王樹金 王晉讓 陳泮嶺 : 以上只是我有印象的 還有一堆 孫紹棠 傅淑雲 范之孝....... 這群老師父教出蠻多高手, 主要是這段時間這個群體內沒有什麼神話, 有的只是老師嚴格的操練, 操出來的不只套路漂亮,還有操對練與搏擊。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群被操出來的高手 除了少數還在教武術,其他人幾乎銷聲匿跡。 另外,孫臏拳似乎是實戰能力的關鍵,在看過 好幾個前輩以後。 此外有兩位比較少聽到的人物:黃伯年、黃國楨 黃伯年是傅淑雲、常東昇等人的老師,比上述那些 老前輩輩份更高,黃國楨為黃伯年之子,高手中的 高手。 : 之間有沒有大型衝突我是不太清楚 : 那麼多高手 來到了彈丸般的小島 : 在大陸約戰可能要去別省 : 在台灣在怎麼遠 一天一定到得了... : 此時 台灣武術的發展 也比較以地區性為主 : 韓慶堂 常東昇 兩位老師是學長學弟的關係 : 聽老師講他們之間會對練吧 : 因為常老師有舊傷 : 韓老師就教他楊式太極拳 : 對常老師的傷幫助滿大的 : 之後 就是故事了(僅是聽說) : 常韓兩人對太極有心得 : 開始挑戰台灣的太極拳界 : 導致有些老師出國教拳 : 故事是不是真的我並不是很清楚 : 但是 常東昇老師挑戰鄭曼青老師這件事情非常有名 : 而鄭曼青則以體勢差距回絕了 這類故事有耳聞過,衛笑堂老師就曾因有人神化氣功 而提出挑戰。 : 歷史 到這邊告一段落 台灣夾雜了各種傳統武術 : 很難去定論哪個武術最能代表台灣 : 外國人的印象 : 有阿多仔跟我提過 : 外國有學國術的 通常都會知道台灣 : 我記得他說台灣很多master : 他們普遍了解的通常是太極拳 : 而台灣最普遍的 : 為楊氏太極拳 鄭子太極拳 : 不過八卦很多就是了 : 我只大略聽說這些太極拳師不太敢跟所謂的"外家拳師"起衝突 : 台灣的太極水準 也不多談 : (有些的文字形容跟實際功夫有落差) : 畢竟 不是很多人能夠接受自己的師爺被巴到牆壁上的事實... : (若要傳統武術不成熟的地方就在此吧 武狀元常東昇老師也是有輸過的) 其實看中央國術館的史料就可以知道, 在韓慶堂與常東昇的前面還有很多名字, 只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很多都消失了。 : 我自己對台灣傳統武術的印象 : 高中還在練空手道時 記得有一次 : 比賽是在台北體院 在等待的過程中 : 看他有人在練習 跑跑跑 跳起來踢腿的動作 : 幾個朋友是滿驚奇的 還紛紛模仿 : 打哈哈聊天會說"小心我用這招唷!" : 後來大學 學過點傳統武術 : 得知這是所謂的"新武術" : 跑跑跑 跳起來炫風腿 : 華麗但打鬥用不上的套路 旋風腿,傳統與新武術的差別在, 新武術一定會助跑, 傳統武術則是不助跑在原地完成, 二起腳也是。 : → Savate :感覺八極拳還比較常聽到 163.25.115.104 01/03 15:10 : 學傳統武術之後 對傳統武術最有印象的 : 大概就是泛武壇八極拳系統 : 在台灣大專院校傳播很廣 : 很多朋友跟我提到傳統武術除了太極就是武壇 : 親身認識的四個朋友 : 其中三個 在我認識他們時 已經在其他武術系統學習了 : 而這些提到武壇 : 有一個很共同的特色是 : 沒教招式用法以及對打 : 這是導致他們出走的原因 : 有些朋友則是跟我提 : 教學與打法上的不一致 : (練八極 打搏擊) 高中時在高雄碰到自稱是劉雲樵教出的第二屆學生, 是一個中年阿伯,他的八極拳工整有勁, 而且他會打法,沒有不一致的情況。 跟我在大學裡看到的泛武壇八極拳系統的社團差太多了, 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不收學生, 也沒跟高雄那一帶的武壇系統有連絡。 他的特徵是身高約160~163cm,體型瘦小,戴眼鏡, 有蓄鬍,嘴唇上方一排短短的那種,髮型是三分頭偏灰白, 有學者的感覺,平常不練八極,是練八卦掌。 : 其他如 : 如同幫派的學長學弟關係 : 教學生如同觀念洗腦等 : 我就只是耳聞了 : 而武壇的老師 似乎有各自為王的現象 : 誰也不服誰 : 可以確定的是 他們都是劉雲樵八極拳系統 : 我自己現在對傳統武術比較有印象的 : 大概可分為 : 北方拳術 : 形意 八極 味道比較相近 : 長拳 螳螂 披掛 通臂 保定跤 則是屬另一系統 : (韓慶堂跟常東昇都待過中央國術館 摔跤風格相似不知是不是因為此) 以我練北拳來說,風格都會以老師做區分, 范之孝的拳路就是特別工整, 孫紹棠的拳路就是很孫臏, 摔跤的話,其實除了常氏保定跤以外還有佟忠義。 : 但北方拳術之間的相似度都比任一南拳高 : 嶺南拳術比較複雜 : 鶴拳 詠春 金鷹拳 洪拳 : 從影片上來看 之間的風格差異非常明顯 : 鶴拳三角馬 洪拳四平馬 隨便個路人來看都會覺得完全不同 : 以上算是我的刻板印象吧 : 還有很多很多的拳術沒看過 : 加上大陸非常的大 : 有些武術系統是相似的 : 然而只是名字不同加上地域時代隔閡 : 像是陳氏太極拳 跟 山西洪洞通臂拳 : 名字不同 風格相似 : 洪洞通臂的味道就跟祁家通臂拳味道差很多 : 名字相似 風格不同 : 所以 個人是覺得從地區跟風格來看會比較準 話說以上應該是武術史簡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0.232

01/04 09:36, , 1F
感謝補充 我自己是認為 對長期練傳
01/04 09:36, 1F

01/04 09:36, , 2F
統武術的人而言 "簡介"恐怕稱不上^^"
01/04 09:36, 2F

01/04 09:37, , 3F
另 我指的系統 是以用法上做區別
01/04 09:37, 3F

01/04 09:38, , 4F
例如 常老師很多動作是摔跤為主
01/04 09:38, 4F

01/04 09:38, , 5F
韓老師則是以長拳架勢 但實際用法上
01/04 09:38, 5F

01/04 09:39, , 6F
就是差不多的
01/04 09:39, 6F

01/04 22:02, , 7F
至少有百分之一了。
01/04 22:02, 7F

01/05 00:41, , 8F
現在還有哪些老師在教孫臏拳呢?
01/05 00:41, 8F

01/05 03:02, , 9F
士林:黃連順老師、唐人屏老師
01/05 03:02, 9F

01/05 03:03, , 10F
以上兩位是孫紹棠老師的學生
01/05 03:03, 10F
※ 編輯: iamice 來自: 61.228.240.232 (01/05 03:11) ※ 編輯: iamice 來自: 61.228.240.232 (01/05 03:14)

01/05 06:14, , 11F
台中:計三協
01/05 06:14, 11F

01/05 19:47, , 12F
想請問iamice還訪過哪些孫臏拳老師?
01/05 19:47, 12F

01/05 19:52, , 13F
台東:林聰明,也是師承高芳先
01/05 19:52, 13F

01/05 22:06, , 14F
王岱振老師。
01/05 22:06, 14F

01/05 22:34, , 15F
我記得唐人屏老師是高芳先老師的學生
01/05 22:34, 15F

01/05 23:28, , 16F
黃老師與唐老師都是師承高芳先老師
01/05 23:28, 16F

01/07 02:53, , 17F
劉雲僑教出來的有兩個系統:武潭 國安
01/07 02:53, 17F

01/07 02:54, , 18F
我好奇那位高雄阿伯是哪個系統出身的
01/07 02:54, 18F

01/07 03:23, , 19F
他有自稱是武壇的~
01/07 03:23, 19F
文章代碼(AID): #1BGEuIdD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BGEuIdD (MartialArts)